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复制外设+内容王牌组合 Kindle硬件的软利润(3)

谁将成为中国无线[1.33 -2.21%]阅读市场的Kindle

-文/王 冉,易凯资本CEO

我对前景广阔的无线阅读市场有一个基本判断,那就是人类在无线阅读的时代将会读更多的书,而不是更少的书。

如果用一种玩笑的语境来阐释一个比较严肃的话题,我认为有三大因素将成就无线阅读市场:第一,人不靠谱——约好了时间不守时让别人干等;第二,路不靠谱——堵车赌得一塌糊涂;第三,飞机不靠谱——经常晚点,并且去哪都不是一眨眼就能飞到。

这三个因素加起来,无线阅读市场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再加上地铁、火车、医院候诊室、银行营业厅这些经常会出现大量闲置时间的地方,这个市场的想象空间相当巨大。

而要占领这个市场,我认为核心不是硬件,而是版权。谁能获得最多的独家版权和其他版权方的授权,谁就为王。

虽然在亚马逊靠Kindle这个数字阅读终端定义和孕育了这个市场,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亚马逊在2007年11月推出Kindle的时候就已经有了9万种图书、10种杂志和14种报纸可供下载。截至2009年6月,可供Kindle用户下载的数字内容已经增长到30万种图书、29种杂志和38种报纸。

相比之下,我去一家最近卖“电纸书”卖得风生水起的国内厂商的网站,可那里的图书加起来也就几千种,而且其中畅销书很少。我认为,无论是阅读终端厂商还是无线阅读内容的销售平台,没有大量正版畅销书内容作支撑,这个游戏是玩不下去的。这从一个侧面也可以折射出中国硬件厂商普遍对版权和内容的价值缺乏起码的理解与尊重。

在我看来,没有像样的正版版权作品库支撑的无线阅读终端如同没有馅的饺子,这样的终端基本上只具有展示和阐释概念的作用,不具备基本的商业价值。

当然,对硬件厂商来说,浩瀚无边的版权书库不一定非得自己单打独斗地重金打造,硬件厂商完全可以选择同版权集成商进行合作来共同开发和拓展这个市场。

当当、卓越按说最有机会,但他们现在好像都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市场的潜力,并且都还没有能力或者决心真的一咬牙砸下几个亿。

领先的文学网站也有很大机会,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跨媒体运营自有版权作品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其他传统出版商的信任,得到代理它们版权作品无线销售的权利。

传统的大出版社理论上也有机会,只是他们同样需要解决平台独立性和潜在利益冲突的问题,除此之外他们还要面临旧体制的改制问题。

硬件厂商自己也不是没有机会,但他们的问题在于他们在骨子里只相信硬件,对版权和内容没有感觉,往往也不够重视。

所以在中国,除非真的有实力雄厚的公司愿意高举高打砸大钱复制Kindle的商业模式,否则未来的无线阅读将很有可能主要发生在手机上,而不是类似Kindle这样的阅读终端上。不过,如果手机真的成为无线阅读这个市场的主导载体,对整个行业来说其实是个坏消息,因为手机的适配问题将严重损害行业的规模化效应,导致行业参与者的商业回报在用户没有明显获益的情况下无谓降低,除非未来全世界只剩下三个手机品牌。

因此,我们永远不能忽视家底殷实的运营商们。他们完全有条件独立进入数字阅读市场,甚至绑定诺基亚这样的手机厂商推出更加适合无线阅读的大屏手机。不过,由于三大运营商相互竞争,互不买账,因此他们虽然拥有足够多的资金,但是却缺乏称霸无线阅读市场最重要的一个要素——相对独立的身份。

所以我还是倾向于认为,最终在无线阅读市场胜出应该是一家具有独立身份和地位的第三方公司,而这家公司一定会同时具备两个要素:第一,有一颗慧心和慧胆,尊重版权与内容,并且在这上面敢于投入;第二,有一双慧眼,尊重消费者,并且善于在他们身上发现他们真正的、现实的、而不是厂商根据自己过去所谓“技术专利”臆想出来的消费者需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没有内容的电纸书是没有鱼丸的鱼丸粗面
腾讯为什么要为硬件厂商提供保姆式服务?
2010年中国电子阅读器市场投资研究报告
十年内电子书”终结”传统图书? | 数字出版研究
吴伟:建立移动阅读标准体系
Kindle即将退出,电子书市场谁来填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