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绝命海拔丨这场珠峰最惨烈的山难,也许不该只有一个结局?

不论时间过去多久,1996年的珠峰都是一段无法抹掉的历史,这一年被认为是迄今登顶死亡率最高的年份。其中,最令人唏嘘的,是发生在5月10日选择冲顶的三支登山队,最终共计六名登山者永远留在了珠峰,另有两名队员严重冻伤。

撇开这起世纪悲剧无法尽数还原的若干细节真相,三队伤亡率迥异。更令人意外的是,攀登经验最丰富的新西兰登山队伤亡最惨烈(四人丧生,一人重伤)。

部分遇难者倒下的地方

在杳无人烟的海拔8000米之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一同冲顶的队伍,结局却相差甚远?

也许,我们该从头说起。

“听说今年有超过20支登山队”

1996年3月,距离山难发生前6周,新西兰向导罗伯·霍尔正和他的搭档海伦·威尔顿(Helen Wilton,大本营管理员兼后勤)新西兰机场外拾掇着前往珠峰的物资。突然,同伴的一句话让他愣了愣神:

听说,今年登山季估计会有20支队伍抵达大本营。

20支?那不是所有的夏尔巴和驮工们会像沙丁鱼一样挤在一块。(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1996年,探险咨询队全体成员登珠峰前的大合照 。新西兰向导罗伯·霍尔为探险顾问总经理(Rob Hall,1992年首创珠峰商业登山,四年内他的“探险顾问”(Adventure Consultants)团队成功让19名客户触摸世界之巅,无一事故)

据相关数据统计,那年春天的确有16-20支登山队前后抵达珠峰南北侧,包括美国、台湾、加拿大、南非等国家队员,说珠峰大本营是个“小联合国”也丝毫不违和,但这并不是好消息。

出发前,罗伯怀有身孕的妻子简·霍尔(Jan Hall)来到机场,一同送行。登机前的离别时刻,简拉住了罗伯:

不舍道别的简,而罗伯却再也没能回到她的身边。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一定,一定要注意安全,好吗?我想说……

请别说什么了,别担心。

在这里,我什么都做不了,这让我很担心。

你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做。

好吧,可是......

什么?

为了我和孩子们,你一定要安全回来。为了他或她,好吗?一定要回来,一起迎接他的出生,罗伯·霍尔。

我知道,你非常不希望我去......(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泪水已在打转的简不忍再说什么,迅速吻别了罗伯,并让他“快走。”然而,罗伯没能信守承诺,与简最后的卫星通话,也无法抵挡身体的耗竭。

数个小时后,罗伯一行顺利抵达尼泊尔加德满都,拉开了后续漫长的团队磨合、拉练。

珠峰上的邮差

3月30日,罗伯团队中的三位客户:贝克·威瑟斯(Beck Weathers)、道格·汉森(Doug Hansen )以及约翰·克拉考克(Jon Krakauer,户外杂志《outside》记者)在加德满都车站外初次见面。

三人一同坐上了大巴,前往与罗伯汇合的旅店。89年曾尝试攀登麦金利峰,但失败了的贝克先开了口:

道格,不登山的时候你都在干嘛?

恩,(我做)各种工作,木匠、邮差......

你真的送过邮件?

是,真的。(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贝克戏谑地将头转向后座的克拉考克,脱口:“珠峰上的邮差,哈哈,我喜欢这个词儿。”

听到道格做邮差,贝克面露轻蔑。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贝克初露的轻蔑,在克拉考克看来有些可笑,因为道格可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邮差:

贝克。

嗯?

你知道吗?道格去年已登上了珠峰南峰(south summit)。

谁?道格?

是。

这邮差挺厉害的。

布朗峰、麦金利(道格都成功了)。(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道格对珠峰,或者说山峰的执着与热爱,成为了最终左右罗伯决定的关键。

我要在你们真正的死亡前,将你们带回来

说话之间,三人迈入酒店,与队伍其余人汇合。随后,罗伯照例开了出发前的动员大会。看着满脸兴奋,毫无畏惧的队员们,理智又有经验的他颇有些严肃地说出了登顶最艰难的部分:

简单来说,人类的身体构造不适合在一架747的飞航高度生存。一旦抵达南坳(South Col),我们的身体在理论上就已经死亡了,这里被称为“死亡区域”。

罗伯在动员会上严肃地说起攀登珠峰大部分都是十分艰难的。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所以,我的计划是将你们带上顶峰,在没(真正)死亡之前再返回来。

看着丝毫没在开玩笑的罗伯,所有人相视无言,直到贝克的一句“你一定可以(做到)的”打破了沉寂。

团员麦克向大家展示已截断的脚趾。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随后,队伍内的所有成员以此做了自我介绍,大部分人都具有一定的登山经历,有些甚至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日本女性登山者南玻康子(Yasuko Namba,已登顶七座8000+山峰中的六座)、道格以及加拿大登山者安迪·哈里斯(Andy Harris,也称Harold)。

鉴于长期对珠峰天气的研究,罗伯将登顶时间定在了5月10日。这意味着,在此之前共有40天的适应拉练期。

这次就让我把你带上顶峰

次日,所有人搭乘直升机抵达海拔2860米的卢卡拉(LUKLA),驮齐装备徒步前往海拔3750米的纳姆泽巴扎尔(Namche Bazaar)。

路上,道格瞅着一个与罗伯独处的机会,有些不好意思地开了口:

嘿,谢谢你,罗伯。

谢我干嘛?

你懂得,给我打折。

你同时在做三份工作啊,道格。这是我仅能做的,不是吗?

我知道其实你不必这样做,我真的非常感谢。(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道格略显窘迫地表情,也许让罗伯突然对这位倾尽全力也要登顶珠峰的中年男人产生了一丝钦佩。

道格(左)与罗伯的君子协定。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他伸手扶住了道格的肩,颇有自信地回应:

那就让我这次把你带上峰顶。

恩,好的。

好。

好......(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徒步至大本营的路并不如想象中轻松,突然的降雪加上一路海拔的增加,都让贝克出现了明显的体能不适。幸好,道格一路鼓励他调整状态,坚持往前。

当两人抵达大本营的经幡时,道格望向远处清晰可见的珠峰,满是遗憾地向贝克诉说了去年因关门时间已过,仅仅差一小段距离就能登顶的经历:

每天醒来,我都想着要登顶。

那你为什么那时候不继续攀登呢?(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还没等道格回答,后来的罗伯斩钉截铁道:

因为我没让他继续,(那时候)是下午1:15分,还处在南峰,不可能按照计划2点前登顶返回。

虽然没有登顶,贝克。但你们出钱,是让我安全地将你们带回来,牢牢记住这一点。(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帮我个忙,多吸吸氧气

4月7日上午,当所有人汇集在海拔5367米的珠峰大本营时,场面已略显拥挤,包括由美国登山者斯科特·费舍尔(Scott Fischer)与台湾登山者高铭和(外号“马卡鲁”)带领的登山队,都已驻扎。

满是帐篷的大本营。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队员们依次与海伦以及夏尔巴领队昂多吉(Ang Dorjee)见了面。尔后,四处转悠熟悉情况的罗伯,见到了正在半裸着身体晒太阳的费舍尔:

今年的登山季真疯狂。我知道,你提前上来修理了冰梯。

是的,今年那里一团糟。冰谷挺宽,需要捆上4、5个梯子才够用。(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正如费舍尔所说,当时的冰谷状况并不理想,想要顺利攀登,前期的适应性拉练极为重要。随后,所有队员开始了危机四伏的三段式拉练,每一次都需要经过布满冰裂缝的冰川,与垂直数米的金属梯,每一步都不容易。

队伍攀登路线。图片来源:alanarnette.com

罗伯团队的前期适应相当不错。4月23日,全员扎营海拔6493米的C2营地,但此时的道格却开始出现了剧烈咳嗽,这让罗伯非常担忧:

道格,你还好吗?

恩?

回到大本营后,我要你去卡洛(Carlo,随队医护)那里看看情况。

不用了,我没问题,我好着呢!

那,帮我个忙,多吸吸氧气。

好吗?

好。

你有足够的氧气吗?

我多着呢。

那就好。(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费舍尔的担忧

4月25日,再次拉练回到大本营时,卡洛为道格做了听诊,并开了药剂。此时,与道格一同进行例行检查的贝克,突然冲出了医护帐篷,找到海伦,并拿到了妻子桃子(Dallas)昨晚就已寄到的“结婚周年快乐”的传真。

坐在一旁的罗伯,看到贝克慌乱地表情,说道:“去打个卫星电话吧,费用算我们的。”贝克说了声感谢就冲出了帐篷,留下身后无奈摊手的海伦:

罗伯!(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在海伦看来,罗伯的慷慨并不必要。但正是藏在他骨子里的体恤与柔情,动摇了冲顶当日本应理性的决策。

当晚,团队成员们开了一场集体派对,算是缓解紧张的情绪。只是,距离罗伯团队帐篷不远处的费舍尔,却满面愁容。他向队友阿纳托利(Anatoli)表达了内心隐隐地担忧:

我不确定今年能否成功(登顶),有太多的竞争者了。

我们不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这是一场每个人与这座山之间的竞争,但遗言总归是属于这座山的。(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费舍尔的顾虑很快变为了现实。在团队攀登海拔7132米的洛子峰(Lhotse Face)折返时,为了等前面的南非与台湾团队先经过冰梯,罗伯的团队在暴风雪中等了45分钟,不久费舍尔的团队也来了。

尽管始终不停摩擦双手保证血液流通,但贝克双手已出现僵硬,这导致他在过冰梯时失手摔落,幸好用胳膊挂在梯子上。

罗伯(红衣)走上冰梯,帮忙跌落的贝克扶起。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危急下,在费舍尔的配合下,罗伯稳步走向贝克,并将翻转了半个身子的他拉回了梯子:

你还好吗?

不保证能登顶,我懂了!因为排队,我差点死掉了,我好像在沃尔玛等他妈的结账一样!我付你6.5万美元,不是这样送死的!现在带我离开这儿!(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为什么来登珠峰

突如其来的意外,让罗伯感到了情况的紧迫。回到大本营后,他邀请将要登顶的四个队召开了一场联合会,试图协调各队行进的时间,以保障不会出现今天的状况。然而,每个队都将冲顶时间计划在5月10日,且不想退让:

费舍尔:我想到时候希拉里台阶肯定也会人满为患。

罗伯:这正是我担心的。

艾恩(Ian,南非团队队长):这真他妈的荒唐,我们想什么时候登顶,就什么时候登顶。

不需要你的批准才能爬这座山,就这样吧。(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众人不欢而散。夜里,罗伯放下身段找到了费舍尔达成了两队联合在10日同时冲顶的决定。

5月5日晨,出发攀登前一天,罗伯与所有团员拍了张合照。这也是他们唯一一张合照。当晚,大家围在一起敞开心扉,来了场真心话大冒险:

克拉考克:这个旅程煎熬又危险,甚至会破坏和家人的关系,还得花不少钱,(你们)为什么来?

贝克:为什么?

罗伯:因为,山就在那里!

克拉考克:拜托,我是认真的,你们为什么来?康子?

南玻康子:恩,我已经47岁了,也已经登过了7座8000+中的6座了,所以当然我希望完成这第七座。

克拉考克:道格?

海伦:来,道格,告诉他们那些男孩的故事。

道格:我,我有孩子。有一次他们放学回家后,我告诉了他们将要来珠峰攀登的事儿,他们为了筹集了旅费,给了我一面登顶后可以插上的小旗子。

所以,我想他们想看到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追寻他遥不可及的梦想吧。也许他们会从这件事上得到鼓励。

我来到这儿,是因为我可以。可以登上顶峰,欣赏那些别人看不到的美景。(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风向转了

终于,正式攀登开始了。罗伯与费舍尔的团队大部分成员顺利抵达了C1、C2。

正式攀登前罗伯团队的合照。

不过,中途也发生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小插曲,以快速攀登著称费舍尔团队中的队员戴尔(Dale)在C1出现不适,这让本已抵达C2的费舍尔不得不重新回到C1,并将其带回大本营后,再单独返回C2,与罗伯汇合。

一天内折返C2-C1-BC-C1的费舍尔,体力下降很快,正在给自己注射针剂。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事实上,外号“山峰疯子”的费舍尔,真的在一天内从C2折返将尚在C1不适的队友安全带回了大本营,并又迅速上至C1。第二天,又不加休整地继续追赶罗伯的队伍。

此时,处在C3的罗伯收到了山下海伦天气将变的信息:

有强风吹来,它的风向转变了。它有可能还会向北吹,但如果风向不变,估计有可能在11号跟你们碰上。

继续收集多一些资料,海伦。我们会多注意的。(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C4上的风暴。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当晚,与贝克共用帐篷的道格依旧在咳嗽,看起来没有任何缓解。贝克对此并未在意,而是聊起了自己为何来登珠峰的真正原因:

贝克感到此行额外煎熬。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当我在家的时候,感觉诸事不顺,非常抑郁,而当我在外面爬任何一座山时,那些不快就会不药而愈,就像重生一样。

所以,你现在应该很快乐。

现在,我开始怀疑了。(因为)这真的太煎熬了,太受罪了。

再煎熬个几天,你接下来的人生都将是登上世界之巅的人了。

我只希望我能登顶,然后回家。(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第二天,天气还不赖,所有人开始向海拔7951米的C4进发。但还未扎好营地,强烈的风暴如约而至。当晚,南玻康子、克拉考克等人都出现了呼吸困难。

同时,费舍尔也赶上了队伍,但状况看起来非常糟糕,刚到营地就直直摔进了帐篷,说话困难。

拼着命抵达C4的费舍尔。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登顶日——5月10日

10日凌晨12点半,C4营地外异常安静,风不知何时已停。罗伯逐个拉开了队员们的帐篷,

趁着好天气,出发冲顶的罗伯团队。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嘿,各位,出来看看。

他抬头看着峰顶,觉得“老天爷也在眷顾我们。”这个窗口期,他不想错过,

半小时后,收拾好装备出发,2点前从峰顶折返。(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冲顶出发不久,罗伯给海伦报了平安,并约定在12小时内联系,并再一次确定折返时间为下午2点。

C4营地至顶峰的攀登轨迹。图片来源:beyond72.com

清晨4点半,海拔8412米的阳台上(Balcony),攀登进入攻坚。大部分人的速度开始减慢,并出现问题:贝克出现雪盲,视力逐渐模糊,选择就地等待休息,等待情况好转,费舍尔队伍中的女队员珊迪(Sandy)也体力透支地只能坐着,但她却并不想放弃,依旧跟身旁的夏尔巴叮嘱“我一定要登顶。”

因雪盲而开始视线模糊的贝克。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当队伍抵达东南山脊(The South East Ridge)时,最大的意外出现了:原本应该固定在希拉里台阶(海拔8760米)冰壁上,以利于通过的绳子不见了。没有办法,哈里斯、阿纳托利只能临时修绳索。这直接导致后面的南玻康子等人只能在暴风中原地等待。

另一方面,还在向着希拉里台阶挺近的道格呕吐,在身后一直为他做保护的罗伯调大了他的氧气量,并开玩笑道:

你一定会成功的,我可不想第三次还在这里见到你。(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道格强撑抹了抹脸,连连点头,继续攀登。

10点25分,绳索还未修好,站在风中凌乱了接近1个小时的队员们出现分流,队伍中包的三名成员因担心折返时氧气不够,选择放弃登顶,从南峰直下。

又一个半小时过去了,绳索依旧还未修好,而停留在台阶上等待的攀登者越来越多。又四十分钟过去了,罗伯等人依旧被困在希拉里台阶,寸步难移。

12点45分,绳索终于修好,已经被冻得失去感觉的队员们开始向顶峰做最后的冲刺。

下午1点14分,阿纳托利、克拉考克、南玻康子等接连顺利登顶。两点整,罗伯又一次站上峰顶,并准备大队人马的返程。

登顶后,插上日本国旗的南玻康子。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请你让我完成

此时,在大本营的海伦收到了成功登顶的喜讯。但接下来几个小时,让一切喜悦一扫而光。

“你准备返程了,对吗?”

“我等着道格上来,他就在后面。”

罗伯结束了与海伦的对话,随后看到了精疲力竭的费舍尔:

登顶后精疲力竭的费舍尔(右)。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道格在你后面吗?

对,还在很后面。

你确定我所有的队员都登顶了吗?

是的,他们都登顶了。

别担心,我不会告诉克拉考克。

知道,你比我棒,但你现在看起来真的很不好,费舍尔。(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下午3点15分,已经从顶峰折返下降的罗伯遇见了依旧还在爬升的道格,

道格道格,我很抱歉,已经结束了。

不不不......

你真的太迟了。你得听我说,很抱歉,你需要返程了。(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道格边咳嗽边取下了氧气罩,眼神坚定地望向峰顶的方向,

看着近在咫尺的峰顶,道格不想放弃。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我能做到,他就在那儿,我就快到了。明年,我不会再来了,这是我的最后一搏。你必须让我完成,请你让我完成。(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听着道格的请求,望着仿佛触手可及的峰顶,罗伯做出了一个有违他职业素养,也有违理智的决定:

罗伯在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还是答应了道格的请求。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好,让我们一起登顶。(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随后,他搀扶着道格一步一步向顶峰迈去。

几乎是同一时间,因雪盲还呆在原地休息的贝克状况急转直下,冻得也失去了知觉。

登顶后,罗伯为道格拍照留念。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下午4点,道格登顶,他几乎使出了全身力气向雪中插入了冰镐,并拿出一面小旗子放在胸前拍下了人生中最后一张照片。

“道格死了”

幸运女神,最终没有眷顾道格与罗伯。就在他们下撤的时候,浓厚的乌云将远处的山谷几乎盖住了,且移动速度超快。

远方急速奔来的浓雾与乌云。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此时,早已精疲力竭的道格无法自主下降,几乎只能依赖重力往下滑降。罗伯检查了道格的氧气瓶,显示为零。

在希拉里台阶上,因氧气耗尽无法动弹的道格(黄色衣服)。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随后,他不得不立即呼叫哈里斯或昂多吉带更多的氧气上来,并同时向海伦发出求救:

罗伯:我需要一瓶氧气在希拉里台阶上面,没有氧气,我无法将道格带下去,现在我进退不得。

是要带到希拉里台阶上面,是上面。

海伦:各位,珠峰南侧还有氧气瓶吗?

哈里斯:不,海伦,山峰南侧没有氧气瓶。重复,没有氧气。

海伦:昂多吉放了四瓶氧气在那儿,你在哪儿哈里斯?

哈里斯:给我半个小时,拿了氧气上去。(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卡洛接过了海伦的电话,尝试进一步了解状况,并尝试建议罗伯一个人下来,但他仍然坚持“还没糟糕到那种地步”,并表示不能丢下道格一个人在上面。

罗伯试图用绳索将道格放下希拉里台阶。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另一边,身体状况崩溃的费舍尔向身边的夏尔巴嘱咐“阿纳托利带氧气上来”后,毫无力气的躺在了雪地里,无法动弹一步。

放弃下撤的费舍尔。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眼看狂风将至,罗伯决定不再等待,而是用力拽起道格,想让他滑下希拉里台阶。但暴风、闪电、乌云,很快裹挟而来,将人吹得连站立都困难。

眼前弥漫来的乌云。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为了取到氧气,罗伯让道格留在台阶南峰一侧等待,道格,我去南峰那边拿回氧气,你就在这儿不动,好吗?(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还没等道格反应,罗伯已经出发了。

罗伯,罗伯......(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巨大的雪粒打在脸上,呼啸的狂风在耳边掠过,道格最后的回应,罗伯没有听到。最终,道格在意识不清中,直立站起,解开了身上的保护扣,被吹落下山脊。

空空的绳索,无力的罗伯。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等罗伯抵达另一侧往后看时,空空的绳索抽空了他最后的一丝力气。他呆坐在台阶的另一侧,直到哈里斯上来:

罗伯!我拿到氧气了,我找到些用了一半的。道格去哪儿了?

道格走了!

什么?

死了!(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来不及难过,俩人开始向山下撤退。此时,两人的氧气都已殆尽,哈里斯拿到的一瓶却因冻住,没法使用。毫无办法的两人,只能躲在一块石头后紧挨着彼此。

只能依偎在一块儿躲避风暴的哈里斯和罗伯(右)。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凌晨3点,哈里斯闭着眼,开始急切地脱去身上的衣服,随后便滑下了山崖。

感觉到燥热的哈里斯(左)开始脱衣服。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这一夜,也带走了正在下山的南玻康子,以及贝克的双手与鼻子。

在这场攀登中冻伤严重的贝克,被割去了鼻子,截肢了双手。

我回不去了

大本营整夜没有收到任何消息,直到第二天清晨。已经被雪盖住全身的罗伯接通了联络电话:

罗伯,这里是大本营。

我不能,不能动了。

我了解,你必须保持活动。

手,我感觉不到我的手了,这里的雪很厚,防护面罩上全是雪。

好的好的,太阳就快出来了,到时候雪会融化,你就能活动了。

道格没有,哈里斯也不见了,我需要帮助。

你在哪儿?

我在,在南峰侧的小倾角。

你必须让自己离开那个倾角,从那条路滑下去。

请派些人上来,我需要帮助。

我会让夏尔巴带着热茶上去,但你一定要先下来好吗?要下来!

罗伯?罗伯?(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全身被雪覆盖的罗伯。图片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你在哪儿?

我在,在南峰侧的小倾角。

你必须让自己离开那个倾角,从那条路滑下去。

请派些人上来,我需要帮助。

我会让夏尔巴带着热茶上去,但你一定要先下来好吗?要下来!

罗伯?罗伯?

罗伯?罗伯?(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通讯突然断了,罗伯无法再回应任何一句话,也没能移动自己,只能坐在台阶上。

最终,大本营接通了罗伯妻子简的电话,也是这位极其优秀向导的最后一通电话:

宝贝,你还好吗?

我的爱人,我有点,有点冷,还好。

阳光很快就能让你暖和起来了,宝贝,你需要站起来继续前进,你一定要返回营地。

我的手......冻住了,我……我的脚也冻住了。

我们会派人上去送热茶,丹尼也必须动起来,罗伯,你听到我说的吗?你得让你的身体动起来!

好的,我的爱人。

你现在就做!现在就做!

我爱你,通话结束。(信息来源:电影《绝命海拔》)

丢下电话,罗布尝试用冰镐下降,但却没有坚持多久。最终,他被永远留在了珠峰上。

事后,有很多声音,比如:

“倘若罗伯再一次拒绝道格,也许可以挽救团队内所有人的生命,结局就不会是这样。”

“尽管费舍尔离开了,但他却尽最大力量保全了队员,反而更负责。”

也许吧,但都只是假设,在海拔8000米以上,人无从严苛道德,但却无法冰封感情。然而,划分理智与情感在某一时刻,真的不那么容易。

写在最后

记得电影上映时,身边有位非户外爱好者在我的推荐下兴致勃勃买票进场,但散场后他却有些扫兴,嘟囔地问:“为什么这帮人非要花钱找虐呢?弄得伤痕累累不说,还送了命,多不值。”

那时我的回答很套路,应了句“因为,山就在那里”便作罢。朋友没有继续深挖,反倒是自己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现在我想把答案改改,借用王家卫的台词:“他们是去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是每个人穷尽终生想要追寻的过程与结果,登山不过是能体验到上述三层境界的极致方式之一而已。

罗伯、费舍尔、道格、南玻康子……他们不是不敬畏生命,只是对山产生了不可割舍,甚至刻入骨髓的感情羁绊。在8000米的海拔线上,当理智遭遇情感,任何的选择都无法,也不该被轻易定性。

毕竟,不处同样的高度,又何来感同身受。

祝福每一位正在出发,或准备出发探寻自我,天地的山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绝命海拔:珠峰史上最惨烈的山难
自我中心酿悲剧——观《绝命海拔》有感
真实还原史上最惨烈的珠峰山难
《走入空气稀薄地带》(第五章)
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去做99%的人不敢去做的事
珠峰的海拔高度从哪里算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