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是如何应对职场小道消息的?和孔子的一样么?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至诚者

方能走得长远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论文·宪问十四》

“逆”,是预先揣度,“亿”,是臆测、臆想,“先觉”,是无心而自然知觉。

孔子说,不预先揣度别人会骗我,也不凭空猜测别人不老实。然而,当对方稍有不诚不信的时候,又能马上察觉,才是贤者吧!

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孔子说的这句话呢?

没有人能够骗得了至诚之人,因为他最知道真诚是怎么回事的人,你做人、做事稍微有一点儿不诚,他都能立马觉察出来。

你是骗不到他的~

02.

不出手,

是因为未来还长

公伯寮愬(sù)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宪问十四》

愬(sù),同“诉”,有投诉、说坏话的意思。当时子路在季孙氏做家宰,公伯寮向季孙氏诬告子路,对子路不利;季孙氏呢,则受了公伯寮对影响。

子服景伯在知道了这件事,就跑来告诉孔子,说,

公伯寮在季孙氏那里说你徒弟子路的坏话,夫子 —— 这里指季孙氏 —— 他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不过,我的力量,还不能让季孙氏明白是非,把公伯寮明正典刑,陈尸于市朝。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景伯和孔子说这番话,是有让孔子替子路出头的意思在里面的。

但是,孔子却拒绝了他的要求,说,“道之将行,这是天命,道之将废,这也是天命”,如果他的谗言,就能够把子路给毁了,那也是子路的命。

要理解这番话,我们有两点要理顺,

一是孔子为什么要接受命运安排的,对子路的遭遇听之任之?这个做法是否可取?第二个,是孔子他为什么不愿意替子路出头。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现在很多人都说要改变命运,要对命运的不公平发起抗争。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命运对他们究竟公不公平?

说得更直白一点,他们之所以会陷入现在的境遇,究竟是命运的不公,还是自己的问题?

去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这固然值得提倡,但若以此为借口,去牟取不正当的利益,那就是不道德了。

接着,我们来看第二个,孔子为什么不肯替子路出头。

一方面,是子路被诬告这件事,真相尚未查明。

这件事既有可能是子路有道理,季孙氏故意针对他,也有可能是子路就是不对,季孙氏是在提点他。

孔子他既不是当事人,也不了解情况,怎么能够听你景伯几句话,便急匆匆地出手相助呢,那不是滥用自己的权利,和季孙氏一个德性了吗?

另一方面,是孔子出手,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且不说他的身份不方便他出手,人季孙氏毕竟是他的上级,哪怕做错事,也轮不到他去提点,季孙氏他自己如果意识不到问题所在,孔子说破嘴皮子不仅没用,还会给子路惹来麻烦。

所以,静观其变,于孔子来说,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里,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论语·宪问十四》一书的共读。

敬请期待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我知也夫|《论语》没有那么难
论语日课373:孔子门徒中也有个犹大
一起学《论语》14.23宪问篇——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每日学论语#14.22【2017-7-4】
《论语》经典名句分享之二,值得收藏!
性格和命运息息相关——《论语》学习26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