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找到了自己要做一辈子的事

喵~大家周四好呀~

今天这篇文章很长,有6981字。它记录了我的一个人生里程碑。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件特别特别开心的事。就在今年3月的时候,我在《30岁之前的最后一年,我打算这样度过》中写到,“我希望在30岁之前最后一年,找到自己的生命要去往的方向”。还没等到一年,我想,我已经找到了。

3月份的时候,我原本的理性和感性反应模式都被砸得稀碎,处在一片混乱之中;5个月之后的今天,我已经重新建立起来一套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三观底层框架,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底层框架应该都不会变了,如果有改变,只会改变一些具体的观念。并且,我找到了自己的使命。

三观重塑的部分我们放到下周再说,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这件“我要做一辈子的事”。

1

曾经的我


如果你在2年前问我,倩倩,你的人生追求是什么?
 
无论我“面儿上”的回答是什么,我心底里的答案只有两个:赚更多钱,以及成为更优秀的人。
 
我从小学习就不需要父母监督,因为小时候的我就知道,高考是我改变命运的第一次机会;我拼了命学习,只为能够离开家乡的那个小城市。大学的时候,和室友第一次去南京德基广场7楼吃饭,在扶梯上,室友说她的人生理想是“有一天可以去德基广场买喜欢的东西不看价格”,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于是我拼命赚钱,终于有了去德基买东西不看价格的能力。18岁的时候,去TOP2读书是我不敢告诉别人的梦想;28岁的时候,终于拿到了从燕园寄出的录取通知书。
 
看起来一切都很励志、很如愿以偿对不对?
 
在28岁之前,我都没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我总是不停地定下新的目标,实现这些目标,然后再去定新的目标。我认为人生就是要这样一路向前,高歌猛进。
 
那时候的我,觉得人生只有“赚更多钱、变得更优秀”这两件事是重要的。所以我并不在意身边的人,也不在意和他们的关系。我的圈子换得很快,身边甚至很少有认识超过2年以上的朋友,我对身边朋友们的离开也毫不在意。因为在我心里,所有人、所有事都要为我达成目标让路。
 
谁阻碍我,我就要离开谁。

 
28岁的时候,我终于意识到一件事:无论我做什么,无论达成多少目标,我都不快乐。
 
无论我已经有了多少,我都觉得还不够,还想要更多;已经拥有的,我时时刻刻都在担心失去。
 
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到2020年,我的焦虑已经到了“捕风捉影”的程度。每天会问老公20次“你爱我吗”,他总是一次次耐心地给我肯定的回答(现在回想,要是别人天天这样问我相同问题,我估计早都把这人拉黑了)。某个月营收比较好,我就会担心下个月达不到相同数额甚至每年从1月开始我就担心,万一到了年底没有去年赚得多怎么办。
 
我到处去学习,目之所及我能上的课几乎都去上从公司战略、营销、管理,到个人的演讲、理财、个人品牌。我迫切地渴求收入能像2018年自己“从打工人到创业者”的时候一样,再来一次数量级的增长,但无论我怎么上课怎么找顾问,3年过去了公司收入也没多个零,于是我就更焦虑了,去上更多的课、找更多的人咨询。
 
我还会“意识跟风”但是行动力又跟不上,比如说着要做视频说了很久,每次一开工就放弃。
 
我一直想把公司做的更大,但一直找不到好方法。
 
甚至到2020年底,参加全国联考前夕,年底大传播+考试的双重压力下,我的焦虑已经表现到严重的躯体症状。头痛、胃痛到下不了床,更别提复习和工作了,甚至还因此找了心理咨询师。当时在《记一次神奇的心理咨询经历~》中有记录。
 
说来很不好意思,我从8年前就有意识地去学习各种情绪管理的方法,并且这些年也写过不少关于情绪管理的文章,但我自己还是时常会有陷在情绪里走不出来的情况。只是这么多年的实践下来,从以前“每天都会陷进去”到“每周陷进去2-3次”,再到“每个月4-5次”,也算是有进步,但还是会陷进去。
 
我曾经是一个心理咨询师“资深用户”。每次遇到焦虑、烦躁、愤怒、伤心,感觉一时半会儿过不去了,我就去找心理咨询师聊一两个小时。过去几年,我找过各种流派、很多位的心理咨询师。情绪在当下缓解了,但它总是会重演。
 
不了解的外人看到我,会觉得我似乎还挺好的。总是正能量满满,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向前冲冲冲;有点小钱,有自己的事业,老公对我也好,应该很幸福才对。
 
只有我自己和亲近的朋友知道真实的状态:时常出现的厌离心,深度焦虑,自我厌恶,有时连同对身边人的厌恶,永不满足的野心,对前途未卜的恐惧,还有动不动生病的身体。

 

2

我的改变


直到我的前合伙人周杰老师把丁老师推荐给了我,走入亮心,这一切才从本质发生变化。
 
面试的时候,丁老师问我,“你有什么问题想来找我解决?”
 
我回答说,我想要找到自己的使命,还想让我的个人收入和公司收入都多一个零。”因为我觉得那种百分之十几二十的增长都不叫增长,至少要翻几倍才算增长。
 
目前我已经在亮心上了10次课了。我从丁老师这边学了很多有用的小技能。
 
比如说,“花期理论”。丁老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有的人是大树有的人是蒲公英。大树不必羡慕蒲公英会飞,蒲公英也不必羡慕大树长得高。
 
比如说,“工具价值和终极价值”。当我看到行为背后要获取的感受是什么,我便不会在具体的事情上继续纠缠。
 
我跟随丁老师学习之后的第一个变化是,我不焦虑了。无论是第二天要做一个重要的传播,还是马上就要考试,甚至某个月到月底都没进账,我都不焦虑了。
 
对,到今天为止,我已经快一年没焦虑了。
 
不但自己不焦虑,我还会把身边人的焦虑安抚下来。

 
第二个变化是,我跟身边人的关系有了巨大改善。
 
前面说了,以前我的眼里只有目标嘛,“人”在我这边就是NPC,对我实现目标有帮助我就多结交、没帮助就不花时间在这个人身上。
 
讲一件最近刚发生的事。
 
亮心私塾每个月会有一次“集体生日会”,给当月生日的同学集体过生日。但这个不是像很多公司团建那种,切个蛋糕唱支生日歌就结束了的,每次都是非常用心设计过的。

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几次生日会,有一次是我们去春沐源游学,寿星要在整个小镇里“寻宝”才能找到自己的礼物;有一次是全班同学都被戴上眼罩,寿星不取下来,其他同学的眼罩取下来,然后每个人拥抱寿星并且对他们讲一句话;有一次是把寿星朋友圈照片打印下来,其他同学要根据朋友圈内容找到对应寿星,并且贴到一面专属的画板上。
 
8月份过生日的同学只有一位姐姐,名字里有个“枣”字,我们叫她“枣姐”。
 
枣姐在7月的某一次功课中写她突破了一个卡点,大概意思是内心比较抗拒“阿难·倩”(也就是我)还有小D(我们班另一位同学),觉得我们跟她不一样。听完丁老师讲“应该”那节课之后,觉得能够允许我们的不一样了。
 
结果,小D就从这短短的两句话中看出了“枣姐有颗粉红色的少女心”。小D是一个很细腻、很敏感也很浪漫的女孩,她总是能够觉察到连别人自己都看不到的需求。她平日很喜欢穿粉色衣服,总是乐呵呵的,她分析认为“枣姐抗拒我,抗拒的是我身上傻白甜的气质。但她其实很希望自己也能有傻白甜的一面。”于是提出要给枣姐办一场粉色party的想法。
 
于是我们全班都在这次课程上穿了粉色的衣服。连男同学都穿了粉色。我因为在湄潭被疫情影响隔离了几天,出门的时候没有带粉衣服,玲玲姐还专门从家闪送了粉色衬衫给我穿。
 
到了party的当天,枣姐非常感动,说,终于有人懂我了。
 
我大受震撼。感动之一是,D居然可以透过看起来那么不经意的一句话,看到枣姐的内心。感动之二是,全班的同修为了给一个人带来感动,都完完全全参与其中。甚至丁老师为了“配合我们演出”,都背了粉色元素的包。

 
老师还让我们给同修的周记、作业进行反馈。我们每个人会有死党,死党之间会给与生活与工作上的相互支持。
 
类似这样的事情,从去年10月到现在发生了很多很多。对于一个以前只把人当成NPC的我,感觉内心有什么东西渐渐融化了。
 
我看不见别人,所以也不希求被人看见。我的眼里只有目标,实现目标我就快乐,实现不了我就不快乐。我的感性、感受都是单方面的,我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对某件事的体悟,也从来不希求能够得到反馈,我就仅仅是表达而已。
 
但是这几个月的时间,无数次,我感觉自己“被看见”了。我在功课里面说自己胃不好,力哥专门问了好几个中医要方子,见面的时候告诉我;娘娘给我寄来了一大箱薏仁粉。我在转念作业里面写了自己遇到一件不开心的事,大家都来安慰我。
 
还有每次上课,都能收到同修的礼物。成堆的礼物,以至于每次都要用顺丰寄回家。
 
以前我也不会给别人支持。这几个月中,我也学会了如何支持别人、如何给别人反馈。学会了夸人,学会了给人送礼物,而且把这种文化带到了我在亮心之外的其他朋友圈子中。
 
来亮心学习第5个月的时候,我和父母关系有了重大改变。当时写了这篇:我做到了曾经以为这辈子不可能发生的事:改变父母
 
我现在正在练习的是深度聆听与激发他人意愿。这两个比之前学的“欣赏式嘉许”和“送礼物”都要难很多,我得更精进地练习才行。

 
我还学了在商学院学不到的、很落地的企业管理和经营知识。
 
比如,作为老板,应该怎样去招一个结果导向的员工。
 
比如,如果想挖一个很有才华的人,要不要给他干股。
 
比如,怎样激发员工的工作意愿。
 
比如,怎样选择一个新的、合适自己的赛道。
 
比如,产品的本质是什么,怎样去看到“需求背后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过去的10个月重塑了我的三观。大概分成了三个阶段,前面3个月是学“知识”,老师教了很多方法和观念,我在练习这些方法,但观念仅仅是“头脑收到了”,心还没收到。处于“懂了很多道理还过不好这一生”的阶段。
 
中间大概有4个月的时间,非常痛苦,就像3月份那篇文章中写的一样。我的旧三观、旧模式已经被敲碎了,新的还没建立起来,我处在一片混乱之中。好像做每一个决策都会有无数念头在打架,每天头脑上演轰轰烈烈的战争片。
 
最近的3个月,我正在重新逐步建立一套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三观。特别是最近1个月,好像之前种的种子都开花了一样,以前一年能打通1-2个卡点就不错了,现在几乎每周都在突破过去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惯性。我能够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变化。
 
三观的部分,我会在下周的文章跟大家详细分享。
 

3

我要做一辈子的事


那么,我“想要一直做下去的事情”是什么呢?
 
之前其实有不少读者来找过我,想通过亮心的视频号、公众号了解丁老师。但其实,如果你接触的老师比较多的话就会知道,“写”跟“说”是两回事。
 
如果你看过丁老师写的文章,会觉得“挺对的,就还好吧”;但如果你跟丁老师有过一次面对面的谈话,或者亲眼看过他现场做帮助人的案例,一定会感慨“这是真的大师啊”。
 
我的老师擅长小班教学、一对一辅导,亮心的学生,大多是大家口口相传,看到自己身边人的变化而成为了他的学生。就好比我,就是看到我之前的合伙人周杰老师的变化而来的。但这个传播范围终究是有限的。
 
4月份的时候,大家开始叫我“阿难·倩”,因为我可以记录老师说的80%-90%原话,而且我也很乐意去分享。如大家所见,我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写了20多篇关于“丁老师”的文章,分享他在课堂上教授的对我有助益的内容。
 
从一开始,这个专题阅读量寥寥,大家都觉得是在讲道理、看不懂;后来随着时间推移,我也慢慢琢磨出了读者们更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
 
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评论区反馈,说看到我分享丁老师的知识,发生了很大改变。心更安定了、更有方向了。
 
丁老师教授的内容,是有中国传统释道儒文化做支撑的,也有他多年自己经营公司与做企业咨询的经验。这是值得一辈子学习的内容。
 
我希望大家都能和现在的我一样,找到那条让自己内心坚定、适合自己的路。我希望大家都能够拥有内心的平静、喜悦与自在。
 
于是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我是不是真的可以成为“阿难”?我是不是可以协助我的老师,把这些古老的智慧和学问传播给更多人呢?
 
大概在2周之前,我有和我的编辑聊过。她说,如果一个方法能够以图书的形式“过审”,需要有大家普遍认可的信源作为支撑才可以。比如心理学,比如双盲实验。
 
我同时跟随依娜老师实修,依娜老师很少讲理论,而那些练习对于很相信逻辑、头脑强大的人来说,入门阶段往往难以信服。因为不信,很多人就错过了。但这些相信逻辑、头脑强大的人,他们是我身边90%的亲人与朋友,是追随我多年的读者与团队伙伴。我不能放弃他们。

 
当我产生这样一个想法的时候,我突然惊奇地发现,仿佛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
 
多亏我在大学的时候经历了一段长达几年的至暗时期,我才会一直坚持不懈地去寻求获得心灵自由之路。走过很多弯路,也一直没有放弃继续寻找正心正念、能够讲授“正法”的老师。我找了好多好多年啊。
 
多亏我在2016年考研失利,进入国家电网工作。在有稳定收入+空闲时间的情况下,我才会去做自媒体尝试,并且在2018年25岁的时候辞职;倘若我顺利考研,毕业之后大概率还是入职电网,只是所有时间线往后推迟三年,也就是变成2019年毕业,依旧是入职两年之后,2021年28岁的我,不知道还有没有那样的勇气辞职。
 
多亏我在本科学了工科,这让我有了很好的逻辑思维,而且有了科学的判断能力。我才没有在文字中陷入过度感性,没有在听闻一些奇闻异象的时候被那些玄的东西带跑偏。
 
多亏我从2017年就开始做自媒体,并且即使后来靠to B业务吃饭了,不靠自媒体赚钱了,也依然没有放弃写作依旧每周在公众号更新、记录生活。所以我还是跟读者离得很近,不用一切都从头开始。
 
多亏我的自媒体起步阶段是写学习方法的,我知道把一个理论讲到别人能听懂并且在互联网上传播,需要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多亏我的公司业务是做品牌营销的。因此我知道怎样传播,而不只是知道怎样写作。我没做过小红书,但是我指导了我的钢琴老师做小红书,她很快达到了1万粉,而且还引流了不少客源去线下。我的团队给客户做过许多漂亮的案例,都是基于标准化的流程,而非我自己个人的写作能力。
 
多亏我去光华管理学院读了MBA。我学了很多术语,还有科学的商业理论体系。
 
多亏今年疫情我被隔离了数次。让我意识到,其实我压根不需要消费那么多的钱,现在的收入满足舒适的生活早已绰绰有余,还想要更多钱都是自己的贪念。
 
多亏我在2018-2019年学了理财并且买了很多的年金险,被动储蓄了。因此,我才没把多年赚的小钱都挥霍干净,现在有支撑我做新事情的启动资金。
 
我一直坚信,做传播最重要的是“意愿”,而不是会某个平台。这些方法都很好学。
 
就像当年很多人建议我,可以把我早年写过的学习方法、理财知识一类的东西视频化,再搬到b站、小红书、抖音之类的地方。我每次都答应,始终没有动力去做,是因为我的兴趣点已经不在那里了。
 
学习方法只是我刚毕业的时候感兴趣的事,学了半天理财我发现关键还是要开源。兴趣不在那里了,让我继续做我不感兴趣的事,无论是流量还是金钱都没办法提起我的热情。
 
直到我跟随丁老师学习,跟随依娜老师实修。丁老师帮助我建立起一套全新的三观,依娜老师给了我很多有用的、可以与自己链接的练习。
 
我才发现,什么真正叫做“生命的改变”。

 
我因为老师教授的智慧而改变,因此我想把这些学问传播给更多人。
 
这条路并不好走。

首先,不了解的人会先入为主地评判“你被洗脑了”。
 
我得去熟悉那些经典,真正理解东方哲学,而且还得对应成大家习惯的“理论”和“信源”。很多涉及宗教理论和一些看起来有点玄的内容,是需要换成一些公众更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的。
 
我需要大量的练习。比如,丁老师让我练习5000次的“用问题回答问题”。我需要案例、自身的体悟而不是纸上谈兵。我得用这些理论自己经营企业且做的不错,或者是帮助过创业者解决他们工作中真实的问题,才能够令人信服。
 
我可能还需要一些资质。比如,要做某一项具体事务的时候,需要去考个证,或者再读个学位之类的。不过这比起前两个都是小case啦,我先好好利用北大的学习资源,毕竟MBA都还没读完,maybe可以跨专业选个课啥的。
 
我会为此聚焦。
 
以前我什么都学、没有方向,现在我知道,我接下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践行、更好地传播这些智慧,便不会再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在与此无关的事情上。

 
我还是会继续经营公司,继续结交创业者朋友,但我知道我的目的不再只是为了“赚钱”本身而是为了用这些经营公司与帮助别人解决公司问题得到的经验,让更多的人受益于那些智慧。
 
我还是会去上课、学习,但我不再是漫无目的地看到啥都学而是为了自己能够更加理解我要传播的这些内容,或是为了中间某个环节而考取资质、攻读学位。
 
我还是会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但不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我会有觉知地把每个人、每件事都当成宝贵的案例,练习老师教授的技术。
 
我还是会做社群、开课,但不是用消耗自己的方式,也不是用填鸭知识的方式。我会学着像我的老师一样,去陪伴、去启发、去激励。但这并不是我的主业,只是积累经验以及提升能力的一种方式。
 
我还是会努力赚钱、努力工作,但不是为了自己享受,也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对金钱数字的欲望。因为我知道大多数人都是慕强的,要自己站的足够高,说的话别人才会听;要有足够多的钱,才可以帮助更多人实现心愿、支持老师的空间。

我会停止不能滋养我的关系,以及终止无意义的社交。
 
看起来行为和之前差不多,但以前是凌乱的,我也不知道我在干嘛;现在我知道我的每一次决策,它的终点在哪里。
 
我也希望,因为自己一生要做的这件事,可以点亮自己,照亮更多的人。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启发,可以帮喵点个“在看”,动动小手让更多人看到喵~感恩~

我们下周四14:00见~

如果想围观喵的朋友圈,或者有什么悄悄话想和喵说,可以加这个微信号哦(如果加过喵其他微信就不用重复加啦)~

我的这些文章也值得你读一读


01 | 我参加了一个“不能说话”的活动,体验到了今年最大的快乐

02 | 我颠覆了过去十几年对学习的看法

03 | 149天后,我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04 | 经常说这句话,可能会遇到更多阻碍

05 | 我突破了一个29年的卡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能够掌控自己人生的人,都做到了这一点
听从内心,行我所行,我就是我
只做“有用”的事正在毁了你
最怕认真
胡说典藏 || 想坚持做一件事,就不要找任何借口懈怠,否则你会用千万条理由去放弃
90后超拽可爱的句子 头发长见识短,短发显的我有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