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ESVS 2023血管疾病抗血栓诊疗指南

来自公众号血管资讯,作者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商弢教授。

https://mp.weixin.qq.com/s/zwixM4UYMFPSB7W7Rxkm8w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4月3日在官方学术刊物Eur J Vasc Endovasc Surg在线发表了《2023血管疾病抗血栓诊疗指南》。这是ESVS发布的第一个专门针对抗血栓治疗的临床指南,干货满满,对指导日常工作有着非常具体的循证依据。

上消化道病变史或胃肠道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在接受抗血栓治疗时,应考虑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以降低胃肠道出血风险。(IIa C)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建议给予阿司匹林(75-325mg),以降低继发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I B)

对于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如果对阿司匹林不耐受或过敏,应给予氯吡格雷(75 mg)以减少继发性心血管事件。如果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过敏,应考虑使用双嘧达莫(200mg,每日两次)。(IIa C)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轻微缺血性卒中伴任何程度颈动脉狭窄而未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建议采用阿司匹林(75-325mg)氯吡格雷(75 mg)双重抗血小板治疗21天,随后长期使用氯吡格雷75 mg,或使用阿司匹林(75-100mg)双嘧达莫(200 mg,两次/天),以降低卒中风险。(I A)

氯吡格雷不耐受或过敏的患者,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轻微缺血性卒中伴任何程度颈动脉狭窄而未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植入术,应考虑使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30天)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14天)作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替代药物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以降低卒中风险。(IIa B)

建议因颈动脉狭窄而计划接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包括阿司匹林(75-325 mg)和氯吡格雷(75 mg),以降低复发性卒中风险。氯吡格雷应在支架植入前至少三天开始使用,或在紧急情况下作为单次300 mg负荷剂量使用。(I C)

建议接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至少持续4周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然后无限期持续氯吡格雷75mg以降低卒中风险。(I C)

无论是否接受颈动脉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事件患者,均不建议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因为它与单一抗血小板治疗相比没有获益,且会增加出血风险。

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

孤立的无症状下肢动脉疾病患者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预防。(III A)

慢性症状性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当单药抗血小板治疗适用于二级心血管预防时,应考虑将氯吡格雷(75 mg)作为首选抗血小板药物。(IIa B)

出血风险不高的慢性症状性下肢动脉疾病(尤其是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应考虑阿司匹林(75-100 mg,每日一次)联合利伐沙班(2.5 mg,每日两次),以降低继发性心血管和主要不良肢体事件风险。(IIa B)

建议急性肢体缺血患者立即静脉注射普通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以降低血栓进展的风险。(I C)

建议对急诊血运手术重建的急性肢体缺血患者立即静脉注射普通肝素,以降低血栓进展的风险。(I C)

接受血管腔内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应单次静脉或动脉内推注普通肝素(50-100 IU/kg)低分子肝素(0.5 mg/kg)以降低围手术期急性肢体血栓事件的风险。(I B)

接受开放动脉手术的患者应考虑单次静脉推注或动脉内推注普通肝素(50-100 IU/kg),以降低围手术期急性肢体血栓事件的风险。(IIa C)

接受血管腔内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可考虑单次给予比伐卢定(0.75 mg/kg)作为肝素的替代品,以降低围手术期急性肢体血栓事件的风险。(IIb B)

接受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疾病且出血风险不高的患者可考虑接受短期(最短1个月至最长6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75 mg+氯吡格雷75 mg),以降低继发性心血管和主要肢体不良事件的风险。(IIb C)

接受下肢动脉疾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患者,如果出血风险不高,应考虑服用阿司匹林(75-100 mg,每日一次)与利伐沙班(2.5 mg,每日两次)组合以降低继发性心血管和主要不良肢体事件的风险。(IIa B)

对于因下肢动脉疾病接受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且出血风险不高的患者,如果在阿司匹林(75-100 mg,每日一次)联合利伐沙班(2.5 mg,每日两次)治疗的特殊情况下添加氯吡格雷(75 mg),则不建议超过30天,因为出血风险可能超过获益。(III C)

血透血管通路:

不建议接受动静脉瘘或移植物形成的患者使用全身性普通肝素,因为出血风险增加且缺乏通畅性获益。(III A)

接受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应考虑使用氯吡格雷(75 mg)最长6个月,作为一线抗血小板药物,以改善内瘘通畅性。(IIa B)

如果使用氯吡格雷有禁忌,则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阿司匹林(75-100 mg)最长6个月,以改善内瘘通畅性。(IIb A)

接受非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患者可考虑接受最长6个月的单药抗血小板治疗,以改善瘘的通畅性。(IIb C)

建议近端(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接受三个月的全剂量直接口服抗凝剂治疗,而不是维生素K拮抗剂,以降低复发性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I A)

在三个月治疗后,需要延长抗凝治疗的近端(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考虑使用全剂量直接口服抗凝剂而非维生素K拮抗剂,以降低进一步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IIa B)

对于初发无诱因近端(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低复发风险患者,在三个月抗凝治疗之后,应考虑减少抗凝药剂量:利伐沙班10mg QD或阿哌沙班2.5mg BID,来降低进一步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IIa B)

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距离深静脉交界处≥3cm且长度≥5cm的患者,建议使用磺达肝癸钠2.5mg QD持续45天,以降低进一步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I B)

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距离深静脉交界处≥3cm且长度≥5cm的患者应考虑接受利伐沙班10 mgQD中等剂量低分子量肝素QD治疗,作为磺达肝癸钠的替代治疗,以降低进一步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IIa B)

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距离深静脉交界处≤3cm的患者建议接受3个月的全剂量抗凝治疗,以降低进一步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I C)

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表现出高风险特征(如临床广泛的浅静脉血栓累及小腿和大腿,无局部疼痛,浅静脉主干血栓形成或多个部位静脉血栓形成)可以考虑进行三个月(而不是45天)的中等剂量抗凝治疗,以降低进一步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IIb C)

建议患有癌症相关静脉血栓栓塞和胃肠道或泌尿生殖系统出血低风险的患者考虑使用直接口服抗凝剂进行抗凝治疗,首选阿哌沙班,或者利伐沙班或依度沙班。(I A)

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术的患者,若被认为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较高,应考虑使用低分子量肝素进行血栓预防,以预防术后静脉血栓栓塞。(IIa B)

接受大隐静脉腔内消融术的患者,如果认为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较高,应考虑使用低分子量肝素进行血栓预防,以防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IIa C)

建议接受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无论是否支架植入)的患者在术后抗凝治疗的持续时间至少与标准治疗一样长,以防止复发性血栓栓塞事件。(I C)

广泛性静脉畸形或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伴低纤维蛋白原和高D-二聚体水平证实的局部血管内凝血病证据的患者,可考虑在任何侵入性手术前10天和后20天进行预防性抗凝(低分子量肝素或直接口服抗凝剂),以防止进展为DIC。(IIb 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谢集采!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脑风险的2个药,降价幅度超过90%
房颤吃着华法林还能做支架手术吗?
2017 年欧洲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指南
【ESC 2016】《2016年欧洲心房颤动管理指南》发布:氯吡格雷成三联抗栓治疗中唯一被推荐的P2...
“天坛会”听课笔记(一)
预防静脉栓塞复发,利伐沙班优于阿司匹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