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今著名星表概览

用望远镜看星空,如同星海泛舟,闪烁的群星使人目不暇接。除了少数的行星和偶尔出现的彗星、流星以外,绝大多数是恒星。要把看到的恒星互相区别开来,主要依靠它们的位置各不相同。自古以来,众多天文学家早就利用“天球坐标”来表征各个星星的位置,并把所测定的位置造册登记,这就是初始的星表。随着近现代观测手段的进步和观测技术的提高,人们看到的星星越来越多,星表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著名的BD星表和SD星表的星数超过45万,HD星表的星数超过27万,美国海军天文台的全天星表提供了10亿多个天体的位置。现代的星表不仅列出天体的位置,还列出星等、光度、光谱型、距离、自行、大小、视向速度等各种参数,充分展示了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发展的成果。

  (一)通过肉眼观测编制的星表

   全天的恒星为数众多,但人们肉眼可见的只有6974颗。处于一定地点的观测者在通常情况下只能看到半个天球上的3000颗左右的恒星。由于古代天文学发达的国家都在北半球,各地“恒隐圈”以南的恒星永远不会升到地平线以上,因而古人凭肉眼观测登记在册的恒星一般总是1000个左右。

   1、中国古代的《石氏星经》。大约编制于公元前四世纪。当时魏国的天文学家石申著有《天文》八卷,后世称为《石氏星经》,其中载有121颗恒星的位置,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可惜已经失传。所幸唐代的瞿昙悉达所撰的《开元占经》节录了《石氏星经》的许多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标有“石氏曰”的121颗恒星的坐标位置。二十八宿“距星”的坐标用“距度”和“去极度”来记述,而对其它恒星则用“入宿度”和“去极度”来记述。各宿“距度”的总和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古度),这种计量方法是中国古代特有的赤道坐标系统。

   2、伊巴谷星表。古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又译作“喜帕恰斯”)因观测公元前134年出现的一颗新星(即中国《汉书·天文志》中所载的“客星现于房”),导致他编制了一份包括1025颗恒星的星表。该表不仅载有恒星的位置,而且还把肉眼可见的恒星按亮度分为6等。最早的星等概念正是由此产生的。伊巴谷的研究成果到公元二世纪被载入托勒密写的《天文学大成》。

   3、乌鲁伯格天文表。乌鲁伯格(13941449)是十五世纪初期蒙古贵族帖木儿的孙子。公元1409年继大汗位,成为帖木儿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乌鲁伯格爱好天文,他在撒马尔汗建立了一座天文台,该台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半径达40米的象限仪。他和助手经过长期观测,于公元1447年编算出著名的《乌鲁伯格天文表》。该表包括一部含有1018颗恒星的星表,这是托勒密死后一千多年来第一份独立的星表,其精度在“第谷星表”问世以前是首屈一指的。

   4、第谷星表。由丹麦天文学家第谷(15461601)编制。第谷精于观测,其观测精度在望远镜发明以前是世界上最高的,是肉眼观测的顶峰。所测天体的位置误差都小于2角分。他重新测定了许多恒星的位置,并编制了超过前人的恒星表。该表原收入777颗星,后又补充223颗未最后校对的星,于公元1602年(即他死后的第二年)发表,共含1000颗恒星。他的高足弟子开普勒(15711630)根据其恩师的观测资料来计算预报行星的位置,并于公元1627年出版了《鲁道夫星表》,按此表所预报的行星位置比按哥白尼理论推算的精度提高约100倍,曾被视为天文学上的标准星表达100年之久。

   (二)通过望远镜及照相观测编制的星表

   公元1609年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之后,人们看到的星数急剧增加。随着望远镜的不断改进和十九世纪照相技术的发明,观测精度越来越高,观测范围由普通的单星扩展到双星、聚星、变星以及各种星云和星团,新的星表相继问世。

   1、弗兰提斯德星表。弗兰提斯德(16461719)是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第一任台长。他在该台辛勤工作44年,使用带有六分仪装置的天文望远镜,再加上测微器和钟表,共测得3000多颗恒星的“视位置”。公元1712年根据当时皇家学会的要求出版了其中一部分。经弗兰提斯德本人审定的星表则于1725年出版,当时称《不列颠天文表》,现在通称《弗兰提斯德星表》。表内3000颗恒星的视位置的精度达到10角秒,这是望远镜时代早期较为精确的星表。这部星表的内容被欧洲耶稣会传教士介绍到中国。清朝钦天监于1752年(乾隆十七年)编成的《仪象考成》中列有300个“星官”、3083颗星的黄道坐标和赤道坐标,以及每颗恒星的赤道岁差和星等,就是参用了《弗兰提斯德星表》。《仪象考成》星表的历元是1744年(乾隆九年)的冬至。

   2、哈雷的南天星表。哈雷(16561742)是著名的“哈雷彗星”的研究者,格林尼治天文台第二任台长。他于公元1677年来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建立了一座临时天文台,对南天的恒星进行了巡天观测,编制了载有381颗恒星位置的第一个南天星表,于1678年发表。

   3、布拉德雷星表。布拉德雷(16931762)是格林尼治天文台第三任台长。他更新了该台的观测仪器,于17501762年间取得了6万多个观测数据,据此编制了新的星表。这部星表在他死后于1798年和1805年先后分两卷出版。后来,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17841846)在该表所载恒星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考虑了岁差、章动、光行差等因素重新归算了布拉德雷的观测结果,于1818年出版了一部包括3222颗恒星的星表,历元统一取为1755年的“贝塞尔年首”,该星表以高精度闻名于世。

   4、赫歇尔星表。英籍德裔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17381822)因自制精密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成果丰硕而被尊为“恒星天文学之父”。他于公元178217851821年先后三次发表“双星表”和“聚星表”,其中刊有双星848对,内含新发现的656对。在此期间,他还对星团和星云进行了系统观测,于178617891802年三次出版星云和星团表,共记录了2500个星云和星团。

   5、小赫歇尔的《总星表》。威廉·赫歇尔的儿子约翰·弗里德里希·赫歇尔(17921871)于公元18331838年在南非的好望角对南半球星空进行了系统观测。他观测了2102对双星和1707个星团及星云。回国后专心整理、编辑、刊印所得的资料,于1847年编成《好望角天文观测结果》一书。他还进一步整理、汇编他父亲、他自己和其他人的观测结果,于1864年发表了一本包含5079个星团、星云的星表,称为《总星表》,或简称GC星表。他完成的另一本包含10300对双星的星表在他死后才发表。

   6、波恩星表(BD星表)。公元18521859年德国天文学家阿格兰德尔(1799-1875)及其助手舍恩费尔德(18281891)在波恩大学天文台用口径7.8cm的小折射望远镜测定了大量恒星的位置并估计它们的视星等,于1863年发表一本三卷本的星表,还配有40幅星图,这就是著名的《波恩星表》(BD星表)。表内列有赤纬+90°至-2°之间324198颗恒星的位置(精度为±0.1″)和星等(精度为±0.3等)。后来,舍恩费尔德又继续扩展这一工作。1875-1884年共观测了赤纬-2°至-23°范围内约133600颗星,在此基础上于1886年刊布了《南天星表》(SD表)。BD和SD两个表共包含457847颗星,这是用目视观测方法估计恒星星等的一项最宏伟的工作。

   7、泽尔纳和普里恰尔特的光度星表。随着科学的目视光度计相继问世,载有恒星光度的星表也相继编成。1861年,德国天文学家泽尔纳(1834-1882)刊布了一部用光度计测定的226颗亮星的星等值的星表。1885年,英国天文学家普里恰尔特(1808-1893)刊布了一部含有2784颗肉眼可见星的光度星表。

   8、好望角照相巡天星表。1885至1891年,英国天文学家吉尔(1843-1914)在好望角天文台拍摄了几乎全部南天星空的照片。1886至1896年,荷兰天文学家卡普坦(1851-1922)用十年时间测量和归算了这些照片上的恒星位置,1896至1900年刊布了载有454875颗恒星(星等亮于10等,赤纬从-10°到南天极)的第一部南天照相星表,这就是《好望角照相巡天星表》。

   9、梅西叶星团星云表。法国天文学家梅西叶(1730-1817)因多次发现彗星曾被法王路易十五戏称为“彗星的猎手”。为了不使彗星和云雾状的“星云”相混淆,以便扫除发现彗星的障碍,他通过仔细观测于公元1774年首次刊布了一本列有45个“星云”的星表。1780年再次修订,表中的星云数增至68个。经1781年最后修订后,正式发表包含103个云雾状天体的星表,这就是著名的《梅西叶星团星云表》,简称M星表。经200多年观测实践的检验,此表中多数“星云”是正确的,因此,M星表仍有使用价值。

   10、星云星团新总表(NGC星表)。在1864年约翰·赫歇尔的GC星表的基础上,爱尔兰的阿尔马天文台台长德雷尔(或译为“德列约”、“德雷也尔”,1852-1926)通过长期的照相观测,先后于1888、1895和1908年刊布了三个星云星团表。第一个载有7840个星云星团的资料,即《星云星团新总表》,简称NGC星表。第二个和第三个是“续编”,简称IC星表,其中载有5386个星云星团的资料。NGC 星表和IC星表的刊布为人们研究星团、星云提供了方便。

   11、德雷珀分光星表(HD星表)。亨利·德雷珀(1837-1882)是美国天文学家,他于1872年用当时先进的照相术配合反射望远镜拍到了带明显氢线的织女星光谱。1882年他死后,由其夫人于1887年出资协助哈佛大学天文台进行大规模的恒星光谱巡天工作。结果是该台的坎农女士(1863-1941)于1918至1924年陆续在《哈佛年鉴》上发表了著名的《德雷珀分光星表》,简称HD星表。其中列有225300颗恒星的光谱分类。后来坎农又在《哈佛年鉴》上发表了另外133000颗恒星的光谱分类。截至1936年,哈佛大学天文台出版的HD和HDE星表共载入星数272150个,并列出光谱型。

   12、斯图鲁维双星表。俄国天文学家瓦西里·斯图鲁维(1793-1864)是双星天文学的创始人。他于1825至1827年对赤纬-15°以北的恒星作了一番巡天观测,测量了12万颗恒星,并发现了2200颗新双星。他花费了十年的精力,对最感兴趣的双星作精密的测量,于1837年发表了第一个重要的双星表。表中列出3112对双星。该表以符号Σ表示。每对双星在表中都有编号,在号数前加上符号Σ就成为这对双星的名称。后来,奥托·斯特鲁维(1819-1905)通过继续观测又发现了500多对双星,这500多对双星的星表简称为ΟΣ。

   13、美国伯恩罕的“双星总表”。发表于1906年。表内包括13665对双星。这个表简称为β或BGC.

   14、距北极121°以内的双星总表。该表出版于公元1906年,编者是美国业余天文学家伯纳姆(1838-1921)。他在叶凯士天文台工作时,共发现1340对新的目视双星。1906年出版的《距北极121°以内的双星总表》包括他自己发现的在内共收入目视双星13665对。

   15、距北极120°以内的双星新总表。出版于1932年。编纂者是美国利克天文台的艾特肯(1864-1951)。其中所列的目视双星达17180对。这个表简称为ADS.

   16、从赤纬-19°至-90°的南天双星表。出版于1927年。编者是南非约翰内斯堡联邦天文台的英尼斯(1861-1933)等人。

   17、目视双星索引表。美国利克天文台的杰弗斯于1963年发表。该表列出了到1960年为止发现的所有目视双星,共64246对。这个表简称为IDS.

   18、目视双星星表。收集了1989年发射的“伊巴谷卫星”最新观测的41225颗目视双星,并给出以2000.0为历元的赤经、赤纬、星等、角距、方位角和HD星表号码等参数。

   19、变星总表。简称GCVS.由苏联天文学家库卡尔金(1909-1977)和帕连纳戈(1906-1960)于1948年主编出版,列入10912颗变星。1958年出版第二版。至1969年出版的《变星总表》第三版又收入食变星(实为食双星)4000多个。第四版于1985-1987年出版,包括28484颗经过交叉证认的变星,含一般变星、新星、超新星。给出历元分别为2000.0和1950.0的赤经、赤纬、变星类型、光变最大和最小的星等、光变周期、光谱型等参数。

   (三)基本星表的编制

  不同观测者独立编算的星表,即使进行必要的改正,归化到同一历元,还是无法消除各自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为了尽可能减小这些误差的影响,就有必要编制基本星表。这是一种将不同观测者绝对测定的星表进行综合处理后所获得的高精度的星表。基本星表所包含的星数通常并不太多,尽量选择距离尽可能远、视差和自行尽可能小的恒星,这样的星表可以作为相对测定其它恒星位置时的定标星系统。

   1、奥韦尔斯基本星表。德国天文学家奥韦尔斯(1838-1915)为这一星表系统的创立和改进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通过综合归算各天文台站的大量独立星表,于1879和1883年分别发表了北天539个和南天83个恒星的星表,作为相对测定其它恒星位置时的定标星系统,这二者结合起来构成第一个奥韦尔斯基本星表,简称FK1星表。由于这个星表所包含的星数太少,特别是缺少赤纬-32度以南的星,于是又经过一番增补,于1907年出版了星数达925颗的第二个奥韦尔斯星表,称新的基本星表,简称NFK星表。此后,这一工作继续进行,由德国天文学家科普夫主持,于1937至1938年出版了第三个奥韦尔斯基本星表(FK3),其中刊有全天1535颗恒星的位置和自行。随着天文测量工作的新的需求,这一系统的基本星表又多次修订和改进。1963年出版了FK4星表。从1984年起,配合新的天文常数系统及1980年章动序列对FK4星表进行了修订,1988年正式编制完成了FK5星表。进入21世纪后,国际上又编制FK6星表,所载恒星位置、自行精度最高,但未被选入天文参考架。

   2、伊巴谷星表。1991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使用河外射电源的精确坐标来定义天球参考框架。欧洲空间局于1989年成功发射了“伊巴谷”天体测量卫星,其观测结果编成《伊巴谷星表》,代号为HP或HIP。该表测定了120313颗恒星,构成了均匀的天球参考系。恒星的位置、视差、自行精度均为±0.002″。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3届大会上,决定用《伊巴谷星表》取代FK5星表。

   3、另外几种基本星表:

   ⑴美国天文学家纽康(1835-1909)所编的两个基本星表分别简称N1和N2,先后发表于公元1872和1899年,前者列出32颗星,后者列出1257颗星。

   ⑵美国天文学家博斯父子编制的《博斯星表》。老博斯(1846-1912)于1910年出版了列有6188颗星的位置和自行的初步基本星表,简称PGC星表;小博斯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充,于1937年出版了《总星表》,简称GC星表,其中列有亮于7等的33342颗恒星的位置和自行。这是星数最多的基本星表。

   ⑶摩根的基本星表。1952年由美国天文学家摩根(1875-1957)在归算20世纪以来大量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出版。其中列有5268颗恒星,称为N30星表。此表的星数虽比博斯星表有所减少,但恒星位置的精度则有所提高。

   (四)相对星表的编制

   有了基本星表,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利用“较差测定”的方法测出大量恒星的位置。从而编出“相对星表”。著名的相对星表有:

   1、德国天文学会星表。这个星表简称AGK,列有144000颗星,于1910年问世。1924年修订后,称为AGK2星表,1955年再次修订后,称AGK3星表。

   2、耶鲁星表。由美国耶鲁大学天文台在巡天照相的基础上编制,于1956年问世,其中包含15万颗恒星。

   3、照相天图星表。这一工程于公元1887年在巴黎第一届国际天文照相会议上作出决定,由全世界十多个天文台合作进行照相观测。以此为基础编制总星数为几千万颗的全天照相星图,极限星等约为15-16等。照相星图附有300多万颗亮于11等恒星的星表。该工程历时100年,至1993年才基本完成。

   4、美国海军天文台全天星表。该表提供了全天1045913669个天体的位置,历元为2000年年首。自行、星等(极限星等为+21等)、底片和数据来自过去50年来积累的共7435张施密特巡天底片。

   (五)为特殊目的而编制的星表

   1、恒星视向速度总表。公元1953年出版。主编者是R·E·威尔逊。其中收录分光双星1000多颗。

   2、黄道星表。这是用于研究日、月、行星运动,通常包括黄道附近16°范围内的恒星位置的星表。最早的是纽康在公元1882年编制的黄道星表,其中列有1098颗星。1940年,罗伯逊又编成含有3539颗恒星的“黄道区恒星表”,简称NZC星表。

   3、史密森星表。1966年美国的史密森天文台为满足照相确定人造卫星位置的要求而编制,简称SAO星表,载有258997颗恒星。

   4、SS星表:由史蒂芬森和桑列杜克两人合编,是专门记载Hα发射线星的星表。

   5、恒星三角视差总表:1952年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                            ﹡                   ﹡

   以上介绍的仅是一部分著名星表。随着天文学的进展,对于银河系内的其它天体也编制了相应的星表。如暗星云、亮星云等都有按类编制的专门星表。星系天文学建立后,又陆续编制了亮星系表、星系红移表、星系形态分类表、星系团表等。此外还有类星体、互扰星系、激扰星系等特殊河外天体的星表。上述的所有星表都是光学波段以内的,至于光学波段以外的辐射源,如射电源、红外源、紫外源、X射线源、γ射线源等(其中很多同时又发出可见光),天文学家都根据研究结果编制了相应的辐射源星表,极大地丰富了星表资料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宇宙之星表
他是一名医生,却改变了天文学
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你到底来自哪颗星?
华丽谢幕的星云
天文学研究
天文学的历史(一) 1543-189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