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奉公语言原创9:信息偏纳•信息专纳•偏讯囚室•信息泛纳•信息精纳

       针对人们对待信息的一些现象,本人提出“信息偏纳”、“偏讯囚室”、“信息泛纳”、“信息精纳”、“信息专纳”词语及其概念,用以概括这些现象;同时认为:“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这个词语用于指代“信息偏纳”行为所形成的“偏讯囚室”是不妥当的。

       1. 信息偏纳

       所谓“信息偏纳”,是指某个主体(一个人或人社[由若干人组成的群体])受偏见、成见、先入之见的支配,或者被“作脑”(Brainoperated,参见“奉公语言原创8:作脑[Brainoperate]·作脑自缚·作脑自负”)了,等等,在自然真实、多种多样、层出不穷的信息生态集群中,只关注、收集、处理、输出自己所持偏见所支持的信息,而对于偏见支持之外的信息或者完全无感,或者不予关注,或者关注到了却感到厌恶、予以拒斥或反对,导致其认知与自然真实、多种多样、层出不穷的信息生态集群之间产生偏差的现象。信息偏纳的英语表达形式可以是Prejudice-based Information Collection。

       2. 偏讯囚室

       “信息偏纳”会导致“偏讯囚室”(Prejudice-based Information Cell)的形成。所谓“偏讯囚室”,是指某个主体(一个人或人社[由若干人组成的群体])由于受信息偏纳的影响,日积月累,围绕着自己构造起一个由偏见所支配主导的、把信息偏纳的主体无形地囚禁于其中的偏见信息小集群或偏纳信息空间;偏讯囚室导致被禁锢于其中的主体难以自醒、自觉、自拔,易于产生自缚、自负、偏狭、偏执、排他、攻击等后果。

       3. “信息泛纳”、“信息精纳”、“信息专纳”

       3.1 信息泛纳

       信息泛纳是指某个主体(一个人或人社[由若干人组成的群体])在自然真实、多种多样、层出不穷的信息生态集群中,未加选择、不分主次地广泛关注、搜集、处理、输出自己面临的所有信息的行为。信息泛纳容易使人陷入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迷失方向,失去抓手。信息泛纳的英语表达形式可以是Pan-Information Collection。

       3.2 信息精纳

       信息精纳是指某个主体(一个人或人社[由若干人组成的群体])在自然真实、多种多样、层出不穷的信息生态集群中,有选择地关注、搜集、处理、输出能够概括性地和准确地代表信息生态集群的信息的行为。信息精纳是对信息生态集群的浓缩、萃取与概括,而不是某个单一范式或单一视角或单一专业支配下的信息处理行为。信息精纳有助于主体了解全局、提高管理与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信息精纳的英语表达形式可以是Refined Information Collection。

       3.3 信息专纳

       信息专纳是指某个主体(一个人或人社[由若干人组成的群体])在自然真实、多种多样、层出不穷的信息生态集群中,以某个特定的专业、学科或领域为导向,有选择地关注、搜集、处理、输出专业信息的行为。信息专纳是专业人员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必经之路。信息专纳的英语表达形式可以是Professional Oriented Information Collection或者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Collection。

       4. 用“信息茧房”一词指代“信息偏纳”造成的“偏讯囚室”欠妥

       在互联网出现之初,麻省理工学院的传媒与科技专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就做出了一项预言: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看法定制自己的个人化报纸,排斥自己不喜欢甚或厌恶的信息内容。这样,在提高效率、提供机会的同时,也带来风险和不幸。

       后来,哈佛大学教授凯斯R·桑斯坦(Cass R·Sunstein)在其2001年出版的《网络共和国》一书中提出了采用“Information Cocoons”(中文翻译为“信息茧房”)的词组所表达的概念,在他于2008年出版的《信息乌托邦》一书中对该概念作了完善。

       桑斯坦采用“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这个词组所要表达的概念实际上属于本人所认为的“信息偏纳”造成的“偏讯囚室”所指的一类现象。桑斯坦提出:在海量信息中,人们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先入之见、兴趣与好恶所引导,关注某些信息领域,排斥某些信息领域,不知不觉间为自己打造和加固一个偏讯囚室(为了避免思维混乱,本人用本人提出的“偏讯囚室”取代桑斯坦的“信息茧房”词语,以下同),从而将自己的思想、生活和行动桎梏于其中,当个人长期禁锢在自己所建构的偏讯囚室中,个人生活就会呈现一种定式化、程序化;沉浸于过度的自主选择信息的满足中;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不能周全地考虑和应对事务;只能在自己偏好的社群内交流,难以实现跨社群交流,甚至对其它社群有敌视情绪;先入之见愈益根深蒂固。如果一个社会陷入偏讯囚室中,或者一个社会中陷入偏讯囚室中的人的比例较高,那么,信息的片面受纳就会导致思想偏狭,带来不同群体之间的各种误会和偏见。一些国家或公共机构就会由于偏讯囚室社群之间的分裂而走向灾难。对于生活在偏讯囚室的领导人和其他人而言,偏讯囚室是一个温暖、友好的地方。但是,重大的错误就是舒适的代价。可见,无论是对于私人还是对于群体而言,偏讯囚室都可能变成一种可怕的梦魇。

       本人认为:桑斯坦所揭示的现象与客观实际是比较吻合的。但是,他采用“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这个词组来表达他提出的概念,却是用错了词语。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桑斯坦误解了昆虫作茧的行为。昆虫作茧是为了化茧成蝶,是为了超越自我。昆虫所作的茧,是其超越自我的基础条件,是其自我突破的必要环节。奉公语言原创5:作茧自超已对此做了阐释。而桑斯坦所提出的信息偏纳现象,其实际后果是将信息偏纳者自己既束缚、囚禁于偏讯囚室之中,又对异质信息集群的持有者具有排斥性、敌视性甚至攻击性的现象。所以,昆虫作的茧和信息偏纳者形成偏讯囚室,完全是截然相反的两回事,两者是根本不能相互类比的。

       二是桑斯坦混淆了、或者没能区分“信息偏纳”与“信息专纳”,误用指代“信息专纳”和“信息精纳”现象形成的“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词组指代“信息偏纳”形成的“偏讯囚室”现象。“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这个词组应该用于指代围绕自己的专业或管理与决策目标,关注、搜集、处理和输出专业的或精准的信息,所形成的专业或精准信息集群。打造信息茧房是人人都有必要做的工作(虽然人类社会中有很大比例的人们只是做信息泛纳工作),特别是专业人员,更是需要构建自己的信息茧房,以便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以便出类拔萃。

       国内的作者、媒体,特别是研究生论文,不加思考与不加批判地使用“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词组,用于指代偏讯囚室,是欠妥的。

       本人认为:凯斯R·桑斯坦用于指代信息偏纳所形成的信息偏狭空间概念的“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词组,应该用“偏讯囚室”词组予以取代。而“信息精纳”和“信息专纳”都可以形成有助于主体自我提升和自我超越的“信息茧房”,但是考虑到“信息茧房”词语已经被误用,所以“信息精纳”和“信息专纳”所形成的信息生态集群概念,最好是采用其它词语予以指代。

以下是我在国家植物园@北京香山  拍摄的6张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汉语代词大全
電影【實驗囚室(死亡實驗)
易学基础|六爻装卦的全套口诀(上)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
静态趣图(13)
Such用法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