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创全国高校五个第一
摘要: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以有限的资源,打造国内高校第一个绘本研创基地,建成国内高校第一个虚拟拍摄数字影棚,开发全国高校第一个AI舞蹈表演测评系统,建设国内高职院校第一个大型博物馆文创直播基地,创办国内第一个跨区高职附中,取得了丰硕果实,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为上海职业教育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关键词:绘本研创;数字影棚;AI测评;文创直播;特色附中
作者简介:潘家俊(1950- ),男,研究员。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高职高专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原常务副院长。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一所非盈利性的民办高校,规模不大,历史不长,却涌现出五个“全国高职院校第一”,曾被幽默地喻为“另类中的奇葩”。
学院从建校开始就定位于面向市场,服务影视传播产业,这种定位成为这个学校的一种“基因”,从而衍生出一种进化能力、适应能力、内生动力。学院2017年开始探索专业体系改革之路,至今已有80%的专业纳入4个专业集群。其中,数字娱乐专业群、虚拟影视制作专业群、演艺新空间专业群先后被列入上海高职高专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数字传媒专业群被列入学院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六年来,学院大开大合,“以链建群、以群建院”,从产业分析到专业整合,从顶层设计到课程体系,从项目教学到资源共享,从课程开发到新型教材编写,从传统的校企合作到艺科融汇、职普融通,取得了丰硕果实,为上海职业教育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为社会育人 为中国绘本
——打造国内高校第一个绘本研创基地
2019年,由知名演员孙俪主编的《陪你长大》系列绘本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载体,进入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和中华职业学校的视野,在上海惊浪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引领下,数字娱乐中心师生们开始了面向市场的高品质绘本创作。届时,正值中国原创绘本的空白期,长期以来由境外制作的绘本独占中国儿童读物市场的局面刚刚有所改观,而国产优秀绘本尚未大规模面世。两校敏锐地看到了这个亟待开发的市场,看到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的重大题材需求,发现了建设课程思政新的契机。2020年,“惊浪·华光织翼原创绘本研创工作室”正式成立,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目标,用匠心精神和最新技术围绕“绘本+”概念进行艺术创作,先后完成讲述中国建造文化的《美丽中国·智慧建造》、弘扬古代中华国宝的《我的国宝小档案·古人的生活》、讲述中国航天伟业的《我的中国航天课》、讲述中国海军历史的《向着大海出发》等多套系列绘本,由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等出版社正式出版。
三年多来,绘本工作室共出版漫画绘本15本(套),总发行量达到80万册,码洋1000余万元,培养绘本创制学生60余名。2021年11月,清华附中合肥学校选定将原创绘本《美丽中国·建造智慧》作为《“读书心清 万卷共合”之全学科阅读案例》,认为这套“讲述美丽中国的绘本,生动有趣的亲子探索,艺术气息的科普故事,激发孩子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塑造情感认知,带来美的享受,在提升孩子审美水平的同时,丰富拓展地理、人文、建筑等方面的知识”。
原创系列绘本凝结中国思想、文化、风格、品味的综合性创作,对画面的精度要求更高,对故事的人文、历史、地理、科学等方面的要求也更高,既要深入又要浅出,使学习者能够有所新得,又乐于接受,便于接受。做这种工作的人,需要有多学科知识的学术根基,能够参透其中的奥秘要领,又能独出心裁地以相应的手段表达出来,对于师生们来说是一项崭新的事业。绘本工作室按照行业要求制定了前期设计(创意)、中期制作(规范)、统筹审查(协调)等3个阶段,创作准备、故事创作、美术设计、分页绘制、统稿校色、排版装帧、后期开发等7个单元、17个环节,经历完整的“收集-梳理-初稿-线稿-色稿-终稿-开发”的创作过程。学生通过绘本创作获得了更新更强的技术能力,拓展了地理、人文、建筑等方面的知识,提升了审美水平,人才培养规格逐渐从“具备项目制作能力”向“具备新技术应用自研能力”升级,以匹配上海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目标。2022年,《数字化绘本创作》被遴选为上海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得到石卫平等18位职教专家和企业专家的联名推荐。不到一年,已有60多所高校的学生自发地上线学习。
目前,工作室正依托其数字化创作能力研发AR/VR与传统绘本相结合的新创作方向,《小小熊猫航天员系列》5本一套AR互动绘本,将由明天出版社年内出版,据此赋能传统阅读新的多维体验,利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和更高端的平台提供给亲子阅读一个新的有趣场景,共同体验故事,一同来创造故事,获得更多的沉浸式绘本阅读体验,感受中国故事的魅力。
原创绘本创作将讲中国故事、立课程思政、育创意人才有机结合起来,为中小学生提供职业生涯教育的良好教材。惊浪传媒总经理、绘本艺术家邓昕高度评价师生们为此付出的不懈努力,认为是“最好的合作伙伴”。数字娱乐专业群主任包文君教授表示,原创系列绘本“打开了一扇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的窗户”,是“课程思政的生动体现”。原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司长杨金土对师生们的原创绘本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工作室在这个领域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填补了市场空白,给社会奉献了一批样品和工作经验,非常珍贵。
2023年,原创绘本《领航——上海的故事》被推介参展第40马来西亚届国际书展,并用视频推广,同时输出版权,用波兰语印刷。

和国标并轨,与行业同步
——建成国内高校第一个虚拟拍摄数字影棚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一直在做很多和行业同步的事情。2019年,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开始筹建以虚拟影视制作技术为核心能力的虚拟影视制作专业群。2020年,“5G+数字虚拟仿真智能影棚”获得市级立项。经过参与中宣部重点院线电影项目、与行业头部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于2022年建设完成。影棚内包括LED屏虚拟背景制作拍摄系统、动作捕捉系统、实时合成渲染,数据捕捉,增强现实(AR)以及以上系统所需的云端存储、无线数据传输,数字引擎等软、硬件设备,成为国内高校第一个数字虚拟影棚。
2023年3月,虚拟影视制作专业群顺利完成了虚拟拍摄技术教学实验短片《春回又春》的拍摄,这是国内除了北京电影学院之外第二部高校的虚拍实验短片。《春回又春》短片在虚拍制片技术对于画面艺术表现上更优,虚拍制作呈像质量甚至已经超过很多行业商业级的作品。2023年5月6日,在“十四届中国电影科创峰会”中播出了此项目的实训教学纪录片与短片片段,获得来自全国高校及企业的高度认可。
为满足数字虚拟影视技术教学的需要,专业群开发了《影视视效预览设计》(市级精品课程);出版了教材《数字合成与视觉特效》;在实验短片的基础上进行了《虚拟拍摄技术》、《虚幻引擎技术》课程资源库建设开发;系列配套教学视频和课程标准、技术标准已全部完成,技术培训包的撰写正在进行中,《虚拟制片技术白皮书》也在与企业同步完成中。
为了适应新的虚拍技术、新的培养模式,专业群通过这部虚拍短片,打破专业壁垒,把各工作室进行了串联,以虚拍短片项目为载体,优化教学体系。这部短片除了一位中戏毕业生外,所有工作人员都是专业群的师生团队,甚至还包括了另外一个专业群的学生。
“数字虚拟智能影棚”填补了同类型院校在影视虚拟制作人才专项培养的空白,提供了综合、高端、符合行业未来发展所需的教学、实训环境。半年来,接待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之江实验室”、上海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大学、SMG、灿星文化等十余家同行参访,进行了深度交流。
在2023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外短片创作人才培养论坛中,毕业生录制的视频与中传,北电,上戏,上大,中戏的毕业生同频播出。毕业生们回顾了在校期间对于电影的学习,畅谈了去国外学习后的感受,认为“上电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和国外几乎差不多,很实用,注重实操,可以让我们得以在后续的晋升学习中很快的上手”。
虚拟影视制作专业群主任褚亮表示,智能影棚不仅是影视行业的升级改革,背后更是对人工智能,未来城市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思考。在上海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很多产业都可以思考如何有更多应用,影视可作为虚拟与现实结合产业方向的一个重要发起点和突破点。

人工智能赋能舞蹈表演教学
——开发全国高校第一个AI舞蹈表演测评系统
《“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人工智能、数字化将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扮演重要角色。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随着人工智能各项核心技术不断进步,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滚滚来袭,数字鸿沟被弥合,产业界限被打破,'智能+'职业教育应运而生。
2022年,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舞蹈表演专业和上海青瞳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AI+艺术教育工作室”。通过升级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设备,以及对教室的改造,探索人工智能赋能高校舞蹈表演教学,展示人工智能对未来艺术教育和学习的前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舞蹈表演教学过程与学习效果的数据跟踪与智能分析,不断调整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努力实现个性化、定制化教学。
创新“个性化、定制化、科学化”的舞蹈教学模式。针对学生成长需求,透过AI系统纪录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依据学生能力、进度、目标,制定个性化.定制化的教学计划,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的数据跟踪与智能分析,个性化订制需求,并不断调整课程设计与优化教学内容。亦可以透过AI测评机制,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度,随时、随心、随力地在线上线下融合学习、持续练习,做到个性化、定制化、科学化的教学,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全视角、全方位、全时段”一体化智能测评体系。针对教学评价需求,自主研发的AI舞蹈表演测评系统,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技术,自动地从视频数据中提取出舞者的人体姿态信息。同时,该系统还使用了时序建模技术,对舞者的动作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全视角”评测意味着在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观察舞者的动作,“全方位”评测表示能够评估舞者的全身动作,“全时段”评测是指能够对舞者的整个舞蹈过程进行评估。
建设“创新化、智能化、人性化”的舞蹈智慧创意课堂。舞蹈智慧创意课堂是一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以创新教学方法和多样化学习内容为特色的新型课堂。教室安装环绕360度显示屏镜子,顶部进行天幕投影和加装顶部全息技术的透明投影,并在四周加入多台视频捕捉设备,形成虚实空间融合的课堂。通过镜子显示屏和天幕模拟各种场景,学生可以在线上采集教室人物图像,进行运算解析成数字人,并对场景渲染,最后数字合成。而线下学生通过VR头显身临其境地进入教室元空间,通过全息技术或镜子显示屏,看到正确的空闲坐标呈现的人物。
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确立了基于“AI+舞蹈教学”模式的目标、内容及及实施方法,形成了由校内外专业教师构成的核心团队,对“AI+舞蹈教学”进行了梳理,获得了较为丰富的资源与经验;本案例团队于2021年正式发表了多篇相关研究论文,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
目前, AI舞蹈表演测评系统已经进行了两个周期的实验。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程的舞蹈动作进行分析、评价和融合,对学生的动作规范、身法韵律、节奏准确性等多个方面给出客观评分,教师通过风格掌握、个人表现、学习态度给出综合评分。
校企合作伙伴、上海青瞳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海威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AI舞蹈智能评测已经成为了舞蹈界的一项新兴技术,它能够基于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快速准确地识别舞者的动作,并为舞者提供精准的舞蹈技术评估和反馈。

让公众把博物馆“装进口袋带回家”
——建设国内高职院校第一个大型博物馆文创直播基地
在近三年馆校文创合作开发的基础上,2022年9月9日,“上海博物馆文创直播基地”在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正式揭牌。褚晓波馆长与江泊院长为“上海博物馆文创直播基地”的落地揭牌。
上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博”)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其收藏、研究、展览和教育以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为重点,馆藏文物近10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万余件。根据《上海博物馆“大博物馆计划”》,上博将以建馆70周年、东馆建设为重要契机,建成“一体三馆”基本格局。2020年,上博文创开始尝试通过直播活动,贯彻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文创理念,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提升公众对博物馆文化的体验。2022年,“上海博物馆文创直播基地”应运而生。
“上博文创直播基地”不同于一般的“直播带货”,而是充分发挥学院专业优势,采用趣味短片、舞蹈、吟诵、视觉传达等多种艺术创作交融的展播形式,讲好中国故事。透过年轻人的视角探访博物馆,透过沉浸式的镜头感受文创魅力。学院打破传统专业边界、实现跨专业融合的教学改革,将展馆云讲解、文创衍生品设计、新媒体运营策划、文化故事解说、文创产品带货、短视频引流、营销数据分析等工作流程全面打通,形成以“四维联合、两端融合”为特色的馆校结合双主体育人体系,走出一条“转平台、转舞台,紧盯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之路。
“上海博物馆文创直播基地”以上博“大文创”为直播的核心主题,结合“国潮”和“时尚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近年轻人,以新兴的直播模式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以此增强社会大众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上博的文创直播根据不同主题,结合灵感来源、文化内涵等,向观众介绍不同的文创产品,不定期邀请上博的文博专家和行业专家坐镇直播间,为观众科普文博知识、文化故事,提升观众的文化消费体验;或者以走播的方式带领观众通过镜头参加各种文创展览、集市活动,向更多人介绍上博文创,宣传江南文化、海派文化。
上博利用自身产业优势及人脉资源,把产业导师充实到师资队伍中,通过成立专家委员会、行业顾问团队等措施,为教育教学凝聚产业精英导师力量。通过实训项目训练、课程共建与活页教材合作共建、课程评价等途径,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学院的人才培养进行正确的、科学的引导。基地团队基于校企合作,以“文创设计、直播相关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以“能力目标、项目载体、能力训练”为核心,精心开发设计“项目学习包”,以实现课程教育的目标,提高学习者知识学习和动手实操能力。
截止2023年3月,已形成难度不等的20个“项目学习包”,内含文档、课件、音频、视频等。上博专家与教师对标文创直播领域的岗位能力要求,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以适应岗能力为目标进行“项目学习包”设计。所有“项目学习包”的核心部分均为馆校合作团队完成的真实工作任务。“项目学习包”分为三个模块、四级难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在“上博文创直播基地”,师生们将上博的文物陈品进行类别整合,形成以文化产品(大克鼎、古风折伞等)为特色的聚焦开发、文宣助力(自媒体、电商直播)的网络营销、品牌发力(上博品牌)的双向资源整合。截至目前,直播时间平均每周增长5%,首次在上博直播间周直播成交金额突破万元关,单场直播销量增长1321%,直播间访问用户数累计109万人次,流量增长420%,停留时长增长108%,单场直播间访问人数突破10万。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上海博物馆文创直播间的开播,将会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创“火起来”,让公众把博物馆“装进口袋带回家”。

艺术教育与学科教育并重,开辟纸皮融通新赛道
——创办国内第一个跨区高职附中
推进职普融通是二十大对教育提出的任务之一。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从2020年开始探索通过跨区合作模式,打造影视特色高中。
2021年9月,萧山区教育局与上海电影艺术学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演艺新空间专业群主任、国家二级导演曲慧佳为教学负责人,充分发挥双方在政策、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贯通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023年3月,国内第一所高职院校跨区附属高中“上海电影艺术学院附属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正式揭牌。萧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章建平表示,这是建设高校与基础教育发展共同体、创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一次新探索。他宣布,区政府将投资1.6亿元,努力打造萧山区影视艺术教育的“重要窗口”,为职普融通提供示范样板。
两年来,萧山六中借助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的专业优势,建设艺术与学科并重的新型特色高中,招收影视表演、播音主持、影视编导与制作、动漫游戏设计、舞蹈等特色班。为此,两校成立特长班工作组,定期组织开展教学专项研究,适时优化调整教学方向。2021年招生70人,2022年招收120人。学校基于学生特长,将影视艺术教育融合到高中课程中,构建以影视创作、动画设计、戏剧表演、朗读配音等课程资源,引进两个原创剧目:“弘扬萧山文化,红色影像展现当代传承”;“以剧育人,美育教育进校园”。两个原创剧目将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促进学校内生文化力,也为后续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经验支持。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美育和影视艺术素养,学校积极谋划,与戴村镇佛山村、进化镇欢潭村、河上老街挂牌结对,成立三个影视艺术特色研学基地。影视表演专业学生已成功参演鼓乐《杨门女将》,话剧《楼塔女儿》,播音专业学生创作表演《英雄》、《满天星》等朗诵节目,参与都市情景剧《找个班上》录制工作其中原创红色剧目《楼塔女儿》获得杭州市中小学文化艺术节三等奖,鼓乐《杨门女将》获得杭州市中小学文化艺术节一等奖并受邀参加长三角民族乐团精品节目展演活动。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河上影视基地采风活动,深受学生好评。
不久前,萧山六中影视特长班举行了首次模拟艺考。评委老师均来自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不同专业的老师对高二学生进行全面评估和综合分析,并对学生下一步的训练重点进行了规划。像这样与高校老师面对面的交流,是萧山六中影视特长班的“日常功课”。每周两天左右,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的老师都会来学校为学生进行专业课的授课。
为适应职普融通的特点,两校共同制定了“3+2+1”的教学模式,既充分照顾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影视艺术特长的发展。
两校职普融通的办学模式受到社会关注。今年以来,甘肃、贵州、广东等一些地方政府领导纷至沓来,表达了合作建设特色高中的意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学:第13个学科门类
2010年高考艺术类专业报考新攻略(上)
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公布:南艺一个中国顶尖学科,五个一级学科全部上榜!
艺考有哪些专业?五大类、51个本科专业,艺术生报考规模超过百万
南京艺术学院(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
就业篇丨艺术篇:音乐、舞蹈、戏剧、影视,谁才是艺术生的扛把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