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度单位》课后记集锦
上周上完第一节课就想记录下来的,当时的想法肯定更多细节,但上周要交的资料实在是太多了,完全没有空哪怕多写一个字,就等今天把内容都上完再一起贴出来,很多东西我讲得不一定对,放在这里也是一种交流,如果哪里说错了也请大家一定要指出来。

第一课时  有趣的长度单位

上课的前一天看到胡美容老师公众号,感觉思路很不错,就试着这么上一上。第一节课先感受、体验,激发要统一单位长度的必要性,另外也感受三种不同的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孩子们用身体去度量课桌的长度、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度自然是很有兴趣的,测量时出现了“重复量”和“空一截再量”的情况,我请台下的孩子们进行点评,并重新测量,得出了相应的结果。

我也量了一下,把结果和孩子们的填在一起。就这么放在黑板上。

什么感觉?很显然,测量结果不同,因为老师的一庹、一拃、一脚比同学们的要大。

花了很长时间做的实践,结论是比较容易得出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一庹都不一样长,所以我们需要确定的标准作为单位长度。目前我们通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

从历史的维度来说,我们应该是经历了古人测量的苦恼以及闹出的笑话,怎么办——用统一的单位长度去测量,你的1厘米和我的1厘米都是一样长,长沙的1厘米和北京的1厘米也是一样长,这样的话我们之间的交流就会更加顺畅。

第二部分,感受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分别用身体去比划着3个单位长度,分别用这3个单位长度去测量一下身边的物体以及刚刚的3个事物。

一节课基本就在活动中结束了。

第二课时  学习用尺子测量

本次的教学,首先要体现尺子的必要性,所以有一个活动:用一厘米去量笔的长度。发现很麻烦还量不准,所以把厘米整齐地排好——就成了一把尺子,用尺子量多方便啊,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

所以我们就一起认识尺子,并且学习测量。学习的过程还缺少实践,测量练习少了些。另外,提升题:不从0刻度开始量的在第一个班级没能讲清,第二个班的时候调整了教学策略,效果确实好一些。

第二节课调整:第一,增多了从0刻度开始测量的练习,第二,多给了时间让孩子们自主思索、讨论、表达想法。

最终孩子么们总结方法如下:

①可以一格一格地数,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②平移的方法。如果是从刻度1开始,我就需要往左平移1格;从刻度2开始,就往左平移2格,回到刻度0,再看右端的数。(罗方盛)

③用右端的刻度减去左边的刻度即为长度。

最后一个环节是了解厘米与米的关系,书上是用5个20厘米相加等于100厘米也等于1米。由于我们前面也浅浅地了解了一下分米,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体现了相邻2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这样的关系孩子们很容易就类比到元角分的关系。知道1米=10分米=10个10厘米=100厘米。

当然,也有小朋友是10厘米10厘米加上来的,9个10厘米(1分米)是90厘米,再加10厘米(1分米)就是100厘米。也是借助了1分米这个中介。

第三课时  认识线段

本节课3个内容。

会认:知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可量出长度)。

会量:找起点(其中一个端点对齐刻度0)。

会画:(符合3个特征)。

首先我们采用自学的方式让学生认识线段,基本都能知道线段是什么,也能很好地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举例。

但我忘记让她们把语言表达得更完整了:如桌子的边可以看作线段。孩子们只说:桌子、或桌子的边。虽然大概了解意思了,但我还是要让他们通过语言把这个意思说得更明确一些。虽有追问,但没有耐心等待孩子表达得更清晰、完整。这点以后要注意。

另外,我们分析了“可以量出长度”这句话,觉得傻不?为什么还要加一句可以量出长度。

有小朋友就说:“有的东西是不能量出长度的。”

“嗯哼?什么东西是不能量出长度的?”

雨穆说:“比如天到地的距离。”

“其实现在的技术已经能测量出地球的大小了噢。”

“那就宇宙吧,宇宙那么长的线是量不出来的,因为宇宙有无限的长。”

挺好。

“因为有一些线的长度是无限的,量不出来的。所以线段能够量出长度表明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

画法我是再黑板上用大尺子一边讲一边画的,应该比较清晰。不过第一节课没有太注意组织教学,应每隔一阵,或每一个小环节之后就稍微收一下,把注意力抓回来。

第二节课,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画线段达人”加分榜,果然孩子们就知道我是什么意思,线段画得就好很多。后来的练习课,我在第一个班也画了这样一个加分榜,练习画线段,效果也很好。看来,还是要评比表扬。

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填上合适的单位长度

例题比较好答,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绝大部分小朋友都能知道是13米,可能是13厘米太小了,答案很好猜。

接下来,我们开始逐个分析13cm、13dm、13m分别有多长,孩子们都做了很好的类比。

有一个班用身体尺做类比,有一个班用身边事物做类比。

到这里看起来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我们类比结束之后,再小小地回顾了一下方法。

但例题结束后,要解决做一做的三个填单位的题目,很多孩子就傻眼了。望着题目很久都没有动笔,课桌长60?麻雀足印3?篮球场28?其实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但由于以前没有用“长度”的视角去观察,对比能力也相对缺乏,部分孩子就只能瞎填,如篮球场28厘米,足印3米等。

我非常理解小朋友们的迷茫,因为我小时候刚开始做这类题也非常迷茫,长度单位其实也是非常抽象的。连成年人的我们估计长度的时候都不一定有多么准确,更何况这些7岁的、刚系统学习长度单位的儿童了。

待孩子们做完,我就请一些小朋友来分析,以及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填。它们基本都是用的类比的方法,强调其他长度的“不可能”来衬托这个单位的合理。能在第一节课就能有这样的表达的孩子是非常棒的,其他的孩子也不要着急,要建立自己的量感就得要平常多观察、多说。

所以我布置了一个观察身边的物体,说说该用什么长度单位,我也给了一些具体的数据,让孩子们去研究,填什么长度单位更合适呢?

前两节课只需要大致说一说长度单位就好了,这节课以后我们要带上数据加单位,难度定然是升级了。看来,这个长度单位也要像人民币一样打持久战地感受、实践、使用才行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第六单元教案
公开课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1单元 厘米、米及线段小结
数长度单位第一、二课时
全册教学设计(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