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云鹏妇科常用调肝十一法

刘老认为,妇科临床见证,总以肝病居多,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肝藏血而冲为血海,主疏泄而性喜条达。肝脏功能正常,则气顺血和,经孕产乳无恙。若肝脏功能失调,则气血失调,变症百出。因此,妇科疾病多责之于肝。《灵枢·五音五味》篇曰: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妇女经、孕、产、乳期间,易使机体处于血常不足,气偏有余的状态,尤其在经产之时,血液易于耗失,更易形成这种特殊状况。冲为血海,十二经之血皆注于冲脉,而冲脉又隶属于肝。肝主藏血,有调节血量的作用。妇女以血为本,若血虚肝脏功能失常,则变生妇科诸疾。故妇科疾病治肝十分重要,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有疏通发泄的功能。肝脏功能正常,则气血流畅,机转协调。若肝失疏泄,气血失调,亦常衍成妇科疾患。妇女经受数千年封建压迫,情志抑郁,多愁善感,特别是中年患者,所处人事环境复杂,情志怫逆为多,故临床气滞最多见。因此,治疗妇科疾病,当以疏肝为先。赵氏《医贯》亦有以逍遥散治木郁而诸郁皆愈的说法,刘老先生用调肝法治疗妇科疾病常收良效,现将常用调肝11法分述于下。

一、疏肝开郁法

刘老认为,妇女肝气郁结在临床上所表现的经前症状,常见的有两种类型, 一是以胸乳胀痛为主,或兼腰腹胀痛者;一是以腰腹胀痛为主者。属胸乳胀痛者,有自拟调经Ⅰ号方加减;若属腰腹胀痛者,用自拟调经Ⅱ号方加减。所拟二方,均以疏肝开郁行气为主,少佐活血药味,以助血液之流通。

调经Ⅰ号方组成:见闭经。

调经Ⅱ号方组成:

乌药9g 木香9g 香附12g 槟榔12g

甘草3g 川芎9g 当归9g 益母草15g

牛膝9g


二、疏肝散结法

刘老认为,妇女肝气郁结所致的乳房肿块,其临床表现为乳房胀痛,乳房一侧或两侧有一至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块。其形如梅李、鸡卵,或呈结节状,质硬,界限清楚,不与周围组织粘连,推之可移,其消长与喜怒等情志变化有关。《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结者散之。”治疗宜疏肝开郁,化痰散结,方用自拟疏肝散结汤加减:

柴胡9g 当归9g 白芍9g 金银花15g青皮9g 陈皮9g 海藻15g 山甲珠9g昆布15g 连翘15g 瓜蒌15g 甘草3g郁金9g 香附12g


三、疏肝扶脾法

刘老认为,妇女肝郁脾虚,临床常表现为胸乳腰腹胀痛,食少,便溏,头晕肢软,或月经后期,或经闭,或不孕等。治宜开其郁而补其虚,方选

逍遥散加减。

方药组成:见不孕症。



四、清肝和胃法

刘老认为,肝火犯胃常见于妊娠恶阻症,临床以胸闷,呕吐酸苦水、脉弦滑、舌质红、舌苔黄为其主要特征。治宜清肝和胃,常用

左金丸合温胆汤加味。

黄连6g 半夏9g 陈皮9g 吴茱萸3g

茯苓9g 甘草3g 枳实9g 竹茹9g



五、疏肝清火法

刘老认为,肝郁化火,迫血妄行,常致月经先期量多,常伴有经前胸乳胀痛,脉弦数,舌质红,舌苔黄等症。火邪伤阴则兼口干,五心烦热,治法宜疏肝清火凉血,兼有阴伤者,则应佐以养阴之味,

清经汤是代表方剂。

方药组成:见崩漏。


六、养血舒肝法

刘老认为,妇女肝血不足,又兼情志所伤,临床常表现为月经后期,经来量少色淡,或婚久不孕。脉多较弱,舌质淡红,舌苔薄。其治宜养血舒肝,方用

益母胜金丹加减。

方药组成:见不孕症。



七、调补肝肾法

刘老认为,妇女肝肾亏损,冲任不固,可见月经过多、崩漏等症。临床常伴有腰痛、头昏、耳鸣、心慌、失眠。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常用

调补肝肾方,以补肾精,养肝血,固冲任。

方药组成:见崩漏。


八、养血清肝解毒法

刘老认为,妇女素体血虚,又加郁怒伤肝,肝经湿热内炽,下乘脾土,临床常见赤白带交替而下,气味极为腥臭,妇科检查多为晚期子宫颈癌或子宫体癌。此种疾病以老年妇女为多,治宜“清肝火而扶脾气”,再加解毒药味,方用

清肝止淋汤加减。此病目前虽无特效方药,若按本法治疗,可冀缓解症状、延长生命。

酒当归30g 炒白芍30g 生地15g 黄柏6g

阿胶9g(烊化) 牛膝6g 丹皮9g 沙参30g

黑小豆30g 红枣10枚 制香附3g



九、泻肝利湿法

刘老认为,妇女带下疾病有因肝郁化火,湿热内郁,肝火与湿热互结而发生者,临床以带下色黄,质稠黏,气臭,口苦咽干,或胁下痛,发热,或外阴瘙痒为其主要特征。治法宜泻肝火而清利湿热。方用

龙胆泻肝汤,取其一派清凉之品,泻利肝经湿热。

方药组成:见带下病。



十、疏肝清热活血法

刘老认为,妇女以血用事,血赖气以运行,气行通畅则无病,气滞则血瘀。若肝气郁结,气机受阻,则血行不利,日久或成癥瘕瘀阻经络,不通则痛。临床常表现为少腹一侧或两侧疼痛拒按,或腰腹胀痛,或经期疼痛加重,或经行先期,脉沉弦,舌质红暗或见瘀斑,治用

柴枳败酱汤加减。开郁散结清热,活血化瘀,以开之发之。

方药组成:见产后恶露不净、产后腹痛。



十一、温肝通络法

平素肝经血虚,又感寒邪,常发为月经后期,痛经。其临床表现以手足厥寒,小腹寒痛,或周身疼痛,脉沉细,舌质淡,舌苔薄白为主要特征。肝有寒邪,即宜温肝,治宜温肝通络之法。方选当归四逆散加减。若寒凝血瘀之证,郁久化热,此时寒邪未去,热象又现,其症阴阳错杂,寒热混淆,寒凝血瘀,又兼口干喜饮,大便秘结,或带下黄色等热证。可用温肝通络之

当归四逆汤佐以清热之味,如黄连、黄柏等,此乃辛温苦寒之复法。

方药组成:见痛经。




刘老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妇科疾病由肝病所致者,临床上最为多见,特别是月经疾患,往往由肝郁所引起,故欲求调经,必当行气,而欲求行气,则必须以疏肝为先。因此,疏肝开郁是常用之法,尤其是治疗中年妇女疾患,以调肝为诸法之首。

临床上凡肝气郁结而致病者,应当疏肝开郁为治。肝气得疏,气机条达,其病自愈。例如,经前诸症,临床表现为经前胸乳胀痛和腰腹胀痛两类,虽为两类,但其病理机转一致,只是病变部位不同。凡表现在胸乳胀痛者,用调经Ⅰ号方为治;凡表现在腰腹胀痛者则用调经Ⅱ号方加减。两方均以疏肝开郁为主,活血调经为辅,气顺血和则经行顺畅。


刘老在临床中总结出,妇科肝病实者居多,虚者为少。属实者多因气郁致病;属虚者往往由血虚所引起。临床辨证,审其为寒为热,参照调肝11法,辨证施治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七单元 妇科杂病 细目一 概 述
关于中医妇科经水病论之:后期病症论治初识
2018/10/04【养生】问道大国医之刘敏如1
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太有用了,全是名医验案)
留得一分阴血,尚存一分生机丨丁氏妇科学术精要
刘孝威妇科经验---(二)癥瘕(子宫肌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