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药中《气交变大论》讲解 3
                                                       太阳系大行星

中医语录
   “中医学不仅是一门应用科学,而同时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医学植根于悠久的华夏文明,其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与中华传统一脉相承,并因此与之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复兴,如果中华古学活的精神不能重现于当世,那么,中医就只能作为被解释、被验证、被改造的对象而存在。因此,我们真诚地期待着一场空前的传统文化的复兴运动,重现中华千古魂。只有在那时,当中医学作为东方文化的使者走是未来科学殿堂的时候,人类将真正开始对东方文化及中医药学的重新认识,并在人类宏大的精神背景下,实现那古老与年轻、鼎盛与革新、阳刚与阴柔相反相成的和谐。”
                  ------中医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傅景华  
                                       摘自《龙图说医》一书


四、《气交变大论》讲解 3

    【原文】   
   岁水大过(1),寒气流行,邪害心火(2)。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寒气早至(3),上应辰星(4)。甚则腹大胫肿。喘咳,寝汗出憎风(5),大雨至,埃雾朦郁,上应镇星(6)。上临大阳(7),则雨冰雪,霜不时降,湿气变物,病反腹满肠鸣,溏泄食不化,渴而妄冒(8),神门绝者死不治(9),上应荧惑、辰星(10)。    
   【讲解】     
   (1)岁水太过   
   “岁水太过”,即水运太过之年。凡是值年天干在五行属性上属水,而在十天千的排列顺序_L又是单数,即阳干的,均是水运太过之年。以丙寅年为例,丙寅年的年干是丙,丙辛化水,因此丙寅年的大运便是水运。丙在十天千排列顺序上属于单数,即阳千,阳千为太过,因此丙寅年便是水运太过之年,·亦即“岁水太过”之年。六十年中“岁水太过”之年有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等六年。    
   (2)寒气流行,邪害心火   
   “寒”,指寒冷。“太阳寒水”在六气六步中代表终之气,因此在季节上代表冬季。此句意即在“岁水太过”之年,气候较冷,应热不热,从自然界物化现象来说,会影响万物的正常生长,不能欣欣向荣。从五行之间的关系来说,寒属水,热属火。水气偏胜,就必来乘火,使火气受损。由于人体中的心在五行归属中属于火,“心旺于夏”,夏长之气由于岁水太过而被抑,心属火,心自然也要受到影响而发生疾病,所以原文谓:“寒气流行,心火受邪。”    
   (3)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寒气早至 
   “身热”,即发热。人体发热常与感受寒邪有关,因为寒邪束于肌表,亦即在致病因素作用之下,人体肌表调节功能因之障碍,所以就会出现体温升高的发热现象。这也就是《六微旨大论》中所谓的:“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热论》中所谓的:“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烦心躁悸”,指心烦、心慌、心跳加快。“阴厥”,即因寒而引起的手足逆冷。“上下中寒”句中的上下中即上中下三焦。全句意即全身均出现寒象。“谵妄”,即谵语狂妄。“心痛”,即心前区疼痛。“寒气早至”,即冬季来早,未至而至,至而太过。以上就是说,由于“岁水太过”之年,“寒气流行,邪害心火”,因此这一年从气候变化来说,冬季来得比较早,也比较寒冷,从人体疾病来说,容易因伤寒而发热,也容易因受寒邪“上下中寒”而发生“阴厥沙等证,还容易出现心痛、心跳、心慌、澹语狂妄等心病病症。    
   (4)上应辰星   
   辰星,即水星。“岁水太过,寒气流行”之年,与天体上的水星变化密切相关,故原文谓;“上应辰星。”    
   (5)甚则腹大胫肿,喘咳,寝汗出僧风   
   “岁水太过”之年,“寒气流行”。寒可以伤肾,肾被伤,则水气不行。水停在腹,则腹大如鼓,水停在腿,则为胫肿,水停在肺,则为喘咳,“寝汗出”,即睡梦中出汗,亦即盗汗,与肾虚有关,“僧风”,即恶风,与卫气有关,由于“卫气出下焦”,因此也与肾虚有关。这就是说在“岁水太过”之年,由于寒伤肾的原因,使肾的作用受到损害,因而可以在临床上出现上述肾受损伤的症候。    
   (6)大雨至,埃雾朦郁,上应镇星     
   “大雨至”,即天降大雨。“埃雾朦郁”是形容大雨时或自然界过度潮湿时尘雾迷茫的自然景象。高士宗注云:“土湿如雾,朦昧郁结也。”“镇星”,即土星。这里是用以说明上述雨湿现象的发生与天体上土星的变化有关。以上这些自然现象,运气学说认为,都是由于“岁水太过,寒气流行”因而土气来复的表现。为什么“大雨至,埃尘朦郁”是一种“胜复”的表现呢?我们认为这应该从气温的高低这一角度来分析。因为“岁水太过,寒气流行”,就意味着天气很冷,气温很低,这种情况下不应是下雨而应该是降霜雪。此述“大雨至”,实际上意味着气温的回升,因此,这是一种“复气”,亦即自然气候变化中的自稳调节表现。    
    (7)上临太阳    
   “上”,指司天之气。“太阳”,即这一年的司天之气是太阳寒水。全句意即“岁水太过”之年,如果再遇上司天之气是太阳寒水,那就会寒上加寒,气候变化更加严重反常。六十年中“岁水太过”而义逢太阳寒水司天之年有丙辰、丙戌两年。岁运是水,司夭之气也是水,岁运与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完全相同,叫“天符”,所以丙辰、丙戌两年为天符之年,意味着气候变化剧烈。      (8)雨冰雪霜不时降,湿气变物,病反腹满肠鸣,澹泄食不化,渴而妄冒   
   “雨冰雪霜不时降”,指“岁水太过,寒气流行”之年,由于“胜复”原因,因此气温时高时低,时而为雨,时而为霜雪,冷暖无常。“湿气变物”指由于“寒气流行”,“土气来复”等的原因,整个气候偏寒,偏实,因此可以使自然界物化现象出现灾变,发霉变质;“腹满肠鸣,溏泄食不化”等。是指脾不化湿的各种临床表现;“渴而妄冒”“渴”,指口渴,是指由于脾为湿困,不能运布津液,因而出现口渴症状,“妄”,指谵语狂妄,“冒”,同“瞀”,指神识不清,这是指“邪害心火”的临床表现。以上意即凡属“岁水太过”之年,从自然气候来说,可以出现偏寒偏湿,冷暖异常的现象,从人体疾病来说,可以出现脾运失常的湿困现象以及心失神明的神明之乱现象。    
   (9)神门绝者,死不治   
  “神门”,穴位名,在掌后锐骨之端陷中,穴当腕侧横纹尺侧三分之一段的中点处,即锐骨之后,尺侧腕屈肌健挠侧之凹陷处,为手少阴心经的穴位。“神门绝”,即神门穴处不能触到动脉搏动,意昧着心气绝。意即如“岁水太过”,“邪害心火”过甚,心气绝者预后不良,因此谓:“死不治。”    
   (10)上应炎惑、辰星   
  “荧惑”,即火星。辰星,即水星。本句意即“寒气流行,邪害心火”等自然变化现象均与天体上的水星、火星变化有关。   
  本段加以小结就是:凡属岁水太过之年,从自然气候变化来说,以“寒气流行”,气温比较冷为特点。从人体受病脏腑来说,以肾病及心病多发为特点,从症候性质来说,以寒病为特点。由于“胜复”原因,气候上还可以因湿气来复出现湿的变化或暴热和雨水多的特殊变化;在病变上还可以出现脾的特殊变化。因此:在“岁水太过”之年,在气候变化上除了考虑寒的变化以外,还要考虑到湿的变化;在人体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除了考虑肾和心的病变而外,还要同时考虑到脾的病变。
   【述评】   
  本节主要论述了六十年中属于岁运太过之年的自然气候变化以及物化现象的特点,人体受病的脏腑及其临床表现。根据有关论述总结其规律是:凡属岁运太过之年,其在自然气候变化上和在人体疾病变化上的规律为:本气偏胜,所胜受邪,所不胜来复。例如“岁木太过”之年,则风气偏胜,湿气受邪失常,燥气来复而出现应温不温的异常气候。这种异常气候严重地影响万物的正常生长。其在人体受病脏腑及其症候性质方面则肝气偏胜,脾土受邪,肺气来复,因而在临床上出现肝脾肺三脏的疾病表现。这些气化、物化以及人体疾病的变化现象又与天体上日月五星的变化密切相关。虽然所述及的某些具体内容,特别是上应五星的内容,还有待于在认真观察以后才能判断其确切与否,但是现代气象学也认为,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运行是造成异常气候的自然因素之一。因此上应五星的问题还不能轻率地加以否定。更重要的是这种把天地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人体疾病的观点和方法,我们认为,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加以研究、继承和发扬。    

   【原文】   
   其不及何如?歧伯曰:悉乎哉问也!岁木不及(1),燥乃大行,生气失应,草木晚荣(2),肃杀而甚,则刚木辟著,柔萎苍干(3),上应大白星(4)。民病中清,胜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凉甫时至(5),上应太白星,其谷苍(6)。上临阳明(7),生气失政,草木再荣,化气乃急(8),上应太白、镇星,其主苍早(9)。复则炎署流火,湿性燥,柔脆草木焦稿(10),下体再生,华实齐化(11),病寒热疮疡疿胗痈痤(12),上应荧惑、太白,其谷白坚(13)。白露早降,收杀气行,寒雨害物,虫食甘黄,脾土受邪(14),赤气后化,心气瑰治,上胜肺金,白气乃屈,其谷不成,咳而鼽(15)。上应荧感、大白星。
   【讲解】     
   (l)岁木不及   
  “岁木不及”,即木运不及之年。凡是值年天千在五行属性上属木,而在十天干的顺序上又是属于双数,即阴干的,均是木运不及之年。以丁卯年为例。丁卯年的年千是工,丁壬化木,因此丁卯年的大运便是木运。丁在十天干中属于双数,即阴干,阴干为不及,因此丁卯年便是木运不及之年,亦即岁木不及之年。六十年甲子中岁木不及之年有,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等六年。   
   (2)燥乃大行,生气失应,草木晚荣   
  “燥”,指气候干燥,又指清凉。“阳明燥金”,在六气六步中代表五之气,因此在季节上代丧秋季。本句意即在“岁本不及”之年,气候较凉。春季应温不温,好象秋犬一样,因而生物的萌芽和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从五行之间的关系来说,燥属金,温、生属水。应温不温就属于木气不及。木不及。金就要来乘之,使生气受损,草木生长缓慢。这就是原文所谓的:“燥乃大行,生气失应,草木晚荣。”    
   (3)肃杀而甚,则刚木辟著,柔萎苍干   
  前已述及,“肃杀”,就是肃清和杀灭,代表秋凉之气。“刚木”,指坚硬的树木,“辟著”,王冰注;“辟著,谓辟著枝茎,于而不落也。”考“辟”,同“闢”,有打开之义“著”,指昭著,亦即十分明显之意。“刚木辟著”,当指坚硬的树木因燥甚而明显干裂。“柔萎苍干”,王冰注:“柔,软也。苍青也。柔木之叶,杳色不变而干卷也亡.”高士宗注为:ss妄,犹草也。”此当指柔软的青草因燥甚而变得干枯。全句就是说,如果秋气太甚,春天应温不温和秋天的气候一样,则生气停止,已生长的草木,也会因气候严重反常而干枯。    
   (4)上应太白星   
  太白星,即金星。“上应太白星”,指气候变凉,变燥,春行秋令,与天体上金星的变化有关。类似句子,前文已屡作解释,以下可以类推,不再作解释。    
  (5)民病中清,肤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凉雨时至  
  “中”,此指内,指里,亦作遭受解,如“中风,之“中”字。“清”,指清冷或清凉。“中清”,指人遭受清冷之气的侵袭而致脏腑虚寒。张隐庵注云“清凉之气乘于中而中气冷也”即是此义。以下所述“肤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等症状,均是指人体肝气虚寒而出现琉泄失职的表现;“凉雨时至”,则是指天气偏凉。全句意即“岁木不及”之年,由于“燥乃大行”的原因。所以从自然气候来说偏于寒凉,从人体来说,由于肝气不及,疏泄失职,所以好发肝虑肝寒病症。  
   (6)其谷苍    
  “谷”,指农作物。“苍”,指青色。脊色的农作物属于五行中之木类。张介宾注云:“谷之苍者属木,麻之类也。”“其谷苍”指“岁木不及”之年。属于木类的农作物生长尤其不好。   
   (7)上临阳明    
  “上”,指司天之气。“上临阳明”,即司天之气为阳明燥金。“生气失政”,即生长之气失去作用。全句意即“岁木不及”之年,由于“燥乃大行”,生长之气本来就很差了,如果再逢阳明燥金司天,那就会燥上加燥,凉上加凉,生长之气就更加衰退。六十年中“岁木不及”而又逢阳明燥金司天者有丁卯,丁酉两年。    
   (8)草木再荣,化气乃急    
  “草木再荣”,指草木再度生长。“化气”,指“土气”。“化气乃急”,就是说“岁木不及”之年,因气候偏凉,草木在春夏生长不好。由于“土气”主“化”,因此,只有到土气主时的时候,才有可能较好生长。六气六步之中,四之气为“太阴湿土”。这就是说,在这种年份只有到了四之气,亦即到了大暑以后,秋分以前这一段时间才散较好地生长。这也就是前文所说的“草木晚荣”之意。    
   (9)其主苍早    
   “苍”,指青色,此指草木生长情况。“苍早”,指早死。王冰注云:“苍色之物,又早凋落。木少金乘故也。”“其主苍早”一句,意即“岁木不及”之年,草木一方面“晚荣”,一方面又早凋。质言之,就是由于“燥乃大行”,即由于天气偏凉的持因,草木晚荣早凋,生长期短,所以生长不好。    
   (10)复则炎署流火,湿性燥,柔脆草木焦稿。    
  “岁木不及”之年,“燥乃大行”,金气来乘。金气偏胜,火气就要来复。这就是说如果气候太凉,由于气候自调的作用,反而可以出现炎热的现象。这就是原文所谓的 “复则炎暑流火”。“湿”,指潮湿。“燥”,指于燥。“湿性燥”,指气候炎热时,草木水分不足出现干枯的现象。所以下文接着提出:“柔脆草木焦枯。”于此可见,“复”,虽说为自然气候本身的一种自稳调节现象,但是由于复本身也是一种特殊变化,因此在“复”的过程中,也就常常可以由于矫枉过正的原因而出现新的灾变,《至真要大论》中所谓的“复而反病”,就是指此而言。    
   (11)体再生,华实齐化   
  “下体”,指草木根部。“华”,同花,指开花,“实”,指果实。“下体再生”指草木从根部重新生长。“华实齐化”,指开花结果同时出现。这就是说,在“岁木不及粉之年,虽然在夏季炎热季节中也可以再出现生长现象,但是由于生长得晚,所以也生长不好。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在“岁木不及”之年里,草木生长常常是“晚荣早凋”的原因。    
   (12)病寒热疮疡疿胗痈痤   
  以上所述均系中医病名。“寒热”,指发热恶寒的病,可能指疟疾。“疮疡”,指皮肤生疮或皮肤溃疡。“疿”,为“痱”的异体字,“疿胗”,指皮肤发疹性疾病。“痈”,指肿疡,即疮疡红肿高起,锨然疼痛,周围界限清楚者。“痤”,即痤疮。以上是指火气来复时,亦即由于反常的炎热气候所引起心的疾病。    
   (13)其谷白坚   
  “白”,指白色;“坚”,指坚硬。例如稻类谷物,即属白坚谷物。白坚谷物在五行归类中属金。这里是指在火气来复中,由于金受火刑,所以白坚之谷不能正常生长。   
  (14)白露早降,收杀气行,寒雨害物,虫食甘黄,脾土受邪   
  此一小节是小结“岁木不及”之年的自然气候特点,生物生长特点以及人体疾病的特点。“白露早降,收杀气行护两句,指本年春天应温不温,春行秋令,气候偏凉。“寒雨害物,一句,指因为气候偏凉,所以就影晌生物的正常萌芽生长。“虫食甘黄”一句中的“甘黄”,指农作物,意即“岁木不及”之年,土来反侮,亦即天气偏凉时,雨水较多,农作物由于潮湿而容易生虫。“脾土受邪”一句,指“岁木不及”之年,影响到肝气不及,疏泄失职,脾的运化作用也因之失职,因而在这一年中也会发生脾病,湿病。   
  (15)赤气后化,心气晚治,上胜肺金,白气乃屈,其谷不成,咳而欺   
  此一小节是小结“岁木不及”之年,由于“燥乃大行”,火气来复时所出现的物化反常现象和人体病变情况。“赤气后化,心气晚治”两句,指这一年的后半年可以出现炎热现象。“上胜肺金,白气乃屈,其谷不成”三句,指夭气由偏于寒凉而转为炎热。“白气”,指清凉之气,“乃屈”,指清凉之气消退而变为炎热。“其谷不成”句中之“谷”,即前述白坚之谷。这是说天气的异常变化使秋夭应收的谷物不能正常成熟。“咳而鼽”一语中的“咳”,指咳嗽;“鼽”,指鼻衄,亦即鼻出血。咳嗽和鼻衄,均属肺的疾病。这就是说在炎热气候中,由于火胜可以刑金,因此人体也就会出现肺的病变。   
  这一段的小结就是:凡属“岁木不及”之年,从自然气候变化来说,以“燥乃大行”气温偏凉为特点。从自然界物化现象来说,草木生长不好,晚荣早凋。从人体疾病来说,肝气不及,琉泄失职,因此除了肝本脏功能低下以外,还要影响到脾的运化不行。由于胜复的原因,后半年会出现“火气来复”。因此在自然气候变化上就可以出现炎热的现象,因而会影响在秋天里相应谷物的正常成长和成熟。在人体方而,也可以因气候炎热而发生肺的病变而出现疟疾、咳嗽、鼻蛆和各种皮肤发疹性疾病。在“岁木不及”之年,在气候变化上除考虑气侯偏凉的问题,还要考虑到“湿”的问题,“热”的间题。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不但要考虑到肝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到脾的问题和肺的问题。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方药中《五常政大论》讲解6
六元正纪篇第七十一之三太阳寒水司天十年中的六气大势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第七篇之《至真要大论》6
【五运六气】2016年丙申,气候特点及疾病预防解读
五运六气六元正记大论7
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疾病治疗上应该注意的几个原则性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