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煌老師經驗

[cp]黄煌老師經驗 

南方春天除煩湯證病人多见,栀子花开要用梔子。 

黃體功能不全會出現黃連阿膠湯證。 

桃核承氣湯合桂枝茯苓丸加麻黃治療肥胖、銀屑病有效,肥胖女人易閉經。 

容易出汗、疲勞、腹瀉,要注意到柴胡桂枝乾薑湯證。 

桂枝湯可以治療自汗,也可以治療清涕不止。

桂枝湯能止汗,無汗的也能發汗,有雙向調節作用。關鍵是識別體質。 

出家人長期素食,需服堅果來提供脂質。 來門診求方的出家人以柴胡體質和桂枝體質者居多。 

夏天梅雨季節,容易憂鬱。 皮膚與情緒有關,梅雨季節過後即好轉。 

黃連湯對一些糖尿病引起的胃輕癰有效。 

傷食後容易引發免疫功能紊亂。

先生氣,後傷食,小孩的心理調養非常重要。 

更年期後的胃炎,她的胃腸也在快速衰老中,僅僅去治療胃病不可取,需從整體調理。

要注意溫經湯體質狀態。 

柴胡體質和桂枝體質者對冷熱溫度的刺激敏感,耐受不了溫差波動的影響。 默默的表現比較多,例如食欲下降、腹脹、胸悶、睡眠不佳等,有的還會出現月經不調。 壓抑出來的痤瘡,情緒是關鍵,是氣鬱而非寒濕。 

用經方不能僅對一個症狀,還是要結合體質、疾病等綜合考慮。 

半夏厚朴湯停藥常採用逐步遞減的方法。 除煩湯可消除口腔異樣感覺,治療口 – 舌 – 咽症候群。 

小建中湯對瘦弱女性小葉增生有效,乳房脹用麥芽,不脹不用。 

大柴胡湯能食而敢食,食多即脹。 咽喉乾痛,不能認為僅僅是陰虛喉痹的表現。 

藿香正氣證當以惡嘔、噯氣、痛為主證,五苓散證以口渴、小便不利為主證,水瀉、吐水用五苓散為好。 

此人(腦梗)若出汗則無事,就是因為他雨天外出冒寒,才導致此病的。 

麻黃、黃耆兩藥是可以合用的,仲景原著中就有。臨床上,黃耆人用麻黃,麻黃人用黃耆,也也是常有的。有先後用的,也有同時用的。

葛根、芍藥都是解除肌肉(痙攣)的藥物,但葛根偏外,芍藥偏裡。

川芎、葛根都是活血通陽藥,但川芎擅長調經止痛,葛根擅長解肌止利。

葛根湯初服晚上出現小腿抽筋的現象,可能是芍藥、甘草的用量不夠或麻黃的用量偏大有關。

一般來說,麻黃對於老年人,特別是有房顫以及高血壓的老年人要慎用。我之所以用麻黃10g,一是這是風寒外感,是用麻黃的病。二是他的體質比較壯實。三是他已經裝了起博器。四是我不是單用麻黃,葛根湯中有甘草、桂枝、芍藥、紅棗,能防止麻黃令人心悸、煩躁的副作用。五是暫時使用,中病即止。所以,用後就有效且安全了。赤芍活血,對梗塞性疾病最好。

卵巢早衰並不一定都是虛證,有瘀血的病人要注意觀察其精神狀況。

桂枝茯苓丸證常可見到:頭痛,失眠,記憶力下降,髮油,甚至脫屑、皮屑,三角區暗黑。

五積散體質常見到身體胖壯、上下同時長胖,月經量甚少甚至閉經,消化道症狀如腹脹腹瀉、神經症狀、骨關節疼痛。

當心引發免疫功能紊亂,要注意經期不吃生冷,經期保證充足睡眠,經期感冒不用抗生素,可以喝點小柴胡湯。

過敏者通常身心敏感而脆弱,容易反覆和波動。我們應鼓勵他,對於過敏性疾病,躲避不是辦法!敢於迎面而上的去適應!

春季抑鬱多發四逆散證,而秋季抑鬱多見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

腰酸是一種中國人持有的“疲勞”表述,如同日本的“肩凝”一說。

防風通聖散證的特點:形體壯實,有痤瘡而臉色紅、油光四濺,食飲旺盛,吃肉多而無特殊不適,內部有積滯,需要各種途徑發洩。防風通聖散證如伴有煩躁失眠、易怒發火可合黃連解毒湯,該患者舌暗胖、大便日3次,所以加葛根。

這就是江陰老中醫所說的“氣火”,是氣鬱化火的一種表現,不能用養陰藥。

患者的自我感覺舒服很重要!數據是次要的。

柴胡加龍骨牡蠣合桂枝茯苓丸對腦梗的病人改善睡眠、消除腦部瘀血效果較好。

柴胡加龍骨牡犡湯證常表現腹部緊張(獅豹的腹部就是緊張)和煩(精神與做事分離)。

日本漢方醫有用附子瀉心湯治療腦梗、心梗的經驗。

黃芩的指徵有唇舌紅,如半夏瀉心湯、黃連阿膠湯、附子瀉心湯、三黃瀉心湯,系黏膜充血。黃連湯不用黃芩,是唇舌不紅而偏淡。

黃連解毒湯一般不適用於嬰幼兒和兒童。

小建中湯體質的孩子往往膚色白嫩,唇紅,舌頭多濕潤而嫩。如果舌苔乾,腹痛而拒絕按壓,而且便秘,就要用桂枝加大黃湯了。

小建中湯體質者常會有易餓易飽,且喜歡吃甜食的表現。

醫乃大道。道,就是一種情懷,一種理想,一種追求,一種人生的態度。

家鄉老中醫所稱的氣火症,實為氣鬱化火,春季高發,頭昏心荒、心眠煩躁、情緒不安、胸悶腹脹等周身不適,不能用養陰藥,也不能光用苦寒清火。根據他們的經驗,我用半夏厚朴湯合梔子厚朴湯,再加上清胸膈之熱的連翹與黃芩,而名八味除煩湯。

我堅信經方會回歸中醫教學的正統地位。道理很簡單,因為中醫人才必須是會看病的,空談不能解決臨床問題。

我不是神醫,不可能對所有的病人都能開出十分完美恰當的處方。我每次門診,都是思考良久,唯恐不對證,唯恐對不起病人對我的信任。但臨床還有很多無效的患者,究其原因,有疾病本身的原因,有藥物質量的原因,也有病人自身沒有配合的原因,更有我思路、技術、行醫技巧上的原因。沒有開出一張好方,是其中我經常檢討的重要原因。為什麼開不出好方?有的是沒有好方可用,有的是有好方我不會用或不曉得用。做中醫,很難啊!中醫也不是萬能的!醫學的能力是有限的。

當醫生,不僅僅是要懂得方藥的用法,更應懂得病人的心理需求。在診所裡,面對病人的時候,你會感到醫學又是一種藝術,一種與人相處的藝術,一種駕馭患者心理的藝術。

經方中,有的是對病的方,只要病對,就用是方,但根據體質的不同,適當加減。有的經方,是對人的方,也就是調理體質的方,只要是這種體質,就用這張經方,根據疾病的不同,適當加減。所以,弄清經方的方證,特別是弄清該方方證是哪一種疾病或哪一類疾病?還是哪一種體質狀態,十分關鍵。

臨床療效的評價確實需要中西醫結合,不能僅僅用西醫的標準來評價中醫的療效。不少疾病,中醫比較強調生活品質,強調食飲睡眠,這非常實用,不能忽略。西醫以診病治病勝出,中醫則識人治人見長,兩者都有優勢和特色,所以,當今為醫者,不能拘泥於中西論爭,更應取兩者之長,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臨床醫療體系。

體質是經方醫學的基本理論,也是中醫學的根本特色。體質的確定是用方的重要參照系,同樣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現的性質可能完相反。

脈有心理脈、病理脈、生理脈之分。半夏體質的脈滑利,是心理脈,待心平氣和,自然脈歸平靜。附子證的脈微弱沉細,是病理脈,大多循環系統功能低下。瘦人的浮脈以及胖人的沉脈,是生理常態。

脈象的變化最多,其中有感覺,有實證,有江湖,有科學。騙子借脈象惑人,玄學靠脈象藏身,高人憑脈象露臉,醫家從脈象診病辨體,病家據脈象考核醫生……病人伸出雙手,充滿高醫生的崇敬,對疾病康復的期待,可以定神;醫生搭上三指,可以沉思,可以揣度,可以小憩。方寸之地,卻藏有無數的玄機,古往今來的中醫,無不以脈診為職業的標牌。脈診能不神乎其神?

宋元以來,許多醫家對《傷寒雜病論》進行了艱苦的理論闡釋,經絡、六經等其中常用的理論,這些理論對理解和應用經方是有用的,特別對擴大經方的應用範圍有一定作用。但是,由於各家的學說常常受到時代、地域、宗傳的影響,其概念往往不一,導致各家有各家的傷寒,一家有一家的仲景。後人要通過各家的學說去破譯各家的用方心得是比較費力的,不經過較長時間的讀書和臨證,要弄懂是幾乎不可能的。特別是對初學者來說,對當今的青年中醫來說,更是件難難事。所以,我們在討論經方時,要尋找一種更快捷的方法,同時,也要在中醫提倡一種更直白的、更規範的、更實證的表述方法及現代中醫語言,要讓青年們一聽就懂,一用就會,對錯一試就明,而且能不斷充實,不斷發展,不斷修正。

經方派古已有之,當今只是在復興過程中。我的工作,主要在推廣,其核內容均可見《傷寒雜病論》及後世徐靈胎、吉益東洞等著作中。先規範方證和藥證,然後研究方證、藥證中的道理和機制,是經方研究的基本路徑。目前,我們主要從事前面的課題研究,有興趣、有能力的同道,可以從事後面課題的研究。到那個時候,經方醫學的理論就完美了。什麼理論?理論就是具有指導實踐、解釋現象、預測未來等功能的學說。只能解釋而不能有效指導和準確預測的理論是不健全的,中醫理論是這樣,其他學科的理論也是這樣。《傷寒雜病論》不是沒有理論的方書,其方證以及組合、分類,其對疾病、體質的認識方式和內容,均是理論,只不過解釋性的理論不夠罷了。

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其出發點是為了臨床,終結點也在臨床。而這個臨床就是用中藥治病。中醫世界很大,入口出口很多,因此,有關的發展思路不少。我的思路僅僅是其中之一。

當今中醫發展最需要的是科學思維,如何走出困境,要靠哲學的指引。經方醫學不僅僅是方的技術,其實是以方為載體的一種思維方式,一種哲學思考。

實證醫學不等於對症用藥。如果面對臨床紛繁複雜的症狀不能進行歸納分析,不能建立各種模型,那是無法運用經方的,無法進行治療的。經方醫學是實證的醫學,其強調的方證,不是症狀,也不是病機,而是由客觀指徵組成的、具有特異性的臨床應用證據和指徵。方證有的是症候群,有的是某種疾病,有的是體質狀態。更多的是夾雜體。對這些症候群、疾病、體質的解釋,可以用抽象的理論,可以用現行教科書中醫的病機概念,其中有陰陽,其中有水火。只是經方家所關注的不是解釋,而是方證這種比較直觀的表現形式。對經方家來說,療效永遠比解釋重要。

學問不一定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但是真學問,一定要從看得見摸得著的開始……

經方是一門技術,我教的是如何讓你們運用它……

我們講方證都是實實在在的,都是能在人身上找到客觀指徵的,而不是教你們那些抽象的……

我最反對中醫玄學化,把本來通俗易懂的東西搞的玄乎玄乎的,讓大家不知所云,我講經方,就是講大家都能明白的、最常用的、最實在的……

我們要用現代的語言去詮釋古代的經典條文…

我們做醫生的就是要不卑不亢,看見有錢有勢的不卑躬屈膝;看見貧民、老百姓,我們也不要瞧不起,(要)一視同仁……

藥對證,喝口湯,不對證,用船裝。

你這個臉,叫赤豆臉,又叫桂苓臉,腿叫桂苓腿……

林黛玉葬花,偶感風寒,就要用桂枝湯;李逵、浪裡白條感冒背強痛,惡寒發熱,就是典型的葛根湯……

溫膽湯最多見的主證是:失眠煩躁、噁心驚恐、頭暈昏重、心悸胸悶、苔膩脈滑等。

溫膽湯可治療的疾病譜非常廣泛,最多見於精神神經系統,也常見於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疾病,還有就是五官科的疾病。

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大黃還是那個大黃,桂枝還是那個桂枝,中醫還是那個中醫,經方還是那個經方 – 經方,古今咸宜!

中醫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生活經驗和生活方式的組合。

經方是中醫學的一支流派,是一支重實證、重實效、重臨床、具有鮮明學術個性的流派。

中醫非常重視保護和利用機體自身的抗病能力,因勢利導,這個勢,就是抗病的趨向,或汗,或吐,或下,或進食,或睡眠,等等。如果壓制或替代機體的抗病能力,逆向而治,就是誤治。

舌苔不必過於在意。在雜病中,舌質比舌苔重要,體型體貌比脈象重要,精神狀態比主訴重要。

教科書好比導遊圖,紙上的圖案與湖光山色是兩碼事,讀導遊圖與自己實地賞景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如果以為教科書就是中醫的全部,讀教科書就能掌握中醫臨床技術的想法是幼稚的。特別是有些教科書還編得太差,就如劣質的導遊圖,景點的比例方位都不準!如果按圖旅遊,說不定還會迷路。學中醫,好比旅遊,有一張正確的導遊圖是必要的,但還是要親臨實地,不惜勞苦,才能看到真正的風景,才能有“會當凌絕頂,一覽山小”的感覺。

仲景是一盞燈,為在黑暗中摸索的中醫人指路。仲景也是一個人,也有其時代的局限,我們千萬不能將他神化!

經方是中醫之本,是中醫之魂。學中醫,從經方入手,初若難,既則易。若從後世時方入手,初若易,繼則大難!

體質與疾病兩者是線與點的關係,體質是放慢的疾病,疾病是壓縮了的體質。[/c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葛根湯的解釋與臨床應用
黃煌:我臨床最常用的16首經方(純乾貨,建議收藏)
真傳一刻——第122期:歐陽衛權
六經辨證治療蕁麻疹(二)
药证
黃煌經方體質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