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体验哲学的认知路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与茶一起 走在哲学的路上》之七

茶怎么懂,怎么到较高的层次,甚至到道,或者说哲学的层次,一定是要有认知路径的。喝中国茶,还是得回到我们传统儒家的认知路径里找寻。那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为什么要提这八个字呢?一方面是因为它不知不觉地深植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习惯地使用着。另一个是因为这是以体验和实践为主的认知方法,与当下的体验哲学认知方法相吻合,值得再深入探寻。

奇怪的是,这八个字,尽管是传统儒家非常重要的认知方法,但在孔孟时代,仅在《大学》的其中一段话提及,即“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提出后再没更多解释,先秦的古籍也未对“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做更多的研究。

但作为一个理论体系,一个要求人们去循理、去合乎道的文化,最终都无法规避理从哪来,道在哪里以及我们怎么去认识和发现的问题。西方从理性的实验、观察分析入手,挖掘发现事物的道理,我们的前人则是从实践和经验入手,加以逻辑的推演,也进行进一步的深化。

关于这个问题,宋代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专门写了一篇《补<大学>格物致知传》,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的认识论纲要。

在朱熹看来,格物包括三个要点,即即物穷理至极。在朱熹的认识当中,理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是天地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本源和根据。理在先,而途径是通过探索事物,穷索其中的一切本源,并穷至其极。但理有没有层次,有没有分别?朱熹提出“理一分殊”的观点,也是针对北宋“二程”理论体系中提到的“格一物而万物通”而提,认为每个事物皆有它自己的理,这个理是十分具体的,但是这些具体的理又受到一普遍原理所支配,普遍原理存在于一切有差别的具体的理之中,一切有差别的具体的理,都是普遍之理的个别表现。

人能不能认识这些理,用什么方式认识呢?朱熹认为人本来是有知的,但是由于受到世间事物的蔽塞而不能达到通明,必须进行后天的学习才能达到。他提出:“这个道理,本是天所以与我者,不为圣贤而有余,不为愚不肖而不足。但其间节目,须当讲学以明之。”(《语类》卷十四)天所赋予人的理是完整无缺的,无论是贤、愚、不肖,他们固有的理都没有变,但是由于人禀受的“气”各有不同,有“昏明清浊之异”,所以理也有通明蔽塞的不同。于是朱熹强调,无论资质如何,要明天赋之理,都要下困学、勉行的工夫。(参见《语类》卷八)他认为格物致知的方法就是“博学-积累-贯通-推类”。他承认了理的客观实在性和存在层次性,同时也肯定了世界的可知性和统一性、全息性。

在儒学的另一个门派,即心学,同样围绕孟子提出的“致知”,由北宋程颐开了个头,南宋的陆九渊为其大开其门,而后明代的王阳明(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这一学派看到了认识过程中,人的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

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这里明确了认知过程中,认知与实践的同步性和互动性,相互推进。

在他的理论体系中,有一个十分闪亮的思想点。也即,在诸多的理,或者说形成的意念、意象中,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能动的控制者,让什么东西在大脑这个舞台上表演,有一定的自主性。王阳明悟到这个道理。在这个不可能无限大的心灵舞台上,善念和正信念非常重要,让好的东西把心填满,坏的东西就没有空间,而且善念与恶念仅在一念之转。他的知行合一观中,特别强调“一念发动”,也即“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制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上》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之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传习录下》)

他对“心力”的研究,在没有实证科学的支撑下,从一种亲身体验加逻辑思辩的方法,已算是巅峰造极了,包含了很多现在认知科学已发掘的道理,包括知行的同步性、相互作用性,正信念的作用,转念力,专注力,持久力以及对不正确的信念结构进行修正等等。应该说,“格物致知”在王阳明那里就变成了正心。他说: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传习录》)“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大学问》) 他还说:“人若知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传习录下》) 

应该说,传统儒家对道和理的认知,所形成的认识论,已达到其所在时代所依托的科学水平的顶峰。当下,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类的认知过程、对心脑有更充分的认识。体验哲学就是基于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对身心的体验体悟进行更为细致、系统的探索研究。

雷可夫二人(1999)指出: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概念是通过体验,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我们的思维、心智、推理、范畴、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而来的,人们在与世界和他人交往过程中,须通过心智中的认知结构来调节。认知结构包含图像原型加概念范畴加逻辑关系推理加直觉体悟,这正好涵盖了儒家两个学派关于认知过程的观点。

体验哲学承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认为道理存在于世界之中,我们的经验可以对其进行认知,但需要按照心脑的认知规律,逐步达到认知结构的完善性、协调性,但结构自身有其独立性,当认知结构形成后,对其进行修正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认知结构形成中,早期认知,无论是图像原型还是范畴概念还是习惯性的推理方法,十分重要,比如早期的家庭、学校教育、对某种事物的早期认知和习惯性推理等。而认知结构的演化,或者通俗点说,一个人要变得更成熟或者更接近一个合格的社会人,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即对认知结构进行合理的修正,让系统达到和谐,才能保证认知结构向更高的层级迁跃,才能成就一个更高层次的自我。


茶作为通往道、通往理的入口或者说途径,是有其道理的。因为它可以满足了以上的所有要件,即满足格物的内涵,也是旨于诚意正心。特别是选择茶的好处,在于可以通过茶的修行,在相对轻松、快乐的实践里,懂得种植、采摘、制作、品鉴的小道理,再深悟出更深层次的大道理,并类推其他,并由此静观内观自我,通道明理,充实满满的正信念和正能量,养不动心而后能随机而动。

文字:吴凯伟

图片:来源网络

图文编辑:林龙城  杨彩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篇文章教你学通阳明心学,达到“此心不动”的超人境界|心学|朱熹|王守仁|阳明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Week 10:王阳明思想导读
王阳明心学“格物致知”之说(三)
中国文化里的“格物”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时代意义是什么?
修身之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