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东乡村医镜  阴虚火旺

36 阴虚火旺

程旭,男,28岁,已婚。近段时间总感口咽干,牙齿酸软甚痛,头晕耳鸣,曾请多位医生诊治,多诊为肝火上炎和积热,曾服用清热泻火之类药,但越治越糟,只得请纪大夫诊治。

经纪大夫诊察,程旭颧红唇赤,咽干,口苦,上下牙齿松软,头痛目赤,手足乏力,虚烦梦多,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细弦数。

诊断:肝火上炎。

治法:清肝经湿热。

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

方药:龙胆草三钱,生地黄三钱,车前子三钱,栀子三钱,黄芩三钱,柴胡三钱,泽泻三钱,当归二钱,木通二钱,火麻仁六钱,甘草二钱。二剂。

方中,龙胆草泻肝胆实热,为君药。黄芩清热燥湿,栀子泻三焦火,利尿除湿,共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生地黄滋阴生津,当归、柴胡养血疏肝,共为佐药。火麻仁润肠软便,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使药。

程旭服二剂后没多大好转,又请纪大夫复诊。纪大夫诊后,知其颧红唇赤,牙齿松痛,口咽干痛,兼有潮热盗汗,烦躁不安,失眠,梦遗,腰膝酸软,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细弦数,应为肝胆湿热之证呀!为什么用龙胆泻肝汤没有效果呢?

纪大夫对此病颇感疑惑。病人若为脾胃湿热,必牙齿酸软且会肿胀;若为心火上炎,必目赤红痛;若为肺受风热,必咳嗽延绵;若为肾阴虚火,必腰膝酸软,虚烦不寐,可明显都不是。那么,是否清泄湿热药力不够?龙胆泻肝汤中的龙胆草、栀子、黄芩苦寒燥湿,是相当强的组合。病人大便秘结,大肠火盛津枯,用火麻仁润之效果不显,可考虑用清泻肠秘之法治之。

诊断:大肠积热。

治法:泻肠热结。

方剂:大柴胡汤加减。

方药:柴胡三钱,黄芩三钱,白芍三钱,枳实三钱,大黄六钱,芒硝三钱(另包冲服)生地黄三钱,当归三钱。一剂。

方中,柴胡舒肝清热,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共为君药。大黄、枳实、芒硝泻大肠热结,为臣药。白芍、生地黄清热生津养阴,为佐药。当归活血行血为使药。

病人服一剂大柴胡汤后,泄泻三次,本想通秘便后,热结清减,身体轻松,没想到反而卧床不起,精神萎靡,腰酸背痛,梦遗滑泄,自己不能步行到回春堂纪大夫处,只好叫妻子去请纪大夫到家就诊。


纪大夫一看程旭,自己心里先一阵寒战,只见他不但这几天服药无效,反而病情加重,躺在床上疲倦不堪,说话有气无力,四肢懒散。经诊,知其大便泄泻数次,昨夜梦遗滑泄,腰背酸痛,所有症状都似阴虚证。最迷惑人的是其颧红唇赤依旧,潮热盗汗,虚烦不寐,小便短赤,舌红,苔微黄,脉沉弦数,没有细心辨别都以为是肝火上炎,都是以苦凉药清之,结果越治越危重。辨证论治应为阴虚火旺,使用龙胆泻肝汤是错误的。

诊断: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清热,补肾益髓。

方剂:知柏地黄汤加减。

方药:知母三钱,黄柏三钱,熟地黄六钱,山茱萸六钱,牡丹皮六钱,泽泻三钱,茯苓三钱,淮山药三钱,芡实三钱,煅龙骨六钱,煅牡蛎六钱。三剂。

方中,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共为君药。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淮山药六味,滋阴养肾,共为臣药。芡实生精固肾,为佐药。煅龙骨、煅牡蛎涩精固肾,共为使药。


程旭服了第一剂,当晚一觉到天亮,没有梦遗,第二天起床后感觉很好,行走有力,三剂药服完后,自觉无病,但不放心,又来请纪大夫复诊。

看到程旭前来,纪大夫这三天悬着的心终于落地,问道:“怎么样?服药后身体好多了吧!”

“这次药最有效,服完三剂后,吃好、睡好、精神好,腰不酸、膝不软、肾精不遗。纪大夫您看我是不是健康了。”

此次辨证精准,施药正确,疗效显著,经纪大夫诊察,病人原来的颧红唇赤已消失,口不干,咽不燥,牙齿松动好转,舌色润,苔不黄,脉沉迟较有力,证明这次用知柏地黄丸治阴虚火旺是对症下药。

纪大夫嘱咐说:“你已康复很多了,但为了巩固疗效,应多服几剂滋补肾气之药,希望您保护身体节制性生活。”

诊断:肾阴虚弱。

治法:滋阴补肾。

方剂:六味地黄丸加减。

方药:熟地黄六钱,山茱萸六钱,淮山药三钱,泽泻三钱,茯苓三钱,牡丹皮三钱,芡实三钱,金樱子三钱,枸杞三钱,白芍三钱,杜仲三钱。六剂。

方中,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六味药是滋阴补肾的黄金搭档,共为君药。芡实益阴固精,为梦遗滑精首选;金樱子固精涩肠,共为臣药。枸杞滋补肝肾,益精,白芍生血敛阴,共为佐药。杜仲补肝肾,强筋骨,为使药。

程旭服六剂药后,身体康复。



徐小玉,女,36岁,生六胎,最小者四个月。近两周感觉心烦多梦,不思饮食,四肢乏力,头晕目眩,特来请纪大夫诊治。

纪大夫诊察徐小玉,其哺乳期脸色不白反而红,唇赤,潮热盗汗,虚烦不寐,腰膝酸痛,头昏耳鸣,尿短黄,便硬秘,舌红苔微黄,脉沉弦数,为阴虚火旺之象,又似肝胆湿热。此病例与程旭相似,上次治程旭时,纪大夫马失前蹄,错用龙胆泻肝汤,险象环生,这次纪大夫不再迷惑。

诊断:肾虚火旺。

治法:滋阴清热,补肾益髓。

方剂:知柏地黄丸加减。

方药:知母三钱,黄柏三钱,生地黄六钱,山茱萸六钱,牡丹皮三钱,麦冬三钱,茯苓三钱,泽泻三钱,淮山药三钱,五味子三钱。三剂。

方中,知母、黄柏滋阴泻火清热,为君药。改熟地黄为生地黄以增加凉血清热之力;山茱萸益精补肾;牡丹皮清血热,麦冬生津,淮山药生津补肾,共为臣药。茯苓、泽泻利水渗湿宁心安神,为佐药。五味子敛阴固涩,益气生津,为使药。

徐小玉服三剂后,经纪大夫复诊,头晕目眩、虚烦不寐皆有所好转,但小便还是短赤,大便秘结依旧。纪大夫考虑药力不够,将黄柏增至六钱,并加火麻仁六钱,令其再服三剂。

徐小玉服后总的效果还是不理想,脸红略减,但心烦夜不能寐、潮热盗汗、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依旧。纪大夫意识到尚有不妥之处,思来想去,看面色,舌色,号脉搏,辨证分析,都难找出原因。


纪大夫遇到难题总是反复推敲。病人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已近一周,利小便必然会大便秘结,泻泄也会导致尿少短赤,但大便秘结还可使上炎之火不能泻泄,与小便短赤也相牵连。现在应先解决大便秘结,清泄积热,引火下行。

诊断:火旺便秘。

治法:泻便清热。

方剂:大柴胡汤加减。

方药:柴胡三钱,黄芩三钱,白芍三钱,枳实三钱,大黄六钱,芒硝三钱(另包冲服),当归三钱,生地黄六钱,火麻仁六钱。一剂。

纪大夫治程旭之阴虚火旺时运用大柴胡汤内泻热结,起到效果,但病人正气受损。这次重新将大柴胡汤用于阴虚火旺引起便秘的徐小玉身上,也是放手一搏,望能取效。

果然,病人服药后又是腹泻四次,精神虚弱,头昏、耳鸣、眼花,腰膝更加酸软,不思饮食,卧床懒起,完全与程旭当时之症状如出一辙,脸色也变苍白,疲惫不堪,无力行走,说话有气无力,完全进入衰竭状态。

纪大夫心中早预料到必然会出现险象,诊视后对徒儿说:“这是使用大柴胡汤治此病后引起的综合征,不必惊慌,虚火已降,病情清楚,只要对症施治,很快药到病除。”

诊断:肾阴虚弱。

治法:滋阴补肾。

方剂:杞菊地黄汤加减。

方药:枸杞六钱,菊花三钱,熟地黄六钱,山茱萸六钱,茯苓三钱,泽泻三钱,牡丹皮三钱,淮山药三钱,芡实六钱,炙黄芪六钱,红参三钱(另炖水服)。三剂。

徐小玉服了第一剂药后,如有神助,第二天自己能起床,服第三剂后能步行找纪大夫复诊。纪大夫诊视后觉得其肾阴虚弱有明显好转,但还没达到肾气充足的状态,见其眼睛晶莹,脸色红润,精气旺盛,腰壮身健,令其继续服用三剂杞菊地黄汤加减原方。

六剂杞菊地黄汤服完后,徐小玉头昏耳鸣、腰背酸软、夜间难寐、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等症已消失。停药二天后,自感脸面、手脚掌心潮热,偶尔有汗,在下午特别明显,纪大夫诊断仍是肾阴虚弱引起。

诊断:肾阴虚弱。

治法:滋阴补肾。

方剂:龟芍地黄汤加减。

方药:龟甲六钱,白芍六钱,知母三钱,熟地黄六钱,山茱萸六钱,淮山药六钱,茯苓三钱,牡丹皮三钱,泽泻三钱,桂枝二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一钱。三剂。

方中,龟甲性微寒,味微咸、味甘,滋阴潜阳,益肾强骨,专治阴虚潮热;白芍平肝敛阴止汗;知母,性寒,味苦甘,养阴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共为君药。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六味滋阴补肾,共为臣药。桂枝温经止汗,为佐药。麦冬、五味子生津敛阴,共为使药。徐小玉服完三剂龟芍地黄汤,手脚掌心出汗有所减轻,但到下午仍有潮热。纪大夫又将原方不增不减令其继续服用三剂。服完后复诊,康复程度不明显,下午潮热依旧。纪大夫详细诊察,未见异常,病人正由阴虚火旺转变成阴虚潮热。

关医生知道师傅又碰到难题,遂问道:“师傅,哺乳期妇女与正常人用药差异在哪里?”

纪大夫被徒儿一问,反觉得明白了许多,对哺乳期妇女应该加入调节气血之药。经过反复推敲,按原龟芍地黄汤加入当归三钱活血补血,阿胶三钱(另炖化服)补血滋阴,令其再服三剂。

果然,徐小玉服后下午潮热消失,再服三剂后身体康复。



“临床治疗阴虚火旺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是正选方剂,但在火旺便秘结时应泄热通便,若大便不通,仅靠滋阴降火并不可取。治潮热盗汗用龟芍地黄汤加减,以滋阴潜阳,血虚者加当归、阿胶。”纪大夫总结道。



邓伟文,男,27岁。咽喉痛半个月,开始畏寒发热,头痛剧烈,服疏风散表、清热解毒汤剂,热退后总觉咽喉处有堵塞,无痰。经纪大夫诊察,其人咽喉处有红肿,面红耳赤,呼吸气臭,小便黄,大便偏硬,舌红,苔黄,脉弦紧,属热毒实证。

诊断:热毒实证。

治法:清热解毒。

方剂:银连解毒汤。

方药:金银花六钱,黄连三钱,连翘六钱,栀子三钱,黄芩三钱,知母三钱,天花粉六钱,生石膏三钱,板蓝根六钱,生甘草三钱。二剂。

方中,金银花性寒,味甘,清热解毒,凉散风热;黄连、连翘、黄芩、栀子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共为君药。知母、天花粉、生石膏养阴清热泻火,共为臣药。板蓝根清热利咽、败毒,为佐药。生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

两剂药服完,病人症状有好转,脸红耳赤、咽喉肿痛、小便黄、大便结,均减轻很多。纪大夫给邓伟文第二次复诊时,见其病情减轻,故减去生石膏,增进玄参六钱,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

病人再服两剂后,自觉康复,停药一周,咽喉不肿痛,就是感到喉干,烦躁难寐,下午潮热,腰膝酸软,时有头昏耳鸣,颧红唇赤,梦遗二次,尿黄赤,舌红,苔微黄,脉细弦数。纪大夫细心诊察,发现邓伟文之热毒实证已转化为阴虚火旺。

诊断: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降火。

方剂:知柏地黄丸加减。

方药:知母三钱,黄柏三钱,熟地黄六钱,山茱萸六钱,淮山药六钱,茯苓三钱,牡丹皮三钱,泽泻三钱,白芍六钱。三剂。

邓伟文服三剂后,虚火已降,颧红唇赤、咽喉干燥、腰膝酸软、梦遗滑精皆消失,但仍有尿黄,舌红,苔微黄,脉沉弦,可见虚火未尽。纪大夫按原方药给三剂,邓伟文续服后康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补方正鹄,滋阴首选:哪款中药名头这么大!
冬季容易上火--用对中成药
经行口糜阴虚火旺证——一知柏地黄汤——阴阳解析
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适用哪些人?要注意什么?
睡觉盗汗严重,您有没有这种困扰呢?
各种“地黄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