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修园三字经    伤寒瘟疫第二十二【附方】

(1)桂枝汤(见痢疾附方)

(2)麻黄汤(见气喘附方)

(3)三承气汤:即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见心腹痛胸痹附方,调胃承气汤见消渴附方。

小承气汤:《伤寒论》方。有轻下热结之攻。主治阳明腑实,便秘潮热,胸腹痞满,谵语等。

大黄12g厚朴6g枳实12g以水四升,煮取四升二合,去滓温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4)白虎汤(见疟疾附方)

(5)大柴胡汤:《金匮要略》方。有和解少阳,内泻阳明之功。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大便不解等。

柴胡15g黄芩9g芍药9g半夏9g枳实9g大黄6g生姜15g大枣5枚 水煎服。

(6)小柴胡汤(见咳嗽附方)

(7)黄连汤:《伤寒论》方。有平调寒热,和胃降逆之效。主治胸中有热,胃中有寒,胸中烦热,欲呕吐,腹中痛,肠鸣泄泻,苔白滑,脉弦。

黄连5g炙甘草5g干姜5g桂枝5g人参3g半夏9g大枣4枚 水煎服。

(8)半夏泻心汤(见泄泻附方)

(9)干姜黄连人参汤(见泄泻附方)

(10)黄芩汤:《伤寒论》方。有清热止痢,和中止痛之功。主治热邪入里,身热口苦,腹痛下利,苔黄,脉数。

黄芩9g芍药9g甘草3g大枣4枚 水煎服。

(11)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伤寒论》方。治身热口苦,下利腹痛,兼呕者。

黄芩9g芍药6g炙甘草6g大枣12枚 半夏9g生姜9g水煎服。

(12)理中汤(见心腹痛胸痹附方)

(13)四逆汤:《伤寒论》方。有回阳救逆之攻。主治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等。

附子5g干姜6g甘草6g水三盅,煎八分,温服。

(14)麻黄附子细辛汤(见痢疾附方)

(15)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论》方。有助阳益气,发汗利水之效。主治少阴病,恶寒身痛,无汗,微发热,脉沉微。

麻黄5g附子3g甘草6g水煎服。

(16)白通汤:《伤寒论》方。有通阳破阴之功。主治少阴病,下利,脉微。

葱白4茎 干姜5g附子5g水煎服。

(17)通脉四逆汤(见心腹痛胸痹附方)

(18)猪苓汤(见暑症附方)

(19)黄连鸡子黄汤:即黄连阿胶鸡子黄汤,见心腹痛胸痹附方。

(20)乌梅丸(见心腹痛胸痹附方)

(21)白头翁汤(见痢疾附方)

(22)五苓散(见虚痨附方)

(23)吴茱萸汤(见心腹痛胸痹附方)

(24)二陈汤(见中风附方)

(25)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功。主治外感风寒湿邪,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口苦而渴。

羌活5g防风5g苍术5g细辛1g川芎3g白芷3g生地黄3g黄芩3g甘草3g水煎服。

(26)香苏饮(见心腹痛胸痹附方)

(27)平胃散(见痢疾附方)

(28)防风通圣散(见中风附方)

(29)麻杏石甘汤(见气喘附方)

(30)白虎加人参汤(见疟疾附方)

(31)茵陈蒿汤(见胀满蛊胀附方)

(32)黄连阿胶汤:即黄连阿胶鸡子黄汤,见心腹痛胸痹附方。

(33)人参败毒散(见痢疾附方)

(34)藿香正气散(见泄泻附方)

(35)达原饮:《温疫论》方。主治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壮热恶寒,多汗而渴,头痛烦躁,脘腹胀闷等。

槟榔6g厚朴 知母 芍药 黄芩各3g草果 甘草各1.5g水煎,日服3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落在晋唐典籍中的仲景方论
中医常用经方28个
经方杂谈
57、升麻黄连汤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芍药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九七)黄芩加半夏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