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疗妊娠发热

妊娠发热并非一独立的疾病,而是某些病证的症状。换言之,妊娠发热可见于妊娠期间的多种疾病。历代妇科医籍如《千金备急要方》《妇人大全良方》《竹林女科证治》等书中的“妊娠伤寒”、“妊娠时气”、“妊娠热病”均以发热为主症。临床中,妊娠期间以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发热为常见。刘老认为,其以外感为主,属热者为多,须参照温病、伤寒,结合妊娠及不同病情等诊治。

一、护胎须防滞邪

妊娠素体不健,或孕后劳倦太过,或疏于调摄,起居失常,饮食不调等,以致卫外不固。六淫时邪趁势侵袭,犯于肌表,卫气被郁而形成表证发热。六淫之中,又以风热时毒为多,寒、湿、暑邪等多兼夹其中。

临床表现为妊娠期间出现发热,恶风寒,头痛身痛,无汗或少汗,或微渴微咳。舌红苔薄白或兼黄,脉浮数。甚至流行传染。治宜辛凉散表、清热解毒,方用银翘散加减。

方药组成:金银花15g 连翘15g 荆芥9g 薄荷9g

竹叶9g 淡豆豉9g 桔梗9g 牛蒡子9g

甘草6g 鲜芦根15g

加水煎煮,日服1剂。

兼风寒、无汗身痛加防风10g,以兼散风寒;

兼秽浊湿邪而头身重痛、胸闷、苔腻者加藿香9g,白蔻9g,以芳香化浊;

兼暑无汗者加生香薷9g,滑石30g,以发汗去暑化湿;

兼里热酌加黄芩9g,知母9g,以清热;

兼夹温毒,咽痛项肿者加板蓝根15g,玄参15g,马勃9g,以清热解毒;

兼咳加杏仁9g,贝母9g,以宣肺化痰止咳;

热伤阴津而口渴较甚者,加玄参15g,麦冬12g,生地15g等以养阴清热护胎。


二、祛邪所以保胎

感受六淫邪气,在表时失治、误治,入里化热,郁于肺胃胸膈,形成卫气同病,或气分大热,甚至邪犯三焦而致发热不解。

临床表现为,妊娠身热不已,不恶寒,口渴,心烦,胸膈如焚或有微咳,或大便干结,或小便短黄灼痛。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宣透热,养阴护胎,方用清心凉膈散加味:

方药组成:连翘15g 黄芩9g 栀子9g 薄荷9g

生石膏30g 桔梗9g 甘草3g 竹叶9g

卫分未罢者加金银花15g,以清宣透热;

里热甚加知母9g,以清泻里热;

大便干结者加大黄9g,以通腑泻火;

热甚伤阴加增液汤以养阴护胎;

兼下焦湿热,小便不畅者加芦根15g,木通9g,以育阴通淋。



三、泻火有故无殒

妇女妊娠,血聚养胎,阴液不足,阳气偏胜或偏食辛辣厚味,热郁于里,复感时毒邪气,邪犯肌表,卫气被郁,或引发内郁热邪,形成表里俱热之发热。

临床表现为,妊娠期间,突然恶寒发热头痛,或壮热不恶寒,口渴引饮,烦躁不安。或有咽喉肿痛,或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浮滑数。治当疏风清热,泻火解毒以护胎。方用《温病条辨》普济消毒饮加减:

方药组成:金银花15g 连翘15g 荆芥9g 薄荷9g

牛蒡子12g 玄参15g 马勃9g 黄连9g

板蓝根15g 桔梗9g 甘草6g 僵蚕9g

黄芩9g 鲜芦根15g

大便秘结加大黄9g,以通腑泻火排毒;

壮热汗出伤津去荆芥、黄连、黄芩,加生石膏30g,知母9g,以清热泻火;

伤阴者去荆芥、黄连,加生地15g,麦冬12g,以养阴护胎。



按语】 患者素嗜辛辣厚味,为胃热内郁之体,复因春季感受风温邪毒,邪犯卫表,故而有发热、恶风寒、头痛、身痛之表证。失于表散,温毒由卫及气,很快与胃热相合,出现热灼肺胃,阴津受伤而壮热、烦渴、舌红苔黄干等。热毒上攻,则咽喉肿痛成脓,口渴口臭;下结则腑气不通,大便秘结。脉浮数为热在肺胃之象,滑为妊娠之征。属新感引动伏邪,表里俱热之证。其治须表里两解,速去热毒邪气,以护胎元。刘老每遇此类病症,恒以吴氏普济消毒饮加减为治。方中荆芥、薄荷、牛蒡子、僵蚕疏风散邪;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连、黄芩清热解毒透邪;玄参、鲜芦根滋阴降火;马勃、桔梗、甘草利咽消肿解毒排脓;大黄泻下力强,又可活血,为妊娠慎用之品,然而是证表里俱热,毒邪嚣张,徒解表清里而不通腑,则里结之邪无路可出,势必热愈炽,津更伤,损及胎元。用之则腑通里热去,表邪无所相结而易清解,非但不伤胎,实际为护胎。吴鞠通用本方初起一二日不用芩、连,是避免治上犯中之弊,单为温毒犯表之证。“三四日加之佳”,是表邪入里。本例为表里俱热,在所必用。二诊时,腑气通、里渐和、表亦解、热渐退、咽痛渐消,继续以前方化裁为治,去荆芥是表已解,再用一则宣散太过而伤阴,反于咽痛不利;去大黄防其攻下太过而伤胎,亦即《内经》之“妇人重身,毒之……衰其大半而止”之谓。其后表解里和、热退咽痛除。然而热病之后大都阴伤,正虚余邪不尽,根据临床证候,施以养阴复正固胎,用增液汤、石斛、鲜芦根等即此意;清热以去余邪,故用黄芩、板蓝根、银花、连翘、桔梗、甘草等。是以养阴不恋邪,清热不伤阴。

妇女外感热病,治法与男子相同,但经期、产后以及妊娠期间却同中有异,仲景、叶桂已有明示。然妊娠热病发热,《金匮要略》未及,但《温热论》有论,谓“须步步保护胎元”。刘老认为护胎即是“治未病”预防之意,不让邪热伤胎。妊娠发热总的治疗原则应以祛邪为主。若外感初期,邪气在表,急以解表为先,争取早治速愈,不让其化热入里损伤胎元。然而也不能过分强调保胎,过早地投滋阴、养血甚至益气补肾药于解表剂中,以免滞留邪毒,致使内陷反而伤胎。若初期在表,失治或误治,邪气内传化热或湿热郁阻,或热甚伤阴,甚至波及营血,此时病情虽趋于复杂,然仍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保胎。祛邪应大剂清泻里热,或清利湿热等,热去则胎安;扶正保胎宜滋阴养血,阴血得复,既可防止阴伤邪陷,变生昏谵,动风危重之证,又能使胎元有养,得以保全。如果遇温毒邪气外犯,引起内郁之热,形成表里实热之证,其兼夹腑实亦为常见。刘老于解表清里的同时,每合攻下之法。谓实热之证,非下则毒热无有出路,热毒久留,伤胎无疑。攻下之药,应放胆使用,但又要适可而止。太过可伤正损胎。又有妊娠湿热流连之证,通利之品,如滑石、通草等,亦常用之,若此,碍胎之药,可获保胎效果。然早期妊娠则不适宜。

总之,妊娠外感发热,应时时注意保护胎元,但是又不能失之偏颇,必须结合整个病情考虑,应如叶天士所说:“但亦要看其邪之可解处……不认板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上感方(三)治疗表里俱热型小儿上感
治内热型荨麻疹的方子!开两扇门,放邪气走,体现中医思维
防风通圣丸的功效与作用
爷爷说:开两门放邪气,再顽固的“荨麻疹”也能消!后来我才明白: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上感方
中成药之“感冒清热颗粒”和“银翘解毒片” 李杭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