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顿丘再辩证 || 刘学中


图片转自内黄县融媒体中心

顿丘再辩证

/刘学中


顿丘(台),以《诗经》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而名扬中华数千年。春秋顿丘城,晋定公所筑,是齐、晋、赵、卫的交通重镇。东汉顿丘城位于淇水南岸,为魏王曹操任顿丘令所在地。
历史学者傅道彬先生在2008年《至于顿丘》一文中,认可和论述了诗经顿丘在浚县西的屯子镇。文中引载:清代嘉庆年间编撰的《浚县志·古迹》云:顿丘有二:一在黄河故渎之东,后魏景明年间置,今清丰县西南二十五里有顿丘城是也;一为古顿丘城,在浚县境之古顿丘城,即《水经》之顿丘也。《诗经》的顿丘,是属于古顿丘城的。《诗经》的顿丘,紧邻淇水,显然不是河南清丰的顿丘。《氓》中的女主人公住在卫国国都朝歌,无论她怎样痴情都不可能越过黄河而将送到百里之外的濮阳城西的。《诗经》中的顿丘,应当就在淇水河畔,就在离朝歌(现淇县朝歌镇)不远的地方,即《水经》的顿丘,是属于古顿丘城的。这是两顿丘说辩证的一个重要事件。
傅道彬之两顿丘说有一个致命弱点,在于误认为《诗经·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住在卫国国都朝歌。其实,《诗经·卫风·氓》是孔子卫国采风时的现实作品,孔子与氓妻是同时期的人,此时卫国国度早已不是朝歌,也不是后来的楚丘,而是卫灵公时期国都帝丘(位于今河南内黄县梁庄大城村,一说位于今河南濮阳县西南),这也可以从这首《氓》诗属于《诗经·卫风》得以印证。《诗经》顿丘不在今浚县西,另有其址,就是《水经》的顿丘台所在地。《水经》顿丘台在哪里?
《水经注·淇水》记载:淇水又东北流,谓之白沟,径雍榆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三年,叔孙豹救晋,次于雍榆者也。淇水又北径其城东,东北径同山东,又东北径帝喾冢西。世谓之顿丘台,非也。《皇览》曰:帝喾冢在东郡(注:郡治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中者也。又北径白祀山东,历广阳里,径颛顼冢西。俗谓之殷王陵,非也。《帝王世纪》曰:颛顼葬东郡顿丘城南,广阳里大冢者是也。淇水又北屈而西转,径顿丘北,故阚骃云:顿丘在淇水南。其中,白沟为东汉魏王曹操所开挖,淇水改道白沟,《水经注》淇水不再经过帝喾冢(两汉时期世谓之顿丘台)西和颛顼冢(即今内黄县颛顼帝喾陵)西,这是部分后人错误否认《水经》淇水经过广阳里大冢(即今内黄县梁庄镇颛顼帝喾陵)西的原因。
据《水经注》记载北魏地理学家阚骃考证曰:顿丘在淇水南。亦即淇水又北屈西转径顿丘北。据三国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颛顼葬东郡(汉置)顿丘城南,广阳里大冢者是也。这表明汉置顿丘属东郡,顿丘城在鮒鰅山颛顼冢(广阳里大冢,即今河南内黄县梁庄颛顼帝喾陵,亦称高王庙)以北。
清光绪《清丰乡土志》:山海经云,帝喾葬秋山之阴。史注:在卫之顿丘,宋时没于黄河故道,今所存仅抔土耳。山无水源,近山亦无水。史注表明,帝喾冢葬于秋山之阴,秋山在春秋卫国时期已成为土丘,时称顿丘,水经云帝喾冢世谓之顿丘台,宋朝几乎埋没于黄河故道了。
新编《内黄县志》记载:北齐王谟墓,20011224日,在梁庄镇小柴村开挖硝河时被发现,墓葬坐北朝南,由天井、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出土文物60余件。出土墓志记载:墓主王谟(485—550年),黎阳郡顿丘县都乡吉迁里人,北齐故黎阳郡功曹,曾任东黎、顿丘县令,天保元年七月七日卒于家,天保三年十一月八日葬于黎山东北五十里鸭池之阴一里半,享年65岁,为官勤政廉洁。该墓志表明,今内黄县梁庄镇小柴村一带在北齐属于黎阳郡顿丘县地。这间接证明,顿丘县不在黎阳郡黎阳县西北,把春秋晋国顿丘城定位于今河南浚县屯子镇蒋村西,不过是牵强附会罢了。
《晋书》记载:魏郡,汉置。统县八,户四万七百。鄴魏武受封居此。长乐、魏、斥丘、安阳、荡阴、内黄、黄池(在西)、黎阳(故黎侯国)。”“顿丘郡,泰始二年置。统县四,户六千三百。顿丘、繁阳、阴安、卫。
《魏书》 记载:志第五,地形二上。黎阳郡,孝昌中分汲郡置,治黎阳城。领县三。户一万一千九百八十,口五万四百五十七。黎阳,二汉、晋属魏郡,后罢,孝昌中复属。有黎阳山。东黎,永安元年分黎阳置。顿丘,二汉属东郡,晋属顿丘,太和十八年属汲,后属。永安元年分入内黄,天平中罢。
《隋书》记载:汲郡(东魏置义州,后周为卫州。)统县八,户十一万一千七百二十一。卫(旧曰朝歌,置汲郡。后周又分置修武郡。开皇初郡并废,十六年又置清淇县。大业初置汲郡,改朝歌县曰卫,废清淇入焉。有朝阳山、同山。有纣朝歌城、比干墓。)(东魏侨置七郡十八县。后齐省,以置伍城郡,后周废为伍城县,开皇六年改焉。)隋兴(开皇六年置。后析置阳源县,大业初并入焉。有仓岩山。)黎阳(后魏置黎阳郡,后置黎州。开皇初州郡并废。十六年又置黎州,大业初,罢。有仓。有关官。有大伾山、枉人山。)内黄(旧废,开皇六年置。十六年分置繁阳县,大业初废入。)汤阴(旧废,开皇六年又置。有博望冈。)临河(开皇六年置。)澶水(开皇十六年置。)”
《新唐书》记载:相州鄴郡,望。本魏郡,天宝元年更名。土贡:纱、绢、隔布、凤翮席、花口瓢、知母、胡粉。户十万一千一百四十二,口五十九万一百九十六。县六:有昭义军,大历元年置。安阳,紧。武德四年省零泉县,五年省相县入焉。西二十里有高平渠,刺史李景引安阳水东流溉田,入广润陂,咸亨三年开。鄴,紧。南五里有金凤渠,引天平渠下流溉田,咸亨三年开;有铁。汤阴,上。本荡阴。武德四年析安阳置荡源县,隶卫州,六年来属。贞观元年更荡源曰汤阴。林虑,上。武德二年以县置岩州,五年州废,来属。有铁,有林虑山。尧城,上。天祐三年更曰永定。北四十五里有万金渠,引漳水入故齐都领渠以溉田,咸亨三年开。临漳。上。南有菊花渠,自鄴引天平渠水溉田,屈曲经三十里;又北三十里有利物渠,自滏阳下入成安,并取天平渠水以溉田。皆咸亨四年令李仁绰开。
黎阳。上。武德二年以县置黎州,寻没窦建德。四年,建德平,复以黎阳、临河、内黄、澶水,魏州观城、顿丘,相州之荡源置;是年,以顿丘、观城还隶魏州,荡源还隶相州。贞观十七年州废,省澶水,以黎阳来属,内黄、临河隶相州。有白马津,一名黎阳关;有大岯山,一名黎阳山;有新河,元和八年,观察使田弘正及郑滑节度使薛平开,长十四里,阔六十步,深丈有七尺,决河注故道,滑州遂无水患。
综合以上文献和考古墓志的研读与分析,可作出如下推论:
1、《诗经》顿丘即《水经注》顿丘台,春秋晋顿丘城即《水经注》顿丘故城(在汉顿丘城西,今内黄亳城镇高堌村附近),《水经注》顿丘台即《山海经》帝喾所葬之秋山,汉顿丘城在顿丘台北(位于今河南内黄颛顼帝喾陵东北,今内黄亳城村附近)。
2、春秋至西汉时期淇水与黄河在中下游混沌不分,东汉时期黄河在滑县濮阳内黄三县汉金堤一线(内黄县城南西长固白钺庙有西汉金堤遗址)南滚东滚改道,淇水与黄河分流后逆时针环绕顿丘城后西注清河,然后清河(亦称白沟)汇合汤水、洹水、漳水,再入东汉改道后黄河,东北向奔流入渤海。
3、《晋书》顿丘,与汉置顿丘同地,在西汉金堤以西,西晋时北与繁阳为邻,同属顿丘郡。晋顿丘郡顿丘和繁阳,已归入今内黄县地。
4、《新唐书》顿丘,与汉置阴安同地,在西汉金堤以东,隋唐时已南与观城接壤,同属魏州。隋唐魏州顿丘,已并入今清丰县地。
5、顿丘县曾在隋前置黎阳郡时,短暂隶属黎阳郡,但顿丘城不在黎阳县西,而在黎山(大伾山)东北五十里开外的顿丘县域内。
6、今内黄县地域,相当于唐贞观元年省繁阳入内黄(治所位于今内黄县旧县村)后地域,与汉置繁阳、顿丘地域略同。汉置内黄县,治所在今汤阴县故城村故城遗址,相当于今汤阴东部、安阳县东部广大地域。
后记:今内黄县亳城镇商中宗陵,商汤都,汉置顿丘城,当是一个或相近地方。商汤都亳因商朝时代久远,又处于春秋至西汉黄河故道,亳墟遗迹早已深埋滚滚黄沙之下,难以地理考古发现。至于商丘汤都说、郑州汤都说、偃师汤都说,以及汉顿丘清丰说、春秋顿丘浚县说,不妨称作史家传说。

     作者简介:刘学中,网名腊月九,生于1971年12月,内黄亳城人,中共党员,华中农大社科系毕业,安阳市作协会员,时有诗词、散文、摄影等文学艺术作品网媒发表,有摄影和报告文学作品分获县级二三等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黄乡镇——楚旺镇
《水经.荡水注》考略
黄河与以“黄”命名的县级地名
古籍记载三苗
内黄县哪里好玩,内黄景点排行榜
二帝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