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欣赏.品味

欣赏.品味

    ——读《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有感

乌镇植材小学:沈燕

做为一名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每天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也一直在摸索中前行。同时,我们也寻找着各种机会倾听名师声音,追寻名师足迹。每次听完名师的课,我们总会感慨:名师的课堂何以精彩?是课前灵动的预设?是名师诗意的语言?是师生默契的交流?还是……

     有幸读到蕾铃主编的《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这本书,书中介绍了刘可钦、潘小明、华应龙、徐斌、林良富、钱守旺、夏青峰、田立莉八位小学数学大师的教学艺术,包括对其课堂教学艺术的解读、对其经典课例的评析、他们自己对课堂教学的感悟以及他们的成长经历等。走进书中,我了解到了一个个响当当的教师名家,他们在课堂上有的简约、清丽;有的大气、热情;有的善于煽情;有的长于对话。

     在欣赏的同时更细细品味着他们各自的教学特色、独特的教学方式,不同的个性,让我感受着多姿多彩、极富个性的课堂艺术及教学思想。

     如:刘可钦:要笑着做老师,把阳光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蹲着看学生,学生会回报你每天的惊喜;乐着做同事,尽享工作带来的友情,不断吸收有助于自己成长的因素;走向研究,享受成长的快乐。

     潘小明:教会学生一种思维的方法,要比教会他一个公式重要得多。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必须多一份责任,要从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去思考教学,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和精心设计的教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华应龙:篮球场上,不是所有得分的投篮都是好球,也不是所有没有投中的球都是坏球。我觉得老师看待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学生正确的作业可能只是模仿,但错误的作业却绝对是一种创新。

      徐斌:真实的课堂摈弃演练和作假。……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真实的课堂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把学生当作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真实的课堂不能死抱着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真实的课堂更不能课前操练,课中表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

     林良富:新授课好比是教师带领学生五掏河蚌里的珍珠;练习课好比是将掏出来的珍珠擦亮,使它发光;复习课好比是将一颗颗发光的珍珠串起来,使之成为一条项链;实践活动课,好比是将一条条项链卖出去。挂到人的脖子上。如果这个比喻还有点妥帖的话,那么掏珍珠、擦珍珠、串珍珠、卖珍珠的方法和手段应该有所不同。

     …………

     他们都是站在生命成长的角度,以平等的地位,用无私的爱去浇灌每一位学生。注重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欣赏名师的课堂可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品味着他们在课堂中的个性与共性:名师课堂的精彩源于一个又一个充满魅力的细节!一位教育专家坦言:“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对细节的处理,堪称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志。上乘的教学,必定是把细节做好的。书中正充分展示了名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魅力,呈现出名师处理课堂细节的高超能力,一双聪颖的眼睛,一对敏锐的耳朵,善于去发现,善于去捕捉,正是这种善于捕捉细节的能力,才使得课堂更为精彩。所以,我们必须在平时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当然,这是远远不够的,在这基础上我们必须找准自己的方向,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因为,希望就在前方,就让我们一起出发:欣赏、品味、自励、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名师们给教师的教学建议
外出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外出听课心得体会
培训感悟
再上层楼,目穷千里
吉林省名师评选教学观摩活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