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自己喂五千只蚊子!为了拯救人类,这位科学家也是拼了
这个夏天终于要过去了,今年你被蚊子叮了多少个包?
夏季为了防蚊,我们会用花露水、蚊香、蚊帐等各种装备,全副武装。但是,世界上竟然有些大无畏的人,为了科学研究,亲自以身喂蚊!
最近,来自墨尔本大学的昆虫学家Perran Ross进行了这个“惨无人道”的科学实验,将自己的手臂放进了一只装满了蚊子的箱子中。这是一个看着就痒的实验,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但是,若不是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谁也不会如此拼命。Ross希望,自己通过这次实验,能够找到方法对抗人类的一个重要敌人——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急性传染病,致病原是登革热病毒。这种病通常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在我国南方如广西、广东、香港、澳门时有出现。在世界上,这种疾病则要更加常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19年全球范围内报告的登革热病例数达到了420万,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虽然致死率相对低一些,但是登革热给人带来的病痛还是令人终身难忘的。持续多日的高烧、呕吐、头痛、皮疹、肌肉和骨关节剧烈酸痛,都是登革热的典型症状,但绝不是最严重的症状,有一小部分严重的病例会出现皮下出血甚至是呼吸衰竭、休克的症状,以至于死亡。
而蚊子,就是登革热病毒的传播媒介,它可以不被登革热病毒感染,却能将这些病毒传染给人类。因此,防治登革热病毒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对抗登革热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个武器就是沃尔巴克氏菌(Wolbachia)。沃尔巴克氏菌是一种经常寄生在节肢动物门(包括蚊子等所有昆虫)和线虫等生物体内,但是不会伤害人类的生物。根据上世纪90年代的一项研究,大概有17%的受试昆虫感染了这种细菌。2009年的时候,科学家发现它可以阻止登革热病毒在蚊子体内的复制,于是展开了相关的研究。
从2011年开始,研究人员就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释放携带着沃尔巴克氏菌的蚊子。而澳大利亚境内本土的登革热病例在近些年也的确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并且在昆士兰的一些地区,已经完全摆脱了登革热的困扰。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个好消息。那么,我们未来会通过这种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对抗登革热吗?
也未必。
实际上,这个方法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自然界的蚊子不是全都一出生就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虽然感染的比例看起来也挺多的,但是远不足以完全对抗登革热。当然了,科学家可以让实验室的蚊子感染登革热,就像在昆士兰做的实验一样。
不过,这个过程很复杂,Ross告诉我们说:“我们得把蚊子卵排列在玻璃片上,然后利用显微操作仪把很细的针插入卵中。然后我们会从携带了沃尔巴克氏菌的卵中取出细胞,再注入到其他卵中。而且,想要让它存活下来,并且把这种病菌遗传给下一代,你还得拼运气。”
这个工作量之繁重,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研究人员一般每天能注射几百个卵。但是,如果想要找到一颗能够将沃尔巴克氏菌遗传给下一代的蚊子卵,他们需要200-10000颗蚊子卵。
当然,这也不是那么绝望的过程。因为一旦获得了一颗理想的蚊子卵,就可以在实验室里让它繁殖下去了。要扩散这种病菌,并不需要非常惊人的蚊子密度,大概平均每3-10个房间这么大的空间里有一只蚊子就可以。而在实验室中,蚊子的密度自然比这高得多,所以蚊子的繁育数量还是相当大的。
不过,鉴于蚊子的生命周期本就不长,再加上感染了沃尔巴克氏菌,所以研究人员“必须在实验室里培养数十万只蚊子,才能把它们释放到自然界中。”
为了验证沃尔巴克氏菌到底能不能抑制蚊子体内的登革热病毒,研究人员必须监控实验的稳定性和长期影响。最直接的检测方法,就是用人来做实验。当然,这么不人道的实验方法,他也不可能找别人来测试,只能自己以身试法。
于是,他鼓足了勇气,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将自己的手臂伸进了装满了蚊子的实验箱中。
“有的时候,如果叮咬的地方非常寸,还会感受到疼痛,但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比较轻微的刺激。”他在描述自己以身喂蚊的感受时说,“后期肯定会非常痒,从把手拿出来的一瞬间开始,我就忍不住要去挠。”
在5月份的时候,Ross就分享了一张他一天之内喂了5000只蚊子的照片,当时就引起了热议。然而他表示,未来还有更多蚊子“嗷嗷待哺”,需要他亲自喂养。
目前看来,这样的牺牲还是值得的。研究结果表明,沃尔巴克氏菌不仅可以降低登革热的感染率,而且对于其他通过蚊子传播的传染病也有抑制作用,还能够有效降低感染了这个病菌的伊蚊寿命。因此,除了澳大利亚之外,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部分地区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尤其是在寨卡、登革热等疾病肆虐的地区,有大量的蚊子被释放到自然界进行实验。
2019年的时候,《自然》杂志就刊登了一篇我国进行类似实验的论文,科学家在广州的两个地区释放了一些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蚊子并且配以一些辐射的手段,几乎彻底消灭了这两个地区的蚊子。
同时,马来西亚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登革热在吉隆坡的传播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在释放了这种蚊子之后,登革热等传染病的发病率降低了40%-60%,可见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Ross表示,他对利用沃尔巴克氏菌实现对登革热等传染病的控制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尽管这需要很大的投入,但是如果真的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那么我们很有可能真的实现对这些疾病的控制。甚至由于沃尔巴克氏菌对蚊子寿命的影响,未来可能导致蚊子数量越来越少乃至有灭绝的可能。
不过,毕竟大家都在地球的食物链中,蚊子的彻底灭绝对自然界来说到底是不是完全的好事,那就不得而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断子绝孙”式的灭蚊技术,我给它满分,不怕骄傲
巴西释放近万只“有益蚊子”对抗登革热传播
让蚊子灭绝!这项技术,让广州部分区域的野生蚊子几近消失
这种动物每年杀人最多,科学家却想用它防治传染病?
向空中抛撒蚊子
科学家用自己手臂喂饱5000只蚊子!这科研做得也太拼了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