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节 心肝系疾病 山西中医儿科贾六金

第三节 心肝系疾病 山西中医儿科贾六金

一、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是一组主要发病于儿童期,原因未明,以运动肌不自主抽动和发声抽动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强迫、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的疾病,许多患儿症状迁延,治疗困难,甚至延续到成人导致终身疾患。抽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眨眼、吸鼻、歪嘴、摇头、耸肩、甩手、鼓肚、踢腿、喉中发声、秽语、模仿语言等症状。男孩发病高于女孩,一般认为男女比例约4:1,起病多在2~15岁之间,约90%患儿在10岁前起病。临床上抽动障碍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性抽动障碍和多发性抽动。

根据抽动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及脏腑辨证观点,可将本病归于中医学“慢惊风”“瘛疭”“抽搐”“肝风证”“风痰证”“目连劄”等范畴。

 (一)辨治思路 

贾老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本病主要为心肝有余,其次为脾肾不足,兼有风痰上扰。气郁化火者,病初多为肝阳上亢,其症急躁易怒,抽动频繁,面红耳赤,舌红苔黄,属实证;脾虚痰聚者,其症面黄体瘦,胸闷咯咳,秽语抽动,舌淡苔白或腻,属本虚标实证;脾虚肝亢者,以性情急躁,全身及腹部抽动,面黄体瘦,胸闷纳少,舌淡苔白或腻,脉弦细为特征,属虚实夹杂证。

 (二)遣方用药 

治疗时根据病情辨证论治,清心柔肝,散风镇静,自拟柔肝祛风汤,药用秦艽、葛根、天麻、防风、僵蚕、白芍、钩藤、甘草、蝉蜕、珍珠母、节菖蒲、草决明等。临床贾老常根据病情随证加减,心肝经实热,加黄连、龙胆草、栀子等以清肝降火;脾虚痰湿,加橘红、姜半夏、茯苓等健脾化痰;阴虚动风,加玄参、麦冬、白芍等滋阴息风;眨眼频繁者加菊花清热疏风;咽部发声不适者常加牛蒡子、桔梗、射干疏风利咽;搐鼻明显加辛夷、白芷;肢体抽动加木瓜以舒筋通络;情绪急躁者加柴胡、白芍以疏肝柔肝;心神不宁者加炒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等养心安神;食积夹滞加焦三仙、莱菔子、鸡内金。


二、癫痫

中医学“癫痫”是以突然仆倒,昏不识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发过即苏,醒后一如常人为主要表现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较西医学癫痫讨论范围要小,相当于其中的一个类型。古代文献对于癫痫的认识,早在公元前《五十二病方·婴儿病痫方》中有“痫”的记载,癫痫之病名见于明《医学纲目》。在我国癫痫的患者中,60%起源于小儿时期,长期、频繁或严重的发作会导致进一步的脑损伤,甚至出现持久性神经精神障碍。合理选择抗癫痫药物,对于控制发作非常重要,然而抗癫痫药物需要坚持长期规则服药,及多数药物有诸多不良反应,尤其部分药物有肝肾功能、血液系统的影响,及认知损害,为患儿及家庭带来一定的负担。中医药在癫痫的治疗及控制发作等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

 (一)辨治思路

贾老指出癫痫患儿多正虚为本,以脾肾两虚为主。肾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为先天之本,肾中精气是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儿肾常虚,若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肾精不能上奉,可致髓海不充,脑失所养,脑神失用;因外伤或邪气上扰,致脑气散乱,脑髓受损,脑失所养,发为痫证。髓海不充,亦影响肾气的蒸发,而影响全身脏腑功能。此外,肾中之精还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若小儿脾胃虚弱,水谷精气化生乏源,则肾中之精亦未能充实。因惊致痫与肾也密切相关,先天之惊得之于胎中受惊,胎元失养;后天之惊与小儿“肾常虚”、神气怯弱、元气未充有关;且惊恐伤肾,肾气耗伤,肾精受损,精亏髓空,脑失所养,发为痫证。因癫痫反复发作,更易损伤脑髓,亦损肾之精气,日久不愈,久病及肾,肾中阴阳失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贾老紧扣脾肾两虚,风阳痰浊,蒙蔽心窍,流窜经络为癫痫的病机。拟补益脾肾,祛痰息风,师承张光煜先生加味可保立苏汤,药物组成有补骨脂、枣仁、白术、当归、白芍、人参、黄芪、山茱萸、枸杞子、核桃、天麻、胆南星、菖蒲、甘草。全方补益气血,益肾填精,祛痰息风,重用黄芪大补元气,补骨脂温补肾脾,山萸肉、枸杞子益肾填精,核桃补肾强筋,以益元神之府,人参、白术补气,当归、白芍养血,以顾后天之本,脾胃得健,以化生水谷之精以充肾精。胆南星为消痰要药,功能清热化痰,息风定痫,是既可镇惊定痫,又可消痰治痫的良药,菖蒲化痰开窍,佐天麻平肝息风止痉,枣仁以安神宁心,甘草调和诸药,并可助健脾化痰,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健脾,豁痰息风之功。


三、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一般发病以3个月到5岁,体温在上升期,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和代谢性疾病。临床分单纯型和复杂型,单纯型占据热性惊厥的70%,以6个月至5岁高发,惊厥时间短暂,一次热程一般发作1次,神经系统无异常,少有惊厥持续状态,一般预后良好;而复杂型热厥占30%,起病年龄可小于6个月,或大于5岁,惊厥时间长,一次热程中可反复惊厥多次,神经系统可见阳性体征,可见惊厥持续状态。

本病可归属于中医“惊风”范畴,以抽搐、神昏为临床表现,俗名“抽风”。常见于3岁以下小儿,起病突然,来势凶猛,变化迅速,是儿科急重症之一。

贾老提出急惊风的治疗应当注意三重三防:一是重清热防复发,复杂型热厥抽搐一次后,体温仍未降至正常,重点应控制体温防止复发;二是重预防防发作,指单纯型热厥,当监测体温和提前预防性用药;三是重调理防转化,防止复杂型热厥转化为癫痫,当重视未病先防。

 (二)遣方用药 

多数热性惊厥者,在抽搐发作时先控制惊厥发作,并降温。极期多以祛邪为要,选用清热解毒,豁痰息风的治法。待邪祛大半,以选择调理之法。扶正祛邪,益气养阴,豁痰清热以防生变。贾老擅长用清心涤痰汤加味,该方源自《医宗金鉴》,药物组成:胆南星、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太子参、麦冬、枣仁、菖蒲、黄连、天麻、蝉蜕、甘草。方中半夏、胆南星为化痰要药,一温一凉,半夏辛温燥湿化痰,胆南星苦凉清化热痰,还兼息风定惊;枳实降气消痰,茯苓健脾渗湿,杜生痰之源,竹茹甘寒以清化痰热,陈皮、枳实增理气化痰之功,使气顺痰自消;菖蒲有石菖蒲与九节菖蒲之别,均入心经,有豁痰开窍之功,而贾老擅用九节菖蒲,长于化痰,并芳香开窍以安神;黄连主入心经,以清心泻火;太子参、麦冬、枣仁以益气养阴,宁心安神。天麻、蝉蜕,主入肝经,为平肝息风止痉的要药。清心涤痰汤,补正健脾,乃祛邪化痰两收功之方。

 加减: 

若禀赋不足,胎元失养者,常加熟地、山药、山茱萸滋肾养肝,滋水涵木,以柔肝息风;心肝火旺者,常加栀子以清心凉肝;肝风易动,惊厥频发者,加僵蚕祛风止痉,琥珀安神镇静。湖北崇阳邹羿摘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菖蒲郁金汤合牵正散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摘录)
名医名方-天地虫龙汤【转载】
天地虫龙汤
癫痫
1.5
​驱风散热汤(癫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