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样的系外行星能孕育生命?假设地球是系外行星,它会是什么样

前言:人类已经尝试过多种探测系外行星宜居性的办法,却忘了一点:换位思考。科学家长期以来都坚持着“什么样的系外行星更像地球”的思路,但有一些人却用了逆向思维,思考“如果地球是系外行星会是什么样”。当他们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果然有了重大的突破……

如果地球是系外行星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系外行星和地外生命,寄希望于能够在遥远的太空找到人类的下一个家园,或者宇宙中的同伴。

虽然目前的科技还不允许我们实地前往考察,但通过着强大的观测设备,我们仍然能够看到这些行星的冰山一角,推测出一些重要的信息。即便如此,我们也还是无法确定它们的宜居性和孕育生命的可能。

那么,系外行星到底具备哪些特征才宜居呢?我们看到什么样的系外行星,才可以寄予这样的希望呢?

最近,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角度,或许有助于我们回答这个问题。他们表示:我们有现成的星球可以研究,那就是地球。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将地球当作是一颗系外行星来研究,发现它的特征,或许可以成为研究系外行星的重要参考

月全食的黑暗,探测地球的光芒

问题在于,我们又不可能真的飞到几十甚至几百光年以外去观测地球,因此想法虽然很好,但执行起来却很有难度。不过,科学家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那就是通过月全食来研究地球

所谓的月全食,就是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umbral shadow)中,整体被地球遮住阳光而出现的现象。当地球上看到月全食的时候,月球上就会看到日全食。但是,和日食的时候太阳完全不可见所不同的是,即使处于月全食期间,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轮暗红色的月亮。这是因为,大约有0.1%的阳光在经过地球大气层的时候,又被折射到月球表面,导致月球有微弱的光亮

月全食也并非全都是暗红色的,有的时候也会出现淡黄色、橙黄色、浅红色等等颜色。月全食到底是什么颜色,取决于月球在地球本影中的位置,以及地球大气中悬浮颗粒和气溶胶的数量等等因素。

这就是问题的有趣之处。

(图片说明:暗红色的月食)

科学家们敏锐地意识到:我们在研究系外行星的时候,也会探测其宿主恒星的光芒透过它的大气层时所呈现的状态,这和太阳透过地球大气层射到月球上的光并没有什么不同

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和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一想到这个创意,就兴奋不已。在2019年1月的月全食(当时中国不可见)期间,他们就利用世界上最强大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在紫外光波段观测了这次月全食。

突破!发现臭氧!

(图片说明:月食过程中的近紫外透射光谱,不同颜色代表的是不同的食相)

果然,在此期间,他们在对月全食的微弱光芒进行研究的时候,成功检测出了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相信大家对于臭氧已经不陌生了,这种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在地球大气层中形成了一个保护层,保护着我们不被太阳的紫外线所伤害。

(图片说明:地球在不同情况下的光谱,这有助于我们对系外行星光谱的宜居性分析)

这个发现很快得到了证实,一些地基望远镜也检测到了同样的结果。不过,对于地基望远镜来说,还要对那些从月球发射的光射回地球大气层的变化进行修正,而哈勃这样的太空望远镜则可以免去这一步的操作。

来自大气和空间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Allison Youngblood告诉我们:“臭氧的发现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氧气分子的光化学副产品,而氧气分子自身又是生物的副产品。不过,除了臭氧之外,我们还需要其他的光谱信息,才能够判断一颗行星是否有生命存在。但是,这些信息未必能够通过紫外光探测到。”

(图片说明:2019年1月的月全食,拍摄于西班牙塔里法的海滩)

另外,臭氧不能直接证明生命存在的原因还有一条,那就是臭氧也不是必须通过生命来合成。在有氮气和阳光的情况下,氧气转化为臭氧的概率也会增加。不过,如果臭氧的含量随着季节发生变化,那么将很有可能与生物有关

氧气和甲烷的发现

(图片说明:氧气和臭氧的瑞利散射模型)

除了臭氧之外,氧气和甲烷也是比较重要的参考。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尤其是氧气,可以和许多物质自然发生反应。因此,如果没有一个持续的化学机制,一颗星球上是很难长时间拥有大量氧气的,而这种化学机制很可能就与生物有关,比如地球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如果能够在系外行星的大气中检测到氧气或者甲烷,对于我们来说同样是个好消息。

和臭氧一样,科学家通过月全食检测到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和甲烷,也得到了地基望远镜的验证。这说明,这种研究方法有效、可靠,未来将成为我们寻找系外宜居行星的重要参考。

(图片说明:系外行星凌日过程中的光谱变化)

另外,系外行星还可能有一种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研究人员所说的“红色边缘”。他们指出: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虽然这个特征可以极大地提升一颗行星拥有植物的概率,但检测起来却非常困难,

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Giada Arney指出:“光合作用很可能是最成功的一种新陈代谢手段,它有可能出现在任何行星上。因为它的能量来源就是光照,而所需的反应物——水和二氧化碳——都是由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构成的,这些必要的成分在宜居行星上应该十分常见。”

利器在手,寻找地外生命!

(图片说明:月食下的哈勃望远镜,艺术图)

2019年1月的成功,让科学家们意识到了月全食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地外生物。再下一次的月全食,会出现在2021年的5月26日。届时,科学家有望再一次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把握住这次机会,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让我们知道如果地球是一颗系外行星,看起来是什么模样。参照这个研究成果,我们将会更加确定已经发现的4000多颗系外行星中,到底有哪些是宜居甚至可能孕育了生命的。

到了明年10月份,NASA的下一代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也将发射升空,它也将能够把系外行星看得更加清晰,以更高的效率检测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同时,大型紫外可见光红外望远镜LUVOIR也将可以在紫外波段对这些系外行星成像,帮助我们分析这些遥远的星球大气中含有哪些元素,可能在进行哪些化学反应。

(图片说明:LUVOIR望远镜假想图)

虽然我们的科技尚不足以直接去探索这些行星,但凭借着巧妙的手段,我们依然可以获得大量的有效信息。很难说发现地外生命和人类直接探测系外行星这两个梦想,哪一个能够先实现。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或许我们可能会先发现宜居的系外行星或者生命吧。谁知道呢,没准虽然外星人无法来到地球,但也通过同样的方式在分析我们地球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月球也可作镜子?哈勃利用这个超大镜子来研究了地球,效果很不错
四种隐秘的信号,可能提供外星生命的线索
麻省理工:生命可以在100%的纯氢中生存,寻找外星生命更容易了!
【奇闻异录】真发现外星生物存在了?科学家仍存疑
24亿年前,地球的位置就已经暴露,那时的生命早已“出卖”了地球
NASA发现类地行星有大量液态水,是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地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