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边民安亭记

庄边民安亭记

——为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而作

  朴素无奇的民安亭在庄边溪溪畔安详平静地伫立了80年。树龄450年的小叶榕是它的忠贞不渝的伙伴,溪坡的芦荻向它友善地摇手致意。

  苍山如海,小村如苔。小村的山坑上,曾经长满了梨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小村于是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梨坑。

  世世代代的梨坑人生活在这里,辛勤地耕耘着,做着美好的梦想。庄边溪穿村而过,既带来水利,又带来水害。过溪出行,水大不能过,天冷水能刺骨。造桥成了全体梨坑人共同的希翼和追求。

  公元177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胼手胝足的梨坑人在溪上铺设石碇,全长大约100米。工程完成,还立了一块碑石,上刻郑璿和郑应星等人捐银25两。这块石碑已经诞生248年了,是梨坑人生存智慧的见证,是梨坑人集体的记忆。梨坑石碇在历史的风雨中度过了200多年,曾为梨坑、庄边、永泰、仙游等外地人带来了便捷。

  1932年1月,日本侵略者疯狂进攻上海,“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萩芦籍的王屏南满怀热血,义愤填膺,奋不顾身,宣传抗日,组织上海市民义勇军200多人,配合十九路军在宝山与日军展开英勇的战斗,击退日军的猖狂进攻,受到十九路军和蔡廷锴表扬。“8.13”上海沦陷后,王屏南返回莆田,出任莆田县抗敌后援会会长,宣传抗日,在庄边山区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工作。他看到人畜过石碇,经常发生被大水冲走的苦事,心里总有挥之不去的滋味。有一次,一户人家嫁女,花轿过石碇时,突来洪水,花轿被冲走,喜事顿时变成丧事。这件事深深地刺激王屏南的心,决心为民造桥。他和郑英与梨坑乡親商议,得到一致的响应,于是组织建桥董事会,多方募捐。组织人力去十里外夾际三家山开桥梁石,又到五里远的隔坪头开桥柱石。他们开了两条道路,造车载运和人力搬运石料。

  1940年1月,他们在旧石碇的上方约4米处择地开工造桥,2月底工程结束了。1940年3月14日举行竣工和开桥典礼。全桥简约、牢固、实惠,桥柱上刻着“利济懋工”四个字。

  1941年春,梨坑村在桥畔修了一个古朴简约的民安亭。民安亭的中间墙壁上贴着两块灰色石牌,刻满了捐款人的名字,郑英和王屏南各捐50元。亭的东面,贴着248年前的那块青石碑,亭的西侧,贴着一块石碑,碑额刻着“兴建庄边桥碑志”内文是郑英所撰的。碑文由梨坑先贤,清末秀才欧德山书丹。亭的正上方悬一个木匾,上书民安亭,字迹娟秀不俗也是欧德山所书。字迹历经80年,依然清秀工整。亭内的石碑都是异常珍贵的文物。

民安亭是梨坑人的眼睛,是梨坑人的明珠是梨坑人的乡愁。它守护着梨坑一方的安宁,记录了他们的集体记忆。那份碑文,读来异常感动。如同一面铜鼓,跨越了80年,依然铮铮有声,碑文如同一座铜钟,时时发出警醒的钟声。建桥开支的款项历历在目,条理清晰,数字精确到一分和五分,剩下的钱又挪到外村继续修桥,这是一份的合格述职报告,经得起历史和后人的检验。

  桥因人成,亭因桥立,亭号民安亭,有桥则民安。桥之成民之安。郑、王发起造桥不是小事,是民安工程。民安亭也可名为志士亭。

  王屏南是萩芦镇东张村人他在上海英勇杀敌,获得上海人民的崇敬。198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一二八淞沪抗日爱国志士”的称号,并在上海市宋庆龄陵园内为之立墓。

  时光荏苒,转眼到1958年7月28日至29日,莆田县连日暴雨,据《莆田县志》记载雨量达232.9毫米,是一次罕见的特大暴雨。疯狂的山洪像发威的巨兽,撕山裂峰,向下游冲击。在赤溪,一棵大榕树被洪水卷起,沿着溪道飞速冲下来,架在庄边桥的桥墩上,沿途还有其它的树木冲下来和冲下来的杂物一起塞住桥洞。庄边桥很快形成堰塞坝,坝以上形成堰塞湖。突然间,一声巨响,桥柱崩折,整个大桥垮塌。洪水排山倒海,向梨坑冲去。

  梨坑桥被榕树挂住,也成堰塞坝,坝以上成湖。溪边的一棵榕树和一棵松树也被冲倒,欧国柱祖屋三间厢,倾刻间倒塌,大水漫进民安亭。突然间,梨坑桥崩溃,连旧石碇也被连根拔掉。

  洪水过后,50年间梨坑无桥。群众生活无小事。

  2008年春天的时候,在梨坑村挂职的涵江区公安局干部郭志雄,发起修桥倡议,很快就得到乡亲们的响应。乡亲踊跃捐款,郭志雄也捐6500元。

  2008年的春天,莆田遭遇一股罕见的寒流。施工时为了防冻,郭志雄和爱人一起出动拖柴枝焚烧加温有利于水泥凝结。2008年1月8日开工,4月11日完工。

  桥成,依例立碑,记述建桥的经过和捐款的名字。碑文第一句就提余兴、郑英、王屏南的造桥往事。梨坑人充满感恩,吃水不忘挖井人。

  梨坑,小小的村,小小的桥,小小的亭,却有不少传奇的往事。

  民安亭在岁月中度过了80年,80年的风雨侵蚀了它,它垂垂老矣。古色古香的面庞,布满了斑斑的沧桑。壬寅年正月,虎气腾腾,梨坑父老乡亲,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敬畏历史,敬畏天地,敬畏英雄的默契,一起发起重修。董事会的郑炳良,是广业名门郑家的后裔,先祖就有造石碇的壮举。他壮怀激烈,夙夜忧心,组织董事会成员,多方集资,决心修整民安亭。这将是梨坑村辉煌的一页。

  春风十里满梨坑。如一张邮票的民安亭,紧紧地贴在沧桑的过往上,信心满满地启迪未来。

萩芦镇东张村 卢瑞棣 王育智

2022年正月岁次壬寅年正月

图片与文章无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黔南】葛镜桥
只有建筑师才能玩好的游戏,小编以哭晕在电脑前
潘家兄弟三造永福桥
丰顺这3座桥很传奇
《一方民安》
春暖民安(二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