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个体智慧源自何处?

摄影师:王新月

个体智慧源自何处?

刘珂、雷雳

看着身边那些博学多才、风趣幽默、成熟机敏的人,你或许很难想象他或她幼儿时期垂涎傻笑的呆萌样。人类个体的智慧源自何处?一些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是文化。当然,为了能从人类独特的文化中获益,小婴儿们还必须配备一些必要的心理技能——联合注意(joint attention),即个体能够追随他人的注视,识别他人的意图,并与他人分享对同一对象的关注——就是这样一种在10个月左右大的婴儿身上出现,并为其思维、语言、社会情绪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心理技能。在母亲的陪伴下学会阅读;在父亲的指引下看见彩虹等这样一些日常生活情境都展现了幼儿的联合注意能力。

那么,再进一步追问——联合注意这样的心理技能源自何处?——翻阅发展心理学课本,你或许会看到一些心理学家用先天固有适应生理基础这样的字眼,来解释联合注意等社会认知能力的起源。他们认为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获得了特有的生物基础,从而能发展出独特的社会认知能力。这样一种看似合理的解释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的进化理论在心理学领域的渗透和影响。

WerehaRacine(2018)尖锐地指出,这样的解释反映了心理学家对进化论的误解和不当运用,该解释所依赖的科学知识在生物学界早已被颠覆。

具体而言,这样一种解释的理论框架是融合了达尔文的天择演化和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新达尔文主义(The neo-Darwinian Paradigm)新达尔文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基因中心论:基因被认为包含了构建和决定生物体生长及形态的所有信息;遗传被看作是种群中基因的代际传递;演化则看作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个体稳定的发展是新达尔文主义潜在的默认前提。即在新达尔文主义看来,长大成人是一个写满基因信息的计划或图纸的自我展开过程;图纸上画的是什么,最终成形的便是什么;建造和实施过程对其不会有任何影响。

这样一种对生物体成长的决定论看法,事实上是错误的。现代生物学发现,个体基因活动会受神经、行为、外部环境事件的影响;生物体继承的也不只有基因,还有表观遗传资源和社会传统、习惯等生态资源;此外,生物体在演化中并非是被动地接受自然选择或淘汰,而是积极地参与其中,生物体的行为对演化有直接的影响。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由环境激发的行为或特质的改变所带来的基因变化,要比随机突变对演化的影响更大。

基于上述认识,WerehaRacine(2018)认为心理学应该关注个体的发展,而非族群中基因频率的变化;心理学家对个体社会认知能力起源的解释不应该落在进化和遗传上;发展心理学还应重新思考“先天”、“后天”等这样一些表述的意义;心理学家应该多关注现代生物学的进展。对具体研究而言:

1.       心理学家应采用行为学取向。通过纵向研究,在生活史和发展环境下解释生物体的心理能力。

2.       心理学家应关注人类文化的差异性。探究那些在养育方式、亲子互动、文化环境等中存在的明显或微妙的差异,对人类心理发展的影响。

3.       心理学家应该关注心理能力的个体发展过程,而非其远端原因,并重视引起心理能力变化的多种共同作用的因素。

资料来源:

Wereha, T. J., & Racine, T. P. (2012). Evolution, development, and human social cognition.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3(4), 559-57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自私的基因,后三章觅母,囚徒困境,基因的延续
“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也在进化中(一)
只有最基本需求得到解决,崇高目标才有立足之地
高中化学复习网络图
基因文化协同进化思想的崛起
高考生物总复习基本概念一览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