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计算虚数—大自然运作的工具
▲ 《尖叫的数学-令人惊叹的数学之美》, 湖南科技出版社

计算虚数

1811 年,高斯给朋友弗里德里希·贝塞尔写了一封信。在信中,高斯说:实数的范围在几何上可以用一条直线表示,那么同样地,“用一个无限的平面,也可以具体表示出所有的数,包括实数和虚数。这个平面以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平面上每一个点都表示数 。”如今的数学家以数学王子(高斯)和让-罗贝尔·阿尔冈的名字为这个平面命名,称之为阿尔冈-高斯平面。阿尔冈是一个喜爱数学的瑞士人,1866 年,他出版了一本没有书名的小册子,阐述了如何用几何方式表示复数。高斯在 1832 年公开发表了他的想法。高斯认为,直到那时候,虚数仍没有得到正确的看待,仍被一片“神秘的黑暗”所笼罩。部分原因也在于它的名字。在他看来,如果人们在提到 的时候,能叫它们正向单位(direct)、反向单位(inverse)和旁侧单位(lateral units),而不是叫正数单位、负数单位和虚数单位(甚至叫不可能存在的单位),那么一切都会清晰明了。

但这不仅仅是一个语言上的问题。十五年过去了,杰出的数学家柯西也提到了这一点。他为巴黎综合理工学校的学生撰写了一本教材——《分析教程》(1821 年)。柯西在书中说:像 这样的表达式是符号表达式,“按惯例对它进行字面意思上的解读,是不准确的或者说是没有意义的,但是运用这种表达式又能推导出正确的结果”。它们只是平面图上的点或者旁侧单位!人们一直在执着地寻找能够表示符号 的东西,这种“必须找到”的念头使人殚精竭虑,而柯西的观点正好消除了这个“必要性”。

那个在柯西眼里令人绞尽脑汁的符号,数十年后也同样折磨着穆西尔笔下的小说主人公——青年特尔莱斯 。在一节数学课后,特尔莱斯问朋友本伯格是否理解了关于虚数的事情。“没什么难的,”本伯格回答说,“只要记住计算单位是 就行了。”“可问题就在这里,”特尔莱斯反驳说,“因为   不存在啊。”的确,每个数字,无论正数还是负数,只要升平方之后,得到的值都是正数。在这点上你们一定和特尔莱斯意见一致。他朋友的回答是:“说的对极了。可是为什么不能同样给一个负数开平方呢?出来的结果自然不是实数,事实上我们也是把它定义为虚数。就好像我们说,这个位置平常都有人坐,所以我们今天也给他摆上一张椅子;即便与此同时他死去了,我们还是假装他正在来的路上。”特尔莱斯又反驳说:“但如果在数学上已经百分之百确定不可能给一个负数开平方,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就假装它可以,照样给它开方。”本伯格回答说,“它总会得出一个结果。追根究底,无理数的计算不也是这样吗?尽管你一直在计算,却永远除不尽,得不出一个分数,也不会有结果。两条平行线在无限延长的过程中相交,你想给这样的事实赋予什么意义呢?我觉得,如果人太钻牛角尖的话,这世上就连数学都不存在了。”

不知道你们怎么想,反正这番话没有说服特尔莱斯,尽管他不得不承认“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虚数或者说不可能存在的数可以进行运算,最后得出一个具体的结果”。因此,特尔莱斯转而向老师求助。老师立马“承认这些虚数的值确实不存在。哈哈,对一个年轻的学生来说,这个问题可是块难啃的骨头”。所以,如果你们也想不通这个问题,不要难过,你们不是一个人。你们想想,一个在享有盛誉的维也纳学院就读的青年学生也同样百思不得其解。

可老师接下来是这样向特尔莱斯解释的(他以“您”称呼这位青年学生):“这些数学概念仅仅只是纯粹的数学思想的必需品,您应该接受这个观念。”呵,这样说可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解释!老师接着劝告他:“您想一想,您仍处在教学的初级阶段。关于您必须学习的诸多内容,很难给出一个正确解释。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察觉这一点,真是一件幸事。”他竟然还说了这样的话!那要是有人察觉了呢?如果有这种可能,老师说他也会很高兴,可“我只能说:亲爱的朋友,你只要单纯地相信它。等未来某一天,你懂的数学知识有现在的十倍多,那时你就会懂了。但是现在,你只要相信它!”。总之,像数学这样卓越的理性科学,其定理竟沦为了教条!“你只要单纯地相信它!”

当你们在学校里学习数学时遇到困难,有多少次听到这样的话呢?举个简单的例子,“负负得正”,没有人能够给司汤达/亨利·勃吕拉一个清楚的解释。老师是这样向他介绍“负负得正”的——“它是代数这门学科最重要的基础法则之一”,特别像在介绍一种“醋的酿法”,以使他最终相信“负负得正”“必须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在运算中应用这个法则得出的结果都是'正确而无可非议’的”。那本伯格提到两条平行线在无限延长的过程中相交,又怎么说呢?当亨利·勃吕拉在一本书上读到这条定理时,“感觉自己在读一本教理问答手册,还是最陈旧的那本”。和特尔莱斯一样,他也“徒劳地向夏倍老师寻求解释”。夏倍老师是这样回答亨利的:“孩子,”他以父亲的口吻说,“孩子,你以后会懂的。”“别无他法”,可避而不谈是没有用的。要相信虚数,如同坚信一条教理。“因为,”老师对特尔莱斯说,“数学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你必须在这个世界生活很长时间,才能感受到其中所必需的一切。”

事实上,那个“独立的世界”并非全然独立,因为它帮助我们认识了各种物理现象和身边的自然世界,也让我们理解了一些看似不真实存在的事物,比如一位博洛尼亚数学家在四百多年前的一个宿命时刻发明的虚数。发明的?确定吗?约十年前,普林斯顿的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在一场爱因斯坦的讲座上说:数学家们“一直把复数看成数学家发明出来的人造物,仿佛它是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的一个有用且精致的抽象概念”。他们从未想过,实际上,原子就是在这个由他们发明出来的人造记数系统上运行的。他们没有想到,大自然竟然先我们一步与虚数有了交集。戴森的话是真的吗?薛定谔曾经从光波理论模型出发,写出了一个描述粒子运动的方程。戴森认为,这个方程没有用处,也毫无意义,直到薛定谔在方程里加上了 。突然之间,方程拥有了意义,薛定谔发现方程的解对应玻尔模型的量子化轨道。戴森总结说:总而言之,“那个 意味着参与自然界运转的不是实数,而是复数”。这让薛定谔,还有其他许多人,都惊诧万分。

20 世纪 60 年代初,马宁谈到了在量子物理学家之间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你们还记得他说了什么吗?在那个时代,尤金·维格纳的一篇文章也时常被提及。维格纳是 1963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的这篇文章标题很有挑战性:《数学在自然科学中不合理的有效性》。维格纳宣称这种有效性是“不合理的”,可说到理由,时至今日仍是学界争议不休的话题。维格纳认为,数学在自然科学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某种几近神秘的东西,找不出合理的解释”。总之,数学是一个十足的奇迹,要展现这点,复数就是一个特别恰当的例子。

假如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什么地方需要导入这些数学量”,数学家却能罗列出很多优美的定理,尤其是我们之前见过的诞生了那些数字的方程。简言之,那些生活在遥远的 16 世纪的天才数学家们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维格纳“并不打算放弃”,可“对不信奉数学的人而言”,复数“既不自然也不简洁,且也无法从物理观察中找到暗示”。如果你们意外发现自己就是“不信奉数学的人”,不要生气。维格纳也不是信徒,可他还是使用了宗教用词,像写宗教文章一样,谈到了奇迹和奥秘、信众和不信者。无论你们是否认同数学是一个奇迹,复数的运用都不是“一种计算技巧”,反而“是表述量子力学形式系统的必须要件”,维格纳总结说。他还预言说,复数函数“注定会在量子论的表述中扮演决定性的角色”。一切确实如他所预言的那样发生了。

准备好,

你们要离开熟悉的三维世界,

抛开你们深信不疑的欧氏几何,

进入非欧几何的世界,

进入由数学家们为变革现代物理学

而创造的多维度空间。

—— 《尖叫的数学》第六章:非欧几何的世界

上文节选自博集天卷《尖叫的数学》, [遇见]已获发布授权。


▲ 点击上面小程序,进一步查看购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何打破实数的框框,引入新的虚数
杨振宁讲(经典)数学笑话兼论数学和物理的关系
复数的产生
一次数学比赛,诞生了数学上至关重要的概念
理解黎曼猜想——从自然数到复数,最重要的数论难题
一个半世纪悬而未决黎曼猜想被证明?它到底说了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