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例】软化灶 脱髓鞘VS腔隙性脑梗死

病例1 软化灶 脱髓鞘

  临床病史:

女,66岁,主因头晕3月余。

现病史:

患者3个月来,经常头晕,反复发作,近来伴有恶心,无呕吐,一直服用阿司匹林及降脂药,具体药名不详。无抽搐、大小便失禁症状。患者2年前患有腔隙性脑梗死,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现头晕症状加重,为求进一步治疗,特来我院,门诊以“腔隙性脑梗死”收入神经内科。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差,饮食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

既往有腔隙性脑梗死病史,否认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其他相关检查结果: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Hoffmann征、Oppenheim征、Babinski征、Gordon征、Chaddock征均为(-)。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

扫描部位及目的:

头颅MRI平扫 DWI扫描,观察病变内部信号特点。

MRI图像:

a)平扫轴位T2WI;

b)平扫轴位T2WI;

c)平扫轴位T1WI;

d)平扫轴位FLAIR

e)平扫轴位FLAIR

f)DWI

MRI表现:

平扫示右侧基底节区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显示为低信号;双侧侧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区可见多发絮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呈低信号

  诊断思路: 

软化灶:各种破坏性病变均可造成脑组织坏死软化,到慢性期后,脑内病灶由脑脊液充填,形成囊性软化灶。常见原因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脑炎和脑外伤。

软化灶一旦形成,将会永久存在,对人体无不良影响,所以不用特别处理.

②影像:

  • 常见于任何部位
  • 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
  • 呈长T1长T2信号:FLAIR表现为周边高信号,中心呈低信号

③临床:

无特异性临床症状。

④鉴别诊断:

主要与腔隙性脑梗死、血管腔隙扩大鉴别;

如下表:

影像表现为侧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区斑片状长T1稍长T2信号脱髓鞘:髓鞘退变,轴突脱失,胶质细胞增生

病例2   腔隙性脑梗死

临床病史:

男,64岁,主因眩晕2年余,近来症状加重。

现病史:

患者2年来,出现眩晕症状,反复发作,无头痛,近来伴有恶心,头晕症状加重,无呕吐,一直服用降压药,降脂药。无抽搐、大小便失禁症状。为求进一步治疗,特来我院,门诊以“腔隙性脑梗死”收入神经内科。发病以来,患者精神较好,饮食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否认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糖尿病史,否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其他相关检查结果: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Hoffmann征、Oppenheim征、Babinski征、Gordon征、Chaddock征均为(-)。

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

扫描部位及目的:头颅MRI平扫 FLAIR,观察病变分布情况。

MRI图像:

a)平扫轴位T2WI;

b)平扫轴位T1WI;

c)平扫轴位FLAIR

d)平扫轴位FLAIR

MRI表现:

平扫示右侧侧脑室前角旁、双侧基底节区多发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显示为高、低信号;双侧侧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区可见多发絮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FLAIR呈高信号。

诊断思路:
    诊断思路:

腔隙性脑梗死:直径≤15mm的小灶、深部梗死,通常位于基底节区、丘脑;主要由供应大脑深部灰质的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

②影像:

  • 常见于深部灰质核团,尤其是壳核、丘脑、尾状核;内囊、桥脑
  • 大小,从镜下到直径约15mm不等
  • 急性期:FLAIR呈高信号
  • 慢性期:FLAIR表现为周边高信号,中心呈低信号

③临床:

临床症状多样,主要与病变位置,大小,数量等有关。

④鉴别诊断:

主要与血管腔隙扩大鉴别;

如下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E诊断:腔隙性脑梗死影像病例详解
这种 DWI 高信号不要误诊为脑梗!
双侧小脑中脚华勒变性1例
Wernekink连合综合征3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以急性期脑梗死就诊发现的硅油迁移入脑室1例
聚沙成塔 | 脑小血管病影像标志(必点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