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版天气预报:今日晴,局部地区有中到大雪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在我等非专业人士眼中
杨与柳,一向傻傻分不清楚
所以,现在漫天飞扬的
到底是杨花还是柳絮呢

 

你是否和小诗妹一样,为了表示自己还年轻

很有心机地它们统称为“毛毛”

然而事实上

往上多数一千年

这实在是个特别没水准的称呼……


最近,不少城市都迎来了“局部地区有雪”的天气。

比如这样小雪飘飘的——


还有这样大雪纷飞的——


有时候还会这样雪虐风饕的——


“杨柳”是柳树的一种,
所以古人眼中的柳絮和杨花,都是“柳毛毛”。
举例来说,
小龙女在绝情谷谎称姓柳,是因为过儿姓杨——
我必须和你成为一体,
才不要作为另一棵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当然,由于城市绿化等原因,
现在我们看到的“杨花”很多都是真正的“杨毛毛”。
不过这都是生物学家需要考虑的事情,
我们,读诗就好。




    春来飞絮惹烦忧



蕙兰蹊径失芳期,风雨春深怯减衣。
卷箔高楼惊燕入,挥弦远目送鸿归。
蜂催酿密愁花尽,絮扑暄条妒雪飞。
欲识伤春多少恨,试量衣带忖腰围。
——欧阳修《伤春》


虽然题为伤春,却读不到太多的伤感。
也许是“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意境太过洒脱。

说起来,柳絮总是被写进春愁,
不知是否因为诗人们对它过敏而流泪呢?
欧阳先生大概是呼吸系统很过硬的,
因为他在表达春捂秋冻的养生之道之后,
还不忘“炫耀”一下自己又瘦了。

所以,准确来讲——
三月徒伤悲,四月能减肥。




    送别时分愁更愁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跟大诗人做小伙伴,一不小心就要名传千古。
汪伦走了这条路线,这位“路六侍御”也是如此。

偶然遇见童年时代的玩伴,
一向沉郁顿挫的杜甫也会撒撒娇、碎碎念。
刚重逢就要分别,心里不高兴,就埋怨剑南春——
桃花那么红,柳絮那么白,想气死宝宝吗?

简直太没天理!赶紧来喝一杯!




    红颜自古悲白头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林黛玉《唐多令·咏絮》


任何天气现象在黛玉看来都是个“愁”字,

柳絮嫁与东风明明是柳絮心甘情愿的事,

却被说成是命薄。


的确,没有哪个女孩子能比林妹妹更没安全感了。
父母不在,姥姥儿孙太多忙不过来,
姐妹一团团却各怀心思,
最要命的是还有个不靠谱的宝玉……
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小船都说翻就翻。

话说回来,林黛玉的情怀揣摩得太多,
一时都忘了这词其实是曹雪芹写的了吧?




    多情总被无情休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
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薛涛《柳絮》


这首诗中的柳絮并不是比喻薛涛自己,
而是负心薄幸的情郎——元稹。

元稹第一次见到薛涛,便爱得情深意切。
专门写诗夸赞道
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结果一遇到刘采春,便马上忘了旧情。

连“曾经沧海”的元稹都这样无情,
风尘飘零的薛涛也只能写首诗,
轻轻浅浅地讽刺一下罢了,更多的是无奈自嘲吧!




    唯有孩童最逍游



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飞向别人家。
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
——白居易《杨柳枝》


小时候有没有收集过柳絮?
只能轻捧而不能狠抓,越是横着心扑越扑不到,
很多事都如此。

而当年捉来的柳絮都做了什么,

真是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

古诗中有“柳絮替蚕绵”的句子,着实是又闲又有耐心。


不知为什么,不合时宜地想起了“鞭打芦花”的故事,
估计那位可恶的后妈如果是在春天做衣裳,
大概就会动满天柳絮的歪脑筋了。




    唱酬千古话风流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章楶《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诗人们增进友情的方式很多,
其中一样就是互相唱和。
苏轼的诗词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唱和之作,
甚至还会自唱自和,可谓自我娱乐的典范。

苏轼是真心赞美章质夫的,他用了“妙绝”一词,
因为这首词的意境很欢快,
在咏絮的作品中也算别出心裁。

他因此迟迟不敢和韵,

结果和完之后反倒比原作还好。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原唱;
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
这就好比跟学霸比成绩,你好不容易考了100分,
结果他默默地做出了附加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知道苏轼写春天最美的那一句吗?
古诗词中“柳”意象的多重意蕴
【柳絮】的诗词、佳话
苏轼在给好友的信中,写了一首杨花词,花人合一,唯美深情
多少诗词说柳絮
诗词笔记:点点离人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