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关二爷与竹节鞭

这里说的关二爷不是三国演义里的关二爷,而是孙振川先生的弟子,姓关,名秉之,字逸才,在家排行老二,人称关二爷,擅使一对竹节鞭,纯钢打造,长三尺余,各重十余斤,他左右两手各持一根竹节鞭,只用食中两指夹住鞭的根把,双鞭齐舞,玩出许多花样,如同杂耍。他还擅使一条长鞭,四尺多长,双手握持。按班辈论,关秉之与我同辈,在同辈中属于力雄者之一,其功力是我可望不可及的。

我曾问孙剑云老师竹节鞭如何用?

孙剑云老师讲:“过去多用于马战,如《水浒传》里描写的孙立用鞭,马战时鞭与长枪合用,远近兼顾。关秉之是用双鞭,是他在东北总督府任护卫时跟张洛瑞学的,原先也是用于马战,后来徐世昌进京,关秉之辞了差事,做起买卖,关里关外的跑生意。有次他到家里来给老先生请安,说现在不骑马了,想学步战双鞭用法,先父让孙振川教他,孙振川教了他步战用鞭十二法:弹压戳扫、劈撩翻拿,滚崩格提。孙振川教他时,我也跟着学了几个动作,现在全都忘记了,只记住了这十二个字。”

我问孙剑云老师:“怎么动作忘记了,这十二个字没有忘记?”孙剑云老师说:“齐眉棍、鞭杆、活把粘杆也是这十二个字,只有个别一两个字不同,如活把粘杆把翻变为缠,这些器械虽然具体动作不同,要领大同小异,用法各有心得。如拳中起钻落翻,所有的拳术都是这个意思,只是在做具体动作、具体用法上不同而已。但步战和马战完全是两回事,同一种兵器,用法完全不同,差别很大。”

我的同事李柏也知道关秉之,因他的师傅吴斌芝跟他提到过关秉之,吴斌芝曾向关秉之请教过八卦拳,虽然时间很短,但吴斌芝把关秉之视为异人,吴斌芝对李柏谈太极拳的劲时提到关秉之,他说有的劲虽不是太极拳的劲,但也不能碰。吴斌芝说,象关二爷这样的手,你问他的劲,他轻如羽毛,你听不到,不知不觉中,忽然硬似钢钩,抓得你痛入骨髓,全身不能动。又说:他擅使竹节双鞭,也擅使一条双手长鞭,无论双鞭还是单鞭在他手里就象根竹棍一样轻便,崩弹戳点,防不胜防,专打人的穴道。那种手不是一般人能练出来的。

有人以为用硬鞭者,主要靠力气劈砸抽打,马战时大体如此,步战要灵活得多,要有重兵轻用的功夫,以攻击对手的穴道、身体要害为主,很吃功夫。一般人用不了。

用硬鞭者,首先要使钢鞭走出崩弹力,这个不容易,自己的劲力要贯通到整条钢鞭,才能使钢鞭走出崩弹力。动作甚小,劲力雄浑。

李天骥先生亦知道关二爷其人,他说关二爷擅使硬鞭,长短鞭皆能。关二爷用的一条长鞭,四尺多长,重量在20斤以上,双手握持,招法凌厉,世面上难得一见。李天骥先生讲:“有一次在我家,关二爷与某擅苗刀者比试,走了几个来回,对方挥刀出手,关二爷反手崩弹,对方的苗刀就脱手了,刀口被崩缺一块,那人虎口也裂出了血,那人说:‘我手裂了不要紧,就是心疼我这口刀啊。’”

我问李天骥先生:“要是他一刀砍上,那关二爷的命不就没了?”李天骥先生说:“功夫到了他们那个份上,手上都有分寸。”

前人的功夫,非我可以想象。

好笑的是,数年前有某同门晚辈,表演双锏,声称是他自创的孙氏太极锏,观后大跌眼镜。观某创编的所谓“孙氏太极锏”,哪里有半点“弹压戳扫、劈撩翻拿,滚崩格提”的意思,鞭锏用法相类,劲意相同,须知这十二个字即是技法,也是劲意,走不出这十二种劲意,谈何鞭、锏?胡闹而已!

一些人对武艺缺少敬畏之心,似这般胡闹,放在过去那是要丢性命的,丢自己的也就罢了,丢了那些跟你学锏的徒弟们的性命,那是多大的罪过!武艺,前人哪敢轻易创编,今人创编,你的技击实践够吗?有的人跟人打架都没有打过几场,就想创编武术,简直是笑话。

刘子明先生讲,上过几次生死决斗场,才知道什么是真武术。

所以,象驼五爷那样的实战杀手,才会一辈子笃于孙氏拳。若驼五爷者才有资格搞些创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冷兵器史话之“鞭”
「志载武术」十八般兵器(九)——鞭
鞭——古代最强破甲武器
挥舞击敌 破甲重器
九节鞭
古传·软鞭秘法十一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