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 佳 作 欣 赏 ]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ll 里尔克

秋日

里尔克

  主啊!是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影子落在日晷上,
  让秋风刮过田野。
 
  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
  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
  迫使它们成熟,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在林荫道上来回
  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文 /  左秦

这首诗北岛很喜欢,在他的《时间的玫瑰》中还专门介绍过此首诗,北岛也因为里尔克的这首诗,将里尔克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关于秋天的诗句,那简直是数不胜数,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写出了秋之萧索悲凉。比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高亢有力,情高意爽。比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不可留。”,悲悯静怡,空心净性。而杜甫《登高》中的一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则是悲怆感人。不管是古今中外,写秋的都非常多。写的多了,就很难出新,就很容易陈词滥调。

这首里尔克的诗,让我在众多写秋天的诗中,让我看到了其他看不到的东西,比如说神性。而且,我也从这首诗中的“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看到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好,闲言少叙,我开始进入这首诗的鉴赏中。“主啊!是时候了。”这里的“主啊”,就突显了一种神性。这里的主,就是这首诗的倾诉对象抒情对象。“是时候了”,是什么时候了,是秋日到了。这句诗有点像祈祷,像圣经中的句子,有神启的感觉。可以说开篇就是神性的光芒照耀,整首诗就在神性的光芒之中。“夏日曾经很盛大”,但现在已经到了秋日了,这里在“呈现”着一种萧瑟。此时诗人的语气是什么样的呢,是抱怨是痛苦是祈求?这些都淡化在了语言中。诗质是饱满的,节奏是有力的。“把你的阴影落在日晷上”,日晷是用来观测时间的,日晷上有一根针,根据太阳的运行,针的阴影也会有所变化。但这里所说的阴影并不是这个,这里说阴影落在日晷上,其实是要用阴影淹没着日晷,从而遮蔽时间,形成一种永恒。“让秋风刮过田野。”根据下面的“最后的果实”,可以知道这风是有点儿萧瑟但又能催成果实成熟的。


“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这里“最后的果实”,让人读到了一种末日情结,这是最后的,充满了悲壮,是“后无来者”的,但末日来临并不一定要用“末日的情绪”对待。“既然死亡来临,那么就死得轰轰烈烈”,这里有着一股子悲壮。“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迫使它们成熟”,这里有着祈求的语气了。这里的“迫使”,是“微言大义”,只有迫使他们成熟,因为秋意萧瑟,果实都已经无法成熟了。“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丰收后是需要庆祝的,即使是最后一次丰收,也需要最后一次庆祝。这里在“凄凉悲壮”中又增加了几分豪气。这里的“浓酒”而导致的沉醉,并不是悲戚的,是一种“接受”是一种“面对”。


通过两节,已经营造出来了一种秋的气氛和人的心理状态了。上面其实也只能算是一个铺垫,真正精彩的部分是最后一个部分,这首诗之所以伟大也就是最后一段的前两个句子。“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这是一个神启的句子圣经的句子。我们可以来读一读圣经的句子来感受一下这种感觉,“拯救一人就是拯救全世界”,“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纯净的语言,如同银子在泥炉中炼过七

次”。……这些句子都像是耶稣基督在讲道,是有着谶语警句性质的。这类句子,使诗歌简洁含蓄,充满神性,我国著名诗人西川前期的作品就很有这种特点。我们不必解释这些句子的意思,这些句子就是咒语,就是“阿弥陀佛”,是一把打开神秘之门的钥匙,门是不需要解释的,门只是打开让你通过的。这两个精彩的句子成了广为传颂的名句,尤其是第二句。如果硬要解释,也可以解释一下。下面营造的是“最后的秋日”的气氛,所以在这最后的秋日里,都没有建筑房屋,那么就没有必要建筑了,这本来就是最后的时刻,最后的时刻也就是接下来所有的时刻,而这所有的时刻在这总量的时刻中来说,是永恒的。所以说,此时孤独,那么也就永远孤独。时间暂停到孤独一点,孤独永远持续一下。有时候读一首诗并不是要了解这首诗的意思甚至思想起伏,而是整首诗给人的感觉。“感觉说”是诗学中最不科学的,但却不得不说,这又是最真理的。所谓假如只剩下最后一天,我也要写诗,就是到了最后一天,我也是要“写着长信”的,这封信是给谁的,难道这是一首情诗,你可以这么认为,就说这是给主的“情诗”吧。然而,踯躅又踯躅,“在林荫道上来回/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这种情绪是缠绵的,所谓写情诗容易送情诗难,在林荫道上徘徊着,内心是不安的。注意这里的“场”是最后的秋日,即使是最后的秋日,依然没有那个胆量。而落叶纷飞已经暗示着最后时刻来临了,这个时候,诗人采取了什么主张吗?没有,什么都没有,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整首诗层层铺垫层层推进,写得神性缠绵,实乃佳作中的佳作。当然,这首诗中因为“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这两句诗太强大了,故而,整首诗格调就增加了很多。在写诗时,有句无篇有篇无句都不行,唯有有句有篇,方能成为真正的佳作。

摄影诗歌文艺是你内心的生活态度

《摄影与诗歌》  编辑组

主 编: 黎明的酒杯、题图:Ryan McGinley

赏析:左秦

2016.8.2

©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里尔克的诗歌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里尔克《秋日》
里尔克《秋日》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为什么西方经典名作都形同“处女”
里尔克《秋日》赏析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里尔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