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药中《六元正纪大论》讲解25


六、《六元正纪大论》讲解  25

   【原文】
   丙子  丙午岁   
   上少阴火  中太羽水运  下阳明金(1)热化二(2),寒化六(3),清化四(4),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咸热,下酸温(6),药食宜也。
   【讲解】
    (1)上少阴火,中太羽水运,下阳明金    
   “上少阴火”,指少阴君火司天。“中太羽水运”,指水运太过之年。“下阳明金”,指阳明操金在泉。全句意即丙子、丙午年为水运太过之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   
   (2)热化二     
   “热化”,指丙子、丙午年的司天之气。丙子、丙午年为少阴君火司天,少阴主热,因此丙子、丙午年上半年气候偏热,万物感此偏胜之热气而化生。“二”,为火之生数,所以原文谓:“热化二。”由于丙子、丙午年岁运为水运太过,运气相合,水可以克火,因此丙予、丙午年虽然是少阴君火司天,但火气不会太过,所以此处用火之生教而不用火之成数。   
   (3)寒化六   
   “寒化”,指丙子、丙午年的岁运。丙予、丙午年的岁运为水运太过。水主寒,因此丙子、丙午年冬天特别寒冷“‘六”,为水之成数,所以原文谓:“寒化六。”由于丙子、丙午年的水运太过之年,所以此处用水之成数而不用水之生数。   
   (4)清化四   
   “清化”,指丙子、丙午年的在泉之气。丙子、丙午年为阳明燥金在泉。阳明主凉,主燥,因此丙于、丙午年下半年气候偏凉。“四”,为金之生数,所以原文谓“燥化四”。不过我们认为此处用金之生数不好理解,因为丙子、丙午年为水运太过之年,水主寒,金主凉,寒凉同属一类。所以我们认为此处似应以“燥化九”为合理,用全之成数表示寒凉偏胜为好。   
   (5)其化上咸寒,中咸热,下酸温   
   “上咸寒”,指丙于、丙午年少阴君火司天,上半年气候偏热,所以在对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方面,以味咸性寒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因为咸可以胜火,寒可胜热。“中咸热”,指丙于、丙午年水运太过,本年客运初运所属时间及冬季气候特冷,寒能伤肾、伤心,所以在对疾病治疗及饮食调理方面以味咸性热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宣。因为咸能入肾,咸能补心,热可胜寒。“下酸温”,指丙子、丙午年阳明燥金在泉,下半年气候偏凉、偏燥,凉可伤肝,燥可胜风,所以在对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方面以味酸性温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因为酸可以养肝,温可以胜凉。这就是丙子、丙午年药物及饮食之所宜。   
   【原文】   
   丁丑  丁未岁   
   上太阴土  中少角木运 下太阳水(1)清化热化胜复同(2)邪气化度也(3)。灾三宫(4)雨化五(5),风化三(6),寒化一(7)正化度也。其化上苦温,中辛温,下甘热(8),药食宜也。      
   【讲解】   
   (1)上太阴土,中少角木运,下太阳水  
   “上太阴土”,指太阴湿土司天。“中少角木运”,指木运不及之年。“下太阳水”,指太阳寒水在泉。全句意即丁丑、丁未年为木运不及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   
   (2)清化热化胜复同   
  “清化”,指阳明燥金之气。“热化”,指少阴君火或少阳相火之气。全句意即丁丑、丁未年为木运不及之年,木运不及,金来乘之,因此丁丑、了未年春季虽然一般说来气候偏凉,应温不温,但是由_于金气偏胜,火气必然来复,因此丁丑、丁未年的夏季又可能出现偏热现象以求自调,这就是原文所谓的:“清化热化胜复同。”   
   (3)邪气化度也   
  “邪气化度”,“邪气”,即反常之气。此处是指反常的气候变化。“度”,即日。“邪气化度”,亦即前述之邪气化日,意即前述之“清化热化胜复”现象,“虽然是一种自调现象,但毕竟是一种反常的气候变化。这种反常的气候变化,尤以岁运不及之年表现明显、所以本节六十年气候变化中,凡提“邪气化日”或“邪气化度”者,均见于岁运不及之年。   
   (4)灾三宫   
  按《灵枢>)九宫图,“三宫”,代表东方。“灾三宫”,意即丁丑、丁未年,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东方地区。   
   (5)雨化五   
  “雨化”,指丁丑、丁未年的司天之气。丁丑、丁未年太阴湿土司天,上半年气候,偏湿,降雨量多。“五”,为土之生数,故原文谓“雨化五。”   
   (6)风化三   
  “风化”,指丁丑、丁未年的岁运,丁丑、丁未年为木运不及之年,春天应温不温,应生不生,气候偏凉。“二”,为木之生数,所以原文谓:“风化三”。由于丁丑、丁未年为木运不及、所以此处只用木之生数而不用木之成数。   
   (7)寒化一   
  “寒化”,指丁丑、丁未年的在泉之气。了丑、丁未年太阳寒水在泉,下半年气候.偏寒,本来此处应该用水之成数以示寒气太过,但是由于丁丑、了未年“清化热化胜复同”,其中有一个火气来复的间题,因此这一年冬天寒气不会太盛,衡以这里仍用水之生数。西此,原文谓:“寒化一。”   
   (8)其化上苦温,中辛温,下甘热   
  “上苦温”,指丁丑、丁未年太阴湿土司天,上半年湿气偏胜,所以在对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方面以味苦性温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因为苦可燥湿,温可化湿。“中辛温”。指丁丑、丁未年,木运不及,应温不温,气候偏凉,人体肝气不及,疏泄失职。因此在对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方面,以味辛性温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因为辛可以疏风,温可胜凉。“下甘热”,指丁丑、丁未年太阳寒水在泉,气候偏寒,析以在对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方面以味甘性热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因为甘可补中,热可胜寒。这就是丁丑、丁未年药物及食物之所宜。    
   【原文】   
   戊寅  戊申岁   
   上少阳相火  中大徵火运 下厥阴木(1)火化七(2),风化三(3),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甘和,下辛凉(4),药食宜也。
   【讲解】
   (1)上少阳相火,中太徵火运,下厥阴木   
  “上少阳相火”,指少阳相火司天。“中太徵火运”,指火运太过之年。“下厥阴木”,指厥阴风木在泉。全句意即戊寅、戊申年为火运太过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   
   (2)火化七   
  “火化”,指戊寅,戊申年的司天之气。戊寅、戊申年为少阳相火司天,上半年气候偏热。“七”,为火之成数,所以原文谓;“火化七”.由于戊寅、戊申年从岁运来说火运太过,从司天之气来说少阳相火司天,所以火气特盛,因此原文在此处用火之成数,以示火气太过。需要提出,此处未列戊寅、戊申等的岁运常数。这是因为戊寅、戊申年为火运太过,其常数亦应为火之成数,与司天之气的常数相同,所以未作另列。   
   (3)风化三   
  “风化三”,指戊寅、戊申年的在泉之气。戊寅、戊申年为厥阴风木在泉,气候偏温,风气偏胜。“三”,为木之生数,所以原文谓:“风化三。”按说戊寅、戊申年为火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全年气候以温热为特点,此处应以风木之成数,亦即“风化七”始为合理,但此处原文用木之生数,表示风气不及。我们认为此可能与胜复有关,因为亢害承制,火气偏胜,水气必来乘之。由于自调原因,所以戊寅、戊申年下半年不会太热。因此原文在此处用木之生数而不用木之成数。   
   (4)其化上咸寒,中甘和,下辛凉   
  “上咸寒”,指戊寅、戊申年由于少阳相火司天,气候偏热,所以在对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方面以珠咸性寒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因为咸寒可以清热泻火。“中甘和”,指戊寅、戊申年由于火运太过,夏季特热,所以在对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方面以味甘性寒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因为甘寒可以养阴清热。“下辛凉”,指戊寅、戊申年厥阴风木在泉,气候偏温,风气偏胜,所以在对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方面,以味辛性凉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因为辛可疏风,凉可胜温。这就是戊寅、戊申年药物及饮食之所宜。   
   【原文】   
   已卯  己酉岁   
   上阳明金  中少宫土运 下少阴火(1)风化清化胜复同(2),气化度也。灾五宫(3),清化九(4),雨化五(5),热化七(6),正化度也。其化上苦小温,中甘和,下威寒(7),药食宜也。
   【讲解】   
   (1)上阳明金,中少宫土运,下少阴火   
  “上阳明金”,指阳明燥金司天。“和少宫土运”,指土运不及之年。“下少阴火”,指少阴君火在泉。全句意即己卯、己酉年为上运不及之年,阳明燥金司关,少阴君火在泉。   
   (2)风化清化胜复同   
  “风化”,指厥阴风木之气。有清化”,指阳明燥金之气。全句意即己卵、己酉年岁土不及,风乃大行。这一年长夏季节,应湿不湿,雨量减少,风气偏胜。由于胜复原因,风气偏胜,金气必然来复。因此这一年的秋季,气候又比一般年份偏凉以求自调。这就是原文所谓的“风化清化胜复同”。   
   (3)灾五宫   
  “五宫”,代表中央。“灾五宫”,意郎己卯,.己酉年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中央地区。        (4)清化九   
  “清化”,指己卯、.己酉年的司天之气。己卯、己酉年为阳明燥金司天,上半年气候偏凉。“九”,为金之成数,所以原文谓:“清化九”。由于己卯、己酉年在复气上有一个清气来复的问题,所以总的来说,己卯、已酉年上半年金气偏胜,所以原文在此用金之成数九,而不用金之生数四,以示清凉之气太过。   
   (5)雨化五   
  “雨化”,指己卯,己酉年的岁运。己卯、己酉年的岁运为岁土不及,因此这两年长夏季节,应湿不湿,雨水减少,风气偏胜,出现早象。“五”,为土之生数,所以原文谓;“雨化五。”       (6)热化七   
   “热化夕,指己卯、己酉年的在泉之气。己卯、己酉年为少阴相火在泉,下半年气候偏热。“七”,为火之成数,所以原文谓,“热化七”。这里为什么用火之成数,不好理解,我们的意见以用火之生数为是。因为己卯、己酉年阳明燥金可天,司天之气不但只管上半年,而且对全年也有一定影响,再加上己卯、已酉年还有个“风化清化胜复同效的问题,下半年不会太热。所以我们认先此处以列火之生数为合理。   
   (7)其化上苦小温,中甘和,下咸寒   
  “上苦小温”,指己卯、己酉年阳明燥金司天,上半年气候偏凉,所以在对疾病及饮食调理方面,以味苦性小温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至于为什么要用味苦性小温,其道理与前述癸卯、卵酉年“其化上苦小温”完全一样,可参看前解。“中甘和”,指己卯、己酉年,岁土不及,甘为士之味,所以在对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方面以味甘性和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下咸寒”,指己卯、己酉年少阴君火在泉,下半年气候偏热,所以在对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方面以味咸性寒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这就是己卯、己酉年药物及饮食之所宜。   
   【原文】
    庚辰 庚戌岁   
   上太阳水  中太商金运 下太阴土(1)寒化一(2),清化九(3),雨化五(5),正化度也,其化上苦热,中辛温,下甘热(5),药食宜也。    
   【讲解】  
   (1)上太阳水,中太商金运,下太阴土   
  “上太阳水”,指太阳寒水司天。“中太商金运”,指金运太过之年。“下太阴土”,指太阴土在泉。全句意即庚辰、庚戌年为金运太过之牟,大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2)寒化一   
  “寒化”,指庚辰、庚戌年的司天之气。庚辰、庚戌年太阳寒水司天,上半年气候偏寒。“一”,为水之生数,所以原文谓:“寒化一”。这里为什么用水之生数,我们认为与主气有关。因为主气初之气为厥阴风木,二之气少阴君火,三之气少阳相火。从主气来说上半年一般偏子温热。由于如此所以尽管客气是太阳寒水司夭,但由子主气偏于温热,同时司天之气所在的三之气主气是少阳相火,因此上半年气候不会太寒,所以此处原文用水之生数而不用水之成数以示寒气不会太过。   
   (3)清化九   
  “清化”,指庚辰、庚戌年的岁运。庚辰、庚戌年岁运为金运太过之年,秋季偏凉、偏燥。“九”为金之成数,所以原文谓:“清化九”。由于庚辰、庚戌年金运太过,所以此处原文用金之成数以示清气偏胜。   
   (4)雨化五   
  “雨化”,指庚辰、庚戌年的在泉之气。庚辰、庚戌年太阴湿土在泉,下半年气候偏湿,降雨量多。“五”,为土之生数,所以原文谓“雨化五”。   
  5)其化上苦热,中辛温,下甘热   
  “上苫热”,指庚辰、庚戌年太阳寒水司大,气候偏寒,所以在对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方面以咏苦性热陇药物及食物为适宜。上半年主气一般偏温,为什么要用苦,因为苦可泻热,客气太阳寒水司天,气候叉偏寒凉,所以又要用热,因为热可胜寒。“中辛温”,指庚辰.,庚戌年岁金太过,秋季气候偏凉,所以在对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方面以味辛性温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因为辛可疏风,温可胜凉。“下甘热”,指庚辰、庚戌年太阴湿土在泉,气候偏湿。所以在对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方面,以味甘性热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宣。因为甘可入脾,热可化湿。这就是庚辰、庚戌年药物及饮食之所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运六气六元正记大论丙寅丙申
中医五运六气,五运六气基础,五运六气培训,王松华五运六气,五运六气入门,什么是五运六气,内经五运六气,王松华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三十九黄帝素问
巧记五运六气(第二稿)
五运六气的推算与应用
辛丑年的五运六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