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如何做好自己和家人的生命代理人?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这是书语人间为你解读的第381本书

《最好的抉择:关于看病就医,你要知道的常识》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为你带来一本新书,名字叫做《最好的抉择:关于看病就医你要知道的常识》。


每天,数以千计的人都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我到底该不该吃某种药,进行某种治疗?

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考虑这个问题是为了健康而防范于未然,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则是为了医治疾病,要在不同的治疗中做出抉择。


然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做出一个医疗决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一方面,每一个人都会因为对死亡的恐惧,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宁愿错杀1000,也不放过1个;

另一方面,形形色色的专家,包括互联网上、电视节目里、杂志上的,虽然都在告诉你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什么,但说法上却始终存在着出入。

图 | 后来被发现是谣言……

因此,在被问到人们为什么会选择某一种治疗手段时,大多数人都只能用「心安」来解释。比如,去医院检查一下,总比不检查放心。

那么,这种「心安」究竟是什么呢?我们面对身体上的不适时,又该如何做出明智的医疗决定呢?



01.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如何看待治疗时的副作用?


苏珊这一辈子几乎都没有得过什么病。

跟很多妇女一样,她只是在几个女儿出生的时候,请了妇产科医生为她接生,此外便是每年例行的体检了。

但是,苏珊快要45岁时,一次与体检医生的谈话,让她陷入了纠结中。

医生告诉苏珊,虽然她的饮食非常健康,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但是她的胆固醇却比同龄女性偏高。

接着,医生便拿出了一种他汀类药物给她,告诉她记得按时服用,及时回来就诊。


然而,刚一离开诊所,苏珊便遇到了一位因为长期服用该类药物而浑身剧痛,不得不倚着一根拐棍行走的女士。

在听了这位女士的抱怨后,苏珊便扔掉了这份来自医生的处方,拒绝服药。

再被问到拒绝服药理由时,苏珊给出了我们一个很多人都会觉得匪夷所思的理由,

「我和我的父亲很像,他去世前胆固醇同样很高,但却从来没有服过药。因为,我认为,虽然高胆固醇对某些人来说会很危险,但是,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根本不是什么危险事。」


读完了苏珊的故事后,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

我们人类其实是一种很容易被别人影响的动物。

我们一方面会大量地接触到书籍、杂志、电影、电视、网络和朋友的故事,然后,不自觉地把自己给代入进去,设想如果自己经历了类似的事情,都会做出哪些决定。


另一方面,我们在向别人学习时,对那些激烈的、不同寻常的经历,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甚至会在千钧一发之际,抱有「侥幸心理」,希望也像这些人一样幸运。


也许,对于苏珊来说,她恰好可以复制她父亲的「成功」经历,不靠着药物的帮助,也能够长命百岁,但是换做另一个人,便有可能会因为擅自停药死去。

因此,你在做出医疗决定时,也一定要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相信概率和大数据。

放到苏珊的身上,便是有了那位老妇人的不利信息,也要去网上多查一下,绝大多数按医嘱服药的人,都过着怎样的生活。

也许,她便会跟着发现,自己只用承担千分之几的副作用,便可以在未来10年内,把心肌梗塞发作的概率降低30%了,让晚年生活更有保障了。



02.
医生的建议到底该听不该听?
不迷信,不盲从

读完了苏珊的故事后,我们再来看看丽萨的故事。

丽萨生活在佛罗里达州的南部,是一位现年42岁的对外英语教师。她给学生上课从来不迟到,这也是她非常引以为傲的一点。

但是,有一天,她快走到教室门口时,却突然发现自己的脚上像刀割一样疼痛,于是便只好停下来,深呼一口气,让自己的表情不再因为痛苦狰狞。

于是,她便来到了医院,在骨科医生的建议下,注射了一种药物。


事实上,这样的治疗方案也产生了好的效果。

只不过,才刚过了8个月,疼痛再一次回到了她的身上。


虽然丽萨也心知肚明,听从医生的建议,接受手术会让自己更快好起来,但是,一直以来都偏好保守治疗的她,还是希望自己回家慢慢疗养。

后来,虽然在家人和校领导的反复规劝下,丽萨最终答应做手术,但是,糟糕的术后反应,却始终心生烦闷,懊恼不已。


事实上,一个人在听从了周围人建议,采取了相应的医学治疗方案后,往往会对重新回到生病以前的状态,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望。

于是,任何不够理想的医疗效果,哪怕只是一点点,都是会让Ta感强烈的自责和持续的悔恨,认为都是别人的错,才让自己那么痛苦,甚至把怒火发泄到主治医生和劝Ta治疗的人身上。



因此,患者在决定是否要听医嘱做出医疗决定时,一定要学会把医生当成是方案的建议者,不是方案的决定者。

而,医生则要不断地与患者探讨病情,鼓励患者去探索自己的偏好,让患者自己做出一个愿意承担一切后果的决定。



03.
如果病人不能决定,
亲属如何替Ta做出选择?

虽然,为了减少在治疗中的后悔和自责,医生一直以来都在鼓励病人自己做出医疗决定,但是,生活里总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让患者无法替自己的生命做主,

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表明,至少有40%的成年人会因为在住院中,出现意识混乱甚至昏迷的情况,没有办法和医生清晰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不得不让自己的家人,或是医生来替自己做决定。


那么,这时又该怎么办呢?

来和灵遥一起读读看下面这个故事吧~

小明的老母亲因为车祸陷入了昏迷,医生说即便是治好了,也有很大可能性会瘫痪在床。

现在,因为家里的资金不是很充裕,如果要治疗老母亲,小明便一定要卖掉房子,和妻子、女儿一起去外面租房子住。那么,小明究竟该不该为了自己和妻儿放弃老母亲?


看到这样的问题时,任何人心中都会难免一紧。

一方面,从感情上来说,一边是对自己有生育和养育之恩的老母亲,另一边是许诺相扶到老的妻儿,无论是抛下哪一方,都会是巨大的痛苦。


另一方面,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患者,意味着需要对Ta进行「冒险治疗」。这就包括了长时间使用呼吸机、肾透析仪、心室插管、大量使用抗生素等等。

这样做法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即便是能够把病人从死神手里给拉回来,也无法保证病人余生的生命状态。


因此,这种情况下,医生的建议往往是以「病人的利益」为最大化,也就是说,除非终止抢救「符合病人的最大利益」,不然任何形式的放弃都是错误的。

因为,生命是最宝贵的,无法重来,而,所谓的「生命质量」对病人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事情。


灵遥也曾经见过许多行动不便的残障患者,他们虽然也在忍受着极大的痛苦,但是,也在因为自己的幸存感到侥幸,努力地替社会创造着价值。


由此可见,那些在你生命中与你拥有最亲密关系的人,你同样也拥有着在Ta生命的最后阶段,定夺Ta生死的权利。

虽然,我们谁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也希望每一个爱的人都能够安享天年,但是,即便真的走到了这一步,也希望你能够尊重Ta的愿望,勇敢地承担起这份责任,做出不让彼此遗憾的选择。


以上,便是全书的内容。

虽然,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的医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医学本身,依旧是充满着局限性的,即便是再好的医生和再优秀的治疗方案,也不敢给你做出100%的保证。


因此,除了平日里要好好照顾自己,敬畏生命,顺应自然规律,也要对医学和生死多一分理解,多多关注自己活着的时候,都为身边的做过些什么。

这样,才是不遗憾一生。

祝健康!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千万美国人都在“计划死亡”,你想过自己会怎样离开吗?
医德十二箴言
古典:关于离开人世,每个人都应有更好更舒服的选择
罗点点的选择与尊严:生命如何结束,应由自己选择
当你老了,你将如何结束人生?这个地方,所有人都在“等死”
影评|《最好的告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