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龙城内家拳


龙 城 内 家拳

龙城飞将旭日东升

 

龙城内家拳是20166月才正式命名的一个武术流派。

龙城内家拳总是和“企鹅步”这个名词联系在一起。而企鹅步作为龙城内家拳的核心技术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出现在创始人的博客中,并在网络上和武学界有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对龙城内家拳作简要的介绍。

 

一、       龙城内家拳的由来

 

龙城内家拳是20166月才正式命名的一个武术流派。或者说,谈不上什么流派,仅仅是种锻炼方法,一种练武术长功夫的方法,一种寻找到中国传统功夫中内劲的奥秘,并予以解释和传播的方法。

20166月,龙城内家拳创始人,张老师,网名龙城飞将,在湖南岳阳作了第一次公开的宣讲培训。此次培训用时两天,四川、山东、河南、湖南、湖北、江苏等地爱好武术的拳友参加了此次宣讲。此次宣传得到岳阳拳友的帮助和支持。

此次培训,使参加者了解了龙城内家拳的科学性,简捷性,了解到龙城内家拳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锻炼方式,直通内家拳内劲的殿堂。

在这次培训中,大家建议,给龙城内家拳这种独特锻炼方式起一个名家。经过酝酿,命名为龙城内家拳。缘由有二。其一,发明人,张老师,使用了多年的网名是龙城飞将。其二,老师个人不独享龙城内家拳之名,它应该是中国人的共有精神财富,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所以拳种流派不以老师个人名字命名。

老师网名“龙城飞将”源于著名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老师的出生地、生长地就是著名的历史名城,太原,别名“龙城”。非常凑巧的是,岳阳的别名也是“龙城”。所以,天时地利人和,促成了龙城内家拳这个名词,这个流派,这种独特的锻炼方法的出现。

 

二、       龙城内家拳

 

我们练的太极拳是什么太极拳?常有人问这个问题。

我们练的太极拳是什么太极拳?我们自己也经常在问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命名它为龙城内家拳。

 我们年轻时学过长拳,后来学过八卦,后来学过形意,后来又学太极。现在我们练的太极拳,是寻找科学的太极拳,寻找太极拳中科学的合理的动作,并不拘泥于哪一式。

我们的拳,融合各派武术的特点。哪派武术的动作有合理之处,我们就吸收之。我们自己的动作有不合理之处,我们就抛弃之。

我们的拳,融合各种运动的合理之处,包括体育的和文艺的。体育的动作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游泳、击剑。文艺的如踩高跷的、乐队指挥、敲锣的、打鼓的、扭秧歌的。

 我们的拳,就是内劲运行的拳。学习我们的拳,就是学习内劲,可以把任何拳,长拳短打,南拳北腿,都打成太极拳。

学了我们的太极拳,就是知道了什么是运动养生,破除了练拳为神的观念,回归到唯物主义的道路上来。

学我们的拳,并不需要有基础。没基础的照样可以学会,最主要是学习理解运动的规律。

学我们的拳,其它拳种的朋友一样可以进行,可以把内劲充实到你原来的拳架中,你原来的拳架表演会更好,不仅外行而且内行也看看好,不需要把你原来所学抛弃。

学我们的拳,即使你原来学拳时留下任何毛病也不影响学到真正的太极拳的运动规律,相反你会理解原来练拳中产生的问题,很容易地矫正练拳中的毛病。

学我的的拳,弱者可以胜强,女子可以胜男丁。

 我们的拳,是符合人体规律的拳,也是随心所愿的自由拳,运动的拳,思想的拳,哲学的拳,唯物主义的拳,是使你身怀绝技的拳。所以我们的拳是兴教爱好者的拳,是动脑筋进行思维的拳。

我们的拳,可以不练固定的套路,可以不站桩,但不可以不推手,一定要在推手中提高自己,锻炼自己。所以我们的拳是强调实践的拳。

我们的拳,要求更符合太极和内家拳的原理,它可以应用于任何套路,不用站桩,但它是真正的太极内家拳。

我们的拳,学习形意拳和意拳追求拳随人愿,架随人意的理念,但不固定一定模仿哪几种动物,强调意念引导动作,意念主宰推手的过程。

我们的拳,强调推手中身体各个部位统一运动,强调身体各个部位均可以成为击打的力点,自然也包括脚、膝、胯、臀、肘、肩、臂的运用。所以,我们的拳当中包含有泰拳的成份、咏春拳的成份、柔道的成份……包含内容非常复杂。

我们的拳,不外乎直劲与横劲、伸劲与缩劲、虚劲与实劲、向上劲与向下劲、向里劲与向外劲,向左劲与向右劲……一切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的拳,取之于中国传统之哲学思想,验证于太极宗师们的拳论,实践于现在的教学活动。我们感谢大自然造就了人类,感谢先人有了阴阳虚实折叠进退伸缩方圆上下左右的太极思想,我们不敢独守拥有它,我们不再保守,我们愿意将其奉献给天下喜好太极拳运动、太极拳哲学、太极拳养生的朋友们,愿大家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迅速地理解并掌握太极拳的内劲原理。

今后的世界,将是瘦弱的中国人以太极内劲武装自己,勇对外强的世界!

 

三、       企鹅步核心训练技术

 

说到龙城内家拳,不得不说企鹅步。现在如果在网上搜索“太极拳 企鹅步”,可能会搜索不少文章。“企鹅步”这个名词几年前就出现了。

龙城飞将老师、旭日东升老师在研究太极拳内劲,研究内家拳运动,研究武术的基本规律时,用了形象的比喻“山中青竹,水中芦苇,南极企鹅”的说法。之后借用了“企鹅步”来指代这种独特的运动方法。

企鹅步并不是学企鹅走路的方法,实质上是人在运动时的形象描述。所以我们发现的企鹅步并不同于多年前上海出现的企鹅步练习方法。网络上有许多上海企鹅步的视频,我们的企鹅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录制视频。上海的企鹅步是真实地去模仿企鹅走步,我们的企鹅步则是在寻找人在运动时的最佳状态,是人的步,企鹅步仅仅是借用了一个名词,形象的比喻。

俗话话,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我们丰富了这句拳谚,我们形象地比喻为:打拳如走步,打拳如跑步,打拳如跳舞。通过最接近人体运动时的最自然的状态,人们就可以不用“十年不出门”,不用在真理的外边长时间地兜圈子,而是可以直通真理的大门,直通内劲的殿堂。

企鹅步是龙城内家拳的主要内容,甚至也可以说是全部的内容。企鹅步并不仅仅是一种练习的步法,之后再练手法,再练肘法,再练腿法,而是一整套综合的简单的快捷的训练方法,包括抓拿踢打摔法,也包括刀枪剑棍,包括软兵器和硬兵器。

综合起来,可以说,龙城内家拳,企鹅步核心技术。

 

四、       龙城内家拳对太极拳理论、内家拳理论、武术理论的贡献

 

龙城内家拳肯定太极拳理论、内家拳理论、中国传统武术理论中合理的科学的部分,对其进行验证,论证,用于日常的锻炼与对学生的教学中,收到明显的效果。

龙城内家拳破除迷信,破除武术神话,批评虚假的武术,提倡科学锻炼身体,科学练拳。

龙城内家拳提出,武术的本质在于“劲儿”,这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劲儿”的实质是内劲。内劲是人体在运动时最合理最协调的一种运动状态。学习武术的本质,就在于学习内劲。学习内劲,并不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龙城内家拳厘清了内劲与太极拳、内家拳、武术、体育运动、易经、八卦、太极、道家、儒家、佛家等的关系,指出内劲的本质就是人的最合适的运动状态,学习内劲的本质是改变用力的习惯,而不是学习什么传统文化,不是什么国学。

龙城内家拳揭示了流传于江湖,流传于金庸小说中的“内劲”的本质。什么是内劲?就是神意气力最协调的运动。由意指挥气和神,由气带动身体各个部位带动的运动,就是内劲的运动。所发出来的,产生自脚上,经身体传导到手指的力即为内劲。

龙城内家拳从力学的角度初步地揭开人们进行武术运动,体育运动时的神秘的面纱,揭示了人体运动过程中的力的传导的规律,并且用科学的现代的术语对传统的拳论进行诠释。

龙城内家拳向人们证明,能够正常进行体育运动的人都可以掌握中国传统武术中神秘的“内劲”,因为这个内劲并不神秘,实质是运动时最协调的一种状态,是最合理的用力状态,揭示了传统武术中所说的“用意不用力”的科学原理。所以,传统武术中所谓能够掌握内劲的只占习练者的极少数,甚至可能不及1%,龙城内家拳则做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龙城飞将向人们发问,哪些人适合学习龙城内家拳?在岳阳培训时,人们总结道,喜欢武术的,有武侠梦的,走过弯路的,有科学思想的。迷信神话的,迷信大师的,不适宜学习。所以,龙城内家拳做出结论说,只要老师肯教,学生肯学,大部分习练者一定会用不很多的时间跨进内劲的殿堂。

学了我们的太极拳,可以通达武术中的抓拿踢打摔,可以掌握推手和散手的诀窍,可以提高防身的能力。这是龙城内家拳对于武术运动规律的贡献。

 学会我们的太极拳,就是掌握了运动的规律,可以在游泳、乒乓球、篮球、足球运动中提高运动成绩。这是龙城内家拳对于体育运动规律的贡献。

学会我们的太极拳,就是掌握了学习的技巧,可以很容易学会跳舞、学会舞蹈。这是龙城内家拳对于文艺运动的贡献。

 

五、       龙城内家拳创始人

 

龙城飞将:经济学硕士、法学博士、高级经济师、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喜欢思考政治、法律以及经济等问题,爱好太极拳与书法。十多岁开始学习武术,在几十年的习武生涯中,学习过长拳、潭腿、二郎拳、八翻手、形意、八卦、太极等拳种,经过漫长的习武,艰苦的锻炼,细心的摸索,多方的印证,终于找到了武术的真谛,并得出太极拳内家拳内劲的较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旭日东升:大学本科,中级职称。曾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爱好太极、书法,擅长书写各种美术字体、硬笔书法、绘制机械制图等。十多岁开始学习武术,学习过长拳、潭腿、形意、八卦、太极等拳种,经过与龙城飞将多年研究合作,终于找到了太极拳内家拳内劲较为科学的武术真谛,并得出的合理的解释。

 

 

六、       龙城内家拳揭示了武术运动的本质

 

学武术就是学内劲,这是使用了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传统术语。但龙城内家拳对这个名词进行了合理的改造,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学内劲就是学柔劲。学会了柔劲,就会化,也就会发。化与发,就是武术的最基本的东西了,其它东西基本上没有用[1]

僵劲就是胳膊,腰腿在用力,不是丹田用力。但僵劲在外行看来似乎很有力。不僵的劲,柔劲,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发劲,在未打击物体前似乎没有什么力,只是胳膊向前冲去。打击后就可以比较僵劲和柔劲的打击效果了。同样力度的柔劲与僵劲,到了物体上的打击效果不同。柔劲的打击效果更好,因为它是整劲,是尽全力之力,没有损耗的劲。且由于是“用意不用力”,速度快隐蔽性好。在未接触对方时能量损耗小,且别人看来没有什么威胁。实则打击到物体时方显威力。

 

七、       什么样的人可以掌握中国传统武术中秘传的“内劲”?[2]

 

男孩子多数会有武侠梦,我们小的时候也是这样。有武侠梦,自己却不是武侠,于是就想方设法去圆这个梦。找有名的拳师去学拳,自然是几十年没有学到真功夫,但听了不少关于武术的故事。某大师年轻的时候,另一个大师看他聪明伶俐,身手机敏,是个学武的材料,他本人又好学,又尊敬老师,于是就教他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果然经过数年苦学,终于学成,成为一代大师……

这样的故事听了许多,听着听着,仍然只是听故事,总觉得距离自己太远。

为了掌握真功夫,我们学过多种武术,但都不长功夫。在这些老师看来,我们不是学武的材料。曾有所谓的名师断言,我在多年前已经过了习武的年龄,不可能长功夫,除非向他大把地撒银子。

我们真正地理解功夫,真正地功夫上身是离开老师之后,是抛弃了所有学过的几十年套路,几个拳种,重新认真地去读早期内家拳鼻祖们的拳论,再自己去实践,才渐渐地找到真理。

依此推论,早期我们不是习武的材料,虽然我们在其它许多方面很优秀,学过并且精通多个专业。而到了这一阶段,我忽然变成了一个习武的材料了,由于我在其它方面聪明好学,所以在武学上也有了这么丰富的积累。

这简直有点玩笑了。但事实却确实就是如此。当年我们学不到功夫的时候,老师就说,学不会,是学生的原因,不是老师的原因。自己又不笨,在一般人眼里还算是聪明;又不偷懒,学了那没什么用的拳架时也不停地在拳架上找功夫;又舍得花钱,给老师花钱让他自己有时也觉得不好意思,但依老师的方法,我仍是没有学到真功夫。拜访过名师,除了花钱之外,功夫也是没什么长进。

要想通这个问题,先得明白什么是功夫。这个问题,现在在我这里已经解决了。功夫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体力,二是巧力。无论你用什么方法,提高了体能,增强了体力,就是体力方面的功夫增强了。无论做做什么运动,只要你遵从了身体整合之后的运动规律,都可以找到巧力,也就是协调性。到了武术界,人们给它起了一个神秘的名词:内劲。

体力是显而易见的,巧力却是许多人用毕生精力追求而不得的。其实,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只不过是在中国的武术界,尤其是在内家拳的几大拳种中,找到了一部分真理,同时却又把它神秘化了。事实上,它不是金庸小说中的神秘的力量,它的本质就是人体在运动时的协调性。人在协调性好的情况下运动可以释放出平时用力习惯下所没有的一些力量,所以说,协调性可以加大人体的运动能力,却不是无限的,只能说是提高人体的运动效能。

把上面的几个方面联系在一起,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所说的习武的材料,主要是指体力和巧力两个方面。意志坚强的人,相对容易长功夫,就是靠坚强的信念提高体力,所以他无论是做什么运动,只要是提高了体力,就是提高了功夫,而不在于他是否做了冲拳的运动,还是云手的动作。另一方面,协调性。协调性好,一定是聪明爱学之人容易做到。不动脑筋,不肯钻研,一定是十年不出门的料,不会是在短时间内掌握运动规律的优秀的运动人才。

在这之上,还有个更高的原则,这就是尊师重道。虽然我把从老师们那里学来的东西都扔掉之后才找到功夫,但仍建议想学功夫的人,且具备上述两个方面,一是意志坚强可以不怕苦地练功。二是思维敏捷可以迅速理解人体运动规律的人,当你找到一个好老师并且他愿意教你的时候,一定要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这样你才能减少走弯路的时间。

 

八、       龙城内家拳与传统拳论的关系[3]

读拳论,长功夫,这是绝对的真理。至少对我们来说是这样。对于想了解龙城内家拳,想学习龙城内家拳,想不走弯路而掌握内家拳内劲的拳友们来说也是这样。

我们的功夫增长是从读拳论开始的,读古拳论。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武禹襄的拳论、李亦畲的拳论、孙禄堂的拳论……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们。边读,边体会。盘拳时体会,和别人推手时体会,就这样,体会越深,读起来起容易理解,身上的功夫积累越多,这是自己所感觉到的,所谓“功用一日,技精一日”。但这功绝不是招,而是劲。

之前有一种说法,叫做教拳不教理。这话是高于另一句话的。另一句话是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然我们每当自己在身上有了体会,就及时和学生一起在推手验证。而且我对学生一点也不保守,我不想让自己曾经知道的太极拳“十年不出门”的故事在我的学生身上重演。同时,我自己的年龄与身体也要求我不要保守。所以,我教拳一直是直接给学生讲拳理的,而且我也不避讳他们在一起讨论,而在过去,一般情况下师傅是不允许学生之间彼此讨论拳理的。

读拳论的时候,要注意,古代拳论所讲的方法,许多是很好的,但和现在的许多产业虚空假大的毛病一样,古代拳论中也有些是无有害的,甚至可能是无用的。要学会辨别,在学习中找到最简捷的那一种,这样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太极拳内劲。所以,读拳论还有一个最简捷的方法,这就是,读我们的文章,读我关于拳论的理解和解释,有利于迅速地理解太极拳内劲,增长功夫。原因在于,一,经过我们的过滤,有些不对的拳论或无用甚至有害的拳论已经经过我的评论,读者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鉴别;二,有些我自己的新的发现,这是拳论上所没有的,也绝对可以帮助你长功夫;三,古人的拳论是文言文,表达十分简单,很容易引起歧义,而我已经做了解释。

读拳论可以长功夫,这是绝对的真理。但真理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九、       龙城内家拳与传统文化

龙城内家拳,不要死记招式,不要死记套路,不要死记八个劲,不要死记乾、坤、巽、兑、艮、震、离、坎,不要掌握八分线,不要固定45度角,不要死记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五个步法,不要死记何为金木水火土,不要死记四正四隅推手,不要死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不要死记东南西北四方,只需牢牢地记住四个字“轻灵柔整”,就可以理解如何养生,就可以理解如何推手防身。

所以,不懂得传统文化,不懂得国学,不懂得道学,不懂得易学,不懂得佛学,不懂得儒学,并不影响对于内劲核心技术的掌握。

 

十、       龙城飞将(内家拳)与其它武术门派[4]

先说什么是武术?顾名思义,武术就是武之术。

什么是武?从汉字的渊源上看,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意思就是停止争斗,保持和平。中国字是很幽默的,有些字根据造字规律恰好就是它的本义的相反的意思。武字是一个例子,另外一个例子是射击的射,有人曾风趣地把它解释为“矮”。为什么呢,一个人只有寸把高,怎么不是“矮”。还有一个例子是矮。有人解释说,委是托付给出的意思,矢是箭的意思。把箭扔出去,不是“射”吗?这是题外话了。

然而,武毕竟不是意味着和平,而是意思着争斗,意味着战争。

现在看术。何为术?方法、技巧、手段、规律。

所以,武术,就其直观的字面组成来说,是停止争斗的艺术,颇有点像“谈判的艺术”。但其实质的意思却是,不和平,不谈判,争斗争输赢的技巧。

再看武术门派。我们首先要知道,众多的武术门派是怎样产生的?

武术的门派产生的原因很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生活与工作习惯、不同的生产技术手段等都可能对武术门派的产生有影响。以中国的武术门派为例,至少有几百种。许多拳种的命名受宗教的影响,如一神拳、猛鹤拳、二郎拳、韦驮拳、大圣拳、八仙拳、天罗拳、地煞拳等。有的拳种以“门”命名,可能与地方、家族、拳种的特点有关,如熊门拳、自然门拳、引新门拳、罗汉门拳、磨盘门拳、精武门拳、甲午门拳等。有的拳种与创始人家族的姓氏为标志,比如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陈式太极、武式太极等。有的拳种以创拳人的名字为特征,如燕青拳、太祖拳、孙膑拳、五祖拳、宋江拳、白眉拳等。有的拳种受地域的影响,如昆仑山拳、关东拳、关西拳、东乡拳、龙王庙拳、龙门拳、登州拳、东安拳等。有的拳种模仿动物,如龙拳、蛇拳、虎拳、豹拳、鹤拳、狮拳、象拳、马拳、猴拳、彪拳、狗拳等。有的拳种以日常杂物命名,如巾拳、扇拳、伞拳、花拳、船拳、钟拳、板凳拳、褂子拳等。有的拳种以手法命名,如插拳、截拳、挂拳、挡拳、扎拳、套拳、穿拳、撕拳、翻拳、炮拳、罩掌、剑手、短手、金刚手等。有的拳种以以步法、腿法命名的——弹腿、暗腿、踔腿、截腿、连腿、戳脚、半步拳、半步崩拳、五步拳、八步拳等。有人研究躺在地上练拳,于是有各种地上的拳:地躺拳、地行拳、地功戳脚,地功翻子、地功罗汉拳、地躺八仙拳等。有人想像喝醉酒之后练拳,于是有了八仙醉、水游醉、醉溜挡、醉八仙拳、醉罗汉拳等。有的拳种创始人注重摔跌等,有了各种抓拿跌打的拳,如跌扑拳、沾跌拳、沾衣十八跌、武松混打拳、武松脱铐拳、水浒连环拳等。

从这些武林门派、拳种、套路中,对照侠文化的武功追求,有两个意义,一是从中可以看到侠文化武功的历史和现实中的源头;二是可以看这些门派都是武术界的人们在研究武术动作的合理性方面的探索。只有研究武术动作的合理性,吸收其它门派的合理动作,抛弃自己门派的不合理的动作的武术门派,才会留存长久。

龙城内家拳承认各门派中最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部分。所以,人们常说拳练得对不对,我们可以说,凡是这些门派中练得对的地方,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地方,我们都承认,都会注意吸收,我们不排斥合理的因素。同样,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不合理的内容,不会因循守旧,顽固不化。

 

十一、龙城内家拳与传统武术[5]

只要练出了功夫,找到了内劲,也就是人体运动规律,不同门派正确的东西一定是一样的,只不过不同的人可能叫法不同而已。有些人看了我们的文章就会找到真理。大家都在研究,可能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术语。我的术语还是脱胎于传统武术,再加了一些力学的元素。

每个人体悟不同,传承不同。其实,我的传承不是现在的所谓的传统拳,却是真正的传统拳。我的直接传承是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郝为真、孙禄堂。他们的拳论我读了N遍,直接受到许多启发。所以说我是从他们这里传承。我是读拳论,再结合自己的体悟,再结合力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发现了现在的真理,这就是运动规律。换句话说,内劲是符合运动规律的运动模式,会发劲是会发劲是掌握了这种内劲的标志。

被我们所批评的传统,其实不是真正的传统,他们已经是背离了祖宗的反传统的东西了。而我的东西则是真正继承了这些先师们的传承。现在有些门派的所谓正规教学,所谓的正宗太极拳,所谓的标准动作,其实都是一种僵劲,又一种僵劲。许多人不停地争什么正宗的源流,其实都是利益为背景的,对学员和真正的武术爱好者并没有真正的益处。

 

 



[1] 参见《僵劲与柔劲》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4b1c950102v55p.html

[2] 参见《什么样的人是练武的材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4b1c950102w1so.html

[3] 参见《读拳论 长功夫 ()《读拳论 长功夫(二)》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4b1c950102v6u1.html

[4] 参见《武术是什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4b1c950101fgqh.html

[5] 参见《抛弃假传统 继承真传统——企鹅步的传承》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4b1c950102vwp3.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龙城飞将:步与桩
太极拳:在似挨非挨中增长太极拳的推手功夫
论太极拳的“螺旋劲(缠丝劲)”与“抽丝劲”
【问道太极】什么是拳式什么是劲法?拳式是...
太极拳怎么练出整劲? #太极拳 #功夫 #运动健身 #健康养生 #武术 #内家拳 #发劲 @...
太极拳的内养与技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