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代中医对失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对失眠的认识首推《黄帝内经》,书中提出了“胃不和则卧不安”和“卫气不得入于阴”的病机,并创立半夏秫米汤方。汉代《伤寒杂病论》提出“阴虚火旺、脏腑失调”为病机,以黄连阿胶汤、酸枣仁汤、栀子豉汤等方治疗;;《中藏经》提出“胆冷则无眠”;唐代《外台秘要》言“心虚不得睡”;宋代《太平圣惠方》强调“胆虚不得睡”,《严氏济生方》主张“胆气实热不得睡”;明代《证治要诀》认为“胆涎沃心,以致心气不足”;清代《古今医案按》提出“心肾不交”等。归纳之,正如明代《景岳全书·不寐》所言:“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失眠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正虚、邪扰两种,正气虚涉及心、肝、脾、肾、胃、胆等脏腑,邪气扰则以痰、热、食为多。治疗虚证失眠常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以安神宁魂;实证失眠则应清热泻火、化痰消积,以定志宁心。正虚、邪扰常有错杂互见的情况,治疗应该分清标本缓急,或治分先后,或治有主次,随证施用,同时配合应用宁心安神的药物。除药物治疗外,中医睡眠医学强调睡眠卫生和精神调摄,开重视心理治疗的重要作用。若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增强体质,则疗效更佳。故医生应对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调摄给予必要的指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医真言:失眠的方证辨治
论文:十味温胆汤临床应用概况
“打嗝”怎么办?老中医全面解读顽固性呃逆!
历代医案赏析四 失眠案《中医历代医案选·余听鸿》
郁证性多寐 中医详解
邓铁涛:冠心病治疗以通为补,通补兼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