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朵舞动的彩云——读姬云先生的诗文

一朵舞动的彩云
——读姬云先生的诗文

作者|桑明庆


姬云诗文集(1—8 卷)

我与姬云先生是老乡,老家直线距离大约有20来里地。地域相同,口音相同,风俗相同,由于这些缘故,所以很喜欢读他的诗文。每次他发表新作后,只要能看到,就要读上一读,品上一品,并且感到非常的亲切,就像在听一位邻居大哥说话,讲家长里短的故事。

姬云先生是一位非常勤奋的作家,从1963年上小学时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到现在将近一个甲子的历程。60年来他手中的笔没有停止过,始终坚守着文学创作的初心,创作了上千篇的作品,且不乏许多优秀的流传广泛的作品,如诗歌《我是安阳人》,散文《父亲写对联》《深山有片爱情林》《我站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等。这次他一次出版了七卷诗文集(第八卷也已出版),我算了一下大约45万字,这在安阳乃至全省都是不多见的,所以这确实是我们安阳文坛的一件盛世。这即使对他自己创作的一次回顾总结,更是对我们广大读者的,特别是对喜欢姬云先生作品的读者的一次大奉送,大回报,具有里程碑式的纪念意义。

姬先生有两只发现美的慧眼。

在生活中,姬云先生善于观察事物,善于扑捉方方面面的美。普通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他的吟诵对象,且美轮美奂,活灵活现。如《锄头》:我们的锄头/像鱼钩/钻进了麦海/要钓个丰收。这首诗很短,只有18个字,却给人无限的联想和美的享受。把锄头与劳动,与奉献,与丰收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如《扫帚》:夜里站立很久/黎明冲向街头/当年在大街行走/肮脏的东西便会发抖。虽然短短几句,但妙趣横生,哲理性很强。再如《鸟窝》:暖春大鸟育小鸟,忙碌衔食来回跑。精心教儿学翱翔,何曾为己多思考。爱子离窝飞远方,似箭入云难寻找…………这首诗通俗易懂,将禽类的爱表达的很完美,让人想到了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像这样的诗文,在姬云先生的作品里很多很多。

姬先生有一颗充满正能量的爱心。

姬先生的作品不论是散文,诗歌还是剧本,处处充满着正能量,他始终能够站在时代的前沿,用一颗挚爱的心,讴歌祖国,赞美人民,歌颂家乡。在第七卷《我的祖国》,这样的作品占了绝大多数。如《1949检阅车》:新中国走过了七十载/隆重庆祝大检阅/天安门广场上/开来了号牌1949检阅车/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一起行驶在长安街/莫道这辆车是空位/人们好像看到毛主席在检阅/他依然那么神采奕奕/他依然那么魁梧而亲切/不停地向人们挥手致意/似乎有许多话要说/号牌1949检阅车/不仅仅行进在国庆节/它时时刻刻行进在人民心中/就像那轮红太阳/世世代代永不落/温暖着大中国/温暖着全世界。我在读这首诗时,深深被作者对领袖的热爱,对党的热爱,对新中国的热爱的深厚情感感染了,眼里甚至潮湿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他在《你的脚印——记第一书记王富印》(这首诗刚刚获得安阳市中国梦劳动美征文一等奖)中写道:渔洋第一书记王富印/你的故事不翼而飞在传扬/你为百姓致富奔走的脚印/就像盖着渔洋大地的一枚枚印章/就像你留在渔洋大地的一串串音符/就像你留在渔洋大地的美诗一行行……。通过这诗的字里行间,一个忠诚担当,全心全意为民办事的第一书记形象跃然纸上。

《在开山的炮声》(第五卷),主要是写跃进渠讴歌跃进渠。这一卷让我感到最为亲切,因为跃进渠南干渠就从我家村边流过,它像一条巨龙穿行在太行山中,横卧在安阳县西部山区。我的父亲,我的大姐和村里的许多大爷,叔叔,哥哥,姐姐们都参加过修渠的岁月,他们把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大山深处。我村李卫民在修南干渠时,为保住集体的柴油和发电机,用身体扑灭了大火,他带着对水的渴望,对大渠的向往,永远定格在了22岁,他把年轻的生命留给了太行山。所以,读这一部分的每一篇文章,都能撩起我对大渠的敬仰和对先辈的思念。

如《飞云渡槽》:七拱彩虹架两山,犹如巨龙飞云端。巨龙托起漳河水,喷吐甘露洒人间。飞云渡槽离我村6里地,我父亲曾带领村里民工在这个工地施工过二年,我村修的是渡槽最高的那个桥墩,高度26.3米。我每次回老家,只要有时间,都要去看看这座气势恢宏,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渡槽,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都是心灵的洗礼。

在散文《水魂》他写道:由修跃进渠的数万民工之壮举,升华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跃进渠精神,伴随着这条人工天河,早已造就成一种以跃进渠为标志,具有历史特质的安阳水魂。这水魂像火红的云霞,飘荡在安阳西部的山山岭岭,飘荡在安阳广阔的天空,像哗哗的跃进渠水一样,渗透于安阳大地,扎根于安阳500万人的心里。是的,跃进渠的建成通水,解决了我们安阳县西部山区十年九旱,吃水贵如油的历史,它是我们山区的生命渠,幸福渠。

姬先生有一只朴实的笔。

阅读姬先生的诗文会发现,他的文章非常朴实,就像田野里的一块泥土,山岭上的一棵小草,没有华丽的词语,非常耐读,很接地气,是真正老百姓的语言。正如他在《我的文学创作路》一文中所说:无论是什么体裁,包括诗歌、散文、小时、剧本,我力求运用当代群众的语言,注重保持朴实、鲜活和新颖特色。尽量不用生、冷、僻、怪字词,力戒华而不实、故作高深的文风。

如他的早期散文《三分钱》中:平常同志们都管我称“铁算盘”,有的工人师傅还夸我是麦秆里能睡觉――细人。……谁吃饭不丢个米粒。仅三分钱,自己赔出来也没啥,何必多费脑筋呢……。还有散文《换柿糠》,通篇都是朴实的词语。林县婶子夸奖小孩长的好看:“啊,你家这个小孩儿,咋长的这么好看呢!不仔细瞧,还以为是个小闺女呢?”描写柿糠好吃:“这可不是一般的糠,这是柿糠,好吃得很。你尝尝,吃一口你就知道了,细乎乎、甜丝丝,越嚼越香。吃了还想吃。”描写小姑娘好看:“俺家小闺女今年五岁,长的可好看了,脸蛋白里透红,杏核眼,一笑俩酒窝,大人小孩都待见!生俺这个小闺女时,正赶上摘柿子,于是我给这个小闺女起名叫红柿。”这些朴实的语言真是越读越有滋味,就是嚼柿糠一样,越嚼越甜。

这让我想起来唐兴顺主席谈散文创作时的一段话: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运用,语言是文学之母,好的语言一经诞生便获得了自己的生命。要用活的语言来写作,用生鲜的语言来写作,要把准确性与模糊性结合起来,少用套话,少用别人的话,要用自己的话,语言要多义性,要有弹力,要有塑性造像之功能。要做到有话可说,要贴着事物说话,不要游离出来,要应事付形,随高就低,要有现场感,对熟悉的东西,写的时候要找到初恋的感觉。

两位老兄,一个居住在太行山上,一个居住在洹河边,但在创作观点上是如此的相似,这不是巧合,是心灵的相通,更是对文学的敬畏。

阅读姬先生的诗文,就像欣赏天空舞动的一朵彩云,它带着太阳的色彩,从天边舞来,又携带着大地的芳香,舞向白云深处。愿这朵舞动的彩云,永远高高舞动在蓝天之中,为我们带来永久的色彩。

姬云诗文集作者简介:

        姬云: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安阳市诗词学会会员,曾多次荣获全国、省、市征文作品比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姬云多次被评为安阳地区文艺创作先进工作者。作品发表于《中国作家》《中国诗歌》《中华辞赋》《中国散文》《大河文学》《河南日报》《国土报》《河南农民报》 《安阳日报》《安阳晚报》《作家选刊》、《青海湖》、《劳动》、《文源》《秋水》、《湘潭文学》等报刊和网络媒体。

        姬云出版有《耕耘播雨》《云游天下》《五月的麦田》《深山里有片爱情林》《开山的炮声》《奔腾的黄河》《我的祖国》《最美樱花》等文学著作。

        2017年7月19日,安阳电视台《直播安阳》以“草根诗人姬云—— 我用诗歌感染你”专题报道了姬云文学创作事迹。

     作者简介:桑明庆,殷都区人,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安阳市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光明日报》《河南日报》《学习强国》平台《粮油市场报》《老人春秋》《牡丹》《文源》《安阳日报》等,出版有诗文集《太行小溪》。

         


 







【华豫之林】微信公众平台

 责编:谷乡

 本期作者:桑明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保家」|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岁月回眸】司自铎 | 跃进渠随想
红旗渠姊妹渠跃进渠群英渡槽:最大拱石有1150公斤重,需8根杠子16个人抬
河南安阳县:纪念跃进渠通水35周年
画家秦保家山水画欣赏
李好书 | 跃进渠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