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技 文创 “陶”出新业态!

   陶瓷上能作钢笔画、名贵雨点釉能成为百姓家用物件……在第二十届陶博会的现场,记者看到因为科技+文创的深度融合,让很多原来不可能实现的艺术梦想照进现实,比如硅元瓷器展厅展出的陶瓷钢笔画和雨点釉展厅展出的家用名贵雨点釉作品,让原有的艺术形式因科技+文创的融入变得新颖、活力,有创意。


董善习:陶瓷钢笔画开创历史

陶瓷彩绘多年来一直以软笔装饰,如果将钢笔(硬笔)书写应用到陶瓷彩绘上会出现怎样的艺术效果?今年陶博会期间,记者在硅元展厅找到了答案。
在这里,硅元瓷器陶瓷艺术顾问、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董善习和中国钢笔画联盟理事高承传首次合作的“陶瓷上的钢笔画”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
董善习告诉大家,作为一种陶瓷装饰形式,钢笔彩绘在陶瓷平面上构建“三维”,依照光影、明暗、透视等诸因素的呼应关系,采用黑、白、灰的丰富、厚重,真实微妙地刻画掌控,求得作品生动完美的画面效果。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记者曾多次采访董善习,他从1987年就开始尝试钢笔陶瓷绘画,2012年被聘为硅元陶瓷艺术顾问,2016年开始和时任硅元副总经理的任允鹏将此作为一项课题进行研究。做钢笔彩绘,必须有墨水,硅元经过数十次的反复试验,终于用高科技和新材料研究出了特种钢笔陶瓷墨水,这种墨水打进钢笔也行,蘸水笔也行,竹笔也行,非常流畅实用。当年9月参加省陶瓷创新评比,就获得了金奖。
从事陶瓷艺术事业近50年的董善习说:“钢笔直接在陶瓷上作画,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创新,开创了一种全新的陶瓷装饰工艺。”他表示,钢笔彩绘的关键是墨水,他们用特种钢笔陶瓷墨水在陶瓷上流畅作画、尽情表达,通过高温烧烤后还可以在陶瓷上留下独特的艺术效果。
记者在现场看到董善习大师钢笔下的大漠胡杨林、博山石头房等画作,线条细密紧凑,用笔刚劲流畅,配以淡雅的黄色,看似轻松几笔,却勾出了直抵心间的完美画面,作者深厚的国画艺术功底亦能管中窥豹。而高承传大师的几幅钢笔彩绘人物画像,则给人不同的艺术感受,远看就是素描的黑白灰效果,近看则是用钢笔描绘出的丰富肌理,人物的喜怒哀乐都刻画得入木三分。
据了解,钢笔陶瓷墨水经高温烧成后附着,色彩经久不变。可以说,真实微妙的刻画背后,是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结晶。

周祖毅:让名贵雨点釉走入生活
一只只造型、雨点各异的主人杯,一组组设计时尚兼具实用性的雨点釉快客杯……第二十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陶瓷馆雨点釉展厅内,一个个融入创意的雨点釉文创产品成为参观者“热淘”的好物件。
  “很多人喜欢雨点釉,如何让这一名贵而稀有的艺术品,以更实用的形态进入百姓日常生活?这就是雨点釉文创产品的设计初衷。”展会现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山雨点釉烧制技艺传承人周祖毅向记者介绍。
  正如本届陶博会上首发的《淄博守艺人》一书中所写,从破译雨点釉工艺密码,到把雨点釉推向世界艺术舞台,周祖毅付出了一个中国艺术家可贵的信心、恒心和匠心。而时至今日,开辟一个工艺美术器向实用器转变的新时代,亦是一个不亚于文化传承的重大课题。
  细长而狭小的瓶口、腹部饱满流畅的线条,瓶身直径260毫米,瓶口直径却只有10毫米……一只《世纪瓶》令参观者啧啧称奇。“这种器型,在过去根本不敢想。”周祖毅告诉记者,2019年,他的雨点釉《四平八稳瓶》入选在法国举行的第四届国际工艺创新双年展,赢得了国际赞誉。今年在进行创新时,他也着力在呈现传统之美的基础上使其造型更具国际范。记者看到,一个个精美的雨点釉作品上,直径可达3-4毫米的大颗雨点均匀饱满,工艺难度可见一斑。
  南有建盏天目,北有博山雨点,这两种名贵黑釉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交相辉映。其中雨点釉,是宋代的重大发明,更是博山人对中国陶瓷发展史的重大贡献。名贵的雨点釉,今朝终于得以进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周祖毅还在不断尝试,将雨点釉打造成更多适宜家用的器型,逐渐让更多人都能用上雨点釉。
  (全媒体记者沙红翠 赵瑞雪)

编辑:张兴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淄博“赶烤”邂逅雨点釉,竟是失传的瓷中珍品,在日本被视为国宝
博山雨点釉(上)
周祖毅:续写雨点釉谜之奇美
淄博博山雨点釉博物馆​:续写雨点釉谜之奇美
明清 陶瓷 粉彩
钢笔淡彩丨这样的钢笔画你喜欢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