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笔|追逐心底的那束光(上)

时光的脚步伴随着牛年钟声的敲响,终于在真正意义上迈过了2020。这一年看似很短,却过得又有些漫长,经历着的这场尚未终结的疫情,或许让我们对生命的认知,都能多上了几分深刻的思索!

谈及思索亦或总结,尚感到有些惭愧,只因我以往向来不会用通过文字大篇幅去做一些关乎自我的总结。

问及缘由一是懒,自知自己不是自律之人,总感这般仪式感又反人性的总结带来的意义为何也甚是值得质疑;

二是不敢,我跟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勇气去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害怕被刨根问底后再去解释这一年做过什么却变成什么也说不上来的那份尴尬,害怕平庸,害怕徒劳一生却一无所获。

而2020年,就是这般的神奇,当我还在停滞于不敢直面那些自我人性之弱点且尚未有为之作何改变的心境下时,却发现因自己不经意决心要做的一些所爱之事在一年间被换之为一个个小小成就后,我竟有些欣喜,又有些恍惚。

而那些不起眼的小事累积而成的收获,让我那长久以来不敢逾越的心底防线竟得到如此大的突破,我本人也愿意去尝试更多未曾企及之事。

自去年用业余时间正式开启文字写作以来,除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生活圈和工作圈里是大多数人都不知我公众号这件事,或许你会问我同样的问题,毕竟那样会增加粉丝和提高阅读量,为何不去宣传一下?

大多时候我都以低调,不喜爱宣扬为由作为回复。但真正的原因,与其说是为了避免许多怀疑的声音,其实追根朔源,是我不能接受那个真实的自我,而这样多面的自己,并不是很想同时带入到生活和工作中,给人以混淆。

有趣的是,当你总想选择性完美避开一些事情发生,终究还是逃离不掉墨菲定律的魔咒。

果真在写作没多久,我认识了许多同我一样写公众号的作者,交流之余知晓了彼此的职业,也便少不了自己有被人问及,你所做的专业是需要严密逻辑以及极强之理性来支撑的工作,但文字大多偏感性又文艺,不觉得这样的自己很是矛盾吗?

一开始还不自知,只是主动去选择避开表象带来的干扰,后来自己也不自觉陷入这般的困惑中,脑洞清奇时,我甚至都会怀疑被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交融包裹的自己,是否是会有间歇性精神分裂呢?到底怎样才是真实的自我呢?为开解疑惑,也确有必要需细思一番。

而关乎自我深度认知这个的问题,我一直不敢坦诚面对,只因大多人都反感这种所谓的思考,甚至当自己的内心被一层层解剖后再呈现于众,也并不是一件多么光鲜亮丽的事情,况且人的劣根性都根扎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不敢流露也算正常。

后来,写了几个月后,我开始不同的尝试,我学会了在写作中逐渐找寻自我、认识自我,甚至尝试在文字将我专业所需逻辑分析方法用以整理写作思路的梳理;

而对于那些曾经我不敢提及的过往,我也更愿意去直面它,并乐于主动将之分享亦或是拿出来认真回味琢磨,写多了,对自己也越加了解,越是豁然开朗,显然,这样细微转变,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产生了极为深刻的意义。

现在看来,原来自己那些的困惑都是庸人自扰。是啊,那个喜欢用严谨逻辑处理工作和爱发挥思考本能的人是我,那个偏偏喜欢通过文字去舒展爱表达欲以及热爱分享生活所见所闻的人也是我,这样两面的自己都是最真实的自我,我又为何需要掩饰自己呢?

近期在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不说直击心坎,简直看后有如触电一般,让我更加豁然了,原话是这样的,“感性和理性如同太极图中一黑一白的两种力量,需要相生相克,才能指引我的人生,理性过于发达,就会容易错失生活中来自于感性的很多信号。”

虽然是否能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否准确做到均衡,自己并不知晓,但在不同情境下的分配,我至少可以确信做到:

在工作状态中,会努力将理性充斥我的头脑,用以增大工作效率,理性多于感性;

而在生活情景中,我更愿意自己是那个一直热爱生活,抛开理性思想捆绑的自由的感性女孩,自然会感性多于理性。

当然这样的自己,免不了在不同场合,需对文艺女青和职场女性两个身份进行切换,而现在的我,也更为坦然接受自己,愿意跟陌生人分享的我的文字。

从心底接受真我后,也便更为希望自己可以在不同领域全面发展。在追究梦想的路上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认真生活,发展不同爱好,尝试各种有趣之事,做个多面的自己,也很好!

这样的转变与发现,是全新自我的发掘,像是打开了豁然开朗人生之阀门,像是乌云被拨开后在天空中透出的第一束光芒,而那束光也将我们心底深处的阴霾照射无地自容。

揭开阴霾的面纱后,心底的那束光芒像是害羞的姑娘慢慢探出脑袋来,外界的光芒与心中的光一旦融为一体,那时的自己便是光之本体,是真我!

而终其一生,我们一生真正所追逐的,也不正是如此吧?追逐心底的光,找寻真我,活出真我!

你心底的光芒,并非来自你的身份和头衔的闪耀,而是在追寻过程中所有努力积淀成的思想,是不断磨砺和成长所修炼出的气质和修养,追寻它,便是追寻最为荣耀的真我。

忠于自己,不要放弃对自己的思索,成为你自己,去追寻你心底的光芒,愿我们都能听从你心,无问西东,爱你所爱,行你所行。

作为个体,我们是这浩瀚宇宙星辰里渺小又微不足道的存在,但若只看到自己能量的微小,那么无论我们做再多的改变都是毫无意义的,这样想只会将自己的失望拽入无止境的深渊,嘲笑、讽刺、不安、怨恨也会充斥自己的内心。

既然如此,何不揭开恐惧内心的面纱,去真正认清这个世界真相:我们虽然自己卑微,眼前这细微小事中不正包含着壮丽的未来。

最后用作家刘同写过的一句话,与君共勉,“在无涯的时光里,愿我们一路追随光亮,做个内心有光,有能量的人,然后也能给予别人光亮与温度。‘’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象一抚——诗的感性、智性与神性】
云河写作营 | 《翅膀》
我与梦只有一步之遥,而梦与我尽差万世光华,不是梦没了我,而是我不可没梦
爱恨悲欢,此起彼伏;感性理性,跌宕交错
《散文.淡雅的生命,与光同尘,光而不耀》
从金融到艺术,投行女转行当画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