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益民  .组合运用经典小方

3.组合运用经典小方

高老师临证处方喜欢组合运用各类经典小方作为基础方,他常用的经典小方如下。

(1)玉屏风散 该方为肌肤御风要方,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方中黄芪为君药,益气固表;臣以白术健脾益气,以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之功;防风为佐使药,走表祛风并御风邪。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高老师认为玉屏风散组方精妙:对表虚不固者,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益气,防风祛风,该方既益气固表又不留邪;对体内有湿者,黄芪补气利水,白术健脾燥湿,防风祛风胜湿,该方又能健脾去湿;此外,防风还具有疏肝功能,黄芪补肺脾之气,白术健脾气,该方肺脾肝共调,故适用范围较广。因此临床上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肤病等,高老师均善用玉屏风散作为基础方,一般生黄芪30~50g、炒白术或焦白术10~15g、防风10g。

(2)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是高老师常用基本方,多用于治疗全身气机失调所致各种疾病,如胆囊炎、慢性乙型肝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疾病等。高老师处方时常采用方中三味主药:柴胡、黄芩、半夏。他认为柴胡和解少阳、疏理气机,但柴胡有“升散之弊”,故辅以黄芩既能加强清理少阳邪热,又能抑制柴胡之“弊”;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与柴胡配合一升一降,可达到疏肝、和胃、化痰之功。三味药配合,适用于肝气郁滞、肝郁化火、肝胃不和等证型。

(3)芍药甘草汤 对于因筋脉、肌肉、经络、气管、食管、胃肠、胞宫、尿道等收缩拘挛而引发疼痛者,高老师常用芍药甘草汤来缓急止痛。方中芍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益气、缓急止痛;二者配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柔筋止痛。对于气血不通而引发的疼痛,还酌加当归、川芎、丹参、鸡血藤等以养血活血通络;若上肢拘挛者,常配合桑枝、桂枝、姜黄等以引药上行;若下肢挛急者,常配木瓜、牛膝、独活等以舒筋活络、引药下行。

(4)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是高老师治疗脂肪肝、胆红素升高、肝功能异常、肝癌、胆囊癌肝转移等病的基础方,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之效。方中茵陈清热利湿,疏利肝胆退黄;栀子清泄三焦湿热,并可退黄;大黄逐瘀泄热,通利大便,导热下行。三药相配,可使湿热之邪从二便排泄。若伴肝阴虚者,高老师常酌加白芍、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等养肝阴;若伴水湿内停者,加茯苓、泽泻、车前草、猪苓等利水渗湿;若伴气滞者,加川楝子、陈皮、瓜蒌、枳壳、莱菔子等疏通肝、胃、肠中之滞气;若伴食滞纳呆者,加荷叶、焦山楂、鸡内金等以消食开胃;若伴脾虚者,加白术、葛根、升麻以健脾升阳。

(5)左金丸 对于嗳气、呃逆、胃部灼热或怕凉、反酸等胃脘部症状,高老师喜欢在辨证处方中加用左金丸。他认为该方能调和肝胃,其中黄连苦寒泻火可清胃热,吴茱萸辛热可散胃寒且入肝降逆止呕,也可制约黄连之寒。临床应用时,可根据证候的寒热性质来调整两药的配伍比例。若偏寒者,吴茱萸量倍黄连,一般吴茱萸6g、黄连3g;若偏热者,则黄连量倍吴茱萸,黄连6g、吴茱萸3g;若寒热不显者,则二者等量应用,黄连3~5g、吴茱萸3~5g。

(6)桂枝汤 方中桂枝辛温,能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用于治疗卫强;白芍酸甘性寒,可益阴敛营,治疗营弱。桂枝、白芍合用,既能解肌发表,又能调和营卫、气血、阴阳,因此桂枝汤不仅适用于外感表证,还常用于治疗内伤杂病。高老师常用该方治疗风寒湿痹、脉痹、中风后遗症、妊娠恶阻等属于营卫不和、气血不调、阴阳失衡者。一般根据营卫、气血、阴阳失调的具体情况,协调桂枝、白芍的用药比例。偏气虚、阳虚者,则桂枝量倍白芍;偏阴虚、血虚者,则白芍量倍桂枝;气血、阴阳两虚者,则桂枝、白芍等量应用。

(7)当归补血汤、四物汤、四君子汤 高老师治疗气血两虚类疾病,常用当归补血汤作为底方。根据现代临床研究黄芪与当归用量5∶1为最佳配伍。方中生黄芪补肺脾之气,以益生血之源;当归养血和营兼活血。二者配合,气旺则血生,血行则气畅,可谓一举两得。若偏气虚者,则配合四君子汤;偏血虚者,则配合四物汤、丹参、鸡血藤等。

(8)增液汤 对于阴液亏虚者,高老师常用增液汤为底方。方中玄参咸寒润下,麦冬甘寒滋润,生地黄滋阴壮水,全方具有滋阴清热润燥之功。若阴津亏乏明显者,还配合石斛、沙参等。

(9)生脉饮 对于术后气阴两虚,尤其以心慌、心悸为主要表现者,高老师常用生脉饮作为底方。方中人参大补心肺之气,麦冬养阴生津、清热除烦,五味子敛肺止汗而宁心。临床应用时,根据具体情况,若气虚较甚者,高老多用红参;若一般气虚者,可用太子参;若偏脾气虚者则用党参;偏阴虚者则用北沙参。

(10)逍遥散、加味逍遥散 该方以柴胡舒肝解郁为主药,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为辅助药,炙甘草、煨姜、薄荷益气散肝郁为佐使药。高老师常用该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肝胆管炎、溃疡病、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肝郁血虚型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症、盆腔炎、妊娠浮肿、乳腺病等妇科疾病。此外,对于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等属于上述证型者也常加减运用。对于偏血热或肝郁化热者,则多采用加味逍遥散加减。

(11)土槐饮 土槐饮为皮外科专家赵炳南老中医的经验方,具有清热解毒祛湿之功。方中土茯苓清热解毒除湿,能入络搜剔湿热之毒;槐花清热凉血解毒,能清肺与大肠之热,清疏皮肤风热毒邪;甘草清热解毒,调和二药。高老师治疗湿热内蕴所致各类皮肤病,常用此方为基础方,并配合防风祛风胜湿,白术、茯苓、泽泻健脾渗湿,黄芩、苦参清热燥湿,苍术、黄柏、车前子清利下焦湿热,白鲜皮、地肤子清热去湿止痒。

  (王文娟 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理论】中医肝之我见(下篇,应用篇)
吴南京医师:杭州晚期癌症诊疗记
郭生白医案大全06
朱良春临床经验及方剂
民间散佚中医名方总钩沉(二)
郝现军大夫读书笔记【2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