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且将诗文化心香》——姬云诗文集(第一卷)《耕云播雨》序

《且将诗文化心香》

—— 姬云诗文集(第一卷)《耕云播雨》序

□司自铎

      偶然与姬云先生在《安阳日报》《安阳晚报》和安阳几个诗文微信群邂逅,并关注他的作品,只因那一行行清新、朴实、带有民歌色彩的优美诗句,撩拨着我心底平静的湖水,激起温暖的涟漪。与先生相识后,我又拜读过他的一些散文、小说及剧本。读先生的诗文,我有一个突出的感觉,那就是这些诗文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特点,能唤起人们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层思考。


   姬云先生生于 1951 年,原籍河南省安阳市水冶镇,是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多次荣获全国、省、市征文作品比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中华辞赋》《国土报》《河南日报》《安阳日报》《安阳晚报》《青海湖》《文源》《秋水》《大河文学》等报刊和网络平台。2017 年 7 月 19 日,河南安阳电视台《直播安阳》以“草根诗人姬云——我用诗歌感染你”专题报道了他的文学创作事迹。


      读姬云先生的诗文,我认为有以下四个特点:


   首先,姬云先生文学创作时间长,几乎涵盖了他人生的每一个时期。他的文学创作始于 1963 年,至今已经 56 年,现在仍活跃在文坛上,辛勤耕耘,不断在报刊及其他平台发表作品,其创作时间跨度之长在安阳文坛实属少见,在全国也是不多的。


   其次,姬云先生的作品高产且优质。从他 1963年写的诗歌《过新年》开始,他已经创作了 1000 余首(篇、部)诗歌、散文、小说和剧本。其中,《耕云播雨》诗文集第一卷就有诗歌 133 首、散文 5 篇、小说 4 篇,剧本 1 部。20 世纪 70 年代,姬云先生的文学创作进入了第一个高潮期。1973 年春,河南省唯一文学期刊《向阳花》刊登了他的散文《一丝不苟》;1973 年 3 月,诗歌《小银球》在《向阳花》发表,1975 年,这首诗歌被选入河南省小学《语文》教材;反映修建安阳县跃进渠的剧本《腾楼房》,搬到了舞台上,在安阳县巡回演出,受到干部群众的好评。


   对于姬云先生的作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理事、安阳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安阳县文化局原局长邓叶君先生给予高度价:“一种美的享受的尺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安阳县作家协会原副主席王光明先生说姬云先生的诗“篇篇散发着生活的芬芳,篇篇是作者顺应时代、感悟生活的激情之作。作品均应了那个时代的文风及诗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艺术风格,均属上乘之作”。我非常赞同两位先生的观点。


   姬云先生的作品在安阳及省内有广泛的影响,有很高的美誉度。说姬云先生的作品高产而优质,确为实至名归。


   再次,姬云先生的作品朗朗上口,语言清新、明快,亲切、自然,有鲜明的民歌色彩。


   1964 年春天,青春年少的他,背着书包去上学,路过家乡洹河(也称洹水、安阳河)上的古石桥,河面碧波荡漾,两岸翠杨绿柳,天空鸟儿鸣唱。他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诗歌《俊鸟飞上天》:


漫水长虹波浪翻,
翠杨绿柳舞岸边。
我背书包桥上过,
俊鸟唱歌飞上天。


   诗句清新,节奏明快,读来亲切,行文自然,字里行间饱含着先生对家乡母亲河的赞美,洋溢着作者置身自然的喜悦心情。读这首诗,我们分明还能感受到它带有的民歌色彩。


      1965 年 3 月,先生写了《栽下两棵树》:

春天植树洹河旁,
栽下两棵小白杨。
风吹树叶哗哗响,
好像给我在鼓掌。
春天植树洹河旁,
栽下两棵小白杨。
小树小树快长大,
将来我们作栋梁。


   通读全诗,语言明净、轻快,朗朗上口,以树喻人,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立志报效祖国的美好情怀。


   最后,姬云先生的文学创作与时代紧密相连,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在讴歌美好自然的同时,作者更是将创作的触角伸向社会,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这是作者文学创作的升华。一切文学作品都离不开作者所处的时代,“树高千丈有根,水流千里有源”,不断演变的时代,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是文学创作的根和源。姬云先生的作品不仅赞美美好的自然界,更讴歌我们伟大的时代,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


太行山上红旗扬,
要牵漳河老龙王,
当年八路攻山头,
打得敌人投了降。
今日响起开山炮,
要叫荒山献米粮。
   ——姬云:《跃进渠》


 这首诗写于 1970 年。安阳县西部山区是太行山的组成部分,自古以来这里土薄石厚,百姓生活困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安阳县人民在没有任何大型机械的情况下,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苦战 10 年,用血肉之躯在千里悬崖峭壁、在巍巍太行山上开凿了人工天河,最终修成特大型水利工程——引漳入安灌溉工程,这就是名闻遐迩的跃进渠。姬云先生的诗歌《跃进渠》是对人们生存状态的关注,更是对党和政府“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赞颂。


 幸福是奋斗得来的。诞生于毛泽东时代的跃进渠,极大地改变了安阳县西部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她是当地群众的“幸福泉”:


渠水哗哗绕山来,
浇得太行笑颜开。
若问源头在何处,
条条连着中南海。


——姬云:《幸福泉》(1973 年 10 月《河南文艺作品选》)


  短短四句诗,诗意恣肆,意境阔大,情景交融,生动形象。这正是《幸福泉》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编入当年《河南文艺作品选》的原因。


 姬云先生迷恋创作诗歌、并将诗歌视为生命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他还创作了不少散文、小说和剧本。


   姬云先生的家乡位于安阳县西部,太行东麓,洹河西岸,民风淳朴,人们性格坚毅,千百年来,慢慢地就滋养成一种性格,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风景。与先生的诗歌《俊鸟飞上天》《栽下两棵小白杨》《跃进渠》《幸福泉》等作品一样,他的散文也是对家乡性格的彰显、精神的弘扬、风景的呈现、文化的诗意传承。


   自古以来,诗文相通,凡擅长吟诗者,一旦作文,其文必带诗之雅、词之丽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姬云先生的散文、小说中也是显而易见的。散文《三分钱》,语言朴实,有跳跃性,文章结尾“雨,下得更猛了,风刮得更紧了,我的心也跳得更加激烈”,余韵悠长,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发表于 1973 年 5 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向阳花》)作为作者的文友,我对此文也给予很高的评价:诗性散文,文如春雨,清新亮丽,虽无诗词之体,却有诗词之韵。这或许是作为诗人的姬云先生写作散文的成功原因吧。


   姬云先生是诗歌大家,是散文高手,写小说也是出手不凡,硕果累累。编入本卷的《乡村女教师》《疯子》《张小黑》等作品,语言晓畅,人物性格饱满,情节引人入胜,准确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几十年来,姬云先生做过小学代课教师,当过企业工人,拉过板车,当过业务员,摆过地摊,开过“爱多”婚介中心,可谓阅历丰富。他的人生之途有顺境,也有逆境,更经历过国企下岗职工的艰辛和苍凉,但是,姬云先生从不向命运低头,从不放弃文学创作。


       作为一个诗人,作为安阳大地上土生土长的诗人,他心无杂念,耕云播雨,行走在诗歌美好的韵律里;作为一个作家,他著述颇丰,他从浸透着劳动者汗味和体香的《诗经》里,从现代作家赵树理、曹禺和曲波、诗人艾青和贺敬之等文学大家的作品里,从绚丽多姿的唐诗宋词中,广泛汲取精神营养,写出了一首首绽放着鲜艳花朵的诗歌,写出了带有诗韵的美文,滋润着自己的心灵。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深厚的文学素养,熟练的艺术表现手法,成就了姬云先生精神饱满的文学作品。于他而言,诗文是一条溪水,流淌着他的灵魂;诗文是一幅画,描绘着他灵动的思绪;诗文是一首首歌,歌唱着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歌唱着人民日益美好的生活。一首首诗歌,一篇篇散文,一篇篇小说,还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剧本,从他心中喷涌而出,化作西天的云彩、大地的春雨,化作缕缕心香。


   作为姬云先生的文友和读者,我期待先生的《耕云播雨》——姬云诗文集等著作陆续面世,以飨读者。


      是为序。
  2019 年 9 月 5 日于洹上。


【司自铎:笔名,沧海一舟,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安阳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文学作品多次获得一等奖】

作者简介:

  姬云,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多次荣获全国、省、市征文作品比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姬云多次被评为安阳地区文艺创作先进工作者。作品发表于《中国作家》《中国诗歌》《中华辞赋》《中国散文》《大河文学》《河南日报》《国土报》《河南农民报》 《安阳日报》《安阳晚报》《作家选刊》、《青海湖》、《劳动》、《文源》《秋水》、《湘潭文学》等报刊和网络媒体。

  姬云出版有《耕耘播雨》《我的歌》《云游天下》《五月的麦田》《深山里有片爱情林》《开山的炮声》《奔腾的黄河》《我的祖国》等文学著作。

   2017年7月19日,安阳电视台《直播安阳》以“草根诗人姬云—— 我用诗歌感染你”专题报道了姬云文学创作事迹。



平台声明:本书作者授权本公众号平台首发


版权声明:文中配图源于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现魁 | ​共将兰藻写乡情
耕云播雨
安阳市,安阳县,安阳东站
河南安阳:兴阳禅寺塔
◇ 灵泉寺题记
诗然 | 你若安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