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故知新

1996年我协助孙剑云老师编著《孙氏太极拳剑》一书,当谈到孙氏太极拳特点时,孙剑云老师先讲了若干条,然后说:“我们家的拳跟他们(指其他太极拳)的名称一样,但规矩不完全一样,其实我们这些规矩也不特别,先父(指孙禄堂先生)认为所有的拳都应该是这样。简要的说就是中和。”根据当时的记录,孙剑云老师讲的内容中除了常见的几条外,有几条的讲解耐人寻味,如松肩、抱肋、扣胸、坠肘,拳从口出,重心要始终在两脚间变化不停、不可站煞,尾闾对着后脚的脚踝骨,开始打拳要如此,以后要打破身式,随意变化,也是如此。

孙剑云老师说:“松肩劲活,抱肋劲整,扣胸劲沉,坠肘劲疾,拳从口出守中用中,重心在两脚间交替变化则身灵多变,尾闾对着后脚的脚踝骨则手足相通。孙氏太极拳就这么练,不这么练就不能成拳,这些都是基本规矩,形意拳、八卦拳也一样,什么拳不是这样呢?唉,有些人的拳还真不是这样。”因此,同时做到松肩、抱肋、扣胸、坠肘,则其劲即活又整,即沉又疾。孙剑云老师说完这番话,乘兴站起来,做个几个左右互换的活步懒扎衣车轮手,时快时慢,变化不定,犹如舞蝶。

有点遗憾的是,后来这些内容没有写进《孙式太极拳剑》一书中,因那时我对孙氏拳的理解还很肤浅,还理解不到老师这番话的深意。好在当年记了下来,今天再看这番话,领悟到的内容与当年大不相同了。

有人问:这里怎么没有提六合呢?
答:是没有提到六合,因为六合已成为习惯,必须要做到的。孙氏太极拳以三体式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六合已成自然。

又有人问:怎么是抱肋劲整?手足相通劲才整啊?

答:是,但只有手足相通还是不够的,在手足相通的基础上还需要抱肋,抱肋,则自然含胸,肋骨之间自然贴紧,出手意在肘尖,肘尖以上部分与肘合为一体,全当不存在,则手臂之伸缩与身相合、与步相合,其劲整而疾。同样是手足相通的身形,在运动中抱肋出拳与不抱肋出拳,在自主性、在劲整、在出拳速度上差异甚大。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当代人喜欢找前人说话中的毛病,找毛病容易,而真正理解前人的话则不容易,学拳首先要学会接受,学会悟前人之言,哪怕听上去似乎有些荒唐,要学会透过表层吸取里面的营养。

当然学拳也不能一味地去接受,还要不断去质疑,只有质疑才能使自己不断提高认识,少走弯路,而且避免盲目受骗。

有人又问:重心在两脚间交替变化,平常走路不就是这样吗?这跟身灵多变有关系吗?

答:关系甚大,孙氏太极拳要求身随步动,同时要求身体中轴稳固平动,不能晃动,如同水漂浮木,又如平湖中行船,所谓身如桅杆脚如船。使重心在两脚间变化,位置准确自如,成为身知,习以为常后,则要求重心能在两脚间迅速变化,甚至快到目不暇接的程度时身体中轴仍旧稳固平动,且呼吸平稳自然,则算是及格。

问:这有什么用吗?

答:其用甚大。我在前面短文中讲过,节奏快打节奏慢,其实质反映的是身体重心在稳定中变化能力的强弱。而重心在两脚间迅速变化,同时中轴稳固,是动静如一的基础。换言之,所谓节奏快、变化快的基础是重心在两脚间能快速、准确、稳固的变化。作为一个现实可见的例子,就是不久前阿根廷孔卡对杨连慧的那场争夺金腰带的12回合比赛,很能反映这一问题。整场比赛,杨连慧的节奏明显比对手慢很多,因此被动挨打。究其因,一是身上散,二是脚下的节奏慢,想快也快不起来,一快身体中轴就晃,出拳就不准。故而,攻不进,守不住。孙氏拳的技术之所以领先于各派,其原因之一就体现在对基本功的规格上,其技术规格远高于各派。将这种高规格的基本功成为一种自然习惯,就是绝技。所以,孙氏拳对基本功、基本规矩要求极高,否则就不是孙氏拳。当年张烈师兄参加北京市高校武术比赛,表演的形意拳震惊全场,并非他的功力有多大,而是他所展示的技术规格极高,为武术界难得一见者。因此吴图南等一些老拳师在张烈师兄表演结束后,立即过来问他是跟谁学的,张烈师兄傲然答曰:“孙存周。”于是他们纷纷说:“难怪,难怪。”其惑立释。盖因老拳家皆知孙氏拳的规格高于各派。也就是在这次比赛后,许维仁先生上门找到张烈师兄,想让张烈师兄跟自己学。因为在基本功上有这样的高规格,学什么都相对容易成功。同样的例子还有,当年李玉琳先生拜到孙禄堂先生门下时,孙禄堂先生说:“你找我晚了,不过还能练出支胳膊。”习拳若以健身、修身为目的,则不存在早晚,苟有气即能成。但对于技击就不同了,晚在哪里?晚就晚在所建立的基本功的规格上。孙氏拳基本功中那些至高的技术规格,到了一定年龄后才开始练,就练不了了。孙剑云老师当了解我欲求技击功夫时,也对我讲过类似的话。以后通过与支一峰师兄、张烈师兄交往,对此我自己也有体会。如果谁有疑义,不妨严格地按照“张烈先生讲武术”博客中要求的技术要领练练看,看看自己承受的住不?这还是张烈师兄为了普及的需要相对降低了的标准。

今天一些人不仅自己练拳对孙氏拳要求的技术规格不讲究,很可能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教人也就只能如此囫囵得过。那差不多算是糟践孙氏拳。还声称久则奇效自彰,蒙谁呀?!

孙氏拳行以极还虚之道,极在何处?

内为笃静,外为规格。

笃静至极而至虚,规格极高且练到极处合于虚,成为自然,内外同一,有若无,实若虚。此乃极还虚之意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氏太极拳三字经
太极拳科班出身必须规格之要则、体悟和探求
孙氏太极拳八大特征
孙氏太极拳简介
孙氏太极拳与杨氏太极拳合论暨武当一脉太极解密(13)——云手
灵活巧变的孙式太极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