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谈「学习」: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论语》的共读。

上一篇里,我们了解了「学习」的方法。

在孔子来看,学习,分别是两个词,即「学」与「习」,其中,「学」的意思是「模仿」,模仿圣人或是厉害的人的一言一行,「习」是「反复练习」,直到它们内化成你日常习惯中的一部分。

更多内容,请戳:孔子谈「学习」:学习,就是模仿和练习

接下来,我们继续《论语》里《学而第一》的共读。

0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里的「朋」,是指同类,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那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当今这个社会,「朋友」一定是一个被用烂了词语。

学校里念书的时候,很多人会称自己的「同学」「室友」为「朋友」,步入社会以后,又会把工作外参加活动的,新认识的人称为「朋友」。

殊不知,「朋友」是人际关系中,很亲密的一类,只有三观一致,志同道合,彼此都愿意为了对方付出的人,才叫做「朋友」。

一个人若是相识满天下,人人都是自己的「朋友」,Ta往往没有几个能够推心置腹的好友,可以说是人生一大憾事了~

所以,既然我们这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请把时间投入在那些你喜欢,也喜欢你的人身上,与他们在相互切磋中成长吧~

02.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里的「知」和「愠」,分别是指「理解」和「生气」的意思。

我们要把这句话和前面那半句连起来看。

前面那半句讲的我们与「志同道合」的人的关系,人人都很熟悉,都能够做到,因为不管是什么人,都会很有共鸣;后面这半句,虽然都「知道」,但「做到」就难了。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人不知而愠」,人家不理解自己,就很郁闷,很生气。

毕竟,人之常情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支持。一旦发现别人和自己的观念向左,下意识都会有种被冒犯的感觉,自然也就「愠」了。

于是,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或是背地里埋怨说「唉,他这个人,我简直和他没法说。这脑回路也太清奇了」

然而,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别人知道的事情,我们难道都知道吗?

不要以为别人都跟自己一样,我们知道的,别人就有义务知道;我们认为很简单的道理,别人就该很明白。说不定有些对别人来说很简单的事情,你根本就想不通呢~

另外,《大学》里也讲了,修身是你自个的事情,你因为多读了几本书,多经历了一些事情,对这个世界上的事与物又多了几分了解,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本是一件好事。

你本可以在这条自己认定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直到到达你心中的终点,至于别人理不理解你,怎么评价你,那是别人的事情。

若是别人的评价真的那么重要,重要到能够牵动你的情绪,让你大动肝火,非要争个输赢的话,你这个所谓的「目标」也不过只是心血来潮罢了~怕是难成气候。

因此,走自己的路,学自己的知识,让别人说去吧~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里,我们将继续《论语》里《学而第一》的共读。

敬请期待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被世人遗忘的一面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这个丧事由我来办理(10—21,讲于2022年4月10日)
孔子说“三思而后行”,想太多真的好吗?其实下半句才是答案
《论语》精华8句,不可不读的人生智慧
论语14.23
论语》交友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