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汪重阳云游记(98):风景里的哲理 ——通天峡游思

汪重阳云游记

(98)

风景里的哲理——通天峡游思

(一)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的这首哲理诗可谓尽人皆知,这两句诗即景说理,指出了游人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峰峦所局限,带有片面性。这就启示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当然,尽管游山玩水有这样的局限性,很多人还是乐此不疲地钻入大山腹中后,不愿出来。比如,山西太行山通天峡景区,就不断接待着这样很多“没心没肺”的人,我也是其中一个。初夏时节,凉风习习,我与几位朋友到通天峡景区游玩,一进景区,就被太行山那固有的雄伟壮丽的景观深深地吸引住了。

说实话,人们常说做人办事要视野开阔,眼光长远。但是一进大山,视野想开阔眼光要长远很不容易,因为高耸的大山会遮挡你的视线。然而,人们却不感觉遗憾,也不觉得逼仄,反而会激发起无限的欢喜心来,似乎很是享受大山里的这种封闭。

你道这是怎样的原理呢?

这需要先分析一下人们日常视野里、眼光中接收到的信息成份才能得出结论。住在城市里的人们,视野倒是很开阔,然而长期看到的却是滚滚的车辆与人流,无尽的钢筋水泥森林,以及钢筋水泥间那浓浓的商业气息。

这个世界商业气息越浓,人们的生活节奏就会越紧张。每天看到眼里、记在心里的杂事也很多,工资、奖金、职称、生意,计划、任务、客户、产品——这些人、事、物如果一直聚集在心里不能清理掉,你要想真正视野开阔,很难很难。因为你负累太多,原本清净的自性压上了层层垃圾般的重负,反而会让自己难以清醒地看待世界和生活。 

那要想真正眼光长远,该怎么办呢?唯有清理掉那些负累才行。怎样清除负累呢?打坐参禅,清心寡欲,寄情山水,都是很好的方式。比较一下,估计大家都会觉得第三种方式容易操作吧?对,暂时放逐自己的身心,到大山中放松一下,绝对划算。

看吧,青山解人语,深峡知人心。别看它们高大巍峨,比起人来高大了不知多少倍,总是让人在它们面前自惭形秽,自觉在天地之间渺小不已。但大山并不骄傲,还会把满腔的柔情展示给走向它的人。那满山的葱绿,那哗哗的水声,那清新的风儿,那洁白的天幕,都在向人们展示着大山的盛情,它欢迎着每一个人的到来,绝对没有远近好坏的分别心。

对,正因为人们激发出了惭愧心,才卸下了很多包袱。真的,在天地之间,一个人真的很渺小很渺小,不能把太多不必要的负担强加给自己。如果你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那定然会揽下自己干不了的“瓷器活”,从而让自己感觉很累。比如,你总想当大官,发大财等,这事情虽然不容易实现,但压垮你还是很容易地。

人活着,还是简单一点好。就像这大山一样,它只是为满山的花草树木、鸟鱼虫兽提供了舞台。至于那些花草们怎样生长,那些鸟兽们又怎样繁衍,它从不越位干涉。正因为这样简单,大山才显得一片生机,风光无限,无比和谐。

你看,这又一条哲理就出台了:大山,虽然阻挡了人们的视线,却清净了人们的心扉,让人们的自性有了光。这样脱离了不良物欲羁绊的人,视野其实会更开阔。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青山是懂得感恩回报的,你这么大老远去看它,它就对你全部敞开心扉。只要你愿意,大山会完全接纳你,成就你。

不信,你试试。 

(二) 

到山岳峡谷型风景区观光旅游,越往峡谷深处走,越有看头,太行山间大大小小的景区莫不如此。但要想把一个大型风景区都看完,还真得有点体力才行,不然你走一会儿就不愿动了,那更美的风景就看不到了。

山西平顺县通天峡景区,总占地面积56平方公里。景区里有一道大峡谷,一座仙人峰,一条千尺涧,一条虹梯古道,要徒步走下来还真需要点毅力。所以一进景区大门,就有电瓶车在吆喝着揽客。

同行的小伙伴们一看导游图,觉得要走很远的路,有人就想到了坐电瓶车先走上一截再说。有人则说:“我们是来坐车的吗?”是呀,我们肯定不是来坐车的,而是来观光的。坐车要走大路,很多风景点就是一闪而过的样子。而步行可以沿峡谷内小溪边的小路观光,走走停停自己说了算,可以慢慢品味美景。你没听说过这样一首顺口溜吗?“上车睡觉,下车撒尿,进了景区就拍照,回去一问啥都不知道。”就是讽刺那些说是出门旅游实际上不会赏景的人。旅游重在品味美景,而不是晕晕乎乎“跑趟”,那样的人其实是“脚夫”,不是旅游者。

而如果你在进了景区后,又坐上景区小交通乱跑一气,那更不是旅游者,我看是就是来烧钱的。所以,我们才不干那傻事呢,悠闲之中才有真风景。

走着走着,我们都庆幸自己的选择是对的。青山绿水,让人几欲陶醉;高崖悬瀑,真是步步生辉。这个时候,我们谁也不再强调速度了。不,我们不再强调快速度,而在强调慢速度。对,慢下来,旅游就是一种慢活儿,慢不下来的人,最好别出门看景。

因为风景只是在慢中。 

走峡谷,穿隧洞,我们就该行古道,攀高峰了。人说穷则思变,旅游也是这样。在峡谷中穿行了老半天,也该登高望远一抒胸臆了。山道旁边有索道直通山顶,走不动的人可以坐索道直上,这又是和步行攀登不一样的角度观景了。但我们谁也没有想起来要坐索道,大家看来跟自己较上劲了——到底要看看自己能不能亲自丈量一番大山的雄伟。

其实大山是很乐意成就人的,只要人有毅力,就能让你开发出潜力来,在攀登中获得超越。

只是说话易,行路难。作为一个四肢健全的成人,登山这事你别指望有人能代替你一步。所以,很快就有人开始气喘吁吁,再等一会就都是汗如雨下了。而山之绝顶却是迟迟不肯出现,直让人怀疑自己还能不能坚持到底。我们小伙伴呢?也只能互相加油,互相支持了。这个时候,谁都不能离开集体。

俗话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当我们历尽艰苦,攀上绝顶的时候,那种自豪感无以言表。真的,我们战胜了自己,我们在相互支持中坚持到了最后,看到了无比壮美的开阔风光。

景区一个小山尖制高点上,是最佳的观景台,可以俯瞰景区全貌。景区开发者更是独具慧眼,在这小山尖上建设了一个钢化玻璃观光台,美其名曰“天露台”。走上天露台,俯视景区,哇,真是“千峰壁立,中通峭峡”。整个景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盆景——盆沿是景区最外围那圈封闭性极强的高高的悬崖,把那么多如柱、如屏、如画的小山体、大悬崖围在了一起。初夏时节,绿阴蔓延了开来,整个景区就像绿色海洋一般让人感到一种静谧和活力,又像绿色迷宫一样吸引着人探幽寻胜。

而这个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刚刚在下面山谷里看到的那些巨大无比的悬崖峭壁,居然变得很小很小,似乎伸手就能握在手心一样渺小,再也不是我们无法逾越的障碍了。

这是怎么回事?

站得高度不一样,就决定了你对事物看法的不一样。怪不得很多人都信奉“站高位,谋全局”的理念,因为只有站高位,你才能跳出事外,从整体上把握事情的走向,并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最后收获属于自己的辉煌。

风景里的哲理很多,你不妨也去体悟一下……

(本文写于2017.05.16

  本期作者:汪重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东北一座风景如画的山,不用“爬山”就可以赏风景
近处着手,远处着眼
单霁翔:根治“城市病”,需用文化意识指导城市管理
【白石山】太行之首的北方山景
假期要爬山?就去河南这3处大山景区,保证你不后悔!个顶个漂亮
湖北武汉最美的自然风光,大山深处的隐世秘境,真正的世外桃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