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式申遗——遗忘与遗憾

 

中国又掀起了“遗产热”。为了申遗,十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花费不在话下。一旦申遗成功就将昂贵的成本转嫁到游客头上,种种做法与世界遗产所倡导的理念南辕北辙。

如今,据统计有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狂热的队伍排的老长,“重申遗,轻保护,把申遗当成摇钱树”的局面丝毫未见改变。这就是当下“中国式申遗”的功利写照。

看看国外,许多“遗产”非但不大捞一笔,相反以“免门票”对外开放。而中国的“世界遗产”,把责任遗忘,被功利羁绊,却终成遗憾。

遗产之痛:中国世界遗产变了味

随着“中国丹霞”、“登封天地之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段时间全国 “申遗热”陡然升温,目前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景区正式备选“申遗”。 相对于“申遗”期间的巨大开支,“申遗”后保护费用稀缺已成普遍现象。缺乏保护资金、过度旅游开发已成为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最大威胁。申遗热、保护冷,这种“中国式申遗”让中国世界遗产变了味道。

每一座风景秀美的小城心中,都有一个世界遗产梦。而丽江,几乎是这场华丽梦境的现实样本。

可以说自从丽江申遗成功那天起,它便慢慢走入中国人的视野,成为中国旅游版图上的一颗明珠,然而也正是从丽江申遗成功那天起,真正的丽江却正在一步步远离我们。他在旅游开发的大潮中慢慢风干,从一个活生生的躯体,慢慢便成为一枚风干的标本。名气和利益使它富足,但也使它干枯。在这座昔日居住着四万余原住民的古城,如今纳西族人已属稀有,剩下的只有站在商铺里穿着民族服装等待游客收费合影的老人,曾经最具生活气息的纳西古乐也仅仅成为商业表演的项目,而丽江日夜被摇滚乐震荡撞击着,每天迎接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充斥着各色商铺和酒吧的古城,俨然已成为成就艳遇的大酒吧,真正的丽江正离我们远去。

丽江的悲哀,同时也是中国世界遗产现实境况的悲哀,过度的旅游开发正在威胁着中国的世界遗产。从武当山失火到张家界乱建,从泰山修索道到都江堰建坝,至今,国内几乎很难找出“世遗”保护典范,却到处都是“负面教材”:

近年来的水电开发导致生态变化,“三江并流”面临严重危及,曾被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警告;北京故宫、丽江古城、西藏布达拉宫等多处遗产曾被要求整顿;武陵源只重迎客,无视保护,,景区内修建大量宾馆等旅游设施,其中包括“世界第一户外观光电梯”、“亚洲最长,世界第二”的索道等,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严肃批评……

在对世界遗产的旅游开发中,投机和政绩的冲动已经淹没了理性,疯狂的开发远远的背离了《世界遗产公约》“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首要准则。

一些地方政府申遗时不惜血本,动辄几亿几十亿的投入,申遗成功后门票也紧跟着涨价,旅游收入大幅增加。然而虽然景区游人如织,门票收入可观,但落实到保护上的资金极为有限。除去上缴政府、财政、旅游公司和维持人员开支的资金,平均用到遗址资源保护上的资金连门票收入的百分之十都不能保证。

据统计,云南石林2006年至2008年3年间门票收入9亿多元,而用于景区日常维护的经费占门票收入不到百分之十。长城早于上世纪80年代就入选世界遗产,但是近年来开矿和人为破坏对该段长城局部造成摧毁性破坏,可由于经费紧张,遗址又多在人少偏远的地方,长期以来缺乏维护。1987便申遗成功的西安兵马俑一年好几亿的门票收入,但是用在景区维护上只有区区几百万。

从各地疯狂的巨资申遗,到申遗成功后的过度开发,再到过度开发而引起的保护缺乏,“世界遗产”这个名号在中国好像渐渐变了味道。事实上,前期不顾成本的投资,成功后就要大力开发,门票涨价,收回投资,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世界遗产”俨然成了一门生意。

我们要明白“申遗”的含义,入选“世界遗产”并不代表本身的价值就比别的高,很有可能是因为它更亟须保护。面对当前狂热的申遗潮,要想让中国的“世界遗产”之路走向正规,让这些世界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遗产地、政府主管部门更应该提高认识,完善世界遗产申报、保护机制。

地方政府巨资“申遗”为哪般

随着“中国丹霞”、“登封天地之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的世界遗产项目已达40个,在数量上高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意大利(45项)和西班牙(42项)。“申遗热”也随之陡然升温。一些备选项目正筹集巨资欲“放手一搏”,另有一些紧锣密鼓加紧进行项目包装……目前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

在各地掀起“申遗”热的背后,是越来越高的“申遗”成本。据报道,其中年财政收入不过2亿元的湖南崀山所在地新宁县为“申遗”共投入4亿多元,银行贷款1.55亿元。“中国丹霞”六地花费十几亿元。

河南登封的“天地之中”,政府9年花费了8亿。广东开平碉楼为“申遗”花费1.36亿元,河南安阳殷墟投入2.3亿元,山西五台山单是景区整治和搬迁就开支8亿元……,在国家项目资金、地方财政拨款、银行贷款等的包装下,申遗项目都成了“重金打造”。动辄几亿的申遗成本在中国诸多地区早已司空见惯。

纵观各地不惜巨资申遗,以及不断升温的“申遗”热,我们不禁要问,许多地方削尖了脑袋、不惜举债申遗究竟为什么?冠冕堂皇的答案只有一个——保护,“保护、保护、再保护”,地方政府、企业披着“保护”的外衣斥巨资申遗,然而申遗成功后,便脱去了“保护”的外衣,在申报期间可以不惜血本,动辄花多少个亿,申报成功了就没有钱了,门票就要涨价,就要急于收回前期的投资。

“申遗热”更多体现的是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地方政府不考虑成本效益,更不会量体裁衣。他们关注的是旅游开发、GDP、地方政绩、城市名片……说到底,地方政府的真意并不是保护,而是将“世遗”当做摇钱树,申遗成功可以把丑麻雀一下变成金凤凰,前期的投入是为了申遗成功后丰厚的回报和长期的财源。

“保护第一,合理利用”是《世界遗产公约》的首要准则,但在中国,申遗之后必是开发、大批量游客和门票涨价。可以说申遗成功既代表了门票涨价,随着国内各地世界遗产门票的不断涨价,中国丹霞与登封“天地之中”申遗成功后,也马上传出了门票将涨价的传闻。尽管有的景点宣称暂时不涨,但广东丹霞山管理委员会主任黄大维已经明确表示“这只是暂时的情况。一流的景区就该有一流的价格,这是与景区自身价值紧密相连的。”“我们现在的票价是120元/张,像其他世界遗产如张家界、九寨沟在申遗成功后,票价都有所上涨,突破了200元。”闻弦歌而知雅意,丹霞山景区门票涨价,恐怕已经箭在弦上了。

申遗成功后门票就要涨价,并且不断地涨,这已经成为中国的现实。今年7月,山西举行听证会,准备将古城门票价格由现在的每人每次100元涨到125元,涨幅达25%。6月份,孔子故里曲阜“三孔”联票涨至每人185元。张家界、九寨沟几番涨价后,门票都超过了200元。黄山景区门票淡季150元/张,旺季230元/张,相比巴黎卢浮宫、美国国家黄石公园等景点坚持的零(低)门票,这些世界遗产的门票可谓天价。而面对世界遗产的不断疯涨的门票,政府从来没有规定一个上限,至多像最近出台的规定,门票涨价必须提前半年进行公示。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申遗成功带来的是巨大客流和不断疯长的门票,正是地方政府和景区不惜巨资“申遗”的最原始动力,以往申遗成功给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模范作用,更是激发了申遗热的升温,以下是部分世界遗产申遗前后门票收入的对比:

据平遥县旅游部门统计,申遗成功前的1996年,平遥古城门票收入为82万元,而2004年这项收入高达4760万元,是1996年的58倍;洛阳石窟申报前每年门票收入1000万,申遗成功后的第二年即达到2700万;云南丽江1997年申遗成功,三年后旅游综合收入就达到13.44亿元,如今更是成为几乎所有国人向往之地。

巨资申遗背后,一条完整的中国式申遗链条几乎清晰可见——成功者赚得名利满钵,风光无限,排队者心怀憧憬,摩拳擦掌。在奔往世界遗产的征程中,一个项目倒下去,千万个景点补上来……
世界遗产门票该不该涨

其实从2005年开始,国内许多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门票价格就已是“涨风”劲吹,直至前一阵“中国丹霞”与嵩山“天地之中”申遗成功后,各地世界遗产景区又立刻筹备着新一轮的涨价潮,“景区门票又要涨价”这一消息刚传出,立马再次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自2010年初以来,国内的多个景区先后涨价:山西平遥古城门票从100元涨至125元;湖北黄鹤楼门票由50元涨至80元;山东三孔景区联票由150元涨至185元;安徽天柱山景区门票价格从120元涨至150元。事实告诉我们,门票的价格是涨定了,尽管有的景点宣称暂时不涨,但也明确表示“这只是暂时的情况”。

门票涨价有理有据?

最近针对世界遗产这件事,大家讨论的最多的就是门票价格到底该不该涨价?总结了一下我们听到的各遗产地管理者提出的门票涨价的原因,无非三种言论,成本论、价值论、保护论。“成本论”者说,申遗过程中耗费巨大,成本提高故门票涨价。“价值论”者说,“申遗”成功后,景区价值提升,反映到价格上,自然要提价。“保护论”者说,增收的部分是用于保护,或者有人说,提高门票,减少客流,就是为了保护遗产超载。

乍一听,还说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殊不知,只以经济利益来定义“世界遗产“的价值,完全与世界遗产的理念背道而驰。事实上,世界遗产的门票价格由政府来定价,只以营利为目标,公共资源的定位完全抛在脑后。

搬出马克思的“价格体现价值”论,自以为站得住脚,但他们忽略了一点,其实世界遗产的总价值体系中,分为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和选择性价值,而仅仅通过门票价格是不能反映出问题来的,这仅仅只是反映了使用价值中的经济价值单一方面,而对于存在价值和选择价值上却很难准确的估算出价格,也很难在门票价格上体现

看看国外,许多“遗产”非但不大捞一笔,相反以“免门票”对外开放。谁把价值发挥得最大,不言自明。


增收的那部分是否都用到保护上?事实上,申遗前期所积累的亏空难以填补,对于贷款申遗的例子也不是少数,这类“遗产户”的心思全在填补亏空,谁还能想起保护这茬儿呢?但也不乏有赚的盆满钵满的“遗产户”,也经常爆出城墙倒了没钱收拾,公费接待难以为继的尴尬场面。

涨价就能抑制“超载”的情况?

记得在中国丹霞申遗成功后有这样一则报道,当一位记者采访某负责人时问到:申遗后是否会导致这些景区的价格上涨?负责人自豪且坚定的说,“涨,一定是会涨的,就算现在不涨,也是暂时性的,高价票势必会将一部分人拦在门外,我们使用价格杠杆,控制客流,避免爆发性客流导致景区的“超载”是为保护我们人类的遗产。”

其实,这种做法直接违背了世界遗产的本质——公共产权。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明确指出,作为全人类的世界遗产,它不是具有排他性的使用权,更不是商业的经营权,这些丰富的世界遗产所在的国家,只能在对它的公共产权上有管理权。

作为遗产景区,是具有福利性质的,应该尽可能的造福人类,但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其定价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垄断性,如今景区门票一年一小涨,三年一大涨的趋势,即将把遗产景区变成有钱人的“VIP景区”。从而剥夺了收入较低阶层们游览一份自己也拥有产权景区的社会福利。

其实核心的问题根本不在这里,最应该解决的并不是靠价格杠杆来抑制,而应该探索一种有效的措施对景区游客容量调节问题发挥更有效的作用的办法?例如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些技术性的手段,如分区、隔离、引导等措施?

价格听证的合理性体现在哪?

或许大家对于“价格听证”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要问听证会都是谁去听,代表了谁?听证制度是怎样?听证会是不是合理?估计没有几个人能说的清楚。

前一阵平遥古镇涨价的25%便是听证出来的,是“听证会”还是“听涨会”的质疑也一直不绝于耳。

价格听证的信任危机已经亟待解决。对于世界遗产地门票涨价的听证会,很多人质疑其听证代表的合理性,究竟应该由当地的“主人”听证,还是由外地“客人”来听。问题的关键应该是:究竟谁是世界遗产的关键利益代表者,当地社区居民、旅游者、开发商,还是政府?是仅指世界遗产地旅游业利益相关者还是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世界遗产地资源属于“全民所有”,政府代表“全民”进行管理,“全民”既包括当地人,也包括外地人,既包括关心门票涨价的旅游业利益相关者,也包括没有高消费能力旅游的普通老百姓。


结语
其实世界遗产地门票涨价问题并不是简单的“景区增收”和“富人专属”的问题,它涉及到世界遗产地管理体制、公共资源管理的制度安排设计等多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困境,在这些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之前,世界遗产地门票价格问题也势将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相关的争论也最终只能是“打口水仗”,于事无补。争论的主调并不代表真理,只能反映争论群体话语权势的强弱。

中国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截止2010年8月中国已有40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6处,世界自然遗产8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文化景观2处。在数量上高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意大利(45项)和西班牙(42项)。

【文化遗产】(26处)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987.12)

2.长城 (北京,1987.12)

3.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

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2004.7)

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1987.12)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1994.12)

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994.12)

8.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

9.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994.12)

10.丽江古城(云南,1997.12)

11.平遥古城(山西,1997.12)

12.苏州古典园林(江苏,1997.12)

13.颐和园(北京,1998.11)

14.天坛(北京,1998.11)

15.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文化遗产)

16.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2003. 盛京三陵(辽宁),2004.7)

17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2000.11)

18.龙门石窟(河南,2000.11)

19.都江堰—青城山(四川,2000.11)

20.云冈石窟(山西,2001.12)

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2004.7.1)

22.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

23.安阳殷墟(河南,2006.7.13)

24.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2007.6.28)

25.福建土楼(福建,2008.7.7)

26.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河南,2010.8.1)

【自然遗产】(8处)

1.九寨沟(四川,1992.12)

2.黄龙(四川,1992.12)

3.武陵源(湖南,1992.12)

4.三江并流(云南,2003.7)

5.大熊猫栖息地(四川,2006.7)

6.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林(云南)、荔波(贵州)、武隆(重庆),2007.6.27 )

7.三清山(江西,2008.7.8)

8.中国丹霞,包括福建泰宁、湖南莨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2010.8.2)

【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

1.泰山(山东,1987.12)

2.黄山(安徽,1990.12)

3.峨眉山—乐山(四川,1996.12)

4.武夷山(福建,1999.12)

【文化景观】(2处)

1.庐山(江西,1996.12 )

2.五台山(山西,2009.6.26 )

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一、入选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的是:

1、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

2、吉林省长白山植被垂直景观及火山地貌景观

3、福建省海坛风景名胜区

4、江西省武功山风景名胜区

5、河南省云台山风景名胜区

6、重庆市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

7、重庆市金佛山风景名胜区

8、四川省贡嘎山风景名胜区

9、四川省若尔盖湿地

10、贵州省织金洞风景名胜区

11、贵州省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

12、贵州平塘省级风景名胜区

13、云南省澄江动物化石群保护地

14、青海省青海湖风景名胜区

15、新疆喀纳斯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

二、入选首批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的是:

1、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名胜区

2、福建省清源山风景名胜区

3、江西省高岭—瑶里风景名胜区

4、湖南省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

5、湖南省紫鹊界—梅山龙宫风景名胜区

6、贵州省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及屯堡文化

7、云南省大理苍山与南诏历史文化遗存

8、陕西省华山风景名胜区

9、甘肃省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10、宁夏贺兰山—西夏王陵风景名胜区

(国家建设部2006年7月5日公布)

三、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是:

1、大运河(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河南省)

2、北京云居寺塔、藏经洞及石经(北京市房山区)

3、中国白酒酿造古遗址:刘伶醉烧锅遗址(河北省徐水县)、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江西省进贤县)、水井街酒坊遗址(四川省成都市)、泸州大曲老窖池群(四川省泸州市)、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四川省绵竹市)

4、晋商大院: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山西省祁县),王家大院(山西省灵石县),曹家大院(山西省太谷县)

5、山陕古民居:丁村古建筑群(山西省襄汾县)、党家村古建筑群(陕西省韩城市)

6、明清城墙:兴城城墙(辽宁省兴城市)、南京城墙(江苏省南京市)、西安城墙(陕西省西安市)

7、牛河梁遗址(辽宁省凌源市、建平县)

8、元上都、中都遗址(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河北省张北县)

9、瘦西湖及扬州历史城区(江苏省扬州市)

10、江南水乡古镇:周庄(江苏省昆山市)、甪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乌镇(浙江省桐乡市)、西塘(浙江省嘉善县)中区)、乌镇(浙江省桐乡市)、西塘(浙江省嘉善县)

11、杭州西湖•龙井茶园(浙江省杭州市)

12、良渚遗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德清县)

13、中国古瓷窑址:上林湖越窑遗址(浙江省慈溪市)

14、古铜矿遗址:铜岭铜矿遗址(江西省瑞昌市)

15、临淄齐国故都与齐王陵(山东省淄博市)

16、丝绸之路中国段(陆路部分: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路部分:浙江省宁波市、福建省泉州市)

17、凤凰古城(湖南省凤凰县)

18、南越国遗迹(广东省广州市)

19、灵渠(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

20、花山岩画(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

21、白鹤梁古水文题刻(重庆市涪陵市)

22、古蜀文化遗址:金沙遗址、古蜀船棺合葬墓(四川省成都市),三星堆遗址(四川省广汉市)

23、藏、羌碉楼与村寨(四川省丹巴县、理县、茂县)

24、黔东南苗族村寨:苗岭山区雷公山麓苗族村寨(贵州省雷山县、台江县、剑河县、从江县)

25、黔东南侗族村寨:六洞、九洞侗族村寨(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

26、哈尼梯田(云南省元阳县)

27、坎儿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28、“苏州古典园林”扩展项目:苏州古典园林及历史街区(江苏省苏州市)

29、“皖南古村落”扩展项目:棠樾(安徽省歙县),理坑、汪口(江西省婺源县)

30、“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扩展项目:尼山孔庙(山东省曲阜市),孟庙、孟府、孟林(山东省邹城市),颜庙(山东省曲阜市),曾庙(山东省嘉祥县)

31、“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潞简王墓(河南省新乡市)

(国家文物局2006年12月15日公布)

(资料整理/中国国家地理网 吕振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丹霞申遗花费十余亿值得
申遗生意经:疯狂砸钱与保护无关
中国的世界遗产地增至45处 位居世界第二
西湖申遗三问
世界遗产为何“爱涨价”? 拥此头衔游客蜂拥而至
丝绸之路旅游开发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