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江汇聚

三江汇聚

北宋时,保国寺的中兴功臣德闲尊者兴建大雄宝殿,我们已经想象不出当时的能工巧匠费尽多少才华心血,才能在灵山之麓营造出这样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其瓜棱柱的创造,不仅营造出江南一地宋代建筑的独有美感和风貌,也成为海内最早的拼合柱之实例;其采用的黄桧木材,屹立千年风霜雷电不倒,更造就了鸟禽不进,虫蚁不入的传奇;整座巨厦未用一枚铆钉,全用斗拱之间的巧妙衔接承托起整个重约50吨的庞大屋顶;七朱八白的朴素彩绘,成为国内罕见的建筑实例,将时间指向遥远的唐宋;而三个“小八斗形”的镂空藻井,如同三朵灿烂的莲花向下生长,面向凡间虔诚叩拜的心灵,在佛前的天空里默然绽放。

从国宁到保国——甬地的家国情怀

公元863年,唐咸通四年,三江口一带成为明州州治已经有了四十余年的发展,也许是出于沿海人民较多宗教信仰的需求,也许是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当时的子城外修建起了国宁寺,“时罗城未筑,市井草创,而双塔雄峙,殿宇庄严,蔚为大观”。这座从那时起便一直屹立至今的古塔,有着与北方唐塔不一样的含蓄内敛之气度,如今是浙江境内硕果仅存的唐塔,而且也是国内仅存的唐代寺前双塔形制实例。

今天的咸通塔,立于宁波最繁忙的交通干道一侧,见证这座城市由子城而罗城、由罗城而租界、再由租界而发展至今的千年变迁。曾经的寺前双塔,如今仅存西塔一座,东塔因大火而终在光绪年间崩塌,而国宁寺更历经风雨变迁,后改称为天宁寺,终又于解放后拆除,曾经的双塔庙宇奇观便再如华亭鹤唳不可复闻。

但无论如何,这座楼阁式砖塔保存至今,在漫长的岁月中没有严重地毁损,在迅速的城市化进程里也没有被“保护性”拆除,虽然寺庙的名称曾一再改变,塔身的腰檐亦早已毁损,但塔身却始终屹立,无论是子城外的荒野处,还是市中心的车流边,这座塔终归坚持了下来。


宁波中山路一侧的咸通塔 摄影/楼学

而提到国宁寺,却又不得不提这样的一个人。

公元880年,国宁寺的僧人可恭似乎管了一件闲事,他应了施主的要求,离开当时恢弘壮丽的寺院,踏上了前往都城长安的艰辛旅途。这千里迢迢的跋涉,只为上书朝廷,请求在宁波城西北复建武宗灭法时被毁的灵山寺。

当今天我们回忆起这位僧人时,又不妨参考一下这趟列车,K466次,每天午后由宁波驶往西安,在交通如此迅捷的今天尚且需要一天一夜的行程,而那时的可恭,大概只怀着对宗教的笃定与虔诚,丝毫不顾前路的危险与磨难,毅然从国宁寺出发了。

可恭出发的日期似已不考,当他一路西行途径关东时,适逢当地大旱,因着僧人的悲悯之心,可恭便跪诵莲典,未终,竟已遍降甘霖,“有司奏状,遂得召见”。时值内忧外困之际,唐僖宗为求佛法护国,便欣然答应了可恭的请求,还留下这位高僧讲经弘福寺,这个曾有玄奘说法的佛国古刹也有了浙东人的身影。数月之后,可恭启程回往明州,随他一同回来的,还有御赐的“保国”匾额和紫衣袈裟。


保国寺大殿 摄影/楼学

我甚至都不太能够明白,这个地处东南、偏于东海一隅的小城,远非京畿重镇,更无边疆戎马之苦,却又如何总有这般家国情怀,从“国宁”到“保国”,寺庙的名字竟总在诉求国家的稳定安宁。恐怕,宁波人的家国意识,便是从那时起就已根植在这座城市的血脉里,此后千年才可绵延不断,传承不绝。

后至北宋,保国寺的中兴功臣德闲尊者兴建大雄宝殿,我们已经想象不出当时的能工巧匠费尽多少才华心血,才能在灵山之麓营造出这样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其瓜棱柱的创造,不仅营造出江南一地宋代建筑的独有美感和风貌,也成为海内最早的拼合柱之实例;其采用的黄桧木材,屹立千年风霜雷电不倒,更造就了鸟禽不进,虫蚁不入的传奇;整座巨厦未用一枚铆钉,全用斗拱之间的巧妙衔接承托起整个重约50吨的庞大屋顶;七朱八白的朴素彩绘,成为国内罕见的建筑实例,将时间指向遥远的唐宋;而三个“小八斗形”的镂空藻井,如同三朵灿烂的莲花向下生长,面向凡间虔诚叩拜的心灵,在佛前的天空里默然绽放。无怪乎有人会赞叹,“结构之严谨,造型之工整,风格之洗练,气势之宏大,实在是此后金、元、明、清建筑遗构中所不得而见者”。


保国寺大殿的斗栱和转角铺作 摄影/楼学

保国寺大殿屋顶 摄影/楼学

这座建筑瑰宝曾隐蔽于浙东山林之间数个世纪,在过去的岁月中,她从未取代国宁寺、阿育王寺而成为宁波地区的主要寺庙,而却一直处于从院之地位,或许也正因躲开了主流的视线,才能幸运地远离日常之毁损和战争之创伤,而终于在建国后的文物普查中横空出世,震惊世人。她曾经领先宋代建筑的国家规范《营造法式》约有九十年,不仅是北宋建筑之典范,成为《营造法式》的母本,更于江南独领风骚,与黄河以北之南禅佛光互相辉映,并列为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建筑瑰宝。

今天,当我们惊叹于保国寺的繁复斗拱和精美藻井时,当我们感慨一千年的时光没能改变这座木构建筑的辉煌时,我们应当在心里默默向那位执着前往长安的僧人礼敬,那趟从国宁寺出发的遥远征程,深受佛法庇佑,更得信仰加持,才能穿越久远的历史时空而行走至今。


保国寺大殿鸱吻 摄影/楼学

保国寺的窗棂 摄影/楼学

也正是古城外灵山脚下修建保国寺的时候,明州迎来了城市发展史上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中心开始逐渐南移,地处浙江东部的明州凭借着天然的港口优势,逐渐发展为沿海的港口重镇。有经吴越国钱氏的辛苦经营,江南一带免受战乱之苦,纳土归宋之后即迅速成为国内经济文化之中坚力量,及至柳永来到杭州时,已经足以被震撼而写下“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的赞誉。而明州城在北宋一朝,也迎来了王安石,迎来了曾巩,成为新政的摇篮。

庆历七年,王安石知鄞县,改革财政、兴修水利、发展教育,明州城成为王安石新政思想的试验田。而数十年后,当王安石进京倡行变法,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曾巩时知明州,亦起身响应。明州这个昔日的文化边疆,在北宋因为两位大学者的治理,也因为“庆历五先生”的不懈投身教育,而终于成为开化文明之地。

除了文化上的巨大进步,这一唐代时即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天然良港也在此时迎来了另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公元999年,明州设立了市舶司,此市舶司一经建立,便几乎与整个中国古代对外航海史、交往史相始终,此后朝代更迭,机构变迁,明州市舶司的存废一直是帝国对外政策的风向标。而这一起到海关作用的机构得以建立,标志着明州的贸易及港口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高度,并获得了帝国的支持与认可。此后的明州便迅速发展,并在日后成为与广州、泉州齐肩的三大港口。彼时的明州港,有来往日本的使节,有传教东洋的信徒,有行走天下的货商,有出海劳作的渔民,桅墙林立,舟舶密集,越窑上林湖的瓷器映照出千峰翠色,江南制造的绫罗丝绸也衣被天下,浙地茶香从这里越过大洋浸润了日本和高丽的历史,乃至有铜器丹漆装点着东洋南洋各国的厅堂,更有甚者,庞大的使团从这里出发前往高丽,“聚为大市,罗列百货”——从这里运出的货物重构了东方世界的生活。

一千年后,从宁波走出的宁波商人将再一次重构世界,那些至今仍活跃在上海滩的宁波帮,那些在宁波本土发迹又为了寻找更广阔天地而迁往上海的宁波商人,深刻地重书了这座中国第一大都市的城市内涵。甚至今天代表上海方言的“阿拉”二字,就脱胎于原汁原味的宁波模板。从“阿拉宁波”到“阿拉上海”,再从“阿拉上海”走向“阿拉世界”,从北宋时三江口畔停靠的海船神舟,再绵延而下至今天北仑港外锚定的万吨巨轮,宁波人的经商传统竟没有更改,那份放眼寰宇、心怀世界的情怀,更从未变迁。


越窑青瓷荷叶带托茶盏及褐彩羊首壶 分藏宁波博物馆及故宫博物院 摄影/楼学
 
而从保国寺说开去的北宋,就重新回归到保国寺的大殿里吧,那一年代里,这般精美辉煌的寺院尚只能为明州之一从院,就可见时下主院之恢弘,信徒之广众,城市之繁荣。这一时期奠定起来的明州城市基础,已经在为下一次的蜕变积蓄力量。

 

一枝一叶总关情——南塘老街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爱旅行的人总喜欢这样说。

“旅行就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去”,宅家的人总会给出这样的理由。


摄影/徐菘霙

摄影/徐菘霙

有时候会出现这样一个矛盾的现象:有时我们踏足了多个省份多个城市,但是却对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内的景点知之甚少,当被异乡旅客问起某某路某某街某某景点怎么走的时候,还会愣一下或者不知道怎么走。


摄影/徐菘霙

五一回家,经过爸爸介绍才知道宁波市内又多了一处人文景观——南塘老街。在老爸绘声绘色的形容下决定出发一探究竟。

没到老街的时候,觉得它会有点像长沙的太平古街吧,因为作为市政府未来的商业开发旅游地之一。


摄影/徐菘霙

摄影/徐菘霙

刚到老街的时候,感觉有点像乌镇。走进老街的时候,觉得它更像嘉兴的月河古街,也是那么长长的一条,二期工程还在开发中。可当我走完老街时,我发现市政府用心良苦,它不同于那些古镇古街,因为所有进驻在古街的内的商家都是宁波的老字号,很多都是我小时候知道,后来在城市中销声匿迹的,卖的小吃,墙壁上的附图体现的也是宁波古城的城市文化,这条街有着极纯粹的地方特色。(来源:个人门户 作者:徐菘霙 查看原文 实习编辑:楼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宁波鼓楼
关于宁波的10个秘密,宁波人终于藏不住了!
浙东第一街 繁华道不尽-头条网
名胜|浙江·宁波保国寺
鼓楼沿,宁波人心中的城市之根
宁波鼓楼---宁波印象(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