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是怎么理解语文的?

未经允许,请勿私自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正文共: 3073字 7

预计阅读时间: 8分钟

小时候,除非个人意愿非常强烈,一般老师都会建议学习好的学生去学理科,因为大家普遍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等到我们终于为人父母,想跟孩子“显摆”自己的理科知识时,忽然发现,世道变了,如今10后的世界流行“得语文者得天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巨大转变,当你看了高考试卷,你就懂了。

曾经的你,语文不好,对外可以宣称偏科,可倘若现在的你,语文不好,你恐怕会读不懂数学题。


为什么语文会被如此看重?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公开讲过,语文重要,是因为语文承载着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郦波教授认为,语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训练,通过语文学习,要锻炼的其实是孩子们的感知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而这些是决定一个人终生成长的关键基础。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认为语文教育中,可以传达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做人的道理。

上海语文特级名师黄玉峰分享成功经验时说:一定要重视语文、重视阅读。语文学习就是厚积薄发,坚持阅读就是一剂良药,一剂见效慢的良药。

从各个专家、学者对语文的评价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语文启蒙的重要性。从“学而优则仕”到“科举考试”,再到现在的“高考选拔”,中国自古至今,一直都在用最传统的方式进行人才选拔,甚至改变命运。

语文,作为中国人的母语,从我们开口说话到考试升学,再到职场求职,所有的方方面面都在用语文交流,用语文晋升铺路,所以语文必须被重视。

说了这么多语文的重要性,其实只是想传递给所有家长朋友们一条最关键的信息:语文能力,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语文是什么?


说到语文是什么,或许你觉得这没什么好讨论的,无非就是字词句再到写作和阅读。这么理解其实也没错,但我还是想谈一谈我对语文的理解。

语,我认为就是指语言,即我们说的汉语。文,我认为就是文字,也就是我们写的汉字。那么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吗?我认为这个说法只是表述了语文的外在,并没有说明其全部内涵。

从语言过渡到文字,仅靠识字、组词、造句并不能真正的顺利衔接。在两者的转化过程中,有一项能力非常重要,也是常常被大家自动忽略的一种能力,这就是思维能力。

奥地利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有句至理名言“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世界的界限”。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所能用语言描绘的世界,才是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我们感受不到的东西,是无法用语言描绘的。语言能力决定了你的认知范围。

同样的,我们在给孩子做任何启蒙时,一再强调,用孩子听的懂的话去教她,去影响她。因为只有孩子听懂了,才会有自己的认知,有了认知,才会有自己的思维,有了自己的思维,才会思考和判断,才能表达。这些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学习语文,最终的目的是用来表达,表达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而且你的表达要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让对方能看懂并理解其含义,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思维脱离它所依托的外壳是无法自行交流的,它必须借助被物态化的语言进行。同时,语言作为思维的外壳、载体和工具,它与思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离开思维,语言也就失去了工具的意义。

用语言搭配你的思维,才是你的世界。


思维如此重要,家长该怎么培养?


说到思维的培养,先请大家看一个恬恬小时候的段子。

恬恬因为不理解“作者”是什么意思,就按自己对这个词的发音的理解,坐在了沙发上。当然,这种理解偏差是因为我们家长没有给她普及过这个概念导致,但也从侧面说明当孩子对词不理解时,语义就发生了歧义,思维也就产生了错误。

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言水平的思维操练。其中,听与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思维过程,说和写,是以表达为核心的思维过程。所以,语文学习的本质,就在于用语言去表达思维,用文字去展现思维。

可思维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也不是可以手把手教的技能。它该如何让孩子体会呢?其实,思维是一个需要以自身的知识作为依托,用精准的语句去表达的过程。

仍以我们进行语文启蒙的活动为例。

我们学了成语“孟母三迁”后,恬恬有了疑问,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问题一:为什么孟母要搬三次家呢?不能一次就搬好吗?

我答:因为孟母的妈妈也不能预测搬了新环境后,孟子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所以才一次又一次的搬家,最终搬到了她认为最适合孟子的地方。

恬恬听了这个答案后,联想到我们的几次搬家经历,又有了新问题。

问题二:那我们搬了几次家,也是在像孟母学习吗?爸爸妈妈也希望我好好学习,不要被外面的环境所影响吗?

我答:不完全是。爸爸妈妈搬家有多方面的考虑,从北京来深圳,是因为工作和生活的考虑,而在深圳的两次搬家,也是基于爸爸工作方便和恬恬未来上学等综合考虑。

虽然我们并没有像孟母一样,完全以恬恬对环境的反馈来考虑是否搬家,但也是希望给恬恬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恬恬听了后,信誓旦旦的告诉我们,放心吧,爸爸妈妈,我不会像孟子一样学猪叫,学哭坟的,我会专心看书。(老母亲姑且相信吧)

问题三:孟子的爸爸去哪儿了?去国外赚钱了吗?怎么所有的决定都是孟子妈妈一个人做的呢?他爸爸不管他吗?

这个问题我还真没什么研究,要去查资料才能解答。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孟子的爸爸没有出国去赚钱。

上面是我们日常学习中经常会发生的一些讨论,问题的难度和深度会随着孩子的认知以及生活经验的丰富而变得五花八门。我极少生硬的拒绝回答,即便是自己的知识盲区,也会跟她一起查资料,一起探讨。

因此,根据我们的日常经验以及我的理解,我认为,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定要遵循思维的特点方才有效。

1,思维的概括性

所谓的思维概括性是指事物的一般特性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比如地球是圆的,地图是长方形的,人是有生命的,书是没有生命的。

只有让孩子对客观事物有了一种本质的认识,理解了其本质特点,才有可能进行理性加工和分析。

就如同我前面案例中提到的“孟母为什么要搬三次家”,这就是孩子提炼到了孟母三迁中的本质—搬家,才有了自己的理性思考。

2,思维的间接性

思维不是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事物,而是以自由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反应未曾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一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成:从一种事物的本质联想到的另外一种事物的本质。

我前面案例中提到的“我们搬家也是在跟孟母学习吗?”,孩子由孟母的搬家经历及心理变化联想到了自己的搬家经历,从而有了自己的判断和推理。

3,思维的问题性

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惊讶和问题开始”。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惊讶,好奇,疑惑,就不可能引发思维。那孩子的问题从哪里来?自然是从她的一次次的发散思维中来,发散思维怎么出现的呢?当然是从她的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中产生的。

所以思维的问题性就体现在为了解决问题而在此过程中进行的有目的的追根究底的活动。一次次的寻找答案,又一次次的产生新问题,从而不断的发展思维,找到更多思维的角度。

就如同我之前的举得例子,孩子在一次次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和分析,忽然发现孟子的爸爸一直没有出现,所以自己想象了一个答案,通过自圆其说来解答心中的疑惑。

说了这么多,最后,再回到我们的主题,如何理解语文启蒙?

语文启蒙,靠识字、拼音、阅读够不够?答案当然是显而易见的。

语文是个圈,思维在里面。

离开思维说语文,只能是管中窥豹。

写在最后:

本想用一篇文章写完“语文启蒙”,时间关系,只能先谈一谈对语文的理解和想法,具体的实操容我再归纳整理。大家也可以谈谈你们的需求和建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母三迁(给孩子讲成语)
贤母之首,除了“择邻而居”,你还知道什么?
孟母三迁
微头条
跟着孟母学习做家长
孟子与《孟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