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训

处多难之世,若能风霜磨炼,苦心劳神,自足坚筋骨而长识见。沅甫叔向最羸弱,近日从军,反得壮健,亦其证也。

曾国藩教育儿子曾纪泽:不惯着,多磨炼。

精神和身体都有非常贱的一面,越练越用越吃苦,越强悍越好用,鬼怕神畏,病也都没了。

不惯着。不惯着自己,不惯着团队,不惯着孩子,不惯着父母。越惯着,人性的恶越显现,越坚忍耐烦、劳怨不避,人性的善越显现。

[插图]

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

崇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中国的传统家族,家箴家规,几乎都有这个词。但能够天天唠叨、彻底遵行的不多,所谓“富不过三代”。曾家本是湖南乡下小地主,但在曾国藩兄弟这一代,一跃而成名门显族,家族子弟也是非富即贵。曾国藩天天唠叨这个词,可见他的担心之处。

在居家花销一事上,也有人性在作怪。

一 俭朴生活,过中等偏下的生活,从心底里,以智慧和气质为顶级美好之物,以立功和立言为顶级追求之物,爱智慧多过爱宝石,爱买书多过爱买包包。享上等智慧、过下等生活,远远比享上等智慧、过上等生活安稳祥和得多。

二 如果做不到,至少做到量入为出,轻奢而止。需要注意的是严控每月烧钱数(Burning Rate),把这个数控制在总收入的一半以下,如果不是百分之十——人性的另一个弱点是,总以为现状会一直持续,盛时不做衰时想,所谓“量入为出”,其实只是量现在的入,不考虑将来可能的窘境。

三 尽量少雇人。越多助理,越多人事,越多闲话,越多麻烦,既然有了滴滴,就少养司机,既然有了外卖,就少养厨师——归根结底,还是人生三个基本原则:第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二,不给别人添没必要的麻烦;第三,自己根据自己喜好和特殊情况自己定。

四 尽量少打肿脸充胖子。成事人把立功和立言当成牛气之事,与此无关的包包、钻石、名酒、美食、跑车、游艇、私人飞机等毫无牛气之处,轻于浮云,无炫可炫。更要避免的是:不懂装懂,享受不了偏要假装能享受,满嘴跑名字。比如红酒只喝DRC,但是盲品分不出波尔多和勃艮第,比如吃饭只吃米其林,但是吃不出地沟油和头榨花生油的区别。

富贵之后,自己、族人、后代都长在助理们的手上,自己不会收拾自己的旅行箱,自己不会出门,不会吃机场休息室里带皮的没削过的苹果,难免心生恐惧,害怕失去富贵,害怕自己不能生活。这也就埋下了动作变形、不敢割舍、瞻前顾后等一系列成事后的隐患,命运稍稍找点麻烦,墙倒屋塌。过去的名门显族如此,如今的名门显族也如此。

老洛克菲勒被酒店经理嘲笑:“您怎么每次都不住套间?这么有钱了,还不花?您儿子就每次都住套间。”老洛克菲勒笑了笑说:“小洛克菲勒命比我好,他有个富爸爸,我没有。”

老洛克菲勒不是总这么谦逊,他说过:“我不喜欢钱,我喜欢的是赚钱。”他还说过一句修炼到顶尖的成事人才有自信说的话:“即使把我的衣服脱光,再放到渺无人烟的沙漠中,只要有一个商队经过,我又会成为百万富翁。”

这才是真正的霸气。十分钟内开跑车跑完北京二环路一圈,是个屁。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尝苦思力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养畜,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在书法上,曾国藩是没有天赋的人——文学上也是,但曾国藩的书法够实在,够用,不难看。

没有天赋,想再多也没用,天花板在那儿摆着。但没有天赋,不意味着没有成果,有一个好习惯,坚持做下去,就会见效。

曾国藩在书法上没天赋,还是下了功夫,“朝朝摹写,久不间断”,写出一手不难看的字,自娱自乐兼能娱人,也能应酬,给寺庙题个匾额,给同僚写个对联,够陈设,够美观,不丢分。

至于传承有序的曾国藩书法为什么价格很好,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字因人传,买的人能从曾国藩亲手书写的笔触里、文字里汲取精神力量,书法本身的美就退居第二位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能够顶到自己的天花板,也不是件容易事。更多的人,没有达到自己的天花板,却羡慕嫉妒恨别人的远方。

成事人需要注意的另一个误区是:过分贬低天赋的作用,认为自己既然修炼了无上的成事能力,什么事儿都能成。此处要敬畏:天赋还是硬硬地在那里,天赋还是比后天努力更重要。

如何判断是否在某个方面有天赋?

一 你偷偷摸摸想去做,“虽千万人吾往矣”,别人怎么拦着不让你做都没有用。

二 你做的时候有快感,做完之后有满足感。

三 你做出来的东西有自己的风格,有相当多的人愿意自掏腰包买。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即以余生平言之,三十岁前最好吃烟,片刻不离。至道光壬寅十一月二十一日立志戒烟,至今不再吃。四十六岁以前作事无恒,近五年深以为戒,现在大小事均尚有恒。即此二端,可见无事不可变也。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

能戒烟,无事不可成。连烟都能戒的人,要敬畏,要小心。

我老爸十三岁开始抽烟,抽到八十三岁,时常说,没力气,头晕。排除了肿瘤,我知道,很可能是血氧浓度不够,肺不太行了。我动过念头,逼他戒烟,但是每当看到他抽烟时得意的样子,还是不忍心,唠叨几句“您还是少抽点吧”,就算了。后来老爸走了,走得挺安详,没受什么罪。我一直嘀咕,我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在能否修炼成成事人这点上,我反而相信后天大于先天。聪明、文笔、书法等,先天起决定作用;能否成事,很大程度看习惯,特别是能不能对自己狠,习惯的养成,后天重于先天。

那些能戒、能自己消化戒断综合征的人,基本都是能成事的人。


不料袁婿遽尔学坏至此!然尔等待之,却不宜过露痕迹。人之所以稍顾体面者,冀人之敬重也;若人之傲惰鄙弃业已露出,则索性荡然无耻,拼弃不顾,甘与正人为仇,而以后不可救药矣。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曾国藩的大女婿袁秉桢不学好,在家族里不受待见。曾国藩写信,要求家人给他脸面,希望女婿有自尊,然后可自强。但袁秉桢最终也没有自强,以致曾国藩与他断绝了关系。

脸面,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给自己的。

又,名门显族的女婿和媳妇都不是那么好当的,特别是女婿。细细看其中人性的光明和黑暗,又是小说的好素材。

[插图]

凡诗文欲求雄奇矫变,总须用意有超群离俗之想,乃能脱去恒蹊。

什么是好的文学?

有创造的文学。

什么是文学的创造性?

“超群离俗”,不走寻常路。在内容上、切入角度上、行文风格上有创造,之前的汉语里乃至全部人类语言里没有过。

[插图]

凡文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

气,是天生的,求不得。老天如果真爱一个作家,给足了他气,他可以忘记一切,不管一切,怎么写怎么有,从纸的左边写到右边,从第一页写到三百页,就好了。这样的作者举例:亨利·米勒、凯鲁亚克、劳伦斯。

识,有天生成分,但是多读书、多行路,能后天修修。

情,爱天地自然,爱人,内心偶尔或者经常肿胀。

趣,好玩,角度刁蛮,不是古板的爱,而是俏皮的爱、曲折的爱、隐约的爱。

[插图]

颜黄门之推《颜氏家训》作于乱离之世,张文端英《聪训斋语》作于承平之世,所以教家者至精,尔兄弟宜各觅一册,常常阅习。

推荐两本家训经典。

内举不避亲,如果还需要再推荐两本:一、老洛克菲勒写给小洛克菲勒的三十八封信。二、冯唐的《三十六大》。


凡言兼众长者,必其一无所长者也。

职场中,这种人挺多见:什么都会,一无所长;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一塌糊涂。

[插图]

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尔以后每日宜习柳字百个,单日以生纸临之,双日以油纸摹之。临帖宜徐,摹帖宜疾。数月之后,手愈拙,字愈丑,意兴愈低,所谓困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这段话是说学书法的笨功夫,单日临,双日摹,遇困顿,熬过去。

不只是书法——对普通人来说,学任何技能,做任何事,都是如此。曾国藩教子,字字真切,把儿子当成普通人教育,不是当成小天才宠溺。

所谓学习,只有笨功夫;所谓“快乐学习”,扯淡!

至于天才该如何做,那是另一个议题。天才怎么做都好,不用我们凡人操心。但是,尽管令人沮丧,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是,我们周围所见的绝大多数小孩儿和晚辈(包括自己的孩子和同族后辈)都是凡人、俗人、庸才。所以,笨功夫才是真功夫。

[插图]

尔惮于作文,正可借此逼出几篇。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第一句:怕什么,就做什么。

第二句:事情能做成,要么是因为有利益,要么是因为被强迫。所谓无为而成,无心而成,都是瞎扯。

曾国藩教子,净说大实话。

判断一个事儿能否成,三原则:

一 让不让干?

二 会不会干?

三 想不想干?

想干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有所贪有所利,做好之后,有权钱色在等着你;有所激有所逼,做不好,轻则没饭吃,重则没命。


余生平略涉儒先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是也。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所谓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类是也。将欲造福,先去忮心,所谓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将欲立品,先去求心,所谓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余于此二者常加克治,恨尚未能扫除净尽。尔等欲心地干净,宜于此二者痛下工夫。

“不忮不求”,不嫉妒,不贪婪。这个成语值得详细介绍一下。

出自《诗经》,上下文是“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大意为:当官的人都没啥德行,净做坏事;(如果)不嫉妒、不贪婪,怎么能做不好呢?

这句话后来被孔子引用。《论语》里,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在《诗经》里,“不忮不求”是对官员的要求;在《论语》里,“不忮不求”是对文化人(士)的要求。在这两个语境下,它都是基本要求,不是高标准严要求。所以孔子说,只做到这个,还不算好(是道也,何足以臧?)。

曾国藩把这条基本要求,郑而重之地作为家训,为什么?

第一,“不忮不求”,是精英教育的基本要求。对普通人,曾国藩很了解人性,实际上没这么高的要求。

第二,精英教育的目的,在前现代社会,就是做官。

第三,曾国藩在家训中提出的这个要求,既是怎样做一个好人,更是怎样做一个好的精英,为之后怎样做一个好官打基础。

成事的人,以平常心看待嫉妒和贪心,别苛责自己,以平衡心处之,不要让底线失守,不过分,不害人。


附作《忮求诗二首》录左。

不忮

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

妒者妾妇行,琐琐奚比数。

己拙忌人能,己塞忌人遇。

己若无事功,忌人得成务。

己若无党援,忌人得多助。

势位苟相敌,畏逼又相恶。

己无好闻望,忌人文名著。

己无贤子孙,忌人后嗣裕。

争名日夜奔,争利东西骛。

但期一身荣,不惜他人污。

闻灾或欣幸,闻祸或悦豫。

问渠何以然,不自知其故。

尔室神来格,高明鬼所顾。

天道常好还,嫉人还自误。

幽明丛诟忌,乖气相回互。

重者灾汝躬,轻亦减汝祚。

我今告后生,悚然大觉悟。

终身让人道,曾不失寸步。

终身祝人善,曾不损尺布。

消除嫉妒心,普天零甘露。

家家获吉祥,我亦无恐怖。

不求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岂无过人姿,多欲为患害。

在约每思丰,居困常求泰。

富求千乘车,贵求万钉带。

未得求速偿,既得求勿坏。

芬馨比椒兰,磐固方泰岱。

求荣不知厌,志亢神愈忲。

岁燠有时寒,月明有时晦,

时来多善缘,运去生灾怪。

诸福不可期,百殃纷来会。

片言动招尤,举足便有碍。

戚戚抱殷忧,精爽日凋瘵。

矫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

安荣无遽欣,患难无遽憝,

君看十人中,八九无倚赖。

人穷多过我,我穷犹可耐。

而况处夷涂,奚事生嗟忾?

于世少取求,俯仰有余快。

俟命堪终古,曾不愿乎外。

曾国藩的诗,实在是一般啊。他似乎没嫉妒过李白和杜甫,否则,惨了。

作为家训诗,胜在通俗。

曾国藩没一句诗活在现在大众的心里,丝毫不影响他作为一个成事方法论大师存在于大众的心里。


日课四条

一曰慎独则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

慎独,明人不做暗事,只有自己的时候,灯光黯淡的时候,自己会不会被自己心里的大毛怪吓死?内心无愧,不怕雷劈。

我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南山上没有一朵花开,“因为一生中没有一件后悔的事。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心安最明确的表现是,能不能每天不做噩梦?如果一年多过个位数的晚上做噩梦,就是心不安,就要想想如何养心。

日课第一条:养心。

[插图]

二曰主敬则身强

敬之一字,孔门持以教人,至程朱则千言万语不离此旨。……吾谓敬字切近之效,尤在能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皆自然之征应。虽有衰年病躯,一遇坛庙祭献之时,战阵危急之际,亦不觉神为之悚,气为之振,斯足知敬能使人身强矣。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敬”,通俗说就是认真——从里到外,从始至终,从内心深处到言谈举止地认真。

敬事,认真做事。小处着手,小处不小,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如果认真地做每一件自己决定要做的事,如果诚恳地对每一个自己遇见的人,时间长了,就是一个成事的人,就是一个身强的人。

日课第二条:认真。

三曰求仁则人悦

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于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若但知自了,而不知教养庶汇,是于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负甚大矣。

儒家一直是“人、民”二分法。民,普通百姓;人,精英。精英的好行为,就是“仁”。

这段话说的是精英的责任——先知带后知,先富带后富,为官要造福百姓,带团队要培育下属,做生意要带动上下游共同富裕而不是割韭菜。

曾国藩不认“小乘”,如果自己因为命好能做事、成事、救死扶伤,自己一苇渡江是逃兵,必须“大乘”,和大家一起走。

日课第三条:责任。

四曰习劳则神钦

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古之圣君贤相,若汤之昧旦丕显,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厉。《无逸》一篇,推之于勤则寿考,逸则夭亡,历历不爽。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之周乘四载,过门不入,墨子之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称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劳也。军兴以来,每见人有一材一技能耐艰苦者,无不见用于人,见称于时。其绝无材技不惯作劳苦者,皆唾弃于时,饥冻就毙。……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

这一段的核心,就是四个字——辛苦工作。

习劳,养成辛苦工作的好习惯。在抱怨命运和咒骂他人之前,问自己一句,“我尽力了吗?”如果是,请抱怨,请咒骂,情有可原。如果不是,自己多干一些,再多干一些,只会让成事的可能性高一些,不会累死人的。

“神钦”最明确的表现是,能不能每天甜睡?如果一年多过个位数的晚上不能酣睡,就是神不钦,就要想想如何多发力干活。

日课第四条:干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四句家训,十代不出败子
国馆丨曾国藩哪四句家训,让后代没出过败家子?
修身齐家,为人处事,定要做到这四点,莫让自己一败涂地!
曾氏家训
曾国藩之数字箴言精华版
曾国藩四句家训,值得一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