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词第1课】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词译文

晴朗的日子里,西湖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微波粼粼,光彩熠熠,看起来更加美丽动人;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蒙蒙的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那朦胧之美也是非常别致奇妙的。如果把这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无论是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恰当得体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词语注释

1、潋滟: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2、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3、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4、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

5、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专家解读

从这首诗的题目便可知道,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之时,起初阳光灿烂,后来却突然下起了雨。但这两种不同的景致,在苏轼的眼里却有着各自独到别致的美。

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无论怎样的环境事物,在他的眼中大自然都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能让美丽的西湖在不同的天气中尽显风姿,也会在他心中留下永恒的画卷,更让我们后人领略了西湖多姿多彩的美,给西湖增添了文化底蕴,使它成为人们心之向往的胜地。

这正是苏轼与众不同博大胸怀的表现,他总能以欣赏的目光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自然界里的一切,在他的眼睛里都能折射出美丽的光环。 

知识拓展

苏轼虽不是杭州人,却跟杭州很有缘,他曾两度在杭州任职。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造福人民,他组织百姓疏通了西湖,把从湖底挖出的淤泥,堆成了一道堤,后人就把它叫作“苏堤”。现在苏堤春晓就是西湖上的一道著名的景观。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篇传世佳作,才情横溢的苏轼就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多变的特点,描绘出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出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抑或在岸边与友人畅饮,或是在游船上尽情游赏,诗人看到一湖碧水,波光粼粼,远望满山秀色,近看岸边垂柳依依。不知不觉中,又下起了蒙蒙细雨,景物朦朦胧胧,湖面水雾迷茫,远山若隐若现。

苏轼以绝色美人来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的情感,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从此让美丽的西湖和这位西施美女结下不解之缘,西湖又有了“西子湖”的别称。是这位出色的诗人让西湖有了如此传神之美,无论是“水光潋滟”的晴天,还是“山色空蒙”的雨天都美得恰到好处,这缘于西湖自然之景美不胜收,当然亦是苏轼与西湖独有的这份缘分。

有人说“此诗一出,人人传诵,从此名湖佳人相映成趣。”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这首诗的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因此,这首诗的流传,让西湖的景色光彩倍增。而今,站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就吟诵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考试链接

课后思考题

1、这首诗中诗人用怎样的诗句赞美西施?

2、苏轼在诗中借景抒发出自己怎样的感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3名师解读丨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的这首诗太美,最后两句更是千古名句,极具空灵美
《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
千家诗(七十一)——饮湖上,初晴后雨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全诗赏析
宋人绝句鉴赏之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