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宇宙文明时空尺度下的双向扩张

看过刘慈欣《三体》的读者一定会对小说中一再宣扬的“黑暗森林”法则感到愤懑与无奈,刘慈欣提出这一法则,主要是基于他试图构建的宇宙社会学的两条公理: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的存在就是要进行不断地扩张;第二,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这两条公理彻底将文明无限扩张的梦想打入死牢。而事实上,即使是没有这两条冷冰冰的法则,文明扩张的前景也是黑暗得让人绝望。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刘慈欣

因为宇宙太过于广大,巨大的空间尺度会让我们对现实生活的种种常识、种种经验瞬间崩塌。就拿人类文明来讲,我们当然绝不会满足于在太阳系中自生自灭,我们要开拓,要进军,要将人类的足迹踏遍银河系的每一个角落,要飞向人马座!但是,当我们沉浸在对煌煌的大银河帝国的憧憬中时,却遇到了无法逾越的障碍:“光速”!

我们知道,文明生存的基础是能量,而能量的最终来源只能是恒星,于是人类的扩张首先就是要寻找恒星系,但当我们的望远镜巡遍天宇的时候,却发现一个冷酷的事实,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是南门二星系,大名鼎鼎的比邻星就属于这个星系,比邻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而它离我们的距离也有4.22光年,以人类的技术而言,宇宙飞船能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就已经是极限,这就意味着,我们往返比邻星的时间就已经几乎等于一个人一生的时间,这样一来扩张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当然还有人幻想着虫洞或者曲率推动这一类的东西,但是它们甚至比科幻还科幻,几乎就是奇幻!

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依然有4.22光年的距离

这还只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而更远的恒星距离要达到上百光年,上万光年,上百万光年,这样巨大的空间尺度,让我们一切关于在宇宙中旅行的梦想都化为泡影。

距离遥远所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是通信,我们目前所掌握的通信方式均不能超越光速这个屏障。文明要想真正成为真正的文明,必然要具备稳定的社会形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快速的通信。我们设想一下阿西莫夫在《基地》中国构建的银河帝国,银河系的直径是十万光年,这就意味着,我站在银河这头向银河那头的你发一条短信,对方要十万年以后才能接收到,这样的低效率的通信是任何统一的文明都承受不起的。

阿西莫夫与银河帝国

但是文明只要存在就必须扩张,那么我们要如何突破空间给我们设下的死局呢,难道我们真的无计可施了吗?

办法是有的,刘慈欣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出路——文明的反向扩张,既然我们飞不出太阳系,那就让我们自身的体积不断缩小好了,这样一来,在我们眼中世界也就越变越大,这不就相当于在进行扩张吗?而且,太阳系中的物质能量终归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能量条件下,我们的扩张就必须设法降低个体的能量消耗,于是,缩小自身的体积就成为必然。

因此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番奇异的景象:翻开人类文明扩张的波澜画卷,我们看不到气势恢宏的星际舰队,看不到浩浩荡荡的远征大军,看到的我们还在地球上平平静静的生活,只是文明的尺度会越来越小。宇宙文明的扩张,说到底是在空间尺度下的反向扩张。

试想一下,当我们每一个人的体积都和细菌一般大小,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到那时,一粒沙不就是逶迤的山峦吗?一滴水不就是浩瀚的大洋吗?我们的地球,不就是那让人心驰目眩的银河帝国吗?我们脚没有踏出地球半步,但是扩张的梦想就这样实现了!

微纪元图景

刘慈欣的小说《微纪元》就是在用文学的笔触践行自己的这一理念,在小说中,人类预言到太阳的一次氦闪将会摧毁地表的所有生物,并且使得地球环境不再适宜人类生存,为了躲避这一大灾难,人类在种种方案失败之后终于想出了办法——微缩化,即将人类个体的体积降低到原来的十亿分之一,也就和细菌一般大小,这样一来,人类对大自然的能源消耗也就急剧降低,于是便可以在氦闪过后严酷的地球环境中生存下来,延续我们的文明,由此掀开了人类微纪元的宏伟篇章。

当然这不是说说就完事了,问题是我们要依靠何种技术来实现自身体积的缩小,从目前来看,基因工程是最可能的手段,当然这也是远远不够的,也许以后会发展出令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的技术,最终实现我们人类个体微缩化的目标。

或许这正是我们为什么到今天都还没有发现外星文明的原因,一个成熟的宇宙文明,必然是会沿着反向扩张的道路一路向前,是名符其实的微观文明,这样尺度的文明我们当然是肉眼看不见的,因此,当我们的试图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弟兄的时候,可能更依赖的是显微镜,而非望远镜。

不过这还只是文明扩张的第一步,到现在为止我们只是从整体层面上关注文明的扩张,却没有将目光投向个体。正如空间的限制使得我们不得不在空间的尺度上进行反向扩张一样,时间的限制也使得我们被迫思考同样的问题。对于任何一个人类个体而言,它的寿命终归是有限的,即使我们可以依靠不断进步的医疗手段延长我们的寿命,但是仍旧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亥姆霍兹的热寂理论告诉我们,宇宙况且有寿命,更何况人类乎?况且人口寿命的延长会带来社会老龄化的问题,老龄化的恶果不必多说,看看当今的日本便是。

然而人人都渴望长久,《康熙大帝》的主题曲也唱到:“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这还只是感情层面,对于利益层面,人类寿命的过短会给知识的传承造成巨大的障碍,无论一个人多么博学,他死后也就一切重归于零,他的后代只能从牙牙学语开始从头再来,这对于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科学知识而言,无疑是又一个死结。

于是,循着相同的思路,我们在时间尺度上也需要进行反向扩张,即,在寿命保持有限的前提条件下,不断“加快”我们自身的时间流速,从而在相对意义上实现了个体寿命的延长。当然这里我们需要澄清一下,什么叫做加快自身的时间流速,我们说的并不是类似相对论里说的那样通过高速旅行而获得时间的改变,那样的改变并非真正的改变,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是个体主观上对时间的感知和信息处理,就像星河在《倏忽如风》里面写的那样,自身的反应速度要比正常人快,一旦这样的人类个体真的出现,我们就实现了在在时间尺度上的反向扩张,而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依赖于对客观信息的接受,所以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我们要想方设法加快神经传导的速度。

时间的向度真的会变形吗?

事实上,做到这一点比缩小自身体积要容易得多。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神经传导的机理,尽管我们对自己可能非常自信,但是神经传导的实际速度可能会让人们感到沮丧,它实际上比蹬自行车快不了多少,但是话又说回来,这就为人类在时间尺度上的反向扩张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神经传导的基础是神经元,而信息在神经元上的传导采用的是一种非常低效的方式——电化学反应,我们通过离子在神经元细胞壁内外的形成的电位差实现电荷的流动,这样的方式远远不及电荷在金属导体中的流动,因此我们可以改变神经元流动的方式来提高传递速度,这有很多思路,比如改变传导介质,即组成神经元的元素,或者增加离子浓度以造成更大的电位差,或者将神经纤维改造成金属材质或类金属等更易于电荷传导的材质,再或者简单粗暴得增加神经纤维的直径,都可以提高传导速度。另外信息在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靠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交换来实现,我们在这一环节上也可以多动些脑筋。或者我们有更极端的方式,完全抛弃电化学反应,直接采用电磁信号传导,如果这样的设想得以实现,我们就会感知到自己的寿命千万倍的增加,从而实现在时间意义下的扩张。

神经轴突图

这个时候我们真的可以打开一瓶香槟举杯庆贺了,一旦做到了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反向扩张,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生存空间变得前所未有的广大,广大到近乎无限,广大到仿佛无论怎么挥霍都不会有完结。但是千万不要高兴得太早,让我们放下手中的美酒,静下心来好好审视一下,这种反向扩张真的可以彻底解决黑暗森林法则给我们设下的死局吗?一旦我们真的认真思考一下,也许会冷汗淋淋。

首先,人类个体体积缩小以后还能否保持原有的智力水平?这是一个目前无法给出答案的问题,因为我们始终没有搞清楚,意识是否依赖于物质,或者说,意识是否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但是依据现在的科学理论来看,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非常悲观。因为根据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任何人工智能都不能产生出意识,这就从很大程度上否定了脱离物质的意识存在的可能性。根据简单的几何计算便知,当人类变得只有细菌大小时,它所包含的分子个数将是现在人类的千亿亿亿分之一,如果意识真的依赖于物质,那么我们说分子个数相差如此多数量级的两个大脑会有着同样的智力水平,似乎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其次,刘慈欣的宇宙社会学公理强调的是文明的“无限”扩张。如果仅仅采用这种反向扩张的方式,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体积必须无限地小下去,反应速度也要无限地快下去,但是这样真的可以吗?先抛开科学上的幻想的和哲学上的思辨,这其实是一件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实际面临的问题。

1965年,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摩尔提出了对计算机技术影响深远的摩尔定律:每过十八个月,大规模集成电路板上晶体管的数目便会增加一倍。这一定律到今天为止都是正确的,但是所有人都看到了它的尽头:随着电子原件的体积越来越小,它最终会遭遇壁垒。因为当电子线路的体积小到只有几个分子大小的时候,量子效应便会变得非常明显,而量子态是一种不稳定状态,以概率形式存在于空间中的分子根本无法组成稳定的电路,于是这种体积的缩小总会有一个极限,到未来的某一年,摩尔定律必将终结,事实上科学家已经预测到,摩尔定律终结的日期大约就在2015到2020年之间。

摩尔定律的神话还能再延续吗?

以此为例,毫无生命的电路尚且不能无限地缩小下去,更何况是血肉之躯的人类?科学家为破解摩尔定律的死结提出的方案是所谓的量子计算,但是那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载体和传递方式,但是我们人类要怎么办?要以量子态的分子组成我们自身的结构,这恐怕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悲观一点说,它的结果估计比《电锯惊魂》里的景象还要恐怖。

在时间尺度的反向扩张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不要说将人类的反应速度提高到光速了,恐怕只提高十倍左右我们的肉体就要吃不消,人体的运动靠的是肌肉牵引,而我们的肌肉纤维、骨骼组织和血液循环是与目前人类的思维能力相适应的,如果大幅度提高人类神经活动速度,我们现有的身体物理条件恐怕将无法承受,这样做的后果就好比头脑清晰但是却全身瘫痪的病人,我想,大概没有人会想成为霍金那个样子吧。

最后,时空尺度的反向扩张固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资源有限这一问题,但是会产生很多新的麻烦。例如,来自大自然的威胁就是第一道难关,我们现有的人体体积已经适应了大自然的风霜雨露,一旦体积缩小到只有细菌大小,问题就会变得很麻烦,不要说什么长江洪水、黄河泛滥,恐怕一场雨就会是微观文明的灭顶之灾,微观人类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大都市,可能一滴水就能让其毁于一旦。不过我们现在还无法预测微观文明的生存状态,也许他们会发展出新的社会形态来抵御这一危险,例如根本就不建立所谓的城市,而是像蜗牛那样处处为家,这样就能以新的形态来适应新的大自然。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却绝对无法回避,那就是,随着体积的不断缩小,我们对大自然的改造能力也会大幅度降低。目前人类为将来移民火星所做的规划中,第一步是对火星环境的改造,使其适应人类的生存,科学家提出诸多方案,诸如在火星轨道假设巨大的镜面来收集太阳的热辐射,或者利用火星土壤制造温室气体,或者种植植物来制造氧气等等,但这些计划实施的前提就是人类要拥有巨大的生产力,试想一下,由细菌大小的人类驾驶着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星际舰队驶向火星,高呼:我们要改造火星!这种场景该是多么可笑。并且我们肯定不会满足仅仅把火星改造成适宜星球这么一点小小的成就,仅在太阳系中就有比火星大得多的行星存在——土星和木星。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改造火星或者其他行星这类浩大的工程微观人类就做不到,我只是强调,以微小的身躯做这一类事情比现有体型的人类要困难的多得多。甚至我们可以想得更远,如果要实施这样庞大的工程,我们不仅不能缩小我们的体积,甚至还要在此基础上扩大才行。当一群像电影《环太平洋》里机甲战士那样大小的人类登上火星,再去实施改造行星环境的宏伟计划,就会变得非常容易。

由宏至微的转变,必定伴随着社会形态的剧变,也有许多未知的危险

综上种种,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于反向扩张,正向扩张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一边派遣我们的星际远征军不断在无垠的宇宙中开辟新的疆土,同时依据所征服星球的自然条件不断调整自身体积的大小,一边用先进医疗手段延长绝对寿命,同时提高自己的神经活动速度,并配合以对自身身体机能的改造,这样的扩张,我们称之为时空尺度下的双向扩张。我甚至以为,宇宙文明的扩张是“波浪式”进行的,即,我们先以庞大的身躯占领新的星球,然后,在已占领的星球上进行反向扩张,然后在让一部分人类体积扩大去占领下一个星球,再在那个星球上反向扩张,如此下去……,这样,宇宙的文明就可以尽最大可能的攫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日】田中芳树

尽管如此,我们只是在最大程度上减缓了生存资源对文明扩张的压力,但是刘慈欣所谓的“黑森法则”依然亘古不变的存在着,永远无法打破,刘慈欣所预言的星际战争依然无法避免,所以文明必须做出新的选择。

我们可以看到,时空尺度上的双向扩张依然无法摆脱对肉体的依赖,这也就是文明始终无法逃脱“黑森法则”诅咒的原因所在,因此,只要抛弃对肉体的依赖,才可以解决这一矛盾。而这一思路的目标就是文明以纯意识的形态存在于宇宙之中,因为这并非本文的主题,所以我不想过多阐释,我只是想举以下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科幻作家谢云宁的文章《回溯》,发表于《科幻世界》2004年第7期:

“百亿年前,跟宇宙间所有智慧生命的进化轨迹一样,人类最终抛弃了血肉之躯,以纯能量的形式跃入宇宙之渊,在星际间四处漫游漂泊。而今他们的“胃”经过亿万年反复锤炼,已经变成对于一切食物都不再挑剔的“饕餮之徒”——从漂浮于宇宙罅隙的游离氢云,到横跨几十光年的恢弘星系。”

第二个例子来自刘慈欣著名的《中国2185》:

“我们这个国家从宣布成立到消失,只不过两个小时而已。但是,我们生存在高速的集成电路之中,我们的躯体和意识是由每秒振动几亿次的电脉冲组成的,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思维,都是按这个速度进行的。所以在我们的世界中,时间要用比你们小八个数量级的单位来计算,对我们来说,这个世界中的一秒,同你们世界中的七百多小时一样长!在你们那紧张的两小时中,我们已渡过了六百多年的漫长岁月,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文明。”

这两个例子所举的文明已经非常接近于无限扩张了,但是却依然要依赖物质和能量,依然要被束缚在时空之中,所以,宇宙文明的扩张的终极目标是——超越时空!达到一种彻底游离于时间与空间之外的形而上学的存在,我觉得这更像是哲学命题而非科学命题,也许科幻神作《2001:太空漫游》里面所描述的光阵文明做到了这一点,但是我想,他们的存在方式是目前我们人类所完全无法理解的。

库布里克在1968年拍摄的经典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异常逼真地描绘了未来太空世界

总之,不管在遥远的未来,人类文明会以何种形态屹立于宇宙之间,我们都应该抱有充分乐观的心态。我始终笃信普罗泰哥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也许那时的人类可以大到像刘慈欣的《吞食者》里所描述的那样庞大,或者以量子态的形式幽灵一般无拘无束地在宇宙中游荡,不管怎样,人是自然规律的裁决者,我们一定能找到在宇宙中最适合的存在方式,因为老子曾经教导我们: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刘慈欣:文明的反向扩张
为什么我们还没遇到外星人?
【老万】暗恋(完整修订版)
(34)字宙.太阳系.地球
【体积是地球的1.6倍,质量比地球稍大】科学家发现新地球,有水有大气,距地球不到5光年
人类所处宇宙竟是虚拟 或为外星人玩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