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马寺志序

   我们当今要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从而进一步开启文脉探源之旅、触摸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就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这也就是撰写、出版这本《石马桥志》的时代大背景和初衷。

   兴化大地,历来誉称“文献名邦”“海滨邹鲁”,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与坚实的文化基础。我们如果忘记历史,那么责任与使命便会成为空谈。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行之有效地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从深厚的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获取力量,为实现中国梦,铸就精神之基与民族之魂。

   《石马寺志》是一本正儿八经的志书,它以史料为基础,言必有据,论必从实,摒弃编造,秉笔直言。那我们就立足史实,谈谈最基本的一些相关元素吧。

   说起石马桥,不得不联系到木兰溪。清澈流淌的木兰溪,以她的充沛的乳汁滋润着兴化大地。作为福建省八大河流之一,她与辽阔无垠的东海“涛声依旧”。蜿蜒流淌105公里的木兰溪,飞架在木兰溪上的几座古桥,如金凤桥、南门桥、坝下桥、石马桥、宁海桥,古往今来,作为交通枢纽,曾经为莆仙百姓的生活、生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如果要对莆仙历史作一个最简要的概括,那就是一部与水的抗争和利用的崛起史。所以唐宋等早期的故事传说,诸如海神妈祖林默、唐时就“以铁鞭插地,泉涌出,天旱不涸”的圣泉宫法主圣妃许仙姑;帮助其兄吴兴斩蛟筑坝,宋代封为“昭应夫人”的昭惠庙吴媛、慈感庙的临水夫人陈靖姑等等,无不与水(海、溪、河、泉)息息相关。

   溪、水、桥,既是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又彼此矛盾消长。石马桥屡建屡断,屡断屡建,反映出仙游人士对它的执着依赖和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拼搏精神。石马地处木兰溪流域之中心位置,木兰溪与仙水溪交汇之下,河床宽阔,水流量巨大;木兰陂有360涧之潴水,则石马桥有300涧水穿流。2009年,重修石马桥,并在桥北立碑纪念,号称此次为第三十次重修。

   石马大桥位于仙游盖尾镇石马村,横空飞架木兰溪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桥墩上雕有清代乾隆皇帝题的碑文,更彰显出石马桥在中国古桥史上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之前,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自东而西的莆仙古道与自北而南之福泉古道在石马村交汇。真可谓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通衢要道。石马大桥联结的,包括附近的杉尾、昌山、琼峰、连井、仪店、东宫、斜尾、宝峰、仙华、瑞沟、聚仙、石马等村庄,它是莆田与仙游两县之间的交通与情感纽带。在石马桥建成前,行人及货物运输均由石马村古渡口摆渡承担。史载高峰时,石马村拥有近百艘溪船、近200名熟练船工。

   石马桥是全石结构的古桥,长190米,宽5.2米,有18墩,墩高7米,跨径7.8米;桥面铺设较粗糙青石,两侧石栏杆高0.5米,桥中央西面有四面佛浮雕,桥北有石狮一对,桥南有宋代石马一匹,桥身蜿蜒曲折如卧波游龙,横跨于木兰溪上,桥墩船形两头尖,中间微凹,造型精致美观。桥头数棵参天的古榕古樟,浓绿的树冠犹如巨大的凉伞,生机盎然。

    木兰溪把盖尾镇分割成南北两部分。该地段溪中还有一处深潭,名曰“龙窟潭”,可知其险恶骇人。此地潭深水面漩涡连连。古时候南北交通极为不便,虽说也有数处渡口,但依然不能满足出行的需要,南来北往的行者,经常得涉水过溪。人们多么盼望能在石马建一座大桥啊!

   宋朝时期,石马真的实现了建桥的夙愿:南宋嘉定年间,南宋兵部侍郎、仙游人陈谠告老返乡后,于嘉定年间(1208—1224)在盖尾镇石马村境内倡建桥梁,但不久毁坏了。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僧方石募资重建,并建亭其上。石马桥建造八百多年,屡有修葺,大修三十次,小修不计其数。它呈不规则的弧形排列,以减轻流水的冲击力,巧夺天工,令人赞叹。石马桥乃仙游有识之士战天斗地的形象缩影,是仙游境内横跨木兰溪的三大桥梁之一。1980年列为仙游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马桥桥头的石马寺素木黄壁,布局错落,结构对称。寺西侧高耸着新建的念佛堂和功德堂。前则收藏《乾隆大藏经》《二十四史》各一套和名木怪石、琅函贝牒等;后则奉祀郡侯陈说、高僧守净、师杰、顽庵、方石、李琼生、李梁、李灿箕等功德主。

   石马桥与福州名刹西禅寺,还有过一段真实的神奇往事,奇缘不断。据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十九·地理》记载:“石马桥,宋嘉定间,陈谠命僧守净募众建。僧顽庵、师杰共成之。”陈谠、守净、顽庵与师杰等人,享有石马桥的创始之功,其中僧守净,便是西禅寺僧人。到了清代,据光绪丁亥岁石马桥圣旨碑记载:“怡山长庆寺(即西禅寺)住持微妙及门人性来愿职之”。微妙禅师,俗名耀源,仙游人士。他15岁在西禅寺受戒出家,光绪三年至十五年(1877-1889年),微妙禅师出入于国门内外,多方集资,大举修缮。如今西禅寺的藏经阁、大雄宝殿、法堂、天王殿等30多座殿堂所形成的宏大规模和格局,都有他的汗马功劳。出于对据说观音化身的女神妈祖的崇敬,微妙禅师还在寺内寄园旁修建了一座妈祖宫(又称天后宫),供奉妈祖神像。如今石马寺的大雄宝殿帐联:“金钟鸣经意礼教世人,宝(方言谐音“马”)书存史义智育群民。”此冠顶联(石马寺曾名金马寺)很可能就出自西禅寺住持微妙法师所拟,其潜德幽光,钩连古今。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时,性来和尚(仙游籍高僧)只是作为微妙长老的助手,到仙游参修石马桥,而后他升任西禅寺住持后,仍一往情深关注着石马桥的重修建设。1922年,持性作为西禅寺的代表曾住来督办。应该说,石马桥作为纽带,将西禅寺跟石马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相映生辉,青史流芳。

   不仅在于石马桥,更在于寺院本身。西禅寺建寺之初,就遍植荔枝,千年来“怡山啖荔”的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据《西禅小记》中记载,寺内最多时有荔枝树四五百株,其中报恩塔前的宋荔,已有千年历史,先后经历过四次枯荣,主干中心已经枯朽,仅靠外侧剩余不到10厘米厚的残余皮层支撑而顽强地生存着。在寺内僧人精心照料下,宋荔如今寺内数百棵荔枝树有一半以上是以宋荔为母体嫁接繁殖的,它们的果实肉厚、核小、甜酸适口。30年代作家郁达夫的《西禅啖荔》,以"陈紫方红供大嚼,此行真为荔枝来"名句,轰动一时。而“陈紫方红”,不正是荔城莆田的典型良种吗?荔枝喜爱水,因此有水滋润的地方长势特好,丰收在望。历代名人如宋端明殿学土、莆仙名臣蔡襄、抗金宰相李纲、明嘉靖年间礼部尚书曹学全等都在西禅寺留下啖荔诗。西禅寺有一座明远阁,是历代名家应邀啖荔吟唱的所在,史有韵事,其中清代朱彝尊、吴震、查慎行等《咏荔》联吟和黄莘田的"荔支风点佛龛灯"传世,广布佳话。枯木逢春,开花结果,吸引大批文人墨客、善男信女前来品尝。西禅寺荔枝诗会,形成了禅地的独特文化氛围,驰名远近。西禅寺荔枝,正是文化交流,大爱无疆,和合流芳的生动写照。

   不仅西禅寺古风得以良好传承,如今,石马寺古刹在2007年就任住持的高僧大德贤瑞法师的统领下,大力弘扬“梅林佛国”梅峰寺的先祖遗风,他和李富后裔李琼生一样热衷于兴教助学——不仅振兴拓展了寺院,还一再捐款学校,可谓奕叶相承,发扬光大。

    本书主编、南湖啸生郑进行先生,对史料涉及的林林总总,条分缕析,予以全面归纳展示,彰显其“利乐有情”,以及和谐向善,中道圆融。这番佛缘,值得学界称道与赞美!是为序。

后学许更生

2023年9月

仙游盖尾石马寺

附:

程万钧:石马寺志序言

林沛彤:石马寺志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仙游一座近千年古桥仍在使用!背后传说、桥墩上皇帝题的碑文,增添神秘色彩!
八闽文脉 | 莆田市仙游石马桥:岁月失语 唯石能言
正荣悦读 | 最美家乡河⑩《石马街》木兰溪边上的古街肆
散文||呼啸村庄,大美盖尾
千年古刹荔枝红
福州一座千年古寺,管理着新加坡等国外5座寺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