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医,内超越而外自然




道医,听到这个名称,或许多数人心中浮现的是一个为人把脉的白须飘飘、仙风道骨的老人家,如果这个老人一身道服,就更加完美契合心中所想了。这样看来,道医似乎是(至少在通俗语义系统里)区别于中医、西医、草医、游医等医护工作者的,有其特定风骨的一个群体。

  分析来看,道医是一个偏正词,用“道”来形容限定后面的“医”,而后面的“医”因为用“道”来形容了,自然而然归属到了传统之“医”,而不太可能是当代科学范式之医。于是,道医的核心就在于其中区别于别的各种医之道的“道”究竟是什么?

  这种区别性的“道”应该贯穿医的始终,从理论到实践,从思想到技术,从物质取材到人物行为。从目前所能见到的文献资料来看,这个“道”无外乎三大类:老庄之道、黄老之道和道教之道。

  在《汉书·艺文志》中的图书分类法中,直接涉及养生保健内容的主要被划分在“方技”中,“方技”中又有医经、经方、神仙、房中,都是“生生之具”——使生命有生命力的工具、方法等等,掌握这项技术的人能够“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通过探讨疾病的理而领悟到一个国家的理,通过探究诊疗疾病而了解到为政的智慧。看起来,在汉代乃至此前,为政治国的机会似乎“方技”类技术工人也能有机会够得着;而在医者看来,身体-家庭-国家-天下似乎也存在某些同构、同理的类似之处,使得他们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触类旁通地掌握了另一门社会管理的学问。

  《汉书·艺文志》对归属于“诸子”中的道家的评价是“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为“君人南面之术也”——治理国家用的。清代《四库全书》总编撰纪晓岚评介道家用了八个字:“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广博”是包罗众多、源远流长,“精微”是精细到极点,微妙到不可思议的境界。这相当于只可意会,不能言传,“道”是什么还是不甚了了。

  不过好在“道”不远人,自古以来,道医给世人留下了诸多实实在在可以操练的养生保健方法。比如马王堆帛书里的《养生方》、《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导引图》等涉及了顺其自然、注意饮食、调节情志、药物保健等多个方面,而且方法具体。就养精而言,《十问》中以韭菜为百草之王,长期食用能够补肾益胃、聪耳明目、强健筋骨;持之以恒地食用柏子仁、牛羊乳等滋阴食物有利于房中养生;房事频繁时可用鸟类补养,如春雀之卵、刚开鸣的雄鸡等。

  又比如在老庄的视野里,“益生日祥”(想方设法以种种手段增益生命是不吉祥的),养生是“辅自然而不敢为”和“不导引而寿”,通往这一境界的路径则是“斋以静心”“太上养神”。再比如以中和为核心特色的道教食养之道,强调精准控制和调节食物摄入的量、时间、次数等等,并在不断地以生命永存为核心目标的求索中发现总结了一批如茯苓、地黄、麦门冬、枸杞、天门冬、松柏脂、松实、甘菊等延年益寿的“上药”。

  总而言之,道医内怀生命不断超越提升的理想,外接自然日用的资材,精准控制自身精、气、神,并近乎苛刻地挑选契合生命不断超越提升的“生生之具”“生生之术”,这样一类“医”大约可以归为“道医”所属。

 

《东方早报》2016-5-21 作者:张其成
 
 
 

道医养生必以“医”弘“道”



长生、神仙在古代中国甚至至今仍然给国人必然走向消逝的生命以希望,对这种希望的孜孜以求在道医传统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然而,如果说道医仅仅是利用人们希冀长生的梦想来使人“迷信”,对道医显然不公平。

  首先,骗人长久不了,行骗也许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比如汉文帝时期,有方士新垣平以“望气之术”蒙蔽汉文帝,开始时汉文帝也很高兴,但不久就败露了,文帝将他处死,而且从此“怠于神明之事”——对神仙鬼怪之事不感冒了。与此同时,利于提升生命质量和增加寿命的技术却广泛流传并被保留下来,比如张家山竹简里的《引书》、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足臂十一脉炙经》《阴阳十一脉炙经》等,这些典籍被传抄并作为陪葬品足以说明人们对养生的狂热。

  其次,“医”是修“道”的基础和前提。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葛洪建立了神仙道教体系,上清派、灵宝派形成,道教进一步改造、完善,道与医的内在关联更加紧密了,“医”“养生”成了弘“道”所必不可缺少的内在要求。比如东晋时期葛洪神仙道教体系建立时发展了早期道教的基本教义“去乱世、致太平”,开始专注于“长生久视”和“度世延年”。这样一转变,长生不死、羽化登仙就成为道教的基本信仰和修炼的最终目的。

  要想修道长生的,首先就要祛病延年,就像陶弘景在《真诰》指出的那样:“夫学生之道,当先治病,不使体有虚邪及血少脑减,津液秽滞也。不先治病,虽服食行炁无益于身。”即修习长生之道,应当先治病,让身体不要有虚弱或邪气侵袭,不要有血虚、脑髓空虚、津液秽浊凝滞不通等毛病。如果不首先(懂得)治病的(道理和方法),即便吃仙丹灵药、行气导引,也对身体(长生)没有什么好处。因此,掌握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技能是道教徒(尤其是道医)进行“自救”并进而“济人”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修“道”必先通“医”。

  再次,“医”是一种济世利人的“上功”与“大德”,本身就是长生的一种先决条件、修行方法。即葛洪所谓“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也不得长生也”,修行长生不老的道家仙术,忠孝、顺仁、信是根本,如果不好好修养功德,而只练习仙方术法的人,都不可能得道长生的。

  葛洪这段话前面还有一些内容则是解释了他所谓的“忠孝和顺仁信”,即“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祸,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为上功也”。把人从危险、灾祸里拯救出来,让人不要生病,让人避免非正常死亡,这些才是“上功”,是所谓的修“德行”。“医”在此种修行中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修“道”之人必须兼修“医”。

《东方早报》2016-7-16 作者:张其成



中医发展史上很多名家其实也是道士或精通道学者

道教之音

传统道家文化与中医渊源深厚。在中医发展史上,一些著名医家学得了道家文化的精髓。与此同时,从道家名士中也产生了不少中医大家。

东晋著名医家葛洪,他同时也是当时的道教领袖之一。他不仅著有《抱朴子》等道家经典,而且著有《肘后备急方》等医书。当代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而获国际医学大奖“拉斯克奖”,她就是得益于葛洪医著《肘后备急方》所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之启发,采用青蒿素治疟,并以低温提取法(乙醚冷浸法)制取青蒿素,解决了高温炼制而导致药效丧失之难题。

南朝陶弘景是史上著名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经集注》《养性延命录》等影响颇为深远的医著。他同时又是一名道士,在外丹炼制和内丹的修炼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

唐代孙思邈是一代名医,堪称大医,其医著《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的影响极为深远,被誉为我国古代的医学百科全书,起到了上承汉魏、下接宋元的历史作用。他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至今为人们所称道。孙思邈同时又是一名道士,他又名孙真人。他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医,与他道士的身份不能不说没有关系。

唐代王冰以注《黄帝内经素问》而闻名,对辨证论治理论也有所创新。他少时笃好易老即道家之学,讲求摄生,号启玄子。金元四大家中的朱丹溪、刘河间与道家颇有渊源。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他年轻时进道观当过几年道士。老道士患病,他外出寻医,在这过程中自己也学医,边修道边学医,最后成为一代宗师。刘河间又名刘守真,守真是道家的术语,可见他受道家影响之深。

明末名医张景岳著有《景岳全书》,他纠朱丹溪之“阳有余阴不足”之偏,力主温补,创立“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学说。张景岳医学思想体系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理学就是道家和儒家的结合。

张锡纯是清末民初的中医名家,是当时中医界的泰斗级人物,被称为“中国近代医学第一人”,其医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时至今日在中医界仍颇具影响力。浏览张氏的医著,可知他十分看重道家,除了把道家的养生方法融于自己的医疗实践中外,对道家的主要经典《丹经》也推崇备至,他在《医学宜参看<丹经>论》一文中,把《丹经》与医家的最重要典籍《黄帝内经》相提并论,认为两者是相通的,可相互参照。他说:“《内经》与《丹经》皆始于黄帝。然《内经》为世俗共用之书,故其书显传于后世。《丹经》为修士独善之书,故其书秘传有专家,所谓教外别传也。其后分门别派,或书籍留贻,或口诀授受,著述虽纷不一致,而当其内视功深之候,约皆能洞见脏腑,朗若掣电,深究性命,妙能悟真,故其论说皆能与《内经》相发明。”《丹经》是介绍内丹修炼的典籍,数量浩瀚,主要有《道德经》《阴符经》《周易参同契》《悟真篇》《金丹大要》等。这些实际上就是道家的重要经典。张锡纯推崇《丹经》,必然对这些典籍熟稔或有涉猎,可见他对道家了解程度之深。

儒家,道家与中医均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其中的道家与中医的渊源尤为紧密。儒家主要是从道德观念的层面给予中医以影响;儒家,其“以法疗病”的理念及医疗技术才逐渐融人中医;道家修炼的目的是与道合真,羽化而登仙,对身体的珍视无以复加,因此极为重视养生,把养生和修道、得道视为一体,如道家经典《妙真经》写道:“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身。”因此,道家与以防病治病为宗旨的中医最为贴近,不仅其理念从一开始就成为中医的指导思想,其养生保健的不少技术和法则也转化为中医重要的防病治病的治法治则。

资料图

一、中医的主要理念源于道家

中医受《易经》的影响最为深刻。众所周知,《易经》是百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源头。张其成先生说:“在先秦典籍中,只有《周易》为儒、道两家所共尊——儒家尊之为‘六经之首’,道家尊之为‘三玄之一’。”儒家和道家均把《易经》奉为最高经典,进行各自的阐释。《易传》为儒家所阐发,它主要是从伦理道德的层面来对《易经》进行诠释;而《易经》中与中医有关的理念却是由道家大力发扬的,如阴阳五行理论,道家将其进一步细化、系统化了。道家经典《道德经》中的不少观念源自于《易经》。《易经》与《道德经》中的重要理念均成为中医的指导理念。阅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可知这并非虚言,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道家的“阴阳五行”说成为中医的核心理念

《庄子·天下篇》曰:“《易》以道阴阳。”整部《易经》都被解读为阴阳两字。《易经》里虽然没有说到五行,但按张其成先生的看法,《易经》里所说的四象八卦就是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中医的核心理念之一。有关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五行学说用于阐述阴阳理论有关生命内部的制约和支持关系,具体有三句话:“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张介宾《类经图翼·五行通论》)中医应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身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的思维模式“取象比类”、中医的治则治法等都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这是中医学界的通识,这里不再赘述。

2、道家的“清净无为”是中医倡导的“恬淡虚无”的先声

《道德经》讲“道可道,非常道”。道尽管无限大并包容一切,但却是不能把握、不可言传之物。无为而无不为,是道的一种常态,“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是“自然无为”的,因此可以无不为,可以开创一切,可以产生奇迹。韩非《解老篇》从《道德经》“自然无为”的观念解读出“少欲”的理念,并指出“少欲”可助身体健康:“民少欲则血气治而举动理……夫内无痤疽瘅痔之害。”

《内经》沿袭了《道德经》中有关“自然无为”的哲理及“少欲”的观点,认为通过“治神”,使精神意识保持“恬淡虚无”的状态,是防病治病的重要途径之一。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与此类似的表述,还有《灵枢·上膈篇》中的“恬淡无为,乃能行气”。就是说,按照“恬淡守静,内敛不争”来进行自我修炼,是能收到培育真气、预防疾病的效果的。

3、道家的“人法自然”推演出中医的“顺应天时”

《道德经》认为,天地自然,是道之化生和体现,因此人们必须顺应、敬畏天地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说人必须效法天地自然,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

《道德经》的这一重要哲理在《内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内经》要求人们必须根据天地四时的变化,来调整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方法和措施,以获取切实的效果。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化不可待,时不可违。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

4、道家的“冲气以为和”是中医“以平为期”的基础之一

“平和”是《易经》和《道德经》所重视和强调的哲理之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从道的存在到万物的产生,其间有一个过程,即道产生阴阳,阴和阳碰撞交合后产生平和之气,从中才产生万物。可见平和之气之重要,万物从本质上来说,是应具备平和的性质的。

《内经》特别重视平和,认为它是健康之体的表征,是防病治病所要达到的目的。在理念上它应当是源自《道德经》“冲气以为和”的(当然也受到儒家“中庸”“中和”之类观念的影响)。《内经》反复提及的“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就是中医防病治病的总的治则治法,其实质就是在动态中达到平和。《内经》还多次强调“以平为期”。如《素问·三部九候论》中有:“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5、道家的“治未乱”推导出中医的“治未病”

《道德经》中有“治未乱”的哲理,如“见小曰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还有“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指出,力量脆弱之时,容易消解;问题细微之时,容易化解。

“治未乱”这一哲理体现在《内经》中,就是“治未病”的观念。如:“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理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椎,不亦晚乎?”又如: “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再如:“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都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并比较了“治未病”与“治已病”之完全不同的结果。

6、道家的“上善若水”是中医“德全不危”的来源之一

道家经典《道德经》对“德”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认为“德”是“道”的品质,而“道”是自然本真的源泉,因此可以说是“天”的代称。引而伸之,“德”就是天的秉性。《道德经》第八章曰:“上善若水。”六十二章曰:“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认为具有善心便是有德。

《内经》在论述如何方能取得养生效果时,不但强调必须顺应天时,也十分重视道德水平的提升,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这主要是受儒家理念“仁”的熏陶,具体表现为“以德养身”等,但道家在这方面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著名医家孙思邈本身是个道士,他说:“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德行不正,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他还对医家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宗旨,大力弘扬医德,写出了中国医学史上光炳千秋的篇章《大医精诚》。

二、中医的一些重要治则治法来自于道家

于智敏先生等根据治则的抽象程度将中医治则分为3个层次:为治病求本,以平为期,调整阴阳。这些治则均与道家有密切的关系。中医并不忽视肉体、物质层面,但更重视本源。《道德经》指出“大象无形。”所谓大象,就是最重要之象,它是无形状的,是弥漫于宇宙间的道以及由道衍生的无形之气。“无形之大象”是世间万物(有形之象)的本源。从本源人手,方能探明一切,解决根本问题。“大象”的观念对中医的影响极为深远。中医“治病求本”的“本”就是“无形之大象”——道、气在人体内的存在即“脏腑”“经络”“精气神”等。这些结构只知其存在于人体内并确实在发挥着功能,但并不知其呈何种形态。在中医人体结构中,“无形之象”支配“有形之象”,《灵枢·天年》曰:“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中医的要务,就是对人体之本的异常状态作出诊断,再以特有的疗法使之恢复正常即“阴平阳秘”的状态,从本源上来解决防病治病的问题争因此,可以说,中医的“治病求本”是立足于道家“大象无形”的理念之上的。以平为期,是中医治疗的目的,不仅体内的小环境要做到平和,还要与体外的大环境取得平和。而如前文所述,以平为期的理论源头之一就是道家的“冲气以为和”。调整阴阳,是达到以平为期的重要手段,阴阳即阴阳两气,使阴阳两气保持均衡,是中医疗法的最重要指导原则。而阴阳是道家的基础理论,这是众所周知的。

中医的一些重要的治疗方法来自于道家,比如导引,中国最古老的导引养生著作《引书》就是受老庄养生观念指导的。《内经》屡次提及导引,如《灵枢·病传》日:“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芮、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此段文字将导引排在七种治病法之首,可见对其重视之程度。

对经络的详解以及对针灸方法的介绍,是《内经》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经络的发现是与道家的内观法紧密相关的。李时珍的一句名言道出了这一事实:“内景隧道,惟反观者能照察之。”中国古代医家,通过道家内观、内练的修炼,体悟到经络这一人体“无形之大象”的存在,从而才有了刺激经络以及调整全身功能的针灸疗法。道家也是重视针灸疗法的,道家重要经典《太平经》曰:“灸刺者,所以调安三百六十脉,通阴阳之气而除害者也。”

总之,中医发展史上的名家大都受到道家文化的熏陶,而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能做出成绩,是与他们深得道家文化之精髓有关。比如张锡纯,作为清末民初医界“中西医汇通”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衷中参西”医学观,他说:“中医治病恒探究病之由来,是治病之本也;西医治病务治其局部,是治病之标也。若遇急危之证及难治之证,正不妨以西药治其标,以中药治其本,则见效必速。”“衷中参西”就是以中医为本,西医只作为参考、补充中医是治本的,而西医只是治标的。张锡纯这一观念的形成,源于多方面,其中重要的一方面,不能不说是深受其所持道家内练思想的影响。通过把握道家的内练法,他才认识到人体的“本”之所在,才洞察到中医长于西医的深层次的缘由。

综上所述,道家与中医的渊源是极为深厚的。在讨论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时,必须看到道家地位的重要性,这样才不致于数典忘祖,才能真正从发生学的角度清醒地认识中医,才能为中医在新时代的振兴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治疗昏沉散漫的方法:调息

道家认为把生死交给命运的想法是庸俗之见。究其原因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引诱、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干扰所致。得道之士看到人世间普遍存在翩翩少年转眼衰老而亡的现象,十分同情,于是主动传授养生方法。为了使好的养生修炼法让人信服,传播更好,常常托名神仙,比如命名为“钟吕金丹道“(意即由“八仙”中的钟离权、吕洞宾所创立)。钟吕金丹道法是道家最实用、最神妙的功法,实际上它融会了儒释道三家的生命哲理,吸纳了儒释道三家的修炼方法,宋以后一直被历代养生家所尊奉。

  《太乙金华宗旨》用古代白话文记载了“钟吕金丹道”的修炼方法,其中有一个起手功夫叫“回光调息”。回光的关键在于调息,因为在练回光功时,最容易犯“昏沉”和“散乱”的毛病,其中“散乱者,神驰也;昏沉者,神未清也。散乱易治,昏沉难医”,因为昏沉仍是“魄”来主导,难以对付,而散乱还是“魂”的游离,比较好对付。

  克服这两种毛病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调息,办法是加强练习,一方面是“昏沉欲睡,即起散步,神清再坐”。昏昏欲睡就起坐走动,清醒了再坐下修炼。另一方面是“清晨有暇,坐一炷香为妙。过午人事多扰,易落昏沉,然亦不必限定一炷香,只要诸缘放下,静坐片时,久久便有入头,不落昏沉睡矣”。清晨时神清气爽,最好打坐修炼一炷香;中午时分人事烦扰,头脑容易昏沉,就不必非得修炼一炷香这么久,主要将所有事情、心思放下,哪怕是静坐片刻,也能有好处。

  初炼回光调息,开始静坐时,虽一心想放下杂念妄念,可是刚垂下眼帘,各种妄念就纷纭而来,心神外驰难以驾驭,这时调息就是一种克服妄念、系住心意的好方法。因为“息”与”心”有密切的关系,息是从心所生的,“息”字从“自”从“心”,“自”就是“鼻”,心一动就有气,气从鼻出就是息,因此调息就可以克服心气浮动。

  调息法分为两种,一种是数息法,一种是听息法。

  数息法就是静坐时,心中默默数着呼吸的次数,如果忘了呼吸的次数,就说明心念外驰了,这时需要重新提起精神,默数呼吸。

  听息法表面上看是让耳朵听自己的呼吸,实际上是使呼吸微微出入,不让耳朵听到呼吸的声音,如果听到呼吸的声音,那就说明心念外驰了,所以听息实际上是听心。

  无论是数息还是听息,都是使心神不外驰、不散乱的方法。调息还有其他五官要求,如眼帘下垂(以看到鼻尖为度)、口唇闭拢、牙关咬紧、舌舐上腭,否则也是心神外驰的表现。五官皆听命于心,反之,五官的调整也可收敛心神。如此修炼,不但可以治心神散乱之病,而且也可以治心神昏沉之病。

  所谓听息是要用心去觉察、去体悟。一旦发现迹粗就要使心清静,心清静则迹就细微,息也就自然细微了。所以古人有“调息不若调心”的妙用。“觉”是性的精髓,“迹”是命的表现,兼顾了“觉”和“迹”,也就兼顾了性和命,这也是性命双修的方法之一。

  由此可见,调息只是一种手段,静心才是目的。

 

 

 

 

 

 

 

以泥丸神为核心的道教”身神”体系

 



道教修炼术自成体系,各擅胜场,对学习道教修炼的人来说,今人的心智状态可能没多少进步,仍和道教创立初期所面向的那些没文化教友一样,内心希望获得一个至简至易的方法,将病痛、苦难、担忧、恐惧等等去除。道教存思术、诵经术因其简单易行,又具有神秘色彩、宗教韵味,更因为一旦坚持修炼这类道术并有所成时,神秘体验归于修炼者自身,具有非知识、思辨所能及的说服力,使得这种方法自古以来拥有独特魅力。

  存思术的“正宗”自然当属上清派,上清派的修持理论上承《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及《太平经》,建立了以“身神”为核心的修炼体系。“身神”学说认为天地之间、人体内外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神灵,人体脏腑、五官、脉络和关窍之中有形形色色的神灵镇守,即所谓“泥丸百节皆有神“、 “凡人身中亦有三官六府,一百二十关节,三万六干神”。

  这些神灵被称为“身神”,它们不仅主管所镇守的脏腑、关窍,而且还监察人的善恶,即“人身行恶,身神亦奏之三宫;人身行善,则庆其仙品”,九天之上主宰或掌管(比如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等之流)世间万事万物的神灵们会听取“身神”的汇报,从而决定人生的休咎祸福。通过这种设计让“身神”(内神)与“天神”(外神)联系起来,让在人在身体、生命上修炼和追求长生与人的世俗生活、自然生存状态连成一片,于是信仰真善和自我解脱达成和谐。

  上清派存思修炼术认为人体有众“神”,还具体描述了五脏神的形、色、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等内容,与中医学“五神藏”学说相比,道教身神体系除了重视内脏神之外,还非常重视以泥丸神为核心的头面“身神”系统(实质是以大脑“泥丸”为核心)。比如舌神叫太微小童,名字是干景精,字是会元子,“常守兆舌本之下、死气之门,口吐赤云,绕兆一身,化生血液,上凝泥丸,泥丸坚明,百神方位”,镇守在舌体下面的门户,从他口里吐出来红色的神气是化生血液的重要步骤,然后血液才能供养泥丸宫(大脑),身体内的众多身神才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大洞真经》还记载说舌神是天蓬元帅的化身,化身 “太微小童”时主要镇守口舌,变身为天蓬时就驻守泥丸(大脑)。又如左目童子名叫飞灵,字阳光,乃太阳星君;右目童子名叫晨阴,字阴精,乃月亮星君。

  两目由太阳、月亮星君镇守,太阳月亮是自然界最纯净的光,结合《老子》“五色令人目盲”的论断,这种设置足见道教对多彩视觉信息的警惕,将目见正色视为修炼前提。左耳之神是九元之真,名拘制,字三阳;右耳之神是皇一之魂,名上归,字帝子。左右耳神还各自左右配一将,加起来是六位神将镇守两耳,可见道教对芜杂声音信息的警惕,将耳根清净视为修炼前提。

  鼻神是三素老君,名牢张上,字神生道,又以三素老君为主还配了四位神将,即正一左仙仲成子、正一右仙曲文子及两位星官共同镇守“鼻下人中死气之门”,鼻神主管的鼻子呼吸最重要的生命指征之一,吐纳精气是生命赖以存在延续的根本,是修炼长生的入手处,所以安排五位神将镇守也就理所当然了。

                                 《东方早报》2016-7-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阴跷穴八脉里有一个道家特殊的修炼穴位
道学与术数
道医
道家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
抱元守一
05《道家和道教》《中医》养生基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