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整理国医学之见刘仲迈遗著   陈伯涛

附 录


《刘仲迈·原中央国医馆《伤寒论》教师.全国名老中医)

自环海交通,西学东渐,国医之地位,日就衰落,当路诸公,知中西医学之不能偏废,于是乎中央各省皆有国医馆之设,然欲期国光之保存,宜求学术之整理,彼西方学者,对我国医学尚知研讨,上至内典,旁及裨乘,莫不重译参稽,孜孜不倦,特以语言文字之隔阂,于我国医学诊断之精,综合之妙,莫由探讨,甚至谓我国但有验方,并无医学。余幼承庭诰,笃好医经,誓志精求,於兹廿载,往于甲子之岁,曾草国医科学化讲稿五万余言,私意求国医之复兴,当温故知新,整理使归于科学化,乃能今不同敝,古不乖时,岁月不居,忽逾十稔,所建议国医之名称,已公认于明时,所提揭科学化之商榷,亦流传于海内,惟是所谓科学化者,在以现代科学之资料证明国医之原理,以建国医学全体诊断之定理定义,凡"一种学术,有定理定义,具论理学演绎归纳之程序而研究者,即为科学,非混合西说,自失故步,附合于声光化电者,乃为科学也。

凡世界古代学术,大抵皆趋于艺术化,我国医学渊源,肇自邃古,今所传医经,以素向灵枢为最古,然此书虽精义大法,略备其中,但决非黄帝原书,盖出先秦战国之间,学者祖述师说,自有授受,乃其中原理,以年移代革,譬之数学问题,仅存答数,其方程式之说明,衍草之经过,久已失传,且所举病理,属于论理学特称断定者多,不能举一例凡,故犹未臻科学完成之域,至后汉南阳张仲景先生,伤古学之支离,忧民生之疾苦,著伤寒杂病论十有六卷,集古学之大成,重诊断之大法,体例虽属综合,推演则应变无穷,说理虽极玄微,临病则征物可验,实为国医完成之会,比诸宣尼删定之功,但以东晋至今,传本讹缺,学者研精,莫窥全旨,虽世传本论为统治百病之书,乃所以统治百病之旨,世莫能知,虽共称长沙为医门之圣,乃所以独造圣域之境,世亦难解,遂使书存法失,道晦名传,余幸以因缘,得传古本,钻仰高坚,征之实验,演绎师说,成伤寒杂病论义疏十有六卷,约七十万言,私意首尾贯通,积凝冰释,每一条即垂一法,立一法即示一例,等几何之定义,同代数之方程,精熟致用,参互推演,病变虽烦,了无剩义,顷游都门,窃欲贡献所知,与海内国医学者,共策国医复兴之业,敢约论旨大要,藉为请益商榷之资。

盖离张学无以见国医之全体,离本论无以立诊断之大法,我国秦汉之际,专重禁方,禁方者,即西医特效药之异名,治验或著特效之长,应变难求体秉之合,其弊则离体求证,得失参半,张氏以验方派之医学,成方不足以应病变,乃发明本论平脉辩证,见病知源,相体制方,活法一贯之旨,必洞解全体之诊断,乃足以运用禁方,必精通制方之原理,乃足以包括变例,故伤寒杂病论,实为国医学之唯一结晶品。

本论为综合全体之诊断学,即为国医学全体菁华之代表者,其学术之完成,原本于左列原则而建立,(盖凡一学术之成立,莫不基于自然科学之定例,其建立之基础,各有其立脚之点,若医学则更为理事合一之学,处处可征之实验,不同谈天雕龙,可自逞其意造之说,内典所谓善自他宗,兵家所谓知己知彼,乃能权衡两端,加以评判,近者中西医学,各存门户之见,窃以为国医欲决择西医之短长,必先精研西学,加以十数年之经验,乃有发言之余地,西医抨击国医,亦须于国医原理,得其致用,再加以临证之实验,然后能举其瑕疵,破其偏执,若但以主观之成见,为武断之是非,是犹持理科之公例,以批评政治,引动物之生理,而判断植物,未有不根本误解者)。

71%

(一)纳外合于府藏:国医学以人认为一生机全体,无论动植物,其初由胚胎而成长,若种子之萌芽,而根,而茎,而叶,而花,而实,若精虫之入卵结胎,而渐次完成其构造,皆由生机力之所支配,其根茎叶花之组织,躯壳府藏之布列,各有其天然之秩序,乃至于再生能力,亦不紊乱,国医学本此原理,知人体躯壳,其消长变化之机,不独属在外局部之关系,其枢纽皆内统于藏府,合者相应之谓,纳者归纳之谓,如肺合皮毛,肝合筋,肾合骨,脾合肉,心合脉,是也。凡三六九菽形层之诊,藏府上阅七窍之义,悉本于此。例如皮肤筋脉肌肉之病,每外治不效,内治其源而得效者,皆此理也。

(二)约病源以气血:科学家谓物质与势力有密切之关系,而不能相离,为理科一定之原则,凡万有之繁殖,皆以动而生,以静而息,故动力为生化之源,然必两力相激,失其平衡,乃起衡动之象,例如机器运转,必由水火两力,以火之温,蒸水化气,气水相逐,动力乃生,国医学以阴阳代表水火之用,在人体则气为动力之源,故经日动气,血为营养之质,故经 H 营血,由动气以发生体温,由营血以长养白体,共成推陈致新之化,经曰,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凡人体百病之生,莫不由刺激气血而起变化,国医学本此原理,一切诊断,皆归纳于气血,以脉之动势,验气之变化,以脉之形体,验血之变化,而气血之周流于身形,各有其纵横收放之运动,以成物质交换之作用,由横之运动,曰开阖,亦回出入,由纵之运动,曰循环,亦曰升降,升降出入,一失其常,遂为致病之本,故国医学之诊断,于归纳府藏之后,仍当加以气分血分之分析,关于作用一方面之病理属于气,关于体质一方面之病理属于血,治气则或升或降,或敛或散,治血则或温或凉,或通或补,随病变而自有活法,此乃知源之治,非西学随证治疗之谓,西学偏重唯物,但举血而遗气者,或于学理尚有缺也。

(三)寓神机于形质

征理科之定例,则物质与势力,不能相离,举人体之生机,则府藏与百骸,原属一体,西学以人之知觉运动,其作用以脑为中枢,神经系为之枝干,国医学本人体整个生机之原理,以藏府与各个细胞,当各有其生机之作用,即应各具知觉运动之本能,不独脑与神经,特具知觉运动之长,而其他体质,悉为块然无知之物,国医学诊断之原理,称脑为奇恒之府,又口,方土以脑为藏,国学之奇经八脉,即西学之神经系统,神经虽有专司,而府藏亦各主神志之用,故国学支配神志于五藏,口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肾藏志,又曰肝主怒,肺主悲,心主喜,脾主思,肾主恐,凡奇经八脉之治,皆当归纳于十二经,归纳于五藏,归纳于气血,盖脑与神经,不自为病,皆因他经络藏府气血之影响而病,故国学无专门治脑之法,治十二经,治府藏,治气血之源,即以治脑,今西学于生理解剖之学,至为精详,乃于治脑与神经之病,尚无特效之法,则知国医治源之义,亦可资为考镜者已,(若脑与神经本体损伤,则中西皆无治法,此内损也)。

(四)归病变于体秉

西学之专重特效药,犹国医之专重禁方,所谓验方派医学者是也,其弊则离体求证,得失参半,自张氏创全体诊断大法,知个性不同,因人异秉,即使同一细菌,同一病邪,其刺激于人体,譬青黄之化绿,同黑朱之成紫,各呈其特异之现象,若专恃特效之药,其结果必至应合者十之六七,不效者十之二三,反对者十之一二,故本论于六气正病之外,复演六经病变,以示病缘体异之例,盖以究病变之各异,非以示病邪之多途,其要在知因人之异秉而已,如同一风寒之邪,素秉卫气微,则易于中风,素秉营气弱,则易于伤寒,体素有热,则感而为大青龙证,体素有饮,则感而为小青龙证。同误汗,而汗后之变证不同,同一误下,而下后之病变各别。素秉腑热,过汗即转属阳明,素秉藏寒,过汗即转属少阴。各示见病知源之法,以明平脉辨证之义,本此乃足以运用禁方,由此乃足以应付变例。今西学谓我国但有验方,并无医学,余则以为国医学之结晶,全在平脉辨证之综合诊断。故伤寒论自序曰,虽未能尽愈诸病,庶足以见病知源,是知一物之特长,一病之专治,正当广域内之观,资他山之石,假令沟合中西,各除成见,必能开世界新医之纪元,登五洲人群于康济之域,不徒为我国国光之发扬也。

(五)明阴阳

我国哲理之学,以阴阳家为最古,所谓阴阳者,乃说理之名诠,因其内包复杂,难以尽举,不得不假名诠物,以为符号,内典所谓一文含多义者是也,国医学应用阴阳之名诠,复自有其内包之定义,溯阴阳之源泉,表水火之本质,验人体于形气,则气阳而血阴也,外阳而内阴也,府阳而藏阴也,热阳而寒阴也,推而至于脉学之诊断,亦莫不本于阴阳之分析,盖以动力为阳,形体为阴,语其用,则充实者,阳也,升举者阳也。动而奔迫者阳也,动而冲激者阳也,沛然流溢有者阳也。沉降者,阴也,凝滞者,阴也。静而动缓者,阴也。郁而内敛者,阴也,体势不足者,阴也,故曰,推之可千,数之可万,可以独行,可以参见,国医平脉辨证之理,悉本于此。

(六)演五行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是也,国医之有五行,犹内典之有四大,盖物质变化之例,推演难穷,故科学原子之说,日新月异,国医五行之理,所以综物性变化之纲,盖语性而不言质,所谓五行者,皆假设之名诠,用以表温凉寒热,升降敛散之化,非直指金木水火土之为物也,国医学应用五行生克之喻,以表藏器相互之用,内经举五行之义,如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其气平,其性顺,其化丰满,其类土,其政安静,其候源蒸,其令湿,其应长夏。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其气端,其性随,其化生荣,其类草木,其政发散,其候温和,其令风,其应春。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其气洁,其性刚,其化坚敛,其类金,其政劲肃,其候清切,其令燥,其应秋。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其气高,其性速,其化蕃茂,其类火,其政明曜,其候炎暑,其令热,其应夏。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其气明,其性下,其化凝坚,其类水,其政流演,其候凝肃,其令寒,其应冬诸例,但注重于德化政令,复申之曰,其类土,其类木,可知五行之名,皆属悬想之的,尤以土之意义,表人体生机全体之用,所谓中气备五行者是也,西学以文化之隔阂,不能说理名诠之用,乃研究国医者,亦有废阴阳五行之论,此何说也。

(七)统六气

西学名空间气体,谓之空气,国学则谓之气交,以人生于大气之中,如鱼之育于江海,如金之冶于洪炉,天居上以主降,地居下以主升,中居空以主化,盖风寒暑湿燥火,为气交之六种变化,以六者异用,交流互入,以营物质交换之用,即为宇宙生化之机,得其平衡,乃天地中和之气,太过不及,斯病气外感之因,经曰,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六入即明气体以交流互入为义,虚而生化者,言生化必始于空虚也,风以动之,可以化湿,火以温之,可以胜寒,燥以干之,可以摄暑,五行各一,而火独有二,暑者,无形之温,火者,有形之热,六气变化,自与物理之例相通,在空间为气流之动机,在人体即府藏之性用,一有偏胜,即成病象,在国医学各有其脉证分析之诊断,西学但析空气为酸炭之质,乃于其变化之用,似尚缺略,恐亦智者之一失也。

(八)分六经

国学十二经脉度之发明,乃以定功得之内照,故旧释亦名内景,按穴行针,历验无爽,经气犹入体之电流,穴道即电线之开关也,惟针法宜详穴道,若汤液平脉辨证之用,则惟在求藏府气血之功用性情,明经络运化之升降出入,故本论之分六经,在明府藏与躯壳之关系,凡三阳经皆在脉外,太阳经主皮肤层,司呼吸排泄之用,主皮肤之呼吸者,经日气门,司汗腺之排泄者,经曰玄府,总之皮肤层之太阳,属于放散之用,故经口太阳为开,乃太阳之枢纽,则内根于小肠膀胱之府,小肠之吸收作用失常,必影响于皮肤之汗腺,膀

排尿作用失常,必尿素堆积而影响于皮肤之呼吸,膀胱神经,统于脊髓,故经称太阳行身之背。阳明经主肌肉层,淋巴系是也,在肌肉间之淋巴液,具吸收之作用,故经曰,阳明主阖,少阳经主皮肤肌肉间之毛细管层,凡血液与淋巴间物质之交换,皆资毛细管为之输送,故经曰,少阳为枢,其部居于半表半里,经所谓太阳主皮毛者,乃皮肤层之毛脉,即最小血管之谓,凡在外新陈之代谢作用,皆外合于太阳,凡病在三阳者,即病理关于脉管以外之小血管毛细管淋巴液,而未至影响于脉内气血之本体者是也。三阴经皆在脉内,经者径也,以其运行同乎隧道,故经亦曰经隧,按诸生理解剖之说,则循环于身形者,惟动脉静脉淋巴三系,印以国医学理,动脉系当属少阴之经,静脉系当属厥阴之经,淋巴系当属太阴之经。太阳少阴,阳明太阴,少阳厥阴,经所谓相表里者,即明阴经阳经,原为一体,因其位有外内,用有开阖,故以脉外为阳,脉内为阴,既以析表里枝干之分,又以明病邪浅深之次,乳糜管主谷精之分布,故曰太阴为开,静脉管司水血之吸引,故曰厥阴为阖,动脉管为循环之枢纽,故口少阴为枢,其义本殊途同归,中外符合,盖非更仆所能尽其纲要。国学以六经统百病之纲者,明人体每两藏两府,共营一种生理作用,而外合于躯壳形层,凡受病之次第,外感则自外及内,由经而府而藏,内伤则由内达外,由藏而府而合,在本论各有其不变不易之诊,至明至析之辨,惟精惟一之理,处处可证之临病之实验,今日本汉医学者,虽于本论致力研精,乃于六经之义,尚难尽解,宜乎欧西文化之隔,莫由窥其堂奥者已。

国医学全体诊断之完成,即本于以上八原则而建立,假发挥引证,非数万言不能述其梗概,兹但略举端倪,以示

国医学本上原则,于是乎建立以下综合诊断之例。(九)外感明六气杂合之分

外感者,因气交之变化,而影响于身形之病理是也,风寒暑湿燥火,是为六气,杂者谓病气相杂,如理科之混合作用,虽两邪同感,而各呈其病理之现象,如风与热合,便成风热,其证半具风之病象,半具热之病象是也,推之如风湿寒湿暑湿热湿,皆同此例,合者谓两气相合,犹理科之化合作用,或两邪同感,或中有先后,既相化合,则各失其本病之现象,如风热相合,便成风温,湿热相合,便成湿温,其证则非风非热,呈…种特殊之病象是也,推之如伤寒传经,太阳中喝,亦同此例,本论于六气杂合之诊,各有其脉证分析之辨,其详非更仆所能数也。

(十)内伤分藏府干移之辨

内伤者藏府作用之失常也,盖六气交流互入,而各呈其分工特异之作用,西医内分泌学,发明内分泌液,随脉道而周行,可证明交流互入之原理,故每一器官之病理,其原因或由于本体作用之失常而自病,或受他器官之病理影响而波及,故国医学本此原理,立府藏干移之诊,干者干涉之义,谓

·151·.15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五运六气入门之阶梯——《五运六气入门讲记》序言
《疏调学术论坛》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来理解国医大师张震思想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六气
(1)中医原本
知古鉴今,关于五运六气背后那些你不得不知的事~
当今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