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巨型鲟鱼精?美国科学家发现体长2.1米的超大鲟鱼,活了100多岁

鲟鱼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吃的一种鱼类,味道鲜美,清蒸之后十分美味。

平时我们见到的鲟鱼大概三十厘米长,做熟之后正好放在一个盘子里。但是,如果你见到一条2.1米长的巨型鲟鱼,估计就要被吓一跳了。

巨型鲟鱼

最近,美国密歇根州阿尔皮纳市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就在底特律河里捕获了这样一条巨大的鲟鱼,令这些工作人员也大吃一惊。

据介绍,当时工作人员们正在进行从4月份就开始的一项行动,主要目的是统计河里鲟鱼的数量,这些鱼类的种群数量在近些年来似乎一直呈下降趋势。

Jason Fischer是本次行动中的科学家之一,他向我们介绍说:通常来说,他们打捞上来的鲟鱼重量都在40到60磅(约合36.3-54.4市斤)。这和我们平时吃的鲟鱼相比也大很多,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吃的鲟鱼(史氏鲟和中华鲟)和它并非是同一种鲟鱼——湖鲟(Acipenser fulvescens)但是,和这一次捕捞上来的湖鲟相比,这些普通的湖鲟也只是小不点了。

4月22日时候,他们在底特律南部格罗斯伊尔附近的底特律河段,三位科学家正在进行着例行的调查工作,他们也没有想到即将迎来这样惊人的一刻。他们利用冷冻的虾虎鱼作为诱饵,投放到河水深处。这是鲟鱼最喜欢的食物之一,很容易会吸引鲟鱼来吃。

突然,三个人感到有鱼上钩了。刚开始,他们并没有特殊对待,以为只是普通的鲟鱼。结果发现,和他们“拔河”的这条鱼,似乎非常有力。Fischer描述当时的情况时说:“我感觉到这条鱼在不断地翻腾,而且随着它离我们越来越近,看起来也越来越大。

他和另外两位生物学家——Jennifer Johnson以及Paige Wigren利用渔网的帮助,花费了差不多6分钟的时间,才终于将这条鲟鱼打捞上来。经过了六分钟的搏斗,这条巨型的湖鲟也终于精疲力尽,没有挣扎的余力,只能任由三位研究人员的处置。

研究人员测量后记录道:这条鱼体长达到了2.1米,比普通人的身高还要长得多。它的体重达到了240磅(接近220斤),同样也非常惊人。根据它的腰围和尺寸来分析,这条巨型鲟鱼估计已经超过100岁了——听起来非常惊人,但鲟鱼的寿命的确可以达到这么久。而且,根据观察分析,这应该是一只雌性鲟鱼。

图片说明:研究人员和本次捕获的湖鲟合影)

在进行了基本的体型测量后,研究人员就把这条鲟鱼放归自然了。

鲟鱼

鲟鱼是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早在2.3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比恐龙还早。直到今天,仍然有1目2科7属27种存在于地球上,不过主要集中于北半球。我们通常说的鲟鱼,都是指整个鲟形目动物。

除了被人类吃以外,鲟鱼的古老也让它们成为了生物学家们研究鱼类演化历史的重要对象,因此它们又被称为活化石。

我国是世界上鲟鱼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黑龙江、长江、珠江等水系都有分布,包括中华鲟、长江鲟等共计13个纯、杂交种。

尽管生存了上亿年的时间,度过了多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但鲟鱼在今天反而遭遇到了生存危机。由于过度捕捞、生存环境发生巨变以及人类水利工程设施的修建等原因,鲟鱼的数量也因此而锐减。近些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的野生鲟鱼数量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在过去200年,里海流域的鲟鱼产量占了全球的80%左右,如今也已经发生了陡降,这也导致其他区域鲟鱼打捞数量上升。

如今,在全部27种鲟鱼中,已经有23种被认为濒临灭绝,甚至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有17种被列为极危动物,也就是比濒危还要更加危险。因此,这一次三位美国生物学家才回去调查湖鲟的数量。和其他那些极危的鲟鱼相比,湖鲟的生存状态还算是好一点的。

中华鲟

我国有一些世界上非常特殊的鲟鱼,比较著名的就是中华鲟了。

上面提到的湖鲟确实很惊人,但和中华鲟相比,就小巫见大巫了。中华鲟通常都可以长到0.4-1.3米,有记录的最大个体甚至有5米长,体重也达到了600公斤,它是长江中最大的鱼,因此又被称为长江鱼王。(整个鲟形目中最大的鲟鱼是一只在美国被打捞的鲟鱼,体长达到了7.2米,重达1.57吨)

(图片说明:中华鲟)

中华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亿年前,也就是恐龙时代,它也得到了一个绰号——水中大熊猫。不过,目前来说,中华鲟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被列为极危动物,在我国也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亟需我们的保护。

中华鲟的寿命一般有40年左右,它们会在海洋里生存9-18年,然后逆流而上,游行3000多公里,回到上游的金沙江附近产卵。新生的中华鲟长大后,也会进入到长江下游或者近海区域生存,等到成熟以后再回来繁衍后代。

近些年来,中华鲟数量的减少也引起了我国科学家的注意。目前我国也在采取措施保护这些珍贵的鱼类,其中还包括养殖放流等手段。

平时我们吃的鲟鱼中,也有中华鲟,但都是养殖的,野生中华鲟是严禁捕捞的。同时,养殖中华鲟也只占20%左右,我们吃的鲟鱼中更多的是史氏鲟(35%), 杂交鲟(25%)。

鲟鱼的数量减少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这也要求我们从多角度采取措施来保护它们。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乃至整个地球的重要意义,自不必多言。目前地球生物的灭绝速度居高不下,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不管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到底有没有真正开始,至少没有人愿意看到它真的到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江鱼王”即将回归,科学家成功繁育27万尾
葛洲坝拦江截流40年,长江上的“鱼王”有多少斤?
洪水过后,大量“中华鲟”现身河北清漳河,引众多钓友争相前往
23万尾中华鲟放流长江!长江鱼儿明明很多,为何还要培育鱼苗?
几十上百斤重的巨型鲢鱼、鱤鱼成群大批聚集在三峡大坝下,乌压压的一片,却为什么看不到哪怕1条中华鲟?长江生态真得变好了?
大海里,最大的 10 条鱼,你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